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載雙螢幕的Pro 7,能成就魅族的未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時間:7 月 26 日

地點:珠海大劇院

事件:魅族 PRO7 新品發布會

如同之前曝光的諜照,發布會上的 PRO7 在機身背部增加了一塊小螢幕。

也如同之前曝光的配置,處理器依然採用聯發科。

不可否認,在這個手機外觀同質的時代, PRO 7 的造型設計確實非常突出。

或許是在上一年十幾場演唱會上發布的手機中,如出一轍的外觀讓消費者甚至是魅族自己都產生了審美疲勞。

然而,僅僅靠多出一塊小螢幕,是否就能讓那個小而美的魅族獲得新生?PRO 7 的改變,能否讓魅族做回那個追求極致的自己。

或許我們能從魅族過去的這幾年,找到我們想要的答案。

曾經的「小而美」

在安卓還沒有打開一片混沌的年代,魅族,這家做 MP3 播放器出身的廠商,靠著一部魅族 M8 手機,讓國人牢牢記住了這家公司。

沒有 oppo,vivo 財大氣粗的線下宣傳,憑藉著在播放器領域的知名度,與三星多年的合作關係,公司內部 18 位工程師夜以繼日對 WinCE 作業系統的不斷優化和整改。

在2009 年其他國產手機廠商幾乎全線虧損、哀鴻遍地的背景下,魅族 M8 手機逆市崛起,短短 5 個月,銷售額就已突破 5 億元。

從此,魅族手機的篇章就此鋪開。

獲得了國內外市場認可的魅族,漸漸發現從 MP3 轉向手機市場實屬明智之舉,魅族 M8 也被永久收藏在了微軟總部。

經過兩年的洗禮,2011 年 1 月 1 日魅族 M9 在全國五大城市 ( 北上廣深、珠海 ) 進行全國首發,再次引發了購機熱潮。

然而,僅依靠出色的設計和硬體並不能使魅族與其他手機拉開差距。

在 MIUI 以「為發燒而生」大行其道的當時,不少手機在原生安卓系統上的體驗並不如人意。

推出一款符合國人使用習慣,同時適合於魅族手機的定製化系統。

或許更有利於讓魅族在國產手機里站穩腳跟,於是,Flyme OS 出現了。

作為一款深度定製的移動作業系統,Flyme 提供了更加簡約的操作方式,在視覺呈現上也表達了一定的美感。

特別是在介面的表現力上,Flyme 所表現出來的能力還是比較值得肯定的。

清新風格的 UI 一貫合適大眾口味。

魅族手機被深深打上了 Flyme 的烙印,到後來魅族 MX2 上的小圓點設計以及 Smart bar,再到後來 MX3 上 Flyme 3.0 扁平化的 UI 設計,以及專為大屏設計的下拉懸停功能。

