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視曲面屏時代降臨 三星蓋樂世S8詳細評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要問我2016年最好的手機是什麼,我應該會脫口而出說:S7edge。

不因為別的,就因為它是我去年使用時間最久的一款手機。

於去年第一季度發布的Galaxy S7 edge由於某些原因,一直堅守在三星頂級旗艦手機的位置上整整一年,一年過去了,S7edge的獨特的外觀和強悍的配置至今依舊讓不少在售機型都望塵莫及,但它也終於迎來了它的繼任者——GalaxyS8/S8+

今年三星依舊按照以前的節奏走,在北京時間3月29日在美國林肯中心面向全球發布了第八代Galaxy S系列機型——Galaxy S8和Galaxy S8+,國行發布會也在兩個月後的5月18日北京古北古鎮舉行。

終於,手中的Galaxy S7 edge終於變成了Galaxy S8。

外觀 · 全視曲面屏

作為三星頂級旗艦的S系列,曲面螢幕元素從S6系列開始就已經得到了一個廣受好評的開端,曲面屏和Edge的稱謂也漸漸成為了三星頂級旗艦上不可或缺的標識。

而來到了第八代Galaxy S,S8取消了Edge的後綴,不再以曲面來區分雙機型,而是單純地以螢幕和機身尺寸大小來區分雙機型,因為Galaxy S8系列的兩款機型都統一搭載了全視曲面屏,採用了雙曲面設計的同時也大幅度地提升了屏占比,S8搭載了一塊5.6英寸曲面屏,屏占比達到了驚人的83.6%,而S8+為6.1英寸全視曲面屏,屏占比達到了84%。




上下極窄邊框的處理讓GalaxyS8看起來正面極近「無邊框」的設計,拿在手上仿佛整塊玻璃都是顯示屏,這也是「全視曲面屏」稱謂的由來,的螢幕顯示比例也變成了「非主流」的18.5:9,機身比例也變得更為修長,更長的螢幕最大的優點當然是能夠顯示更多的內容,與目前流行的寬屏顯示器同理:「看得更多,滾動更少。




在進行極窄邊框處理之後,三星首次將標誌性的實體Home鍵和返回鍵還有多任務鍵變成了螢幕內虛擬鍵的設計,並且將指紋識別模塊移到了機身背後,可見,三星為了這塊全視曲面屏沒少花心思啊。




雖然對於三星的老用戶來說,習慣了實體鍵之後,上手虛擬鍵還需要一點點時間去適應,但是三星也在這裡隱藏了一個黑科技,那就是將一枚壓力傳感器放置在了虛擬Home鍵的所在之處的螢幕下方,只要你需要用到Home鍵,即使是在虛擬鍵隱藏和息屏的情況下,只需用力按下去,觸發壓力傳感器就能按到Home鍵,使得虛擬鍵的體驗與實體按鈕非常相似,甚至更勝一籌。

18.5:9的顯示比例在內容顯示數量上明顯要比傳統的16:9螢幕要有優勢,獨特的螢幕比例讓三星的分屏功能變得更加實用,不得不說GalaxyS8上面的分屏功能真的是太棒了。




這塊5.6英寸2K解析度的「全視曲面屏」是目前三星最頂級的AMOLED顯示屏,曲面玻璃的工藝與疏油層鍍膜可以說是我上手過的手機里做得最好的,觸控的手感非常細膩舒服,而且GalaxyS8正反兩面的玻璃都是康寧大猩猩第五代玻璃,在耐刮性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至今我也還沒有考慮給它貼膜,繼續享受這塊細膩柔滑的螢幕觸感。

GalaxyS8採用了正反雙曲面玻璃的設計,吸收了Note7的設計元素,背面的曲面弧度與正面螢幕的弧度相近,握持起來的手感要比S7edge要好上不少,金屬中框與上下曲面玻璃之間沒有了絲毫的頓挫感。




金屬中框此次採用了高光處理並賦予了顏色,頂部和底部相對較寬而兩側向曲屏收窄。

頂部上方有卡槽開孔,國行均為雙卡版本,依舊是「與或卡托」三選二的設定。

底部終於見到了期待已久的Type-C接口了,GalaxyS8/S8+也是Galaxy S系列中首款搭載Type-C接口的機型,支持正反插拔的同時,還支持了USB3.0傳輸協議和自家Samsung DeX 智慧型手機擴展塢的拓展。

