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強悍晶片與霸主級技術於一身,小米手機5是否你的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筆者感言:

對於小米,絕大多數人最深刻的印象並非是其產品如何,而是有多難搶購;在小米手機1的時候筆者就已經對其關注,直至小米手機2橫空出世,那出乎意料的手感至今仍讓其成為筆者輔機;入手小米手機2至今已經4個年頭,也從一個單純的機友成為對數碼產品略有研究的達人,而更主要的是見證了小米4年來生態鏈的逐步壯大,或許小米仍有諸多不足,可小米模式卻深得人心;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面對國內眾多創業團隊,消費者也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可對於老米粉而言,依戀小米並非其科技多發達,而是那一絲絲情懷……

本次送測產品由易迅網提供,一個4年老米粉在遇到2016年小米旗艦機「小米手機5」,以一個米粉的心情和數碼達人的眼光,這款手機如何呢?

簡單的開箱:

小米手機開箱過程已經寫得太多太多,從牛皮紙包裝到紅色包裝,如今改為國際版本的簡潔紙盒包裝,依然延續其家族簡約的風格,從包裝設計可以看出小米一直在嘗試進軍國際市場。

正面是小米手機5產品圖案,右上角標有「MI」logo。

背面則是銘牌信息。

那句「為發燒而生」的口號依然保留,卻已歷經了多款產品的面世,性能仍發燒、科技也在不斷進步。

配置方面,小米手機家族老三樣「手機、數據線、充電頭」。

小米手機5外觀方面:

對於小米手機5,尚不論手感配置如何,估計大家都對其「大黑邊」吐槽不已了,白色版小米手機5真的很受傷,並非稱其邊框不夠窄,而是它把這缺點放大在用戶面前,關於邊框的看法暫且放下,文中會和大家說一下個人感受。

初拿到這款機子的時候,筆者第一反應是小米手機2回來了,小米手機螢幕是越做越大了,可實際上呢?手感也越來越不舒服,這是大屏手機都必須面對的。

後蓋方面小米這次推出了2個版本「3D陶瓷和3D曲面玻璃」,其中3D陶瓷被稱為黑科技之一,雖然發布會公布了3D陶瓷,可實際上除了尊享版之外仍以3D曲面玻璃版本為主,縱觀其上一代產品小米手機4就曾經推出過更換後蓋的項目,在批量生產之後也期待小米手機5能推出此類項目,讓更多人體驗到「小米黑科技」。

另一個方面是,據小米方面的消息,3D曲面玻璃最終會有4個顏色設計,其實從包裝盒上已經可以猜出來,那就是「土豪金、淡紫粉、黑色、白色」,作為消費者唯一擔心地是更換需要的費用如何。

作為米粉,對他家指紋識別技術早已哈喇子流一地,小米手機5眾望所歸將這一技術進行搭載,採用實體按鍵指紋技術和極高硬度的陶瓷材質作為指紋蓋板,添加指紋修正系統,每次解鎖成功,指紋識別功能都會自行修正,給與貼心快捷的指紋功能體驗。

對於目前國內諸多智慧型手機品牌而言,指紋識別技術都快玩爛了,小米那麼晚推出是否還具備優勢呢?

首先智能識別的隱秘性和便捷性是得到認可的,相信以後這個技術也會慢慢普及到所有手機;其次是指紋按鍵設計難度是諸多廠商需要直觀的問題,前置指紋識別和後置指紋識別,不僅是顏值的體現,同時還是日常便利性和匠工的體現;最後是指紋識別安全性的考慮,指紋解鎖技術不僅應用在解鎖,支付便攜性方面更是這個功能以後為消費者帶來的最終體驗。

在其他品牌全金屬覆蓋的衝擊下,小米仍堅持不走尋常路使得它飽受質疑,筆者也曾接觸過非常多的品牌手機,全金屬覆蓋固然能提高質感和防刮花、磕碰效果,可實際手感是否圓潤用過便知;並不是說小米手機5手感多碉堡,每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只是希望諸位不要盲目的受到品牌推廣的影響,真正選擇自己拿得舒服的機子才是硬道理。

