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看完都會感嘆:既生米何生耀,為何小米6會這麼苦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6月12日,榮耀正式發布在今年的有一款旗艦新品——榮耀9。

該機在外觀上依然主打顏值,與之前的榮耀8定位一致,但在其特色定位的基礎上,在外觀設計、相機、音頻功能等方面都有著更進一步的升級。

比方說,本屆榮耀9新增了「海鷗灰」配色,這是目前手機圈中相當鮮見的玻璃機身配色之一;其配備的「2000萬+1200萬像素」雙攝像頭組合被譽為「媲美單眼相機」;另外,由於其配備了AKM HIFI晶片,這也是現今為止榮耀的首款HIFI手機。

慣例,評測開始前先介紹下榮耀9的基本配置:

隨著麒麟960晶片的製造技術逐漸成熟,這塊麒麟系列中的最強晶片也在榮耀9中得到了應用。

基礎硬體方面,相比於之前的榮耀8,本屆的榮耀9升級到了麒麟960;運存分為4/6GB兩種規格,存儲空間從64GB起跳;相機從雙12000萬升級到了2000萬+1200萬組合;電池容量多了2000mAh,擴容到了3200mAh。

外觀·潮流,就是一個輪迴

本次文俊收到的是「琥珀金」的榮耀9,配置均為頂配的6+128GB版本。

不知你們還記得不,曾在之前某機型的的評測文中我曾說過:

時尚圈的審美是一個輪迴,其實手機圈也是如此。

2016年是金屬盛行的時代,玻璃機身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因為當時玻璃機身實在沒啥好吹的,哪家旗艦都開始用金屬機身,突顯的是質感。

到了2017年玻璃機身又回來了,但今年各大廠商並非只是用「金屬+玻璃」這種足夠讓人審美足夠疲勞的設計,而是都在改良玻璃機身帶來更好的質感和觀感。

吹得好像有點遠了,我們回到榮耀9。

相比於其他媒體收到了「海鷗灰」色,「琥珀金」的榮耀9雖然並沒有來得驚艷,但它「3D極光玻璃+金色」的搭配,使得整款手機都泛著反光BingBling的感覺。

不用保護殼,拿著這個手機聽電話的時候,回頭率很高,因為反光效果是特厲害的。

拿在手上是一個什麼感覺?

第一感覺是手掌完全能掌握它,5英寸~5.2英寸的螢幕文俊個人認為是適合大部分亞洲人手掌大小的最佳手機螢幕尺寸,所以5.15英寸螢幕的榮耀9在單手操作時並不困難。

第二感覺是它足夠跟手,榮耀9的玻璃背板採用弧度收邊處理,手感比傳統三明治(直板玻璃+金屬中框+直板玻璃)結構的玻璃機身好到不知哪裡去,同時也帶來了足夠跟手的操作體驗。

不過呢,凡是玻璃機身手機都有那麼幾個通病——玻璃機身實在是太滑了,而且玻璃材質比較易碎。

只要我放在光滑的平面上,手機就會悄悄「溜」出你的視線。

另外,雖然榮耀針對玻璃背板進行了防指紋處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有粘指紋的情況。

比較良心的是,我在手機包裝盒中找到了附贈的透明手機殼,算是完美解決了以上兩種情況。

前面有說,5.15英寸的螢幕並不大,所提供的1080P解析度也是中規中矩的螢幕配置。

不過這部分用了修長的比例,所以榮耀9的機身看上去還是比較小巧。

可是,它還是比前代配5.2英寸螢幕的榮耀8還要稍長了那麼一丁點。

這或許是由於實體鍵的加入,似得手機下巴不得不騰出更多空間放置。

螢幕表面覆蓋2.5D弧邊玻璃,上方依次為前置攝像頭、光距感應器、聽筒開孔;下方為不可按壓的指紋識別鍵+HOME鍵,左右為電容隱藏功能功能鍵。

在系統設置中,HOME鍵可切換為「輕觸返回+長按主頁」/「輕觸主頁」兩種操作方式。

後置攝像頭做到了全平,包括雙色溫閃光燈和雷射對焦開孔。

右邊加入了一個「Dual LENS」標誌作為點綴,也就是「雙鏡頭」的意思,作用和華為P系列的徠卡「信仰標」是一樣的。

看看細節,手機頂部保留了紅外線開孔,還有一個降噪麥克風;金屬中框部分上下採用倒角切割加工,硌手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底部僅有左邊的單揚聲器、Type-C接口,並保留了3.5mm開孔。