在防塵防水的基礎上仍然保留了3.5mm音頻接口。

除了螢幕比例與主流機型不同以外,三星GalaxyS8的螢幕四角也做了圓角設計,比起傳統的直角,圓角過渡與曲面和機身四個R角相對應,亮屏時顯得更加和諧美觀。

我所使用的是煙晶灰的配色,這也是此次GalaxyS8所配備的四個配色:謎夜黑、煙晶灰、霧嶼藍、綺夢金裡面,最好看的一個配色,也是之前三星沒有過的新配色。

這個配色的不同的視覺角度和不同的光線下會有著不同的視覺體現,從機身左側斜著看會感覺偏藍,從機身右側斜著看會感覺偏灰,光線較暗的時候感覺偏黑,光線較亮的時候感覺偏紫,色彩會不停地變幻,感覺非常地立體和有質感。

恰到好處的大小手感是我選擇GalaxyS8的最主要的一個原因。

如上文所提到,Edge元素已經成功地融入到三星頂級旗艦的設計當中,S8也已經不再通過曲屏與否來區分同系列的兩款機型,而是直接通過螢幕和機身尺寸大小來區分。

而GalaxyS8在搭載了一塊5.6英寸的全視曲面屏以後,機身尺寸硬是要比5.5英寸的Galaxy S7 edge小上一圈,而機身寬度已經跟iPhone7持平,長度稍微比iPhone7要長上一點點,但這並不影響讓我覺得GalaxyS8的握持手感與iPhone7相似,比起GalaxyS8+來說,S8的單手觸控更顯得毫無壓力。

指紋解鎖/虹膜解鎖/人臉解鎖

估計GalaxyS8最大的槽點同時也可能是最大的優點就是取消了實體Home鍵了,為了「全視曲面屏」而進行的這個讓步,對於我這種老是高呼原生虛擬鍵賽高的人來說,確實是一個福音,這點我相信其他用戶在習慣了虛擬鍵之後會漸漸發現它諸如:減少誤觸,可隱藏,可拓展螢幕視野的優點。

另外三星也加入了一枚壓力式傳感器於螢幕下方來提升Home鍵的使用體驗。

但指紋識別模塊被移動到了機身背後,與攝像頭平行的設定確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槽點,而且做成了不可按壓的設定,這樣的布局我也是第一次見,剛上手的時候會經常誤觸到攝像頭或者另外一側的心率傳感器和補光燈模塊(畢竟我是右撇子),戴上殼子的話會更容易找到指紋模塊。

指紋模塊的材質應該還是塑料,但是塗層有所升級,而且也與C系列機型一樣,支持息屏靜默指紋解鎖了,在息屏狀態下將手指放在識別模塊上就能直接解鎖並點亮螢幕。

此外,在Note7上首次出現的虹膜解鎖也加入到GalaxyS8當中,還有搭載全新算法的面部識別解鎖。

我數數看,GalaxyS8/S8+六種解鎖方式:虹膜解鎖、面部識別、指紋識別、圖案解鎖、密碼解鎖和PIN碼解鎖……其中面部識別和虹膜解鎖應該是最新鮮的解鎖方式了,但出於安(zhuang)全(bi)和便捷考慮,我還是選擇虹膜解鎖和指紋解鎖還有圖案解鎖三種搭配解鎖方式。

虹膜解鎖的時候需要眼睛看著螢幕較上方的位置,使得眼睛在圓圈內才能識別。

人的虹膜的紋理是獨特的並且難以複製的,這也意味著虹膜識別解鎖方式是鎖定手機和保持內容隱私特別安全的方法之一。

三星的虹膜識別啟動的時候會在頂端傳感器部分亮起紅燈進行識別,即便在暗光環境下都能夠進行非常準確的虹膜識別解鎖,速度非常地快,只需將你的眼睛放置在螢幕顯示的兩個圓圈中即可掃描你的虹膜,而對於戴眼鏡的用戶來說,由於鏡片的反光與折射,識別的速度和精度都有一點下降。

我本人是戴眼鏡的,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已經習慣了當眼睛與手機螢幕平行就可以迅速解鎖,快到圖像顯示都還未出現已經解鎖成功。