這些別具一格的特色功能設計都讓這家小廠商成為國產手機甚至萬千機海中的一股清流。

至此,魅族的每一代 MX 旗艦都搭載著三星的頂級處理器,在新機疊代的國產手機紅海中依然保持著一年一機的更新頻率。

相比「萬物基於 MIUI 」的小米,此時的魅族,體量、品牌知名度依然很小。

那時候,所謂的魅友還只是一小部分群體,一群被魅族「小而美」的氣息深深吸引著的粉絲。

2014 年 9 月,時隔一年的魅族再次發布旗艦機 MX4 ,只是這一次,處理器已換上聯發科的 MT6595。

同年 12 月,子品牌魅藍正式成立,主打千元機市場的魅藍Note 上市後獲得一致好評,魅族一年一旗艦的策略也就此打破。

▲MX4 的顏值及黑邊控制,至今仍是業界翹楚

不過魅族並沒有與三星失之交臂,他依然沿用著三星自家的處理器。

只是將它用在了 PRO 系列這一新的產品線上,希望藉此衝擊高端市場。


魅藍手機的大賣加上雙旗艦的轉型,讓魅族圈得了更多的用戶。

那個曾經小而美的公司,漸漸壯大了起來。

但也有人說,魅藍的興起,在提升品牌知名度的同時一定程度上也拉低了魅族的品牌形象。

加入了魅藍的魅族,產品線更加全面,但不再小而美。

時間來到了 2015 年,產品的擴增,使得魅族與聯發科的合作愈發情深,小圓點的設計被努比亞搶先申請了專利,讓魅族不得已把前面板的小圓點換成了腰圓鍵 mBack。

然而正是這顆腰圓鍵,用輕觸按壓的方式實現了傳統安卓導航鍵的返回和主頁等功能。

後來這顆腰圓鍵的下場想必不用我多說。

無論是外形設計還是功能特性,mBack 都被市面上的機型抄了個遍。

▲上:oppo R9,下:vivo X7

Pro5 生在了一個好的年代,他有著和三星S6 一樣的 Exynos 7420 處理器,又恰好趕上市面搭載高通處理器驍龍 810 的手機發熱和功耗不佳被人詬病。

這讓魅族在 2015 年的手機市場上贏得了不錯的口碑。


▲魅族Pro 5

同質化的妥協:一堆為發布會而生的手機

如果讓魅族來評價自己的 2016 年,或許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連續發布十幾款機型,被高通起訴而打上專利官司,一顆用了 N 款機型的低端處理器......無論在消費者或是業界的眼裡,或許當時的魅族只在做一件事——瞎忙

離上一代旗艦發布不到半年的 PRO6,CPU,GPU,快閃記憶體,內存,以及電池容量全面倒退。

是的,PRO 6 出生的日子太早,沒機會用上三星最新的處理器,搭載的 Helio X25 又趕上驍龍820 重整旗鼓。

以致於半年之後,魅族又重新打磨了一部外觀毫無變化的 PRO 6S 希望藉此續命,但僅僅是在相機和電池容量上做了改進。

把旗艦手機的配置,做得比自家上一代旗艦還要落後,國產手機里,只此魅族一家。

古往今來,天下無雙。

而在 PRO6 到 PRO6S 的這半年間,高通宣布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控告魅族,稱其侵犯其 3G 和 4G 專利。

一場專利上的官司打得好不熱鬧。

這意味著,正在努力加大出貨量的魅族,要拿出 5% 來支付專利費,並且還包括以前所有的銷量在內。

樹大招風,嫉賢妒能,所有商業里不可避免的事情,高通也沒讓魅族落上。

失了智的魅族,依然頻繁地發布新品,而外觀設計基本大同小異。

且不說其他友商借(chao)鑒(xi)了魅族的設計,自家的產品也已經分不出誰是誰了。

▲外觀上的同質化,往往讓消費者區分不清

除了外觀,一顆主打低功耗低性能的聯發科 Helio P10 處理器,也被用在魅藍手機上的多款機型。


面對在外界一片噓聲和不解,魅族也意識到長期沿用一顆低端處理器的尷尬。

但迫於當時的窘境,也只能自圓其說對這塊處理器反覆進行了「打磨」。

後來再看到打磨兩個字,我都曾想過要窒息。

2017 年,魅族和高通也已經和解,但魅族已經沒有去年的「存在感」,去年一月一次的「演唱會」也似乎不見了蹤影。

有人說,Pro7 將繼續打磨聯發科。

也有人說,就算 Pro7 有了副屏,也不見得有多少建樹。

暫且不說副屏的加入,使得 PRO 7 與市面上外觀如出一轍的手機區分開來。

設計的效果還是顯而易見的,副屏可以更好的用主攝自拍,日常使用也能更少的點亮主屏以達到省電的作用。

至於這塊副屏的實用性,還是要靠時間來驗證。

事實上,PRO 7 發布的兩個月前,手機界老司機楊柘也正式到魅族就職。

曾擔任摩托羅拉、蘋果、華為、TCL通訊等多家跨國企業高級管理職位的他,或許能在未來的日子裡救魅族於水深火熱。

畢竟此時的魅族,太缺一顆好晶片和品牌管理了。

GEEK君有話說

這些年,魅族確實過得非常的不容易,一次又一次的變革,讓我們無法忽略魅族為中國智慧型手機所做的貢獻,但現在的魅族已經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候。

白總依然操著一口辨識度極高的普通話,但魄力已不及幾年前站在水立方發布 MX 系列旗艦之勢。

屢次盛況的發布會對一個即將進入艾服之年的人來說,身體力行上也存在著很大的考驗。

或許 PRO 7 的面世,讓魅族更加堅定了衝擊高端的決心。

但希望魅族一直記得,最初的那個 MX 意味著什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