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笑到最後 手機生物識別技術揭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雖然第一個在手機產品上加入指紋識別功能的是日本電信公司NTTDoCoMo(富士通),其在2003年7月推出的F505i,之後還有摩托羅拉在2011年推出的智慧型手機ME860,但是對這些產品來說,指紋識別只作為解鎖用,僅僅只是代表一種概念,而非實用性。

如果說以前的指紋識別所承載的更多只是噱頭,那麼在2013年9月蘋果發布iPhone 5s以後,這一功能就和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繫在了一起,人們突然發現,指紋識別其實不僅僅是一種解鎖的方式,所有需要用到認證和密碼的地方,指紋識別都有用武之地。

所以大家也能看到,現在的指紋識別已經顛覆了人們的手機使用方式和習慣。

直到今年,似乎不搭載指紋識別的手機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智慧型手機了。

但是大規模應用已經3年了,手機等移動產品上的指紋識別技術卻一直都還是電容式,雖然識別速度和精度都有了較大提高,但是電容式指紋識別的缺點卻一直都無法解決:對於油污、水漬等異物毫無辦法,耐用性差。

所以汗手的人使用指紋識別非常痛苦,並且使用久了之後指紋識別模塊精度會下降,這也是為什麼雖然蘋果等公司號稱指紋識別模塊會在用戶的使用過程中不斷完善指紋信息,以求更快的識別速度,但是使用久了之後,手機指紋識別反而會變遲緩的原因。

正因為傳統電容式指紋識別的種種不足,所以今年越來越多的新式生物識別技術被提了出來,光是指紋識別技術就有了超聲波指紋識別、光學指紋識別、活體指紋識別等一大堆,更別說還有虹膜識別和靜脈識別這些新思路了。

那麼這麼多技術擺在我們面前,哪個會是我們最終的答案呢?

光學指紋識別代表了未來?

每到這種需要引領行業變革的時候,大家都會把目光齊刷刷地投向蘋果公司,確實,iPhone 8將配備光學指紋識別這個消息已經由來已久,但是據說蘋果將使用的是叫做「靜電透鏡電容式指紋傳感器」,有這種猜測也是因為前一段時間蘋果遞交了有關這個傳感器的專利文件。

雖然這一技術確實也能夠做到將指紋識別模塊嵌入螢幕下方並且有著更高的識別精度,但是本質上仍然是電容式指紋識別。

而大家翹首期盼的光學指紋識別,現在看來最有可能拔得頭籌的是三星明年的旗艦Galaxy S8。

同樣,S8上使用的光學指紋識別模塊可以做到嵌入螢幕下方,不過據說三星光學式指紋識別感測器良率現在並不高,距離S8發布還有數月的時間,三星應該還有時間去攻克技術難題。

其實光學指紋識別不是很罕見的技術,其問世時間比電容式指紋識別、超聲波指紋識別還要早,常見的公司打卡機就基本上都是光學指紋識別。

只不過光學式指紋識別感測器體積比較大,並且原理上來看是一種2D的圖像識別方式,所以其實在精度、適用範圍等方面並沒有特別大的優勢,這也是目前仍未能應用至智慧型手機等移動設備上的原因。

已經投入商用的新型指紋識別技術

當然,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兩種指紋識別技術早已落地——超聲波指紋識別和活體指紋識別。

超聲波指紋識別由高通提出,名為Sense ID,商用之前其實是為美國政府開發的,可見其性能的優越性。

不過超聲波指紋識別的特性確實也沒有讓人失望,成像很好、解析度高(電容式解析度500DPI左右,超聲波技術可超過700DPI),耐用性比電容傳感技術好,更重要的是原生的3D掃描方案,可創建包含微小細節的指紋圖像及活體檢測,保證高識別度和安全性,現在那些依靠技術手段複製指紋的案例對於超聲波指紋識別來說將不復存在。

今年秋季發布的小米5s就搭載了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但是因為可穿透玻璃的厚度仍然比較小,所以完全集成到螢幕下方還比較困難。

並且超聲波指紋識別的成熟度暫時比不上沿用已久的電容+RF射頻模式,不過隨著技術成熟度不斷提升,未來還是非常值得期待。

另一個已經商用的活體指紋識別技術由國內廠商匯頂科技提出,依靠這個方案匯頂在A股市場也是創造了連續20個漲停版的奇蹟,可見市場對這個技術的期待。

生物指紋識別的原理就是通過電容+光學的雙重檢測,不但收集指紋信息,還可以通過光學部件結合皮膚顏色、心率信號進行綜合鑑定,可以起到識別出複製指紋的作用。

並且因為有監測心率的功能,所以還提供了一定的健康保障,宣傳噱頭十足。

現在搭載了這類指紋識別模塊的手機已經有天機 7 Max和魅族 Pro 6 Plus等機型。

生物識別可不僅僅有指紋

除了指紋識別,還有一些生物識別技術也很值得期待,比如虹膜識別。

虹膜識別本來是三星十分看重的生物識別技術,在Note 7上其實就有搭載,但是因為最後Note 7不幸停產,所以虹膜識別的普及之路也受到了阻礙,之前就有消息稱明年S8和LG G6都會搭載虹膜識別功能。

這一技術的原理也比較簡單,用戶先將自己的虹膜錄入,虹膜外觀特徵會轉化為虹膜密碼儲存,當用戶試圖用虹膜解鎖手機時,紅外 LED 與虹膜攝像頭等檢測設備將會同時啟動,獲取用戶的虹膜信息,與已經存儲的密碼進行比對。

根據三星Note 7上的演示,虹膜識別技術的解鎖速度並不亞於指紋識別。

虹膜識別的一大優勢也是唯一性,並且是絕對的不可複製,因為虹膜是不可脫離人體的,可複製性也基本為零。

業界透露,虹膜識別誤識率可低至百萬分之一,與之相比,指紋識別誤識率為 0.8 %。

其實除了以上這些方案,還有很多小眾的生物識別技術,比如日立提出的靜脈識別技術等,這裡就不做探討了。

從今年生物識別技術迎來爆發可以看出,不管是從安全性還是使用效率上來看,個人移動設備的身份識別技術已經迎來了瓶頸,我們現在亟需要更加優秀的生物識別方式,並且手機等設備的工業設計也是越來越激進,生物識別技術不僅僅要滿足效率和安全性等問題,還需要面對集成進螢幕這樣的挑戰。

並且不難看出,各個識別技術其實都有各自的優越性,我們甚至很難下定論今後哪個技術會成為業界主流,但是這不失為一件好事,生物識別技術百花齊放的時代已經來臨!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手指里的黑科技 淺析手機指紋識別技術

曾幾何時,指紋識別都是iPhone或Android頂配旗艦機的專利,誰又能想到如今哪怕是699的手機都用上這個技術呢?不過,都是指紋,它們背後的技術和原理還是有很大不同,全新的隱藏式指紋模塊也已...

全面屏的時代,指紋識別該如何應對

智慧型手機螢幕的演變研究。從2到5,我們一直在追逐大螢幕,智慧型手機還沒有讓我們失望。大螢幕不再是手機廠商的寵兒,手機廠商「新愛」現在是:全面螢幕。自去年小米組合以來,整體螢幕已成為手機廠商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