側邊表現上,小米手機5採用 3D 纖細金屬側腰,配以曲面玻璃營造出溫潤手感。

外觀最後來到螢幕上,小米手機5在螢幕上是下足了功夫,搭載的了一塊207 萬像素的5.15」螢幕,比之5.5」螢幕而言最直觀的表現是其更細長,單手持握掌控感更明顯;採用 16 顆燈高演色技術,600nit高亮度和95% NTSC高鮮艷度,不僅能使螢幕更亮,也帶來了更鮮艷、通透的視覺體驗。

眾多品牌對於超窄邊框/無邊框都作為攻克難題,超窄邊框是壓縮又再壓縮,也有品牌直接採用了曲面螢幕設計,可真正能做到無邊框設計目前的技術瓶頸卻未看到有品牌突破。

有一點特別奇怪的是,不管是小米還是其他品牌,只要稱其具備超窄邊框設計的都很少推出白色面板,基本上都是以黑色面板為主,就是因為大黑邊;反觀小米歷史機型,大多數均採用了黑色面板,難道當時就沒人發現黑邊吧?這只是一種錯覺罷了。

白色面板在熄屏下的視覺效果真心棒!這點毋庸置疑;可亮屏後那一圈明顯的黑邊也的確存在,最直觀的感受是螢幕嚴重和邊框分離,同時還將伴隨至熄屏後,這對於強迫症和處女座而言真的很麻爪。

換個角度思考,如果小米手機5內邊框採用了白色底紋,亮屏下的確視覺效果舒服很多,熄屏後的顏值卻下降了,真的眾口難調;在此基礎上小米手機5黑色版無疑更受用戶歡迎,為啥?黑乎乎的反正都看不到邊框不邊框的,視覺效果舒適就夠了。

邊框的存在無法避免,當然也可以將小米手機5面板用上貼紙會帶來一絲心靈撫慰。

小米手機5綜合參數方面:

就參數方面而言,三個版本的小米手機5除了後蓋材質和快閃記憶體不同外,最明顯的就屬處理器的區別,分為「主頻 1.8GHz Adreno 530 圖形處理器 510MHz和主頻 2.15GHz Adreno 530 圖形處理器 624MHz」。

主頻的提高肯定會帶來更流暢的性能體驗,而GPU則意味著在看視頻、玩遊戲能獲得更好的視覺效果;如果說CPU和GPU是硬體方面可以根據自身要求去選擇,RAM的選擇上筆者更為推薦4GB;早在一年前筆者就已經開始使用4GB RAM機子,比起2GB RAM所具備的優勢顯然不是一丁點能說得清楚的;最直觀的體驗是春節的時候微信搶紅包,在他人狂叫卡機死機的時候,筆者手機卻流暢自如,平時測試各種數碼產品搭載的App更是筆者選擇的條件。

更大RAM意味著能有更多緩存空間、能安裝更多應用,小米手機5以3GB起步,最高4GB顯然已經深深意識到這一點;筆者與友人日前就在討論到底購買哪個版本的小米手機5,最終筆者給與其的建議是「3GB或許一兩年內能保持不錯的流暢度,可長久考慮下還是4GB才足以滿足日常使用」。

小米手機5細節特點方面:

小米手機5整個就是直板無稜角機型的代表之作,四個稜角採用了圓潤處理,整體直板氣息濃郁,熄屏下的屏占比顏值表現得很出色;與2.5D螢幕設計的機箱對比感覺會更直接,螢幕視覺效果缺乏一絲潤感;於此同時小米手機5並未採用2K螢幕,而是搭載的一塊5.15寸600尼特高亮度1080p螢幕,該螢幕也被一些朋友稱為「陽光屏」,其在日光下所表現出來的性能是有目共睹的。

從側面去看小米手機5,正面直板的體驗並未將其帶到側面及背面,3D曲面玻璃後蓋配以金屬中框材質,有著明顯地弧度感,不僅能帶來潤感十足的體驗同時在視覺效果上這款手機因為中框比例的關係會覺得很薄。

小米手機5中框收得很明顯,與正面、背面很好的融為一體,且上下端全金屬包裹使得這款機子側面纖細,上下充滿金屬質感。

面板上端由左至右分別為「MI logo、工作指示燈(隱藏於面板下)、距離感應器、聽筒和前置攝像頭」,一字排開設計似乎我們已經從很多個版本的小米手機看到,所以不足為奇;唯一的亮點是聽筒方面,不僅居中設計,且大小並不會顯得過於誇張,孔位小巧自然是這款機子聽筒給與筆者的最直接感受。