GalaxyS8的虹膜解鎖和面部解鎖速度都非常迅速,實際體驗起來頻率遠超於使用另外的解鎖方式,這可能也是三星有底氣敢於取消正面指紋識別模塊轉而放置在機身背面的原因吧。

SamsungPay和三星帳戶也支持了虹膜認證。

雖說指紋識別放置的位置比較尷尬,但是還好三星沒有取消掉這枚指紋識別模塊,並且從功能性上面說是要比以往的旗艦機型要好用得多,除了支持自家的三星智付SamsungPay以外,還支持支付寶和微信兩大移動支付平台的指紋支付。

硬體性能/電池續航

首先讓我們來簡單地看看我手上這款國行雙卡公開版的Galaxy S8硬體配置一覽吧。

CPU:高通驍龍 835 八核處理器(2.35GHz&1.9GHz)

網絡制式:全網通

系統:Samsung Experience 8.1(基於Android7.0)

螢幕:5.6 英寸 2960 x 1440 解析度(Quad HD+)

存儲容量:64GB microSD™ 存儲卡(高達256GB)

運行內存:4GB

尺寸:148.9mm×68.1mm×8mm

重量:155g

後置攝像頭:全雙核1200萬像素(IMX333)F1.7光圈 OIS光學防抖

前置攝像頭:800萬像素 F1.7光圈

電池容量:3000mAh,支持高通QC協議快充 與 三星無線快速充電

接口類型:Type-C數據接口、3.5mm 耳機接口

防塵防水:支持

三星在發布會上沒有過多地強調其硬體參數,更多地是提及它的人性化功能和體驗上面的升級,但不得不提的是,搭載了高通旗下最新旗艦處理器驍龍835的Galaxy S8在各方面的硬體參數都處在了頂級行列(如果是國產廠商發布的話估計這些都得講一兩個小時)

高通驍龍835處理器安兔兔跑分高達15W+,可能有人會擔心4GB運存還夠用嗎,在這段時間的體驗中我沒有發現絲毫的卡頓,後台進程不手動清理也不會對前台程序有太多的影響,三星在系統內置了智能管理器,能夠對系統性能進行監控,還能夠對程序自啟動喚醒進行智能休眠,保證系統流暢運行和節能省電。

國行和港版都使用高通驍龍平台,而韓版和其他一些國際版還會選用三星的Exynos平台(Exynos8895),相比起國際版,國行版本在遊戲性能方面還是略勝一籌,搭載了Adreno540 GPU,針對大型遊戲圖形處理進行了優化,還針對了Google Daydream VR系統和三星Gear VR配件進行了支持與優化。

對於普通用戶而言,最重要的是,Galaxy S8/S8+均支持王者榮耀高幀率模式,說它是最強Android旗艦果真名副其實啊。

電池方面,Galaxy S8內置3000mAh電池,充電器規格與前代一致,最高輸出9V/1.67A。

實測充電功率有所下降,在息屏情況下充電功率在12W左右,從2%到100%充滿所需時間為1.9個小時,充電速度還是比較快的。

而在電池縮小的情況下,S8的續航也有所退步,在中高情況的使用情況下,能夠達到6小時左右的亮屏時間,處於中上水平,主要還是得益於高通驍龍835的10nm工藝製程和三星智能管理器的系統優化,日常工作情景還是能夠達到一天一充的水平,如果是出外遊玩的話,還是準備一個移動電源比較穩當,或者帶個快充插頭也能夠在短時間內快充回來。

烏鎮作為網際網路大會的會址,路邊也放置了不少無線充電平台

Galaxy S8依舊支持QI協議的無線充電,無線電圈處於機身背後,支持全新的第三代摺疊式無線快速充電器以外,也向下兼容上兩代無線快速充電器,隨著無線充電的普及,在不少大城市的便利店以及街邊都有了無線充電器,輕輕將S8放在上面就能夠給手機充電,非常方便。


系統 Samsung Experience 8.1

三星的系統UI TouchWiz,相信大家對這個名字都不陌生,但漸漸地這個名字開始被介面代號例如Grace UX所邊緣化,自S6開始就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在三星在國外去年給S7和S7 edge推送Android7.0第三個測試版的時候,在軟體信息中將該固件版本的用戶介面稱之為Samsung Experience 8,也算是正式宣告TouchWiz這個名稱成為了過去式,全新的三星系統介面UI也以全新的面貌與大家見面了。

