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未來,手機拍照何去何從|寫在MWC 2017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MWC 2017大會結束了,是不是和我上一篇預測所說的一樣?沒有看到太多的在手機攝影方面的創新呢?
2017年,手機拍照技術預測 | 寫在MWC 2017前
這次大會上除了OPPO和華為,其他廠家幾乎壓根沒有提到自家產品的拍照功能與技術,LG推出一個好玩的G6,但是攝像頭和我預測的一樣,依舊是超廣角+廣角的組合,而且拍照能力幾乎沒有提升,可惜了這麼一塊新穎的18:9超寬螢幕。
那麼過了2017,今後手機拍照還可以怎麼玩呢?我們在這裡不妨大膽地想像一下,預測一下手機拍照下一個戰場在哪裡。
這裡我想從廠商自身以及技術發展兩個層面來粗淺地展望一下。
先從廠商角度說起,這裡延續上一篇文章的品牌排列順序:
要說這次MWC上最博眼球的拍照技術之一,就要數OPPO大肆宣傳的潛望式5倍光學變焦雙鏡頭了。
OPPO不僅在國內外網絡上不斷預熱,還在展會現場搭建了很大的體驗區域,並提供大量iPhone 7
Plus和5X技術的原型機捆綁在一起,讓觀眾直觀體驗「光學變焦」的實力,這裡加了引號,是因為在該技術發布的當天經過和其他朋友討論的結果,我們一致認為這項技術應該不是真正的光學變焦(事實上官方也從沒說過有光學變焦功能,原文說的是「以潛望式鏡頭擴至3倍光學變焦範圍」),所謂的變焦實質上是通過對照片像素進行裁切得到的視角近似於變焦效果的照片,而那個非潛望鏡頭負責前面3倍,那個潛望鏡頭負責後面2倍,合起來得到5X的效果。
從官方圖片、視頻也看不出有可以移動的鏡片組結構。
不過究竟是什麼樣子,還要等到官方解釋,或者有人拆開機器才知道了。
OPPO為什麼連續兩年在MWC上參展,但僅僅是展示最新技術,而不是具體產品呢,我想一個是和市場現狀有關,除了國內OPPO應該還在東南亞等國家銷售,而在歐美暫時還沒上市,在MWC上面向全世界推出產品的意義並不大;另一個原因我猜測,OPPO急於改變自己一直模仿iPhone的大眾印象,近兩年在銷售業績不斷創新高的同時,「安卓版iPhone」為OPPO帶來了不錯的銷售業績,OPPO本身產品的品質也為他帶來了不錯的市場口碑,但是OPPO肯定也意識到只有掌握實實在在的技術才能長久的發展下去,所以我們看到了閃充,看到旋轉鏡頭,看到了了5X技術。
相信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OPPO還會不斷在研發上投入更多精力,尤其是整體市場策略轉向以手機拍照為重心之後,相信我們會看到OPPO在手機拍照上不斷地發力。
回到這次展出的5X技術,潛望式攝像頭模塊厚度只有5mm,是個完全能夠接受的尺寸,拋開這套鏡頭模組的成本、良品率等的問題,也許OPPO真會在近期就推出這麼一款產品也說不定哦。
不知道是不是和OPPO商量好的,VIVO手機近期的推廣重點也在手機拍照上,主打前置柔光、雙攝,並請來了韓國大牌來代言,再加上雙曲面螢幕,磨砂黑熱門字眼的加持,受關注程度也不小。
但是不難看出,這些市場熱點都是VIVO從別人身上吸收過來的,是在別人做出熱度之後,緊隨其後做到自家產品上的。
唯一一個創新就是前置雙攝,不過我想這也只能算是「舉一反三」的小聰明吧。
而VIVO得以成名的Hi-Fi在新品中的比重越來越小,最新的Xplay6以及X9產品上,Hi-Fi功能只占概述頁面的一小塊,一筆帶過,而拍照功能則有長長的一個頁面來專門介紹。
怎麼一個音樂手機品牌也來湊拍照的熱鬧?這個我深有體會,想要在大眾消費群體中以發燒、Hi-Fi作為品牌宣傳點做營銷,實在是難!先不說這個市場的目標客戶群本身就不大,先說說如何用文字+圖片的方式很好地表達出手機產品的Hi-Fi特性,想想都覺得好難~
只是一味的說晶片有多強大、指標有多高,對於吃瓜群眾來講還是天書一樣,並不會對購買慾產生很大的影響。
而通過口碑傳播是個不錯的方式,但需要漫長的積累時間,不是一次兩次大投入就可以立竿見影產生銷量明顯提升的。