面板下端為小米手機5三鍵設計,在此不得不提米粉們羨慕老久的指紋解鎖技術終於推出了,採用前置Home鍵按壓指紋識別設計,指紋識別區域為橢圓形的陶瓷材制實體按鍵,採用精緻的銀邊包裹。

兩側是設置鍵和返回鍵,小米手機5直接取消鍵體標識設計了按鍵燈,可卻存在暗光下按鍵燈的漏光問題,唯一的撫慰是這兩盞按鍵燈是可以關閉的。

側位鍵上,小米手機5沿襲其家族多年來的設計風格,即右側音量+電源鍵,按鍵質感算不上太過於強烈,鍵程適中、回饋明顯,按起來較為舒適;受到中框大小的影響,細長的按鍵存在鬆動的現象,並不影響使用;在各大品牌提倡大螢幕完全控制使用手機的時下,側位鍵其實已經顯得可有可無,拿小米手機5來說「只需要在主介面添加一個鎖屏快捷圖標,任何操作均可在正面面板上完全做到,包括關機」;小米手機5在使用上套之後,你會發現完全感受不到側位鍵的存在,唯一能用到的只有在開機的時侯。

稱不上完全左右對稱設計,小米手機5左側面為Nano-SIM卡槽設計,而在網絡格式上支持全網通4G,米粉們終於鬆了一口氣,不然電信用戶又得苦苦地等待!

卡托設計上小米手機5還是沿襲了其一直以來的風格,可搭載雙Nano-SIM卡,較之很多品牌紛紛採用Nano-SIM卡+TF卡的設計風格,小米手機5不帶TF卡擴展的設計是否會有些落伍呢?

在頂端可見小米手機5的3.5mm耳機孔、紅外線和降噪麥克風;其中紅外線功能是備受用戶好評的,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個小功能添加,卻將手機智能的一面完全展現出來,而不僅僅是通過WiFi遠程控制監控,實時控制更能給與用戶方便。

此外小米手機5還將NFC功能再次提及,小米手機5並非小米第一款搭載NFC設計的機型,早在小米手機2A的時候就已經嘗試推廣,可卻苦於當時資源與技術支持遲遲無法突破,從而不得不放棄;NFC回歸之後,小米將旗下的「小米錢包」app整個融入,只要貼近地鐵卡、銀行卡等就會會自動彈出信息頁面,而非當初只可用於傳輸名片等簡單用途;雖然在技術上進行了突破,可快速普及覆蓋卻顯得任重道遠,其更多的只能在一線城市嘗鮮使用,二三線城市仍處於可望而不可即的狀況。

小米手機5數據口採用的是Type-C口,這個設計筆者認為將成為將來小米中高端機型的標配,所引發的思考是時下手頭那堆MicroUSB數據線該何去何從,或許Type-C轉接頭將成為過渡最常見的配件。

底部左右對稱4孔分別隱藏了(下圖由左至右)「麥克風、外置揚聲器」,這在目前主流機型設計中屬於較為常見的設計;大屏手機底部屬於手掌難以覆蓋的範圍,將揚聲器置於此能保證音源不易遮擋,揚聲器聲音更加清晰,音量更大;麥克風隱於其中更是使底部的美感得以保留,沒有額外的孔位設計而破壞整體美感。

小米手機5在工藝方面最凸顯造詣的是攝像頭的設計方面,雖然更薄了,可攝像頭並未因此而突出,完全平整過渡這在目前的直板機型甚至主流機型內都屬於難得一見的做工;所帶來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舒適,同時手感體驗也更為順滑。

小米手機5手感方面:

小米手機2代一度讓筆者不舍的原因就是其手感方面確實出眾,歷經3個時代的變化後小米手機5再次讓筆者找回了那曾經的舒適感;其修長的造型、僅為129g(尊享版139g)的重量配以背面3D曲面玻璃使得整體手感體驗方面堪稱小米之最。

很多大屏手機雖然螢幕達到5.5」甚至更大,可拿在手上的感受卻不是很舒適,無論是重量還是單手握持感上,都會有著沉甸甸難以操控的感受,小米手機5在單手操控性上算是筆者近段時間來體驗最優秀的一款產品,哪怕不開啟單手模式都能輕鬆駕馭。

