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刀真槍的自我救贖,魅族 16th體驗評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某種情況下寫這次評測我是拒絕的,因為一旦說出魅族 16這部手機的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下面評論立馬都是



​前提是你在意到右下角那行字。

誠然,魅族 16是產品經理一再權衡之後,發瘋一樣從3699降到2698的最終結果,而魅友們多年來終於能挺起腰板揚眉吐氣:「我也有驍龍 845!」面對各家妖魔鬼怪,這位叫「黃章」的產品經理能不能利用市場最「下流」的武器——價格,來進行一場真刀真槍的自我救贖呢?今天來好好聊聊。



魅族 15→16,包容式升級的一種進化



如果你看過我之前的魅族 15體驗評測的話(沒錯,僅僅在四個月前),15這部手機給人留下的最大印象就是真機質感出眾,整機一體化由金屬模擬的陶瓷質感(玻璃+金屬),被16 上的三明治結構(玻璃+金屬+玻璃)所取代。



​是的,這是一點難以割捨的遺憾,黃章式的弧度在 16以及16 Plus的大屏面前使得這種割裂感被放大,在魅族 15 的手感上面可以用「玉潤珠圓,小家閨秀」來形容,那麼魅族 16可能就降維到了「貼合手掌的大屏手機」了。

如果想追求更好的手感的話,黑色的魅族 16可能更為推薦,因為白色邊框為磨砂鋁合金,黑色16 則是亮面,手感上帶來的割裂一定程度上能夠減輕。

手感上的妥協可能用「2698」又可以解釋了,但是依然不能掩蓋魅族 16在一眾妖魔鬼怪面前脫穎而出的質感。

魅族 15上的前後均白在 16上依然得到了保留,白色前面板的傳感器全部做了隱藏式的處理,前攝在機身的右上角,雖然不如 15的居中對稱處理但這也是唯一較為妥帖的設計,不過看到白色魅族 16的第一眼讓我想起了曾經的HTC One X哈哈哈



​整機最大的亮點莫過於輕薄的機身,7.3mm+152g在2018年的旗艦機之中最為亮眼,這倒反而是一種回不去的握持體驗。

我剛從iPhone X切換到魅族 16做了一段時間的主力機,再換回iPhone X,這絕對是一種回不去的輕薄體驗。

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魅族 16正是在權衡了價格和手感之後,抉擇出儘可能保留魅族 15的優勢並結合18:9全面屏的結果,你可以理解為相較於15 進行了一些妥協,但是我更願意理解為是一次包容式升級的進化,用「性價比」這把屠龍刀讓更多人了解到魅族對於手感的獨特理解。



​心心念念,不跟風也能成為一股輿論的清流




​18:9的全面屏,這又是一個站在2018看似倒退一年的玩意兒(上一次是魅族 15的16:9螢幕),奇怪,魅族的「過時」竟然成了一個核心賣點。

在一種觀點看來,我可以接受劉海,前提是你有和iPhone X一樣的3D結構光,否則你就別脫褲子放屁上劉海屏。

在消費者看來,當然是願意接受沒有劉海但是屏占比又高的機型,OPPO Find X搞出來了,但是卻對一部分用戶體驗打了折扣。


OPPO Find X

​黃章在不久前也對滑蓋式的設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滑蓋可以說是窮途末路倒退的設計,拋開複雜機械帶來的麻煩,要麼手機厚得像磚頭,要麼拍照成像質量大減。

就為了中看不中用的噱頭營銷大師才會幹的事而不是產品工程設計師。

」​

這樣看來,魅族的常規18:9的設計就成了清流,這是典型的一種黃章式的抉擇。

那麼魅族 16在18:9的全面屏手機上做出了什麼努力呢? 首先就是單獨開模,在成本受到限制的情況下採用COF 工藝壓縮了上下邊框的寬度,且完全對稱,使得手機遠看有一種Galaxy S9的感覺。