而拍照這件事是幾乎每個只能手機用戶都會使用到的功能,而畫質上哪怕一點點提升和改善,用戶都稍加注意就能察覺到,這樣就產生了購買的動力。
我想這與人類本身是視覺動物有關,很多人的聽覺並不是很發達,根本聽不出也不在乎所謂HiFi帶來的那些細節的提升,亦或是聲場的改善。
況且現在的手機在音質方面都做的比較成熟,只要別用太差的耳機,一般不會聽出明顯的大問題,而讓消費者花時間去認真體會其中那些他並不太能聽出來的細節,而這些還需要額外增加購機的成本,那無疑是讓銷售難上加難。
所以,就算手機很Hi-Fi,VIVO也還是務實地選擇了將宣傳重點轉到手機自拍的方向上來。
不過VIVO如果想在手機拍照領域有所拓展的話,具備自己的「絕活」是勢在必行的。
而不僅僅是緊跟市場潮流,把大家喜歡的東西都塞進自己的手機里,這樣只會永遠比對手慢一步。
不過也有另外一個可能,也許VIVO目前還處於拍照方面的起步階段,一些新的硬體或者功能不敢貿然使用(不像他們在手機HiFi方面經常激進地使用最新晶片那樣)。
而當時機成熟的時候,我們也許會看到一個全新的、激進的VIVO拍照手機。
啊,下面來說華為。
這次的MWC上,華為可以說是給國產手機掙足了面子,我第一次覺得國產手機原來可以這麼的國際化,這麼的耍大牌。
先不說P10/P10 Plus和Pantone合作的藍色、綠色你喜不喜歡,單就這國際化、多元化合作,就不是一般小廠可以隨便模仿的。
在看P10/P10
Plus發布會現場直播的整個過程中,我居然一次又一次地被華為驚艷到,第一次就是與Pantone的合作,大膽的配色,以及國際化的廣告宣傳,毫無違和感;另一次是前置徠卡人像攝影,世界知名攝影師講解的人像攝影演講;還有就是華為與PROSCHE DESIGN的合作拓展到了智能手錶上。
整個發布會精彩連連,以至於我邊看直播邊順手發了好幾條朋友圈。
話題回到手機拍照上,和之前我預測的類似,P10/P10 Plus果然繼承了來自的Mate 9/Mate 9 Pro的雙攝像頭方案,不過不同的是在P10
Plus上光圈從F2.2升級到了F1.8,鏡頭名稱也從SUMMARIT-H變為了徠卡更高端系列鏡頭SUMMILUX-H。
另一大改進就是前置攝像頭也採用了徠卡品牌,不知道在這麼小的前置鏡頭裡面,徠卡能有多大的發揮餘地,而在前置拍照的app介面裡面加入徠卡色的選型當然是非常簡單的了,另外,前置人像的背景虛化、智能廣角模式,都是針對自拍人群的功能優化,這在以前都是華為手機忽略的地方,這次也得到了加強。
而在接下來的產品中,作為在手機拍照領域起步僅僅1年多(我個人認為的。
。
。
)的華為來講,雖然崛起的速度很快,不過也有很多提升的空間,從最基本的照片畫質、拍攝體驗、攝像頭配置、拍照性能,到不同的拍攝模式、智能拍攝都有發揮的空間。
個人猜測,接下來的華為產品除了仍舊不斷地提升畫質之外(尤其是夜景方面),還要在拍照性能上,尤其是像對焦速度、連拍性能、模擬虛化效果、HDR效果這些方面進行改良。
而既然華為已經把徠卡、人像作為前置攝像頭的主打功能了,想必在將來產品中依舊會不斷強化自拍功能,畢竟自拍在國內甚至在國際上都是一個巨大的應用市場。
不過我有些擔心的是徠卡色這種有些偏重口味的色調用在人像上是什麼效果,也許華為已經在前置的徠卡色上進行了人像膚色的優化等拿到P10具體產品的時候特別關注一下吧。
另外,既然有人開始推廣更長的光學變焦技術了,相信以技術見長的華為肯定也不會袖手旁觀,想像一下,一個具有3倍光學變焦大光圈鏡頭、出片色彩超贊的相機,相信這是那些街拍人文攝影師的最愛吧,這些配置就像是當年松下LX系列相機的,但就算是松下也沒有得到徠卡顏色的真傳。
可想而知,如果有這樣一部「相機」出現的話,又該有多少攝影愛好者為其買單了呢。
我覺得華為應該在光學變焦領域先下手,占得先機。
對於下一代iPhone拍照功能我們可以猜測一下,目前大家吐槽最多的包括:畫質已不是市面最好,照片曝光/色彩平淡,而按照蘋果的調性,大家也不指望他會加入什麼特別炫酷的功能,只要重新做到市面拍照最好手機即可。
那麼如果是這樣的話,蘋果要怎麼改進呢?
