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通訊第一零三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能夠成為香港捐血次數最多的紀錄保持者,李先生引以為榮。

投身警隊夢想成真 ... 李先生出席由香港紅十字會舉辦的周年捐血頒獎典禮。

熱心捐血持之以恆. 退休公務員專欄       捐血救人活得精彩       A A A EnglishVersion 简体版   公務員通訊編輯委員會     李錦強先生給人的第一個印象是精神煥發、體魄強健。

李先生在香港警隊服務近三十六年,至二零一零年退休。

他退休前任職高級警員,駐守西九龍交通部槍房。

      能夠成為香港捐血次數最多的紀錄保持者,李先生引以為榮。

  投身警隊夢想成真 李先生自小立志加入警隊。

他憶述:「早在小學時期,我便以『我的夢想是當警察』為作文題目。

我深信自己會夢想成真,也知道這份工作可帶來穩定收入,幫補家計。

」他續說:「我在警隊的日子真的過得愉快充實。

投身警察行列後,我的信心大增,我明白到什麼是紀律,而警務工作也令我變得更加獨立。

我很高興能當上警察,幫助他人。

」對李先生來說,當警察的一大挑戰是輪班工作。

在警隊工作,輪班當值在所難免。

他解釋:「警務人員分三更當值,即早更、中更及夜更。

我仍是單身時,輪班工作全無問題,但有了妻兒之後,要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考驗可謂不小。

」 志存高遠宏願得償 除了加入警隊以回饋社會外,李先生兒時還有其他願望。

他活躍好動,經常與朋友遊走香港不同角落。

不過,一次與朋友外出,改寫了李先生的一生。

李先生憶述︰「我和朋友在旺角閒逛,看到街上停泊了一輛流動捐血車。

我們一班人你一言、我一語,看看誰有膽量去捐血。

結果,大家因逞強好勝而捐了『第一滴血』。

」李先生第一次捐血時只得十六歲,自此他捐血救人的善舉一直持續下去,從無間斷。

李先生現時是香港捐血次數最多的紀錄保持者,平均每月捐血兩次,過去四十六年合共捐血約六百次。

他笑言︰「捐血其實對身體有益,情況就如為電單車換機油一樣。

如你定期更換機油,電單車會運作得更加暢順,發揮最佳的效能。

捐血也是同一道理。

捐血可使我們身體健康,活力充沛。

」   李先生出席由香港紅十字會舉辦的周年捐血頒獎典禮。

  熱心捐血持之以恆 李先生憶述他成為恆常捐血者的歷程︰「初時,我不是定期捐血,只是每年捐一兩次。

久而久之,捐血漸漸成為了我的習慣。

」 有一次,李先生的母親須接受一項大型手術,過程中要大量輸血才能保住性命。

這次手術完全改變了李先生對捐血助人的看法。

他說︰「母親接受手術時,我非常感激救我母親一命的所有捐血者。

我在那一刻明白到,如果沒有人願意捐血,便無法拯救病人的生命。

此事讓我體會到捐血可以救人,至關重要。

全賴當日捐血者的無私奉獻,母親才能康復過來;她今天仍健在,已屆九十五高齡,身體也很好。

」 他續說:「一九九二年一月,我首次踏足位於京士柏道的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捐血站,在那裏學到很多有關捐血的知識。

現時,捐血者可選擇捐成分血,即只捐血漿或血小板。

血液分離機會自動抽取所需成分,再把其他成分回輸捐血者體內。

」捐成分血後,捐血者的身體可以迅速補充捐出的血液成分,血小板需時三至七天,血漿則只需二十四小時。

正因如此,捐血者可每兩星期捐成分血一次,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不良影響。

  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為李先生進行捐血前檢測。

  命懸一線救人於危 不願意捐血的人通常都以「忙碌」或「怕痛」作「藉口」,但李先生卻能把定期捐血當作是輕鬆愉快的家庭活動。

他解釋:「子女十二歲時,我每次捐血,都會帶他們一起到捐血站,讓他們體驗中心的運作。

後來,子女年滿十六歲,到了可以捐血的年齡,他們便躍躍欲試,想親身體會捐血是什麼一回事。

子女跟我一樣明白到,無論科技如何先進,血液始終沒有替代品。

因此,捐血是賦予生命之舉。

」     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在李先生第五百次捐血後,特意向他送上大蛋糕,答謝他慷慨無私,熱心助人。

  李先生鼓勵所有公務員加入捐血者的行列。

他說:「香港每天需要1100名市民捐血,醫院血庫才可維持足夠存量作拯救生命之用。

簡而言之,我們每次捐血可幫助最多三名病人,生命攸關,就在我們一念之間。

有些人常說自己沒時間去捐血,但其實捐血平均只需時約十分鐘,所以時間根本不是問題。

只要大家有心,總有辦法做到。

」 身心健康退而不休 李先生於二零一零年八月從警隊退休。

他現時經常到位於旺角的警察體育遊樂會消閒。

李先生從繁重工作退下火線,展開悠閒退休生活,談到期間如何順利過渡,他說:「我在離開警隊前三年左右已開始為退休做好心理準備,而體能運動是準備功夫的重要一環。

閒時我經常參與游泳和踢足球等多項運動,又不時跑步。

運動不單有助保持身體健康,結伴參與其中,也讓我與朋友和舊同事聯誼,與太太之間的關係更加密切。

」他續說:「以往要輪班當值,工作時間長,常常覺得自己睡眠不足。

退休後,我可以好好休息,精神好了,胃口也好了,而且有很多時間運動和享受家庭樂。

」   李先生退休後仍勤於運動。

  李先生愛與太太外遊度假,每年結伴外遊數趟,最近便到過內地、台灣和韓國。

調適心態遠離憂慮 李先生笑言:「不少朋友和同事都對退休生活感到憂慮,我稱這種情況為『退休綜合症』。

我的朋友通常都擔心退休後會感到孤單寂寞,原因是退休後有很多空閒時間,但自己與另一半又沒有共同嗜好,平日消閒方式也不大相同。

我給他們的忠告是,第一,嘗試恆常運動,使之成為習慣,並盡量選擇一些配偶也喜歡的活動,以便一同參加;第二,多與外界接觸,不要把自己藏起來。

要遠離孤單感覺,最重要的是多參與羣體活動,例如與朋友飲茶、與同事一起做運動或到長者中心認識新朋友。

無論你退休後做什麼,一定要找到傾訴對象,與他人分享你的喜與憂。

」他續說:「人生總有低潮,我們不會永遠處於最佳狀態,有時或會感到有點沮喪。

此時朋友的支持至為重要。

只要身邊有人細心聆聽,感同身受,讓你暢所欲言,你就不會變成『孤獨老人』。

」   李先生與太太到韓國旅遊。

  李先生再與讀者分享一點心得:「其實,以上所說的不只適用於退休一族,年輕人也需別人聆聽他們的心聲,分享他們的苦與樂。

如你活在孤獨寂寞中,不願與朋友分享你的感受,便很容易掉進抑鬱的深淵。

所以,大家都應走出斗室,多接觸外面的人和事,擴闊生活圈子。

」     回頁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