接著又在16上採用了當年MX4 上面採用的點膠懸停技術,大膽的去掉了螢幕塑料包邊,使得正面視覺觀感獲得了一種釋放。



​關於這塊OLED 螢幕的素質呢,屬於2018年國產手機主流的顯示水平,設置中提供了多種顯示模式以及色溫的調節。

最大的槽點就是手動最大顯示亮度只有430 nits,且沒有強光下激發更高亮度的模式(小米 8是有的),這使得魅族 16在陽光下可能看不清螢幕的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16 螢幕觸控採樣率高達100Hz,不過實際表現如何呢?嘿嘿嘿,等下我們再說。



適逢其時,屏下指紋趕上了個好時代



魅族對於背面指紋很是抗拒,除了魅藍 6T這樣一個百元機之外其餘所有手機都是正面或者側邊指紋。

在目前旗艦機市場上屏下指紋還沒有普及的現在,魅族成功在此時此刻利用它保持了極簡對稱不打擾的設計風格。

在本篇文章截稿前,市面上除16 之外,最便宜的屏下指紋手機為3499元的OPPO R17,而16 一下子把屏下指紋技術下放到了2698元,這是一個值得炫耀的資本,也是在正確的時間遇上恰如其分技術的錦上添花。



​落實到實際體驗上,魅族 16的屏下指紋識別率不錯,速度參考iPhone 5s上的第一代Touch ID解鎖速度,並且無需用力按壓螢幕即可完成指紋識別。

魅族的工程師們還特意將指紋模組逆時針旋轉了10幾度,目的是提高解鎖成功率以及減輕摩爾紋。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屏下指紋依然存在著一個硬傷。

由於指紋識別和螢幕融合在里一起,手是無法對識別區域進行盲按的,這就相當於告別了曾經「把手伸向口袋並摸到指紋按鍵,拿出來手機已經解鎖」的體驗。

所以在目前屏下指紋限定單一區域識別的階段,我更願意將它作為支付和偶爾無法面部解鎖的一種補充。

未來如果能做到類似vivo APEX那樣螢幕的下半部分都能做到屏下指紋識別,那樣的體驗會好很多。


真刀真槍的准考證,真香


其實在魅族 15上的IMX 380拍照表現已經不輸很多旗艦機,但是由於沒有採用驍龍 845使得它喪失了公平競爭的資格。

這次的魅族 16在硬體參數絕對好看,好看到讓我覺得這手機賣3699一點不過分,以至於小米 8在16 發售當晚降價100(還送手環哦)都不足以和16競爭。



​魅族 16是一部具有紀念意義的魅族手機,這是魅族第一次用上了高通的旗艦級SoC,這使得「萬年聯發科,拖一年才上過時的獵戶座」成為了歷史,這使得魅族 16可以在年度旗艦有獲得某個知名獎項的資格,對於魅友而言,他們等的太久了。

在魅族 16上除了採用了驍龍 845之外,還輔以了和騰訊以及網易合作的遊戲研究室,使得16 的遊戲性能能夠得到一對一的優化。

再加上液冷銅管散熱,理論上魅族 16會在日常App 的流暢度以及遊戲表現上面有著不錯的表現…吧?



​魅族 16在開啟遊戲模式中的「火力全開」後運行《絕地求生 刺激戰場》,實測大部分幀率都在40幀左右,不過幀率波動比較嚴重,最低已經跌到了十幾幀,這樣的表現在同為驍龍 845的很多旗艦中是見不到的,官方稱會在後續的固件更新後進行優化。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遊戲過程中的發熱表現很出眾,銅管液冷讓手機內部的熱量儘可能的散出來以保證遊戲過程中不降頻,實測在進行了半小時的刺激戰場之後,魅族 16的最高溫度為40度,這要比OPPO Find X上發瘋一樣的50度表現好太多。

我相信再經過一個月左右的打磨之後,魅族 16會是一款在遊戲表現上優秀的手機。


看在2698的份上,我們又送給你了一些額外的「封口」費


本想著在魅族 16上挑出一些硬傷,然後心中再次默念「2698…看在2698的份上原諒你」,而事實上,魅族 16在性價比突出的同時我欣喜看到了一些好的東西傳了下來,而這些東西正是單從外觀和官網宣傳上感受不到的東西。