首先,提升畫質,很簡單,換塊更好的CMOS,憑藉蘋果自家的優化能力,很容易就搞定了,目前的1200萬像素蘋果已經使用了好久,該升級了。
但我有種預感,蘋果可能會繼續沿用1200萬像素的攝像頭配置,理由是由於受到三星這兩年的壓力,蘋果應該也會在拍照性能和畫質上進行大幅度的升級,而提升像素則正好與提升畫質相違背,1200萬像素對於絕大多數的用戶來講已經是一個不錯的像素了,在消費者越來越理智的前提下,1200萬像素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但如果說由於今年是iPhone
10周年紀念,蘋果提前拿出自家的技術儲備「放大招」,那麼用上1600萬、2000萬像素也不是不可能。
另外在說說蘋果的照片平淡無味的問題,其實蘋果
一直講究中性,忠於真實還原,不對畫面做過多的處理,而對於有濾鏡需求的用戶來講,蘋果其實也提供了濾鏡選項,但是。
。
。
。
。
。
那幾個濾鏡的效果真的是差強人意,在我看來,幾乎沒一個能用的。
我想在下一代iPhone中蘋果應該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濾鏡,對Instagram、Tumblr、VSCO上的用戶口味好好的進行一下分析,做出幾個真正實用好用的濾鏡集成到自己的照片app中去,讓懶得安裝第三方濾鏡app的用戶也能得到更漂亮的照片效果。
鏡頭方面,自打iPhone 6開始蘋果根本不怕把鏡頭做大,從iPhone 6/6s的略微凸起,到iPhone 7 Plus上的巨型凸起,我們有理由相信,在iPhone 7s或者iPhone 8身上,我們還會看到巨大凸起的鏡頭,而蘋果會繼續優化iPhone 7
Plus上這個雙鏡頭的組合,加大第二個長焦鏡頭的光圈,提升廠長焦背景虛化功能的適用面。
另外雙鏡頭在視頻拍攝方面的應用可能會加入人像模式的虛化效果,這樣的話,用一部iPhone就能拍攝出類似電影大片的效果,包括我在上一篇文章提到的,也許新一代iPhone還會加入視頻log色彩模式,畢竟在視頻應用越來越多的網絡時代,視頻能力也是個不能忽略的領域。
就在前一陣,一張貌似是三星Galaxy S8的官方圖片泄露了,可以確定的是超大屏占比以及18:9的弧面螢幕。
而照相方面如果按照泄漏的照片來看,貌似還是單攝像頭的配置。
在上一篇我已經說過三星為什麼不升級雙鏡頭的理由了(http://toutiao.com/item/6390503400911405569/
),而這次的S8既然已經有了「屏占比」這個足夠大的賣點,那麼攝像頭方面就不要這麼早早的「放大招」了,作一次常規升級吧。
我猜測三星也許會把Dual Pixel技術放到更高像素元件中去(如1600萬,2000萬像素),用來彌補Galaxy S7/S7 edge像素略低的短板(實際上我覺得1200萬也很夠用了~),而根據小道消息,聽說Galaxy
S8仍舊使用了1200萬像素的攝像頭組件。
但是針對這塊將近2:1的長條形螢幕,三星必定會在拍攝的UI、功能上有所調整,但為了螢幕去做特別的硬體調整應該還不至於。
這次S8沒有選擇在MWC發布,而是在3月底和蘋果發布會放在一個時間段,這明顯是想搶新聞頭條和分散用戶關注度的做法。
我推測接下來,三星也許會越來越針對蘋果推出新的產品與功能,做到你有的我也有(設計、工藝、性能),你沒有的我還有(螢幕、拍照黑科技、支付系統、人性化)。
至於雙鏡頭,我相信三星遲早會上,也許就在Galaxy S9這一代上面,而且也是廣角+長焦或者光學變焦的主流路線。
畢竟雙鏡頭已經成了目前旗艦產品的標配,雖然在國際上還不是那麼的主流,但是畢竟蘋果、華為都已經上了,LG都上了,三星沒有道理不加入這個功能了。
至於索尼,我覺得他的手機拍照沒有什麼太多可以說的,而這次提到他主要還是因為他發布了最新的攝像組件——IMX400,從過去的IMX3xx一下跳入了IMX4xx的,表示在硬體上有重大的改進和突破。
