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端機型銷量超過主力機型,這才是真實的OPPO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兩年OPPO以R系列為主打,其R系列去年的銷量超過3000萬,今年估計也不會低於這個數,這讓業界覺得它主要是依靠2000-3000元價格段的中端機型取得國內市場份額第二的位置,然而市調機構Canalys發布的三季度數據卻顯示實時並非如此。

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發布的三季度數據顯示,單款機型全球出貨量第一的是iPhone7,其次是iPhone6s,出貨量分別達到1300萬、790萬。

iPhone8、iPhone8 plus的出貨量不入前五名,這兩款機型的出貨量分別為540萬、630萬,當然由於iPhone8/iPhone8 plus都在9月中旬開始出貨,能取得如此成績已是非常出色了。

第三名則是三星的Galaxy J2 Prime和OPPO的A57,出貨量相同均為780萬部,而OPPO的主力機型R11則為720萬,這說明OPPO奪得國內市場份額第二名其實也是相當依賴中低端手機的。

A57是OPPO去年底發布的一款手機,目前售價1399元,配置方面並不高,採用高通的驍龍435晶片,3GB內存+32GB存儲,螢幕為5.2寸IPS屏,解析度僅為1280*720。

作為對比,小米的紅米4X與它基本相同,晶片、內存、存儲容量和螢幕解析度都是一樣的,只是其螢幕稍小為5英寸,而售價則為899元。

從這方面來看,A57與國產手機品牌的低端手機的配置相當,但是價格方面卻更高。

當然OPPO也賦予了A57相當不錯的拍照和自拍功能,配備前置1600萬+後置1300萬像素攝像頭,後置攝像頭支持PDAF相位對焦,前置攝像頭則擁有F/2.0光圈、全景拍攝和極致美顏,這倒是與