而Galaxy S8目前所搭載的正是Samsung Experience 8.1的版本,也是基於Android7.0。





系統的介面其實沒有太多想要說的,主要還是偏向於原生系統的操作邏輯,默認主題採用了大量的白色元素,首次增加了虛擬鍵的設定。

Always on display 增添了不少新的風格,凸顯出AMOLED在打開AOD的情況下只有單個像素點亮節省功耗的優勢,還有配合Galaxy S8/S8+獨占的Infinity主題的星空息屏顯示風格也非常驚艷。

Edge曲面側屏面板也更新了更多的APP和可用面板。

由於S8獨特的螢幕顯示比例,目前市面上還有不少主流應用仍未對這個螢幕比例進行適配,打開的時候依舊是16:9的樣式,但三星在多任務菜單中為每一個應用程式增加多了一個「全屏適配」按鈕,使得這塊螢幕的優勢盡顯,對了,遊戲也能夠全屏顯示的。

三星內置了遊戲中心,除了會集中管理手機上面的遊戲,在遊戲啟動的同時也會喚出遊戲助手,按鈕就位於虛擬鍵上面,可以在遊戲中關閉提醒,鎖定壓力感應按鈕,側屏觸控鎖定,替升用戶沉浸體驗,不會輕易受到通知推送浮動窗口的打擾;還能夠對遊戲過程進行錄製和截圖,再也不會錯過超神瞬間。

對了,在遊玩像王者榮耀這類MOBA遊戲的時候,開啟全屏模式,得天獨厚的18.5:9的螢幕比例要比傳統的16:9要看得到多一些視野,在遊戲中除了替升了視覺體驗,還能夠替升操控體驗。

GalaxyS8/S8+的側邊實體按鈕除了電源鍵和音量加減鍵以外,還增加多了一個Bixby的按鈕,任何情況下按下這個位於音量鍵下方的實體按鈕都能夠喚出 Bixby,特地給它獨立留出一個按鈕就可見三星對Bixby有多重視了。

除去語音助手的定位以外,更主要的它作為私人助理的功能,不過比較可惜的是現下還未完整地支持中文語音功能,所以Bixby與S助手配合做一個提醒功能還是挺方便的。

Samsung Pay 三星智付

隨著銀聯大力推廣雲閃付,現在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重視NFC和閃付功能的加入,要說體驗較為完善的當屬最早推出的ApplePay和SamsungPay了,這兩者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內置在自家手機產品中的同時構建了一整套完整的支付平台,再經過本地化接入銀聯雲閃付,使得用戶在綁定和使用的時候減少了大量的學習成本,不但便捷,而且安全。

但是兩者在長時間的使用下來之後,我還是覺得Samsung Pay更勝一籌,可以說是當下最好用的一個Pay了。

雖然ApplePay和SamsungPay都是通過虛擬卡代替實物銀行卡進行閃付進行刷卡操作,都是通過NFC來實現閃付,同樣可以消費刷卡和ATM取款(需要ATM機支持非接觸式感應),但ApplePay刷卡支付時非常依賴POS機具備閃付功能,而國內不少商家的POS機還未完成升級,依舊不能使用閃付功能。

而三星Galaxy S8不但支持NFC閃付功能,還支持MST磁信號安全傳輸技術,在手機的背面能夠模擬磁信號,搖身一變變成磁條卡進行支付,這在遇到不支持閃付功能的POS機時也能夠通過Samsung Pay進行刷卡支付,此時手機不是放置在正上方,而是放在傳統刷卡槽旁邊進行感應即可。

所以,當店員跟你講他們不能用閃付的時候,你也照常使用,是的,就是這麼地有逼格。

Samsung Pay支持指紋或者虹膜識別來進行支付驗證,在桌面或者鎖屏介面上可以直接從底部滑出銀行卡,息屏狀態下直接從下往上滑動也能喚出默認支付卡進行支付,經過驗證後將設備背面靠近讀卡器或者NFC閱讀器即可完成支付,慢慢地,你會愛上這種支付方式的。

除了銀行卡以外,Samsung Pay當然也有不少本地化功能,首先是支持了支付寶的的接入,通過支付驗證後可以在Samsung Pay上直接顯示付款碼給商家掃描來完成支付,比起打開App要便捷得多。