確實如此,這次索尼把高速緩存DRAM直接集成在了攝像頭組件裡面,讓CMOS直接和緩存進行數據交換,大大提升了數據的吞吐量和處理能力,也就是的以往需要超大數據處理的拍照應用,比如:60fps
4K視頻,960fps的720P視頻,作為對比,iPhone 7的「慢動作」拍攝功能只能做到240fps的720P畫面,IMX 400是他能力的4倍,相信這也是未來一部分國產旗艦手機的主流配置之一。
下面再來看技術,技術又分為硬體和軟體
硬體層面
感光元件
感光元件在整個攝像頭模組中的重要性幾乎占據70%~80%左右的比重,是絕對的核心部件,對於我來講,當前感光元件在條件良好的前提下,畫質已經足以和數位相機媲美了,尤其是當許多廠商不再一味追求像素,而是把畫質作為首要目標的時候,畫質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有代表性的就是三星的旗艦產品,在細節的解析力、純凈度上都有很出色的表現,不過三星也有著幾乎所有廠家無法避免的問題,畫面周邊畫質差,以及色彩準確度的問題。
這裡就引出了兩個新的感光元件革新技術:
1.弧面CMOS
三星S7
edge的性能很給力,但是在某些特定拍攝條件下(比如微距拍攝狀態)周邊畫質下降的非常厲害,原理說起來有些複雜:是由於以下一系列的原因造成的:目前手機鏡頭採用球面鏡片組,但由於結構以及成本原因,無法加入專業鏡頭中才有的非球面矯正鏡片,而CMOS則是一個平面,導致從鏡片到CMOS周邊的光線會弱於中間部分,從而影響了成像質量。
而球面的CMOS則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
SONY也公開展示過這個技術的原型產品,相信如果這個技術推開的話,不僅可以對手機畫質的提升起到很大的作用,還能大大降低鏡頭的設計製造成本,當然前提是CMOS製造成本不能提高得太離譜。
2.三層分色感光技術
這種技術可更好地捕捉色彩,為後期的調試打下更好的基礎。
比較成熟的是相機品牌SIGMA適馬買下的Foveon公司的Foveon X3技術,但僅用在適馬自家產品中,類似傳統膠片的感光特性,Foveon X3
CMOS分為R、G、B三層,每層只捕捉一種顏色的光,三層不同顏色的畫面疊加成最終的彩色照片,這種技術可以說不會損失任何色彩細節。
可惜適馬自身的開發能力有限,產品的易用性非常一般,雖說CMOS底子很好,但想要用適馬相機得到一張漂亮的照片必須在電腦上進行調整才可以。
如果這項技術被研發實力強大的手機廠商所採用的話,相信會有更好的前景。
像素
超採樣技術:在成像面積不變的前提下,像素數量和單個像素尺寸的平衡是一大難題,只是目前旗艦手機的像素停留在1200萬、1600萬、2000萬上,想要再高的成像解析度,要麼犧牲畫質,要麼犧牲性能,所謂犧牲性能就是使用類似超採樣技術進行多張照片合成,需要拍攝者保持手機短暫的靜止,否則效果會不理想。
如果CMOS的處理能力進一步提升之後,可以做到幾乎不被用戶察覺的超採樣拍攝,隨手就可以拍攝出高解析度、高解析度的照片,那時候物理的像素數就暫時不是問題了。
更大尺寸CMOS:CMOS變大,意味著鏡頭也要跟著做大,在這個輕薄為主導的手機世界裡,如果沒有有出現新的黑科技,暫時不會有更好的解決方案了吧。
不知道富士和松下開發的有機CMOS是否還在繼續開發,這種CMOS的感光層非常薄,厚度不到1mm,可以讓畫面周邊部分更多地吸收光線,相對成像質量也會有所改善,不知道是否對於提升像素有更好的幫助。
鏡頭
雙攝像頭還能怎麼玩?會有3攝像頭、多攝像頭嗎?相信雙攝像頭會是接下來旗艦手機的標準配置,無論是前置還是後置。
當iPhone 7 Plus上出現雙攝像頭,並且推出「人像」拍攝模式的時候,我就想到了這個功能應該放在手機正面,給到自拍使用才是最大的競爭力,沒想到果然在之後不久Vivo就推出了這樣的產品。
尤其在亞洲這種喜歡自拍的國家,前置雙攝加背景虛化絕對是個殺手鐧功能!