首當其衝的是橫向線性馬達mEngine,直接給他一個「安卓手機震動最佳」一點不過分,相比一加手機 6,OPPO Find X上的縱向線性馬達「嗡嗡嗡」的鬆散,魅族 16從15身上繼承下來的震動則是如同機關槍子彈似的「噠噠噠」,這種深入肌肉記憶的體驗會讓你上癮甚至依賴。

打開mBack 交互之後也有了「重壓Home」的「噠」,「輕觸Back」氣泡般的「嘭」。

線性馬達打字的行雲流水且跟手,這使得16 成為了我唯一願意開震動打字的手機。



​第二則是體驗卓群的雙揚聲器,對於吃雞遊戲、影音娛樂體驗上面都有著跨越的提升,這是在很多劉海屏以及真全面屏上都很稀有的產物,且實際聽感純凈又不會破音,是那種「聽第一耳朵就知道好」的外放音質。

第三則是絕對的稀有物種—3.5mm 耳機接口,有耳機孔的意義其實都不用我自己去解釋,絕大多數沒有耳機孔的手機都能反襯出「物以稀為貴」。

雖然魅族在「HiFi」上已經退燒,但是黃章依然在論壇表示未來會推出帶有獨立DAC的Type C轉3.5mm線。

目前在插上HTC 的同類線之後,系統已經能提示「USB 音效卡輸出」了。

同時魅族 16也對索尼的LDAC 進行了適配,這使得在連接索尼中高端藍牙耳機時可以做到無損級別的音質,要知道OPPO Find X,vivo NEX,堅果 R1如今還都沒有做到。



​好吧,上述那些值得「吹爆」的優點,不可否認和黃章的個人喜好都有關係。

那麼下面的那些「瑕疵」,還能用2698「封口」嗎?

魅族 16缺少了小米 8、一加 6、堅果 R1都有的NFC 模塊,這使得看似出現在Flyme 鎖屏左下角的「Meizu Pay」只是成為了「支付寶」的「快捷方式」。

如果有了NFC 的話,POS 上已經普及的銀聯雲閃付,馬上就要實現的「全國交通聯合卡」也能很方便的進行使用。

不過既然黃章在論壇表示明年的魅族 16s會加入NFC 功能,那就期待下帶有完整NFC 支付功能的Meizu Pay 一起出現吧。



​無線充電模塊的缺失…這點其實在2698的機器上有理由不加上,不過隨著16系列正式全面採用玻璃材質,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魅族機型上會加入無線充電的功能。

最後,快充的再次遺憾。

魅族曾經引以為傲的24W mCharge快充,在魅族 16上依然和魅族 15一樣,最高功率只有15W左右,而魅族 16 Plus則有22W 左右。

這在其他旗艦機早已普及18W QC3.0或QC 4+/PD 的今天來講就是一種不進則退。

魅族 16既然已經全力投身於高通,卻依然僅支持MTK 的PE快充,要知道目前這個快充標準普及率極低,主流旗艦沒有一家採用。

誠心誠意的希望魅族以及J.Wong 重視起快充,別忘了你們還有個55W Super mCharge遲遲沒秀出來呢,說好的爭取2018年商用呢。



​既然說是自我救贖,那麼就徹徹底底的干一場吧,拿出當年業界領先的24W 快充的精神來,拿出當年在MWC國際展台上發布55W 快充的氣勢來。



​續航方面,魅族 16的電池僅有3010mAh,重度使用的話一天兩充不可避免,為了輕薄手感的犧牲我覺得可以原諒。

問題3670mAh 容量的魅族 16 Plus想在日常使用中完整撐下來一天,也是幾乎不可能的,僅僅只能增加一個多小時的續航而已,移動電源都是逃不開的宿命,所以買大買小無所謂的。