Samsung Pay還支持城市交通卡,目前已經支持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和上海公共運輸卡兩種,據悉下半年將會開放更多城市。

又到了6月,有是一年銀聯62活動,全國非常多的商家都加入到了銀聯優惠當中,只需要使用銀聯雲閃付在指定商家消費,都會得到相應的優惠折扣,最多也是最實惠的當然就是立減折扣了,例如麥當勞刷雲閃付立即享受62折優惠(封頂10元),星巴克刷銀聯雲閃付滿60立減15元……

電商之城杭州地鐵還支持銀聯雲閃付購票,在非常方便的同時還有打折優惠;廣州地鐵也開始支持銀聯晶片卡刷卡直接進站,安裝廣州地鐵APP還能在手機中綁定地鐵雲卡乘車。

這,就是Samsung Pay和完整NFC功能的優勢所在,以後能夠用銀聯雲閃付和手機NFC的地方將會越來越多,Samsung Pay也會變得越來越便捷與安全。

相機 或者說它是夜視儀?

去年的Galaxy S7 edge的成像表現至今依然讓我印象深刻,獨家定製的IMX260具有F1.7的大光圈,其極強的白天HDR成像素質和夜間宛如夜視儀般的情景還原都處於無人能敵的狀態。


這次S8的後置攝像頭比S7edge還要平整

Galaxy S8依舊沒有迎合雙攝的大浪潮而採用雙攝像頭模組,依舊向索尼定製了一枚IMX333 CMOS,單後置攝像頭,具有1200萬像素,F1.7光圈,全像素雙核對焦和OIS光學防抖技術,整體來說是基於S7edge的IMX260升級而來。

主要提升之處在於「多幀圖像處理能力」(某些情況下會通過多張拍攝合成來得到更好的畫質表現,但實際所用的時間僅僅是拍攝一張圖片的時間,提升了成像速度),還有就是在暗光條件下能夠提升細節之處的表現。

簡單來說,就是得益於更強的ISP能夠帶來更大的數據吞吐量還有算法上的提升,讓Galaxy S8在成像速度和暗光成像素質上都有了較大提升。

至於是不是這樣子,我們待會兒來看看樣張就知道了。


相機介面也隨著Samsung Experience介面更新而更新了,全新的拍照介面比以往要來得更為簡潔一些,只保留了用戶最常用的功能。

其中我最喜歡的改進就是快門鍵可以通過滑動來進行變焦操作。

後置樣張:

自動模式-風景廣角

美食模式

自動模式-微距

自動模式-暗光夜景

從樣張中可以看出S8的成像水平依舊在手機的第一梯隊,在夜景和暗光環境下也是有著比肩專業相機的成像效果,畫面亮度較高的同時也保證畫面的純凈,這點相當難得。

F1.7大光圈和全像素雙核對焦讓Galaxy S8的相機表現有了絕對的硬體優勢,在夜間算法上面也提升了解析力和細節表現。

前置攝像頭為800萬像素,F1.7光圈,在相機介面進行上下滑動即可切換前後攝像頭,大光圈的加持即便在暗光環境下都有著不錯的成像體現,強悍的廣角和來自韓國廠商對於美顏算法的自信已經在S7edge上面提及過了,在軟體功能性還新增了廣角自拍、微信視頻、選擇性對焦以及虛擬拍攝的功能,其中廣角自拍相當於前置的全景拍攝,效果和適用場景都非常不錯。

前置樣張:

What『s more?

防水,啥都別說了,就是好。

Galaxy S8/S8+具備IP68防塵放水等級,如今支持防水功能的手機也漸漸增多,S8此次也保持了與S7edge一樣的水準,還保留了3.5mm音頻接口和Type-C數據接口,並且均為裸露設計。

數據口與耳機口都具備「潮濕檢測」功能,在浸泡過水之後,系統會提示數據口潮濕,並且在連接數據口或者耳機孔的同時依舊會先啟動檢測程序,如果接口依舊潮濕,系統將會拒絕接口連接,在安全方面做得非常周全。