另外,我個人非常看好手機模擬背景虛化的技術,畢竟說白了手機拍照在成像方面就是朝著數位相機方向看齊的,由於自身體積的原因不可能實現明顯的背景虛化效果,通過軟體模擬就是一個解決方法。
目前的手機貌似都採用了軟體分析運算判斷出被攝物的輪廓,然後通過摳圖再虛化處理背景得到。
如果未來會有三攝像頭系統的話,我想第三個鏡頭可能是有一種更高精度的景深探測鏡頭,或者傳感器(類似無人駕駛汽車前方可以判斷路面情況的傳感器),直接拍攝景深數據,然後經過軟體計算得到精準的模擬虛化效果,想必是非常棒的!
前置雙鏡頭其實作為安全登陸設備也是個不錯的點子,據說iPhone 8會採用前置3D傳感器,並不用於成像,而是對人臉進行3D掃描,作為繼指紋、虹膜之後又一個用戶認證登陸的方式,這樣相信會讓用戶的體驗更趨於自然化。
而且目前這種技術相當成熟,比如我家用的就是這種「刷臉開門」的門鎖,手機要解決的是把這套系統濃縮到手機薄薄的機身裡面去。
當然,
將來如果3D列印開始普及的時候,這項技術就可以非常方便的轉到手機背面的主力相機上去,直接即拍即打立體影像了。
我還有一個想法,雙攝像頭還可以做成左右分開一定小角度的兩個同規格鏡頭,這樣只需按一次快門,就可以通過軟體把兩個鏡頭拍攝的內容一次性拼接成一張全景照,避免了移動拍攝時拍攝到很多人物、車輛的殘影。
或者。
。
。
把普通雙鏡頭的模塊做成可以一定角度轉動的?
雙鏡頭/多鏡頭
說到雙鏡頭,乾脆多說幾句。
既然LG做的是超廣角+廣角的雙鏡頭方案,iPhone是廣角+長焦的方案,那麼會不會有人暴力地推出一個超廣角+廣角+長焦的三鏡頭方案呢?我覺得不是不可能,相反,可能性沒準很大。
多鏡頭還能弄出點什麼新花樣?如果加上第三個鏡頭,是不是可以拍攝帶有背景虛化效果的3D照片?有了虛化效果之後,3D感就更強烈了。
光學變焦
手機已經在畫質上壓倒性打敗了低端數位相機,但還有一個關鍵點一直無法攻克,讓手機還是無法真正的取代數位相機,那就是光學變焦!