Flyme:說不出的不甘心




​先給個結論吧,如今的Flyme,已經不能算是魅族的加分項了,很抱歉我也不想這麼說,但是實際體驗確實如此。

首先是在優化上,Flyme 在4的時候遭受了史無前例的吐槽,脫胎換骨後進化出的Flyme 4.5和5著實令人興奮了一把,當然後面又逐漸變成了廣告推送的「Pushme」...如今的Flyme 7更像是力不從心的產物。

從整個系統的流暢度、過渡動畫,再到日常應用的小bug,Flyme 7無疑是拖了魅族 16優秀硬體的後腿。

這裡著重說明一下此次針對16 的全面屏推出的全面屏手勢。

Flyme 團隊給出的全面屏手勢方案是這樣的:「螢幕邊緣短滑返回,長滑回桌面,長滑停留多任務」,注意側邊以及底部都是可以實現的。



​在螢幕尺寸日益增大的今天,全部交互全集中於螢幕底部顯然手指需要移動的距離是很長的,將螢幕的左右側加入一個使用頻率最高的返回操作顯然是很合理的。

單就看Flyme 的這套全屏交互,邏輯上看似說的過去,而且在此之前是沒有別家做出來的。

可是Flyme 的過渡動畫、不跟手的操作,超窄的邊框以及滑動距離判定的不準確直接影響了這套手勢的易用性。

目前的Flyme 在長滑Home 進行縮放動畫時能夠感覺的明顯的掉幀以及不跟手,即使配合100Hz 的觸控刷新率,且經常誤操作或者無反應,這和iPhone X以及MIUI 的動畫相比未免有點不盡如人意。

相比較而言,MIUI的「側滑返回,底部上滑home,底部上劃懸停多任務」的交互,我覺得是最適合目前用作全面屏手勢的一種方法。

不過經過我詢問周圍的一些魅族 16用戶的反饋來看,絕大多數都把交互換回到了傳統的mBack 上,畢竟這樣能感受到線性馬達模擬的真實震動。



​第二點則是魅族 16在滑動的過程中個人感覺過於沉重,其實在這樣一套頂級硬體配置下和Super Swipe的優化下,跟手度理應是不用擔心的,Flyme 在這方面還是打磨的不夠出色。

好在都是軟體上的問題,希望後續Flyme 團隊能夠給力起來。

目前的Flyme 作為國內日活量依然很高的系統,在各種人性化的交互、UI的整體美觀清新度以及針對國內毒瘤App 的對策方面都有著自己的優勢,此次卻在這些關乎於日常體驗的交互上不盡如人意,說不出的恨鐵不成鋼,說不出的不甘心。


黃章式選品,魅族式堆料


在魅族 15的體驗評測上我針對成像給出了一個比較高的評價「付出了,成像當然有所回報」。

這次16 依然在此基礎上更新一步,是的,在2018年,IMX 380+驍龍 845的ISP+虹軟算法+雷射對焦+四軸光學防抖+AI 場景識別只要2698!(心中再次默念2698不能黑…)。

在魅族 16的成像品質上,似乎不用拍,單從參數來說,絕對能排的上國產前三。

首先來看一些魅族 16的日間樣張







​魅族 16符合隨手一拍出好圖的品質,從實際的寬容度、解析力、銳度來說穩穩的排在國產手機中第一梯隊。

得益於驍龍 845的AI 加持,16能夠單獨針對16 個不同場景做出飽和度的提升,但是相比於華為P20 Pro、小米 8那種偏向濃郁更討好眼球的風格,16處於一種收斂儘可能還原「原味」。

這是一種風格取向上面的抉擇,AI 場景識別的目的就是用戶拍完照片不用再去加個濾鏡來提高飽和度,從識別的速度和準確率來看,魅族做的都還不錯。







當然,IMX 380這顆CMOS 最大的優勢在於感光面積大,1/2.3英寸的大底這使得魅族 16的夜間成像能帶來相比同價位產品更加出色的純凈度以及噪點控制。

下面來看下實拍樣張。







​實際測試下來,魅族 16th在整體畫面的亮度上給了我絕對的驚喜,屬於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從魅族 15上繼承下來的比較不錯的高光抑制表現也非常出色,對於燈箱的曝光控制還是相對得體的。