拋開情懷和品牌不提,對於前置指紋設計和後置指紋設計兩者筆者會更偏向於前置,無論是顏值亦或是日常使用便攜性而言,前置指紋設計都比後置擁有更高的優勢,早前筆者在體驗一款後置指紋設計的產品,就深深地體驗到後置指紋設計需要多長一段時間才能完全適應。

材質方面暫且不去理會,筆者更為重視的是實際體驗帶來的感受,目前市面上一些品牌雖採用了指紋解鎖技術,可真正使用起來卻稱不上方便,如「先點亮螢幕再識別」,雖然這些品牌均稱擁有多高的解鎖速度,可那是針對識別速度,點亮螢幕的時間完全不提;這樣的背景下小米手機5指紋識別物理鍵讓筆者感受到的是「直接用手機按壓指紋識別鍵即可完成點亮和識別」,幾乎是0延遲的體驗讓筆者大生好感。

接下來是指紋識別技術的準確性,小米手機5指紋識別按鍵比起很多品牌而言顯得更為細長橢圓,這不僅會讓人擔心其在工作時候的性能體現,筆者在近50次連續體驗時發現,如果手指覆蓋全按鍵區域識別度為98%以上、75%按鍵區域識別度為90%以上、60%按鍵區域識別度為75%,低於60%能識別出來幾乎很難;從側面地證明小米手機5在指紋識別技術方面陶瓷識別面板至少要有60%以上才能識別出來,可在實際體驗當中手指低於60%覆蓋的幾率幾乎為0,哪怕是尾指都可以覆蓋到70%區域。

小米手機5背面的3D曲面玻璃設計使得產品更為輕巧,手感也舒適圓潤,但並非一點缺點也沒有,過於光滑的表現使得其在平面穩定性有一絲不足;玻璃防刮花性能表現卓越卻帶有易碎的隱患,雖然採用的是抗摔;雖無法否認3D曲面玻璃給與手感方面的深度體驗,不過筆者對於小米稱之為「黑科技」的3D陶瓷後蓋更為期待。

小米手機5跑分方面:

一向以性能為追求的小米手機,終於再次登頂了,輕鬆跑出「114115」的成績,雖然說跑分只能代表產品性能方面的表現,實際使用的時候起不到任何作用,卻是一款新機子拿到手上之後最直觀的體驗。

目前市面上的手機分為「追求性能和追求穩定」兩種,小米就屬於將每一款手機硬體性能做到極致的產品,小米手機5也不例外;採用驍龍820晶片配以更大的RAM加上已經成熟的MIUI系統,輕鬆秒殺諸多機型並不困難;而追求性能的背後是犧牲穩定,雖然小米在MIUI系統上的成熟已經使得小米手機5具備了很強的系統優勢,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卓越性能的背後帶來的是快速的制熱感。

手機不發熱在目前的技術下是不可能的事情,哪怕是蘋果也不敢保證一絲熱度都沒有,所謂發熱只能稱之為機子是否會存在明顯的「燙手」感和需要多久才會感覺到「熱」感,如果是「燙手」的機子明顯內部主板存在設計問題,而發熱卻是所有手機都會具備的表現;在追求性能前提下小米手機5雖然未出現「燙手」的現象,可開啟所有特效和最高性能下明顯帶來的快速熱感還是能體會得到的。

魚和熊掌難以兼得,不要去怪小米為什麼有那麼明顯的熱感,在追求極致性能的前提下是各種硬體最大限度運轉,雖然已經做出了一定的優化處理,可小米手機5在穩定轉極致性能所帶來的發熱感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小米手機5拍照體驗方面:

小米手機5後置攝像頭採用索尼1600萬像素的IMX298傳感器,配備4軸光學防抖技術,支持橫向+縱向+前傾+側傾的全方位修正抖動。

或許對於一般人來說,很難理解4軸光學防抖技術能帶來什麼樣的拍攝體驗,在細心觀察下,能看到攝像頭如人眼般上下左右在進行調整,對於移動中瞬間拍照對焦抓拍效果的提升能起到非常直觀的效果,屬於拿起瞬間就能快速拍照的機子,這在手機行業內同等價位機型是難以尋找的。