手機要實現光學變焦目前基本就幾種解決方法:
1.裝入真正的光學變焦系統。
把一套真正能夠實現光學變焦的鏡頭組和馬達系統裝進手機,其又分為兩種,一個是誇張的類似三星Galaxy K
zoom的伸縮鏡頭方案,基本上就是把一個智慧型手機和數位相機「捏在一起」,開發雖然不難,但是成本高,產品體積大且笨重,市場表現已經證明不是一個能被普遍接受的方案(不過身邊很多媒體記者很喜歡它)。
另一種是通過潛望式設計,縮小光學變焦機構的縱向占用空間,使光路在機身內拐了兩個90度彎後成像,而鏡片組則完全在機身內部運作,代表產品如華碩ZenFone
Zoom,成本高的問題同樣存在(畢竟市場需求量不高),體積上沒有上一個方案那麼誇張,但絕對不能算是給輕薄產品使用的方案。
2.多鏡頭多焦距方案。
典型的代表就是iPhone 7 Plus,這種解決方案實際上不是真正的光學「變焦」,準確點說應該是具備雙焦段(廣角+長焦)。
這種方案不能實現順滑的光學變焦過程,只是每個鏡頭提供不同焦距,讓你用單獨的長焦鏡頭拍到更遠的景物而已。
而你看到的變焦過度都是靠軟體插值運算獲得的。
類似的產品還有最早使用這種技術的LG V20,G5(超廣角+普通廣角)。
3.高像素裁切方案。
僅需一個高像素感光元件(如2000萬像素),加上定焦鏡頭,通過全像素捕捉影像,再不斷向畫面內裁切的方法變相得到類似光學變焦的效果。
這樣的好處是畫質沒有損失,可以實現順滑的變焦,缺點是變焦後拍攝的照片不是全像素,尺寸會受到影響。
代表產品是華為Mate 9系列(其實早期的NOKIA 808以及後面PureView手機上就有啦)。
不過總的來講,對於手機光學變焦,目前還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希望之前說到的OPPO 5X潛望式光學變焦技術可以比較好地解決這個矛盾。
另外,還有一些比較科幻的如:液體鏡頭,可變曲率鏡片等等。
應用層面
我一直認為,一款出色的產品,優秀的硬體是基礎,而真正定義一款產品好壞的決定性因素是軟體,是用戶體驗。
但是軟體層面的創新是很難的,不會像雙鏡頭那樣一下子就吸引到用戶,所以也許這也是很多廠商不太重視用戶體驗的原因之一吧,典型的例子:LG,拍照介面複雜難用,有些型號居然連簡單的曝光補償功能都需要進菜單調整。
美顏+美體?
自拍,Selfie,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上,都是手機拍照的一個巨大應用領域,不僅出現了前置高像素攝像頭,前置閃光燈、柔光燈,國內廠商更是把美顏自拍功能做到了幾近極致。
過去的美顏只是把人臉上的瑕疵模糊一下,效果很假,而現在已經可以做到以假亂真的磨皮效果,即使是塗抹過的地方也可以看到清晰的皮膚紋理。
瘦臉、粉嫩、放大眼睛、加美瞳、眼珠加亮、牙齒美白這些女性需要的功能幾乎都做了,而且效果都不錯。
那接下來是不是就要拼美妝了?比如描眉、眼影、唇彩、腮紅、畫陰影等等,不過這對於人臉器官的識別精度就有很高的要求了,否則效果對不齊的話,美妝就完全失敗了。
另外。
。
。
美發?有可能麼?
美顏功能顯然是針對女性為主要應用群體的功能,那么女性除了美顏,還有哪些拍照需求呢?我想除了大頭自拍,就是全身照了,那麼勢必會需要瘦身(手臂、腰、腿)、豐胸、翹臀,或是拉長腿這樣的功能,想必軟體很容易實現吧,看看哪家先在自家主打自拍的產品中集成這樣的功能吧。
自拍功能已經成為國內手機市場的一個主要競爭戰場,美圖手機的出現也證明了國內這個巨大的潛在市場。
不過美圖手機的本質其實就是把常規手機的後置攝像頭轉做到前面,擁有強大的指標,配合上自己的美顏算法。
加上多年來自成一派的特色機身造型,以及近兩年明顯提升的材質和工藝,最新的美圖T8看上去還真是個不錯的時尚玩物,怪不得很多女孩喜歡一直抓在手上。
不過美圖也有不可避免的問題,用戶忠誠度問題,如果沒有大量的明星代言,廣告曝光,用戶很容易會被其他品牌搶走,尤其是女性用戶這種不喜歡折騰,天生對安卓系統有牴觸心理的人。
雖說美圖宣傳自己是基於硬體級的美顏,但用戶看的是最終效果,如果區別不大的話,後果可想而知。
健康監測?
