沒有塑膠的日子,也可以很便利-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臺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塑膠袋的發明提供了人們前所未有的便利,但日積月累的一次性使用,也帶給生態 ... 因此要落實源頭減塑,除須消費者配合,還需要企業與產品鏈的投入。

搜尋 搜尋 環境議題 主題 文章 上一頁 分享 專題報導 減塑 2mins 2020年2月17日 沒有塑膠的日子,也可以很便利 作者:Greenpeace綠色和平 過去半個世紀,各種塑膠製品與包裝已經充斥人們的生活,漸漸地,我們忘了沒有塑膠的日子要怎麼過。

那些年,爸媽都怎麼過無塑生活?而如今要擺脫塑膠,又想維持便利,我們能怎麼做? 一早走進便利商店買早餐,一個塑膠包裝的飯糰;中午的便當,用塑膠提袋帶回公司享用;午後訂一杯珍奶,塑膠杯附上一根塑膠吸管;下班回家前去超商買菜,架上的生鮮蔬果,也全都裹上了塑膠袋……。

那些年,我們沒有塑膠 我們的生活如今與塑膠如此緊緊相依,許多人或許已經很難想像沒有了塑膠要如何生活。

但其實,許多長輩都還記得,過去沒有塑膠的日子,家裡用陶甕裝米,既美觀又透氣,不生米蟲。

買菜、購物、包裝、儲藏,也都各有方法,有譜有序。

回歸舊時光,帶餐盒購買餐點,不但更有質感,還能減少塑膠垃圾的累積。

©JungPark/Greenpeace人人帶自己的玻璃瓶罐上店鋪打麻油醬油、用鋼杯買豆漿、帶鍋子裝麵線、用報紙包饅頭(吃前再把沾上油墨的表皮剝去便好)。

買菜時市場裡的繽紛蔬果與各色魚肉一字排開,都是挑選好了之後,蔬菜用草繩繫成捆、肉類或用報紙包裹,再一起放進自己帶的茄芷袋裡。

自備容器買菜、買米、買飲料,原來並不困難!©JungPark/Greenpeace另外還有醬菜、豆腐等食品,也能用摺好的芭蕉葉,或者生長力旺盛的乾竹葉來包裹。

這些包裝不是能夠重複使用,就是很快便能歸於塵土,甚至還能餵雞鴨,與自然緊緊結合,沒有負擔。

然而現代多數的銷售習慣,已失去過去友善環境的模式。

便利的包裝,是福還是禍? 現代人的生活已與塑膠緊密相連,追求方便的習慣,卻對環境造成極大負擔。

©PatrickCho/Greenpeace塑膠袋的發明提供了人們前所未有的便利,但日積月累的一次性使用,也帶給生態難以負荷的重擔。

驀然驚覺時,塑膠已成為我們過度依賴的環境之毒。

這些塑膠大部分都淪為地球中永不腐爛的垃圾,成為人類自己的大敵。

聯合國2018年發布的報告指出,人類從50年代使用塑膠至今,每年製造90億噸塑膠,卻有超過90%的塑膠都沒有被回收。

因此,想減塑靠回收是不夠的,唯有從源頭減少使用,才有可能真正解決日益嚴峻的塑膠危機。

超市使用大量塑膠包裝,若想減塑除了需要消費者配合,還要企業和產業鏈的投入。

©PatrickCho/Greenpeace在如今被塑膠淹沒的消費模式中,要貫徹無塑生活感覺是件難事,有時消費者帶了自己的購物袋,卻沒有無塑商品可挑選。

去年綠色和平進行公民科學調查,發現超市生鮮平均77%都使用不同形式的塑膠包裝,因此要落實源頭減塑,除須消費者配合,還需要企業與產品鏈的投入。

這裡不用一次性塑膠,歡迎光臨「智慧型超市」 在世界各地已經有許多業者開始轉向無塑的商業模式,有的商店返回古時做法,提供「裸裝」商品,讓顧客自帶容器購買,更多企業結合新科技,減少塑膠包裝,更提供新的「租借容器」模式,創造更多誘因讓顧客捨棄塑膠,選擇重複使用。

從超市買菜帶回很多塑膠包裝,已經不是必然!©YolantaSiu/Greenpeace企業有責任透過創新的銷售模式,實踐減塑的目標。

因此,綠色和平於是提出一個「智慧型超市」的概念,集結這些已經存在的無塑作法:以竹葉等當地天然食材包裝、利用雷射食物標籤(直接雷射在蔬果上)取代塑膠與貼紙、使用自助式秤重系統讓顧客方便使用自帶容器、研發生產不需塑膠瓶裝的塊狀居家與個人清潔產品、建立重複填裝系統、建立讓顧客方便歸還杯子等容器的系統,並結合行動裝置與App追蹤、在收銀檯使用獎勵機制鼓勵自帶購物袋、利用押金系統鼓勵退還線上購物的包裝……等等。

用科技與創意,打造一個便利的無塑消費環境,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難。

(延伸閱讀:提倡零廢棄生活,訪香港無包裝超市Slowood) 要求零售通路企業改變銷售方式,需要廣大支持減塑的消費者,共同督促業者、為環境發聲。

©Greenpeace/MegoLin人類無止盡地追求快速與便利,一開始提升了生活品質,之後卻因隨之而來的環境問題,讓生活與健康受到更大的威脅。

不過數十年前,我們沒有塑膠也能活,而如今,擁有了更先進的技術與創意,我們更應該要求企業聰明地使用塑膠,並且用自己的雙手打造我們想要的無塑生活。

  推動減塑的路上,需要您的加入! 全球減塑意識日漸提升,在臺灣,綠色和平積極倡導減塑,督促政府與零售業提出減塑政策和計畫。

我們成功推動禁用塑膠柔珠產品,推動47場無塑園遊會及無塑馬拉松,更與在地環境團體和環保署共同成立「海廢治理平台」,推動並實施減塑政策和計畫。

減塑專案需要您的支持,幫助推動倡議工作,一起從企業端、公眾端、教育端,促成無塑未來及早實現。

延伸閱讀: 什麼是塑膠微粒?你我的排遺物中可能都有它! 你常去的超市,誰願意當減塑先鋒? 重複填充、重複使用的精神,訪倫敦零包裝商店BYO 塑膠只要丟回收桶就好?其實有些仍被當垃圾處理 相關文章 2021年12月30日 減塑 專題報導 導正源頭減塑解方,綠色和平於「生物可分解塑膠的使用與去化」公聽會發言 2021年12月10日 減塑 專題報導 臺灣陸域野生動物體內和棲地有微塑膠?綠色和平發起第一個採樣研究調查 2021年12月8日 減塑 專題報導 超市超商減塑很難?綠色和平舉辦無塑工作坊,先從這十項商品開始 2021年12月4日 減塑 新聞稿 炎亞綸當綠色和平「低碳生活月」一日店長帶粉絲用循環杯吃蔬減碳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