大概雙面玻璃就是為防水而生的吧,先下水再說。

防水功能的加入能夠讓生活變得更加有趣之外,在應對生活中突發的一些意外狀況也是很有用的。

例如不小心打翻水杯,手機意外碰到水,在較為潮濕的環境中使用手機,下雨天的時候等等。

尤其是南方雨天季節,撐著傘使用手機的時候,手機一個不留神就會被雨水濺到,使用具有防水功能的手機就能夠在更多的情景下使用。

把手機放到西湖邊的一個井裡頭了

總得來說,防水就是好。

AKG定製調音耳機

在Galaxy S8發布之前就一直有傳言說在配件中會加入三星新收購的哈曼卡頓的元素,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標配耳機了,果然內置的耳機是一副AKG專業調音耳機,這枚耳機也算是大有來頭了,規格也相對較高,所以也可以說這樣的標配配件顯得非常豪華。

在斥資80億美元收購了哈曼之後,也開始對音質這塊重視了起來,在宣傳文案中也更有底氣了一些。

國行版本的Galaxy S8搭載的是高通驍龍835處理器,因此還內置了一個Qualcomm Aqstic™ WCD9341音頻編解碼器,按照高通官網的描述,該codec支持32比特/384kHz、115dB信噪比(SNR)和超低的105dB THD+N,以及原生DSD hi-fi音頻播放。

此外,驍龍835還支持Qualcomm® aptX™和aptX HD 藍牙音頻,同時無線連接的功耗降低一半。

硬體雖然還是不能與一些往手機裡頭塞兩個DAC的「怪物」相提並論,但是在手機當中已經算是能夠拿出手的了,也是驍龍835附帶的一個小彩蛋吧。

通過體驗可以發現,Galaxy S8的推力要比S7edge還要強勁一些,通過系統硬解無損音頻非常輕鬆,與日常使用的耳機搭配顯然要比通過音頻轉接線接入iPhone7要更好一些,屬於常規設計中的領先者,相比起以往三星對音質方面的勉強及格的節奏,如今Galaxy S8在音質方面已經能夠讓我感到滿意。

再回頭看看這個配塞,外觀、佩戴感和線控都非常令人滿意,尤其是線控部分是三段式的線控,可以控制音量大小,這點非常方便。

另外,身邊好幾個買了S8/S8+的朋友都跟我說這個耳機好難聽。

當我第一次聽的時候我還懷疑這個手機是推不動這個耳機的,但是當我換回常用耳機的時候才發現S8的推力比我想像中的大,所以我想應該是耳機還沒煲開,在煲耳機的同時我又發現了系統內置的以往也不太常用的「U品原音」和「Adapt Sound」這兩個選項,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進行了聲音調節……經過調節之後再順便把U品原音打開了之後,我懷疑,我打開了腦放,聲音有了更多的彈性和細節,聲音變得舒展開來,耳機仿佛一瞬間就煲好了一樣,好聽了不止一點點。

我建議手上拿著S8的朋友們可以試一試。

總結-當下最好的Android旗艦手機

每年的Galaxy S系列的頂級旗艦均具備了當時最強配置於一身,各方面加起來應該是表現最為均衡最為強悍的智慧型手機了,軟體方面則搭載了三星最新的Samsung Experience 8.1操作介面,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功能以外,還有非常非常多好用的細節功能和針對中國市場高度定製的本地化功能因為篇幅的關係就不再贅述了。

如同去年的GalaxyS7edge一樣,在發布後引領了全球手機廠商尤其是國內廠商還有消費者對於曲面螢幕的追捧,也可以預見Galaxy S8的這塊全視曲面屏,在下半年會有其他的廠商跟進使用這樣的螢幕,曲面螢幕所帶來不僅僅是好看而是已經向好用過渡,三星有著絕對的技術和資本能力在4000~6000的這個價格區間吸引高端消費者為之買單。

比起其他Android機型千篇一律的外觀,突破外觀創新Galaxy S8/S8+不僅僅是高端Android用戶的首選,還將會是面對蘋果日益缺乏創新能力想要更換陣營的那些用戶們的換機首選。

像戈藍說的,Galaxy S8,這一塊屏,迷倒眾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全面屏真的來了 三星Galaxy S8評測

2017年3月29日,三星Galaxy S8如期而至,在經歷過爆炸事件之後,三星這次的產品又讓媒體「炸了」,83.6%的屏占比、更符合大眾的曲面屏、毫不吝嗇的硬體配置、更加完美的機身設計,三星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