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明年手機實體鍵將淘汰?技術、實用性、產業鏈角度 全方位解讀高通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技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無邊框手機上實現「觸摸螢幕」來指紋解鎖,是近幾年來設備製造商一直試圖破解方法。

現在,高通宣布自己已經找到了方法,引發了業界熱烈關注。

而且,通過此技術,智慧型手機的防水能力已經提升到新水平。

此技術讓智慧型手機獲得一箭雙貂的功效。

如果能在螢幕上自動解鎖,移動設備的外殼便不需要打孔,這使得手機本身更耐水、耐油,並能防止其他各種液體進入。

一、高通手機指紋識別黑科技:

在昨天上海開幕的MWC2017世界移動通大會上,高通聯合vivo發布了一項黑科技,螢幕內指紋識別的解決方案——超聲波指紋解決方案。

展示黑科技的vivo Xplay6(改裝款)

這項技術呢,簡單來說就是:利用超聲波的穿透性,手機廠商可以把傳感器做進螢幕內,從而實現螢幕內指紋解鎖。


原理參照聲吶:

指紋傳感器發出超聲波,接收被手指反射回來的信號,就能繪製出指紋的「高低起伏」了。

具體一點講,其原理是利用超聲波具有穿透材料的能力,且隨材料的不同產生大小不同的回波(超聲波到達不同材質表面時,被吸收、穿透與反射的程度不同)。

因此,利用皮膚與空氣對於聲波阻抗的差異,就可以區分指紋嵴與峪所在的位置。

超聲波技術所使用的超聲波頻率為1×104Hz-1×109Hz,能量被控制在對人體無損的程度(與醫學診斷的強度相同)。

這種技術有個很切中痛點的優勢:精度高!

以往,我們手裡出個汗或者沾了水,手機死活解不開的事都遇到過吧。

超聲波指紋識別就沒這個問題,別說沾了水,就是整個手機泡水裡一樣可以解鎖。

同時,也是因為超聲波的穿透性,它能穿透手指進行更深一步的探索。

比如,檢測心率和血液。

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的進步在於,相比於第一代和第二代指紋識別技術,因為可實現3D指紋識別技術,其安全性要大幅領先

而且,這意味著指紋識別傳感器識別的維度更寬了。

就算有人盜取了你的指紋,印成膜也解不開你的手機了。

未來發展成熟時,超聲波傳感器可以掃描到指紋表面的溝壑以及底層組織,因此僅憑一張指紋的平面圖是無法矇混過關的。

最後,還有個大招!

這種超聲波指紋識別可以做到金屬之下!

改裝的後殼金屬隱藏式指紋識別

所以,別說是螢幕內指紋識別,以後把手指放在手機金屬外殼上解鎖,也是可能的。


還有啥:

具體來說,面向顯示屏的指紋傳感器能透過厚至1200微米的OLED顯示屏實現指紋的掃描、錄入和匹配;面向玻璃和金屬的指紋傳感器可透過厚至800微米玻璃面板和厚至650微米鋁材質外殼實現掃描的解決方案,在上一代400微米的玻璃或金屬穿透能力之上實現提升。

同時,該技術不僅適用於驍龍平台,還可作為獨立傳感器供其它非驍龍平台使用,此外還支持水下操作和心跳/血液檢測(活體技術)

二、三代指紋識別技術

第一代指紋系技術採用光學識技術,由於光不能穿透皮膚表層(死性皮膚層),所以只能夠掃描手指皮膚的表面,或者掃描到死性皮膚層,但不能深入真皮層。

在這種情況下,手指表面的乾淨程度,直接影響到識別的效果。

第二代指紋識別採用電容傳感器技術,目前主流的技術是電容式指紋傳感器,然而超音波指紋傳感器也有逐漸流行起來趨勢。

電容式指紋傳感器作用時,手指是電容的一極、另一極則是矽晶片數組,透過人體帶有的微電場與電容傳感器之間產生的微電流,指紋的波峰波谷與傳感器之間的距離形成電容高低差,來描繪出指紋的圖形。

第三代指紋識別採用射頻技術,分為無線電波探測與超聲波探測兩種,其原理都與探測海底物質的的聲納類似,是靠特定頻率的信號反射來探知指紋的具體形態的。

iPhone 5電容式指紋識別

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被稱作第三代指紋識別技術的代表,相比第一代和第二代指紋識別技術,進步還是相當明顯的。

超聲波指紋傳感器,其原理是直接掃描並測繪指紋紋理,甚至連毛孔都能測繪出來。

因此超聲波獲得的指紋是3D立體的,而電容指紋是2D平面的。

超聲波不僅識別速度更快、而且不受汗水油污的干擾、指紋細節更豐富難以破解。

三、疑問:我們什麼時候可以用上

高通展示最新黑科技為啥要拉上vivo,大眾什麼時候可以使用上?

像vivo這樣的國產手機廠商全球出貨量多(2016年全球出貨量第五),又沒有自己的晶片業務(華為、三星也很大,他們都有自己的晶片業務,蘋果目前擁有自己的成熟的電容式方案,據說明年新iPhone會有類似技術,更何況現在兩者在互掐),沒有競爭關係,研發實力又強,傍上這樣的實力合作夥伴,簡直就是樹大好乘涼。