其次是採用 16 顆燈高演色技術,600nit高亮度和95% NTSC高鮮艷度陽光屏,筆者初體驗這款手機的拍攝效果時對於小米手機5在白平衡的處理和細節的處理上瞬間驚呆,「小米手機一直表以垢病的白平衡竟然已經做到那麼好了」;的確,小米手機5的白平衡調節是讓筆者難以再對其吐槽,曾經對小米的白平衡一次次吐槽,過於強調色彩而失去白平衡自然效果這次並未出現;然而在螢幕表現方面還是發現在拍攝鮮艷物體的時候小米手機5與周邊色彩結合存在一絲偏藍綠現象,也就是說會出現較為冷艷的效果。

MIUI相機設置方面,作為米粉幾乎是倒背如流「拍攝介面往右滑動能進入拍攝模式和設置、拍攝介面往左滑動進入相機濾鏡(十二種特效濾鏡)」;於此同時前置相機36級智能美顏技術已經獲得了非常大的認可,這個無需多說。

就硬體和軟體方面去看待小米手機5,其所具備的強大拍攝能力比起很多品牌旗艦機型做得都要優秀,不管是4軸防抖、噪點控制、白平衡調節亦或者拍攝速度都有著不俗的表現;偏向於冷艷的色彩可能會讓喜歡暖色彩的用戶不滿,但不可否認的是小米手機5解析力比起很多機型都要優秀。

接下來對小米手機5的日常拍攝進行樣片測試,實際導出的圖片在亮度上和小米手機5中查看會有較大的出入,主要是陽光屏的表現實在太給力,有種不是同一張圖片的感覺;導出的樣片藍綠方面會更自然,並無手機螢幕查看那般冷艷。

在對小米手機5進行微距倍數測試下,3倍拍攝已經到達了極致,4倍拍攝噪點就會很明顯。

(相同機位下2倍、3倍、4倍拍攝效果)

在科技快速進步的時下,手機拍攝和相機拍攝似乎出入已經不是很大了,小米手機5就很輕鬆的拍攝出專業相機具備的景深效果。

室內拍攝一直是手機最怕遇到的,主要原因為光源不可控和攝像頭對於光線的處理,小米手機5在室內拍攝方面有著不俗的表現,對於光源能給出較佳的處理,從而得出非常自然的樣片。

(室內拍攝1)

(室內拍攝2)

在模型拍攝方面小米手機5偏向於藍綠就表現得很直接,能看到樣片藍綠色彩的塗抹效果明顯比其他顏色要搶眼。

(模型拍攝)

如果說比室內拍攝更讓手機懼怕的,無疑就是夜景拍攝,夜景拍攝往往會因為光線不足而產生明顯的噪點,而小米手機5在夜景方面的表現比旗下所有機型表現得都要優異。

(夜景拍攝1)

(夜景拍攝2)

小米手機5系統體驗方面:

小米手機5使用了最新版的基於Android 6.0的MIUI 7.1,對於MIUI其實國人已經非常了解,如果真要評比國產優化最好的系統,MIUI毫無疑問是NO1,MIUI不僅讓國人體驗到流暢的系統,同時也獲得了各種專屬訂製功能;作為以系統起家的小米,近年來在MIUI深度優化的幅度已然沒有前幾年那般明顯,結合其生態鏈越來越大,系統初帶App也讓如今的MIUI顯得有些臃腫,好在很多都是可以進行卸載的。

MIUI 7.1還是那個熟悉的介面,無太大的新意;唯一能讓筆者覺得新奇的地方毫無疑問是其指紋解鎖技術,在設置內很容易找得到。

小米手機5指紋識別技術在解鎖方面的速度令人深刻,可錄入時卻較為繁瑣,比起其他品牌5-10次完成指紋錄入而言小米手機5幾乎翻了一倍;對此筆者也頗感無奈,雖然說小米稱其指紋識別技術在日常使用當中會根據用戶每一次使用自動完善調整,可初設置下的繁瑣卻也是用戶體驗得到的地方。

指紋識別技術作為時下主流的手機功能,單一的滿足於解鎖是一丁點用都沒有的,各家品牌都在不停探索指紋識別技術可持續使用性、使用範圍和安全性;較之他家品牌強強結合所不同的是小米早早地就開始準備指紋識別技術支持的「小米錢包和私密文件」,可就實際使用上的便捷性而言,相對於「微信錢包、QQ錢包、財付通、支付寶」而言,「小米錢包」在目前的支付支持上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目前「小米錢包」的使用範圍還是存在較大的局限性。