這樣的功能已經有一些技術原型展示了,但基本上都是獨立的產品。
主要原理是通過專門的紅外攝像頭對人的身體或頭部進行拍攝並分析體溫的正常與否。
這種技術如果可以和手機拍照相結合,再配合對於視網膜、心率,以及外部手環、血壓計等智能互聯設備等多方面的體徵監測數據,就可以對一些基本的病症進行初步診斷了。
其他應用
時下風口浪尖上的幾大技術是不是可以被手機拍照所採用?或者讓手機拍照服務於它們?比如:
人工智慧技術
手機通過分析用戶使用相機app的頻度,拍攝參數,定位信息,推斷出用戶喜歡拍攝的照片類型(風景、人像、自拍、美食、靜物),喜歡抓拍還是認真設置參數之後拍攝,從而在不同的情況下給用戶相關的拍照信息。
比如通過定位發現用戶來到了一個新的旅遊景點,用戶是喜歡拍攝風景的類型,則推薦用戶相關值得拍照的旅遊信息,甚至可以結合天氣情況等多種因素來更詳細的推薦;如果檢測到用戶在一個類似商業中心的區域,而用戶是一個喜歡拍美食的人,則推薦一些特色飯館或咖啡館。
類似的智能應用還有很多例子可以列舉,就不一一說了。
如果人工智慧和攝像頭相結合,廠家也許還可以做到給「Siri」裝上「眼睛」,手機可以觀察你的一舉一動,然後和你進行交流。
比如:如果用戶是在運動,手機可以起到教練的監督作用,提醒動作是否做到位等;如果用戶在做一些如繪畫的時候,手機可以上網搜索參考畫面或者流行配色等。
VR虛擬現實
VR技術如今已經有了很大進步,不過手機基本上還是主要用來作為瀏覽設備,如果要用到手機來拍攝VR的話,還需要藉助外部設備,比如理光Theta S——360度球面相機,或者如三星Gear 360、LG 360
Cam這樣的手機配件。
有沒有可能讓手機集成該功能呢?比如讓前後攝像頭做成背靠背的形式,類似360度相機,每一面都採用一個180度視角鏡頭,這樣就可以不藉助外部設備,直接用手機進行VR拍攝甚至VR直播了。
雖然已經有了一些成品,但感覺還不是很可行,這對於手機鏡頭設計,以及鏡頭的安全性有很大的挑戰。
AR實景結合
隨著手機性能和傳感器靈敏度的增加,一些AR實景結合的應用以及遊戲會越來越好用、好玩起來,類似微軟Hololens這樣的遊戲可能直接通過手機就可以玩耍了。
原理幾乎和VR眼鏡盒子一樣,把手機放進去就可以使用,不同的是要把手機攝像頭露出來取景。
另外,一些新的手機形態,也可能會改變未來手機拍照的一些固有形式。
比如曲面螢幕的普及,曲面螢幕固然好看,但目前來講,除了帶來美觀的外形以及誤觸,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應用改善。
我覺得彎折到螢幕兩側的曲面螢幕可以在拍攝當中作為參數調節滑杆使用,比如一側作為變焦滑杆,另一側作為曝光補償;或者一側是調整濾鏡效果,另一側是濾鏡的效果強弱;
甚至將來的摺疊螢幕手機如何與拍照結合?模塊化重新進入開發者的考慮範圍支內,也許一種全新形式的手機拍照方式將會出現。
講了這麼多,總之,手機拍照除了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更便利、更好玩之外,終極目標還是要讓用戶的操作越來越「白痴」,而拍攝出的照片則越來越好,無需過多的設置與後期調整,就可以得到滿意的照片。
當然,我相信當手機拍照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還會出現越來越專業的拍照手機,各種過去只會出現在專業相機上的功能會慢慢出現在這類手機上,比如現在已經有的RAW格式輸出,將來也許還會有白平衡微調、色域設置、閃光燈無線同步引閃,甚至模塊化的時機成熟了,可更換鏡頭手機也不是不可能。
以上就是我對未來手機技術發展的一個膚淺的認識與預測,肯定有很多錯誤與不足,希望專業用戶和行業人士輕拍,並不吝賜教,多多指正,多多交流。
什麼手機拍照效果好?看看這十大熱門美顏手機盤點
談起手機,除了關注性能外觀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拍照。自拍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那麼哪些手機拍照效果好呢?小編在這裡盤點了十大熱門美顏手機。1、iPhone8plus這是今年9月份在手機圈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