當然vivo與高通合作,不僅是因為高通在移動晶片領域極強的一哥地位,其也是希望將新技術引入至手機上,創造新的賣點。

目前,該技術還停留在「體驗式」階段,一旦技術成熟得以量產,想必vivo的兄弟公司oppo、One Plus也會跟進。

據悉,面向玻璃和金屬的指紋方案已經兼容驍龍660/630。

在具體終端的準備時間上,屏下式定於今年Q4交付給OEM廠商評估,面向玻璃和金屬的新傳感器本月就出貨,預計明年上半年推出終端。

不過,手機產業鏈人員表示,展會高通與vivo聯合研發的這項黑科技是新的屏下隱形指紋識別技術,據稱由歐菲光提供模組。

另外,據媒體從國內某指紋識別晶片廠商處了解到消息稱,該技術的量產難度或許有些大,知情人表示:「量產不見得!」

四、指紋產業鏈分析

指紋產業鏈雖然不長,從設計到製造封裝及模組,但是其競爭卻十分激烈,最為明顯的就是價格戰,而目前的價格戰比拼也走向全面化,從深層次來看,當前指紋晶片競爭不僅僅包括價格戰、資本,更重要的是包括研發等綜合實力,包括包括晶片設計、算法、軟硬體開發、人力投入等。

在這種情況下,全面屏時代已經迎來爆發,這對於指紋晶片產業一些企業來說,究竟是一場追趕的機會,還是一場可預測的危機,對此亟待市場考證!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在全面屏時代下,指紋晶片產業勢必會迎來一輪新的洗牌!

毫無疑問,全面屏已經成為業界熱捧之處,無論是手機廠商,亦或是諸如面板產業、指紋產業、攝像頭產業以及其他零配件產業鏈,對於全面屏都十分關注,這點從手機報在線6月15日舉辦的全面屏高峰論壇就可以看出。

以指紋產業鏈為例,在全面屏之下,指紋識別究竟放在哪個位置則成為行業熱點!

從目前來看,指紋識別無疑至於三處:前置、後置、側邊。

對於後兩者的選擇無疑是下選之策,以側邊指紋而言,據筆者體驗效果著實很不理想,而後者雖然是最為保守的一種方案,但是從消費者體驗來看可謂「一朝回到解放前」!

前置又劃分為蓋板方案、Under Glass方案及屏內指紋方案等,而屏內指紋方案進一步則又有Under Display和In Display。

其中前者蓋板方案在全面屏之下只有一個走向,那就是面積和體積的縮小,據手機報在線了解到,目前部分指紋晶片廠商都能夠做出這種方案,主要是通過改變晶片的封裝模式從而減薄厚度,目前的TSV和Fan-Out兩種晶圓級封裝模式要比傳統的LGA晶片封裝降低的厚度達0.4-0.6mm,不過這種方案也有其弊端,例如識別率降低安全風險增加,且有損外觀美!

如果採用Uder Glass方案的話,如華為P10其採用匯頂的方案,從體驗角度而言的確不錯,且外觀美也可以,但是從全面屏角度來看,僅僅是在蓋板玻璃下挖盲孔,識別區域無法集成顯示模組,所以其和目前的前置蓋板方案沒有多大的區別,顯然也不適用於全面屏!

其次就是Under Display和In Display,對於這兩種方案,目前來看只能用「遙遙無期」來形容!此前傳聞蘋果就是採用In Display,但具體依然是個謎。

據費恩格爾此前向筆者介紹,這兩種方案的區別在於In Display方案將指紋的紅外發光二極體、紅外接收傳感器都植入到OLED像素矩陣中;Under Display則是把指紋的紅外發光二極體、紅外接收傳感器還做成一個獨立的模組貼合在螢幕的下方。

其中Under Display又是走向In Display方案的過渡階段方案!值得一提的是,未來如果採用這兩種方案的話,則勢必需要與其匹配OLED顯示屏,從成本角度來說的話,那麼,其不但在指紋識別方面增加了成本,同樣在面板方面也需要增加成本!

五、互動:手機指紋識別為何多在背部

國內除魅族以外幾乎所有廠商都將指紋識別按鍵放在後面,而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則更喜歡把指紋識別放在前面。

為何手機指紋識別多在背部?

因為大部分手機已經將虛擬觸控按鍵設計在了螢幕內部,在正面使用指紋識別沒有這個必要,而且指紋在背面還可以增加屏占比。

對於小屏手機來說,指紋識別按鍵位於正面下方還算合理,操作自然,但如果大屏手機的指紋識別位於正面的話,我們在操作過程中需要將拇指彎曲到一定的程度才行,確實不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小米超聲波指紋到底是不是「黑科技」?

對於小米 5s 的超聲波指紋識別,已經「退休」的前錘子科技 CTO 錢晨發微博上表示:超聲指紋識別技術高通主推,藍思科技幫助工程實現 ,小米把它推到消費者面前。對小米的難度是堆疊技術、ID 和軟...

機情觀察室:聊聊手機指紋識別那些事

這幾年智慧型手機競爭激烈的發展,帶來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技術下沉,曾經在高端機中才有的各種技術,在一段時間之後隨著成本下降等各種原因,會迅速下沉應用在中低端機身上,在近兩年的智慧型手機發展中,「...

機情觀察室:聊聊手機指紋識別那些事

這幾年智慧型手機競爭激烈的發展,帶來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技術下沉,曾經在高端機中才有的各種技術,在一段時間之後隨著成本下降等各種原因,會迅速下沉應用在中低端機身上,在近兩年的智慧型手機發展中,「...

機情觀察室:聊聊手機指紋識別那些事

這幾年智慧型手機競爭激烈的發展,帶來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技術下沉,曾經在高端機中才有的各種技術,在一段時間之後隨著成本下降等各種原因,會迅速下沉應用在中低端機身上,在近兩年的智慧型手機發展中,「...

機情觀察室:聊聊手機指紋識別那些事

這幾年智慧型手機競爭激烈的發展,帶來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技術下沉,曾經在高端機中才有的各種技術,在一段時間之後隨著成本下降等各種原因,會迅速下沉應用在中低端機身上,在近兩年的智慧型手機發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