甚至來對比一下夜拍一直很亮的iPhone X,魅族 16也有著非常不錯的表現,這次我們順帶也帶上了今年採用IMX 363的同價位競拍堅果 R1來做一下對比。

第一為iPhone X,第二為魅族 16,第三為堅果 R1。


iPhone X


魅族 16


堅果 R1

​如果說魅族 16拍出來的照片遠超這個價位應該有的表現的話,那麼我所說的「真香背後必有蹊蹺」就體現在拍照體驗上面了。

照相僅僅只看的是最後的成片嗎?並不是,從啟動相機,到拍照介面的流暢度,防抖的表現最後到是否成功出片,這一系列的體驗往往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也是這次魅族 16相對而言比較欠缺的地方。





​首先是相機的啟動速度,如果你對比過同為驍龍 845的一些競品,或者是升級了iOS 12的iPhone X之後,你能很明顯的感覺出來相機的啟動速度慢了一拍;緊接著,從拍照模式切換到攝像模式,中間要經歷的過程甚至需要在1秒以上,這顯然是軟體優化沒有做到位的表現;最後,實際按下快門時,有機率點擊按鍵沒有反應,詢問過幾個魅族 16的用戶都會出現這個小問題。

最後就是自動HDR 模式終於加上了,可是卻還沒有優化好,攝像的防抖工作也沒有完成,雖然這些可能需要時間的打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最先買到的這些消費者們在實際拍照的時候體驗會打折扣。

所以不可避免的,魅族會在接下來的一兩個月中持續優化手機的拍照體驗,陸續將這些已有的問題逐一填坑。

這也是我前面所說的「硬體參數絕對好看,好看到讓我覺得這手機賣3699一點不過分,但是2698真的香嗎?」 香,肯定香,但是還需要文火繼續慢燉三小時繼續入味。

總結+Coda




​在魅族 15評測中,我用「拿到汝窯白魅族 15的時候,我就想著:去TMD性價比」來形容它。

現在在魅族 16上,性價比是最「無恥」的武器,作為一款完成度較高的「正面型旗艦」,魅族 16在你能感知到的地方都做出了強大的競爭力。

既然你想要僅用2698元去購買一部驍龍 845手機,那麼就做好「背面」妥協的準備,當然,最大的妥協可能就是:

買不到。

這是近幾年來魅族小毛病最少,成熟度最高的一台旗艦,卻在意料之中的發售後一個月甚至兩個月都做不到現貨供應,作為最有可能帶著魅族觸底反彈的產品,供貨不足很可能會消磨潛在消費者的耐心,到了真正現貨之時,不知道它是否還能夠成為同價位中性價比最高的那台。

不過,起碼這台小試牛刀之後全力打造的產品,這個叫J.Wong的產品經理還是將Slogen 換回了「追求源於熱愛」,還好,在這台機器上,我覺得它值得被給予:

「追求源於熱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魅族 16th評測 魅友必買的黃章式旗艦

【手機中國評測】今年4月,魅族在烏鎮召開新品發布會,發布了15周年力作MEIZU 15。在產品發布前,黃章曾在論壇表示,MEIZU 15隻是他回歸後的「小試牛刀」,真正的大招要等到魅族16才能見到。

售價1599元起,OPPO K1手機體驗不輸旗艦機

對於OPPO手機,相信大家更多的只是對R系列以及Find系列比較熟悉,而事實上除了高端旗艦市場之外,OPPO在中端市場同樣有所布局,最近OPPO就推出了一個全新的K系列手機,並發布了K系列旗下首...

魅族15蓄勢待發,全面屏+屏下指紋?

從黃章回歸魅族開始,就一直對魅族的夢想機有所期待,一年的時間過去了,網上對魅族15的猜測也是眾說紛紜,什麼版本都有。也能看出網友對魅族15期望,想看看魅族的夢想機是否會被自己猜中。魅族15也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