小欽定一下,外觀上要吐槽榮耀9的地方並不多,因為它可能目前為止最好看的榮耀手機了。

真要說的可能也就是它的卡槽了,因為它是塑料的(似乎這也是一種趨勢,也不能說是槽點吧)。

當然了,還是那句老話,這些主觀性的問題,見仁見智,以上僅代表我本人的看法。

性能/續航·2000塊用上麒麟960

前面文俊有講,本次我拿到的是「頂配版」的榮耀9,搭載麒麟960處理器、輔以6GB運存+128GB存儲空間。

麒麟960這塊晶片相信我不用做太多介紹了,大家都已經熟悉了,我來簡單介紹下基本信息。

這是麒麟晶片中最新的一款,採用「big.LITTLE」即4xA73+4xA53架構,16nm製程,最高主頻2.4GHz,採用Mail-G71 MP8圖形處理器。

循例,綜合跑個分:

安兔兔跑分/Geek Bench4/AndroBench(eMMC)

3D Mark/PC Mark

《王者榮耀》運行測試

畢竟是有著麒麟960和6GB運存的加持,榮耀9在性能這塊表現還算不錯,《王者榮耀》跑下來都能保持在28~30fps區間。

雖然跑分並非有著相當誇張的成績,但跑分畢竟只是參考作用,體驗才是真的。

總的來講,機器應付日常使用絕對不是沒問題,不過GPU即圖形處理性能仍是麒麟晶片的短板。

即使在某些特定遊戲下會有著頗為可觀的表現,但面對像《2K17》的高畫質高特效顯示時,手機還是會有略微的卡幀的情況出現。

電池續航方面,榮耀9配備一塊3200mAh電池,相比前代高了一點。

3200mAh這個數值在目前的眾旗艦之中,並非拔萃,可是考慮到機身三圍尺寸有限,這個容量也是無可厚非。

至於它的具體表現如何,下面我們通過實測數據來看看。

按照以往的模擬測試標準,文俊對榮耀9進行了時長3小時的持續續航測試。

測試條件為:在螢幕亮度50%、連接WIFI網絡、運行大型遊戲、在線視頻播放、本地視頻播放、網頁瀏覽、微信/微博程序運行、音樂播放各30分鐘,最後得出如下結果(測試條件因人而異,結果僅供參考)。

續航情況

在進行一系列的測試環節後,手機剩餘電量63%,對於這種電量消耗情況,個人認為還算正常。

雖然3200mAh的電池容量並不算很多,但在功耗控制方面相對前代來講有著一定的進步。

綜合來看,應付日常中度使用是完全沒問題的,但這個電池容量也是難免要一天一充了。

充電情況

在現今不配快充技術的手機似乎都不好意思稱為旗艦了,所以本屆榮耀9也標配一個9V2A的QC充電頭,提供最高約18W的充電效率。

實測從5%充電至100%共耗時1小時42分鐘,30分鐘快充實測為充入35%,充電效率並不算驚喜,符合快充的標準。

不過說起充電,不知你有沒有發現一個細節,在2017年上半年大部分旗艦手機在快充技術方面都保持在15~18W的輸出。

譬如今年的三星S8、索尼XZP、小米6等,只有少數在今年發布的旗艦超過20W輸出。

文俊猜想一個,15~18W輸出在現今應該是對手機本身最為穩妥、廠商最為容易把控的充電效率。

雖然24W的充電頭早已推出,但在電池質量尚未有突破發展的條件下,更高電壓電流的輸出只會加速縮減電池壽命,得不償失。

所以在目前看來,15W~18W的QC快充,似乎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快充效率了。

相機·細節仍有升級空間

手機圈中,除了「快充」與2017年掛鈎以外,相機功能也邁入了2.0時代,雙攝像頭手機的加入,讓手機拍照有著更多玩法。

尤其是國產手機,今年國產旗艦無一不配備雙攝像頭。

而對於榮耀9來講,今年延續了前代的雙攝像頭配置,並且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升級。

配置上,榮耀9採用一組1200萬+2000萬像素雙攝像頭,為常見的「彩色+黑白」方案。

這套相機組合其實在早前我們早已接觸過,實際上就是P10的CMOS模組,但少了徠卡的德味調校。

與此同時,本屆榮耀9也加入了「Hybrid Zoom」混合算法,簡單來講就是通過算法優化,從而實現出「廣角+長焦」雙攝方案的2X無損變焦功能,但在畫面上依然保持「彩色+黑白」的優勢。

相機的具體表現如何,我想我們還是通過樣張來看看。

日間樣張

日間樣張

日間樣張(2X)

日間樣張

日間環境中,榮耀9的相機表現並不差,畫面銳度和色彩飽和度都有著不錯的保證,畢竟是一款主打相機功能的手機,我想在這方面應該也難不倒它。

畫面色彩相比肉眼看會稍微更艷一點,好處是更能討好用戶眼球,尤其是在拍食物的時候,基本不用加濾鏡都能拍出色香味濃的感覺。

不過畫面則要比肉眼所見的真實色彩要偏濃郁一點。

說起變焦,有一個地方需要提醒下。

相機系統默認為1200萬像素,並支持2X專業變焦,而在相機設置中,我們能找到2000萬拍攝像素的選項,但在這個選項中,相機並不支持變焦功能。

而出片效果,也會隨兩個模式的切換而變化。

比如畫面色彩飽和度會有頗為明顯的不同:

樣張對比(左:1200萬像素;右:2000萬像素)

微距樣張

微距樣張

在非「大光圈模式」下,相機的微距虛化效果都有著不俗的表現。

儘管鏡頭光圈只有F/2.2,但拍出來的背景虛化效果還是不錯的。

大光圈模式

大光圈模式

「大光圈」模式我們也已經不陌生了,這也是不少雙攝手機都會加入的功能,但實際表現怎樣還真是相當的「隨緣」,關鍵是要看廠家對大光圈模式的算法優化。

嘗試通過「大光圈」拍了幾張樣張,感覺還是不錯的,起碼不會出現諸如虛化識別錯誤、人物與背景邊緣處理不自然等囧況。

起碼,在榮耀9上,「大光圈」的算法依我所見還是比較可觀,人物邊緣處理也有著不錯的表現。

但在面對主體與背景色相似的情況下,算法判斷會有所影響,造成了虛化邊緣處理不當的情況。

弱光樣張

夜間樣張

夜間樣張

夜間樣張

夜間樣張

在夜間樣張環節中,榮耀9畢竟沒有在硬體方面針對夜景、弱光環境有著十足有利的配置,比方說光學防抖等。

整體表現中規中矩,普通看感覺還行,但放大後不難發現有塗抹感。

但如果只用來拍照發發朋友圈、用來做做記錄,要求並不高的話,它的出品還是足以應付需求的,無需擔心。

系統·依然是那穩妥的EMUI

本屆榮耀9在系統配置方面預載了基於Android 7.0深度定製的EMUI 5.1系統,系統優化及其功能已經是比較完善和全面,使用下來並沒有遇到莫名其妙的囧Bug,整體使用感受還是相當穩妥的。

顧名思義,EMUI 5.1僅僅只是之前5.0版本的子升級版本,所以系統大體變化並不大,設計語言也大致與5.0版本相同,只是在系統優化、細節功能上有所改變。

所以,要說EMUI 5.1改變的地方,真心不算多。

針對Android 7.0底層,系統提供「應用分屏」、「秒裝應用」等功能,同時融合了榮耀Magic手機上的Magic LIVE系統特性。

在首頁「負一屏」中集合了「應用建議」、「運動健康」、「智能情景」、「生活服務」等智慧卡片。

比方說我在這個頁面中,除了能看到以上幾項功能外,系統也會根據我的地理位置、閱讀興趣進行相關內容的推薦。

另一個地方是在桌面中,系統加入了「支付保護中心」。

具體作用是提供一個與系統相對隔離獨立的地方,進行對金融、重要社交類軟體放置、保護。

而在此區域中,用戶可以在「支付專區」中下載正版的金融、社交程序,下載內容涵蓋了國內不少銀行、證券類軟體。

總結·榮耀這張牌打得不錯

延續了前代的極光玻璃材質,榮耀9的外觀依然保持著十足個性的設計。

3D背板玻璃的加入,讓整機帶來更好握感同時也帶來了更玲瓏的身材。

而憑藉著「海鷗灰」這一新配色的加入,榮耀9的整機顏值在同定價手機梯隊中,應該也是有著相對較前的位置了。

而除了用得十分穩妥的EMUI系統,榮耀9的性能是比較讓人驚喜的地方,麒麟960+4GB/6GB運存的硬體陣容為這款手機的體驗增分了不少。

雖然在某些環節中,麒麟960的表現略有壓力,但瑕不掩瑜,它畢竟是目前麒麟系列中最新最強的處理器,性能的綜合體驗還是擔當得起「旗艦」一詞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按照2299元(起)的定價,榮耀9是目前定價最低的麒麟960手機,自然而然其性價比在榮耀系列中也應該是最高的一款了。

不過榮耀9雖然各項表現都頗為優秀,但面對定價相近、同樣走性價比路線的小米6,還是有著不少壓力。

另外「怎樣選擇這兩款手機」也在網際網路中有著不少爭議,一時間也很難通過數據來分出高下。

但坦率講,榮耀9與小米6的銷量,誰能笑到最後,這並非是我們片面之詞說了算,不久後的季度銷量報告,我們不妨一起拭目以待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多媒體旗艦大比拼:樂Max 2對陣榮耀V8

「生態」和「VR」是近段時間科技圈裡討論最多的兩個熱詞,無論是路邊的廣告、網上的廣告甚至廠商的發布會,我們幾乎能在每天的新聞推送里看到這兩個關鍵詞的身影。然而在這些關鍵詞誕生的背後,隨著科技圈每...

雙攝界的新銳:榮耀9詳細評測

6月12日,榮耀正式發布在今年的有一款旗艦新品——榮耀9。該機在外觀上依然主打顏值,與之前的榮耀8定位一致,但在其特色定位的基礎上,在外觀設計、相機、音頻功能等方面都有著更進一步的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