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生物識別技術共存 電容式/屏下/人臉/虹膜都有哪些生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指紋識別自2013年在蘋果iphone 5s上應用後,國內廠商迅速跟進,促進指紋識別行業實現蓬勃發展。

據旭日大數據調研顯示,在2016年,國內指紋識別在手機領域的滲透率達61%,2017年,滲透率進一步提升,已經高達78%。

指紋識別在蘋果帶動下應用,卻在中國得到迅速發展及普及,進而也帶動中國的指紋支付走熱,在大街小巷已然成為最主流的支付方式。

歷經四年發展,指紋行業已經相當成熟,指紋晶片廠商們在技術上的差距已經逐步縮小,技術已然不是競爭的主要因素,而價格已上升為目前指紋廠商取勝的關鍵因素。

2017年,價格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廠商的價格都在頻繁的下調,行業盛傳的白菜價是最真實的價格指標。

據行業相關人士透露,目前絕大部分廠商的價格都在1美金以下。

這樣的價格相對於去年,可謂是斷崖式的下跌,毛利率越發微薄,不少廠商只能勉強靠出貨量維持,甚至有些因價格太低,退出競爭。

如此境況引起很多人猜想,指紋識別將會走向何方?特別是在人臉識別、屏下指紋、虹膜識別甚囂塵上的時候,電容式指紋還有存在的必要嗎?他們都將以何種方式存在?

屏下/3D人臉/虹膜居於高端市場 電容式指紋在中低端市場仍將持續滲透

事實上,在今年全面屏開始風行時,指紋就一直是爭論的焦點,公認的最佳的方案就是基於超聲波或光學技術的屏下指紋,其即不占前屏的空間,又不影響美觀,但是因技術原因,目前還無法應用到手機。

因此,截至目前為止的全面屏手機除了夏普之外,指紋一律後置。

當然,因屏下指紋可實現的差異化競爭,不少晶片廠商仍在積極研發屏下指紋,據匯頂透露,在2018年底,匯頂的屏下指紋有望量產。

也就是說,屏下指紋最快也會在明年才會有結果,但在屏下指紋量產之前,卻被蘋果的FACE ID截胡。

前不久,蘋果三款新品手機發布,其中作為紀念款的iphone X備受矚目。

iphone X以獨特的全面屏外觀亮相,搭載3D人臉識別,並無指紋。

發布以後,各方言論驟起,有人認為此前蘋果帶動指紋盛起,而在其影響力下,也將帶動人臉識別興起,並取代電容式指紋,另外,還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先行,也將取代還未來得及量產的屏下指紋。

另一種觀點是,因應用場景不同,多種生物識別將會共存,難言誰將取代誰。

指紋解鎖及支付的便利快捷已經深入人心,人臉、虹膜無法取代,而有可能對其造成危機的屏下指紋還沒出現。

另外,人臉識別作為一種新的應用模式,消費者也抱有強烈的好奇心,希望體驗最新技術在手機上的應用,這在蘋果iphone X發布之後,鋪天蓋地關於人臉識別功能的段子就可以看出來。

因此,在蘋果的帶動下,人臉識別也將同步發展。

對於屏下指紋,雖說三星、蘋果都棄用,但這是無奈之舉。

因技術原因,屏下指紋趕不上三星、蘋果新機發布時間,才改用其他識別方式,但是三星、蘋果也在屏下指紋上投入了大量研發精力。

因此,如技術成熟,下一代手機也將有望應用屏下指紋。

另外,據悉三星S9、Note9以及下一款vivo手機都將採用屏下指紋,在眾多廠商的支持下,屏下指紋也將得到發展,但只限於高端市場應用。

屏下指紋如明年量產,將直接威脅到電容式指紋的應用,但目前而言,屏下指紋還沒應用,如若明年應用,其不成熟的產業配套能力屏下指紋還難以取代成熟的電容式指紋,另外,就資源限制及價格成本來說,屏下指紋將在高端旗艦級上應用,中低端市場仍是電容式指紋的天下。

而隨著指紋從高端向中低端的持續滲透,電容式仍將得到進一步發展普及。

虹膜識別因其安全性高於指紋、人臉,對安全級別要求較高的應用或場景則可使用虹膜識別。

此前三星Note7、Note 8、S8上都有應用虹膜識別,在S8上還首次實現指紋+人臉+虹膜三種生物識別技術共存,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使用不同的識別方式,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

多種生物識別技術共存 指紋晶片廠商應對有方

目前業內人士普遍認同多種生物識別共存的模式,如在三星S8之後,vivo x20也應用了指紋+人臉的多生物識別。

另外,筆者獲悉,即將發布的華為Mate10也將採用指紋+人臉+虹膜的多生物識別方式,由此可見,單一的識別方式已經不適應用戶對多場景的應用需求,多生物識別方式將開啟全面屏手機多元化應用的新時代。

而這種多生物識別共存的模式也將應用於低端市場,只不過因成本限制,低端手機最有可能共存的生物識別是電容式指紋識別和基於雙攝算法的人臉識別,屏下、虹膜及3D人臉識別在很長一段內也不會出現在低端市場上。

在多生物識別共存的趨勢下,不少廠商都順應時勢研發其他生物識別技術,求新求變以應對市場變化,費恩格爾就是其中典型的案例。

費恩格爾認為多種生物識別技術共存是全面屏時代必然的趨勢,為此費恩格爾在普及電容式指紋之外,還在積極研發屏下指紋和3D人臉識別。

作為傳統的指紋晶片廠商,費恩格爾不墨守成規,以用於創新的姿態挑戰另一個陌生的領域——3D人臉識別。

據費恩格爾相關人士介紹,因國內人臉識別處於剛發展階段,產業鏈還不甚清晰,而且研發的廠家差不多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費恩格爾的3D人臉識別將有機會取得突圍。

另外,要特別提及的是,費恩格爾研發的紅外sensor以及搭配自家系統的3D人臉識別有望在2018年年底實現應用。

自今年以來,費恩格爾一直在實現轉型,加大力度攻入品牌客戶供應鏈,旨在優化客戶群結構,打造公司品牌影響力。

因此在技術上,費恩格爾毫不放鬆,在高端市場上爭取以屏下指紋和人臉識別切入品牌客戶供應鏈,而在中低端市場,費恩格爾仍以普及電容式指紋識別為己任,提升其在市場上的滲透率。

從高到中低端市場,費恩格爾全面布局多種生物識別技術,隨著未來多種生物識別模式的應用及普及,年輕的費恩格爾人還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標,即用3年的時間,在手機生物識別市場做到三分天下有其一。

(文/張燕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Face ID落地安卓陣營?短期難普及

iPhone X正式發布之前,網上許多關於其生物識別解鎖的傳言,有消息稱該機將會採用屏下指紋解鎖,於是大家將猜測對象定位為超聲波指紋解鎖和屏下光學指紋解鎖兩大塊。當然,超聲波指紋解鎖的支持相對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