對於MIUI用戶而言,換機子是一件非常輕鬆的事情,哪怕是已經告別小米多款機型的筆者,在拿到小米手機5之後,簡單的語言設置後登錄個人小米雲就能實現快速主題同步「應用、簡訊、便簽、聯繫人、相冊、WiFi」等信息都不需要再去一一設置,上手就能用。

資源方面,MIUI5年來累計下來的優勢不是個別品牌強強聯合就能瞬間推翻的,海量的系統主題、應用和遊戲資源是其吸引眾多消費者強有力的亮點,小米在這方面的確是國內頂尖。

結合硬體方面的變化,紅外線功能在預裝的「萬能遙控」內進行使用,支持帶有紅外線功能的「電視、機頂盒、空調、風扇、功放、DVD、衛星電視和單反」等多種家電設備,這個功能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不管智能不智能的電器產品,只要使用紅外線接收控制,一台手機就將其弄得服服帖帖的。

小米手機5續航及耗電方面:

小米手機5搭載3000mAh電池,配以最新3.0快充技術,結合驍龍820晶片將發熱和耗電控制得都非常穩定,不僅有著不俗的續航性,也未出現瞬間過熱現象;雖然在電池上並未看到他家品牌機型的誇張容量,可實際續航能力在旗艦機型內的確屬於上游。

遊戲耗電測試使用的是「殭屍殺手-小米版」,試玩34分鐘後該遊戲的耗電比從3%增長至14%,共耗電15%,換算下每分鐘耗電0.44%,能體會到溫熱感。

網頁瀏覽測試方面,體驗21分鐘,耗電4%,換算下每分鐘耗電0.19%,難以察覺到溫熱感。

總結:

小米手機5作為小米2016首款旗艦機機型,得益於5.15」螢幕、細長的機身、3D曲面玻璃後蓋和重量設計,整體手感和單手持握操控性上比起很多品牌機型表現得都要出色;已經成熟的MIUI 7.1優化上雖有著不俗表現可卻也存在創新性不夠的問題;指紋識別技術是功能進步的最大亮點,起步雖晚卻在使用便利性上具備了非常好的點,唯一缺乏的是資源交互適用深度仍無法與騰訊、阿里兩大巨頭相媲美;4軸防抖技術讓小米手機5拍攝方面的性能力壓群雄,無論是拍攝速度、成像效果都在旗艦機子內處於前言,偏藍綠的渲染和螢幕與樣片白平衡有出入的表現會在一定程度上讓挑剔用戶吐槽,但還是不能否認其拍攝方面所具備的實力。

作為一名老米粉,遇到這款手機可以說是寄予非常大的期待,小米手機5在同價位的機型中螢幕算不上最大、後蓋也並非金屬,可卻搭載了強悍的驍龍820晶片和霸主級別的4軸防抖技術,結合已經成熟的MIUI系統,最低僅售¥1999的小米手機5或許拿不出讓人望眼欲穿的優勢,可實際性價比卻是有目共睹的。

圖/文為本人原創,如轉發請註明出處!

本文首發於:http://zdm.yixun.com/detail/10073264.html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均衡與圓潤 質感與顛覆 華為G7 Plus評測

【TechWeb報導】9月中旬,華為在柏林和杭州分別舉行了兩場新品發布會,全新的旗艦產品華為Mate S正式登場。然而,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到,與Mate S同期發布的,除了華為智能手錶外,還有定...

淘汰面部識別 屏下指紋解鎖2年內普及?

在手機領域,傳統指紋識別已經足夠成熟,基本上入門手機都配置了指紋識別功能。指紋識別如今和螢幕顯示效果息息相關,隨著手機螢幕尺寸和解析度無法繼續升級的桎梏,手機螢幕的優化必將轉向諸如節能、色彩,屏...

最全面的小米手機? 紅米Note3體驗評測

【機鋒評測】多元化發展的小米科技,在手機這個老本行上似乎被魅族、樂視、奇酷等廠商搶去了不少風頭,這也體現在今年的雙十一電商大戰上,儘管小米依然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但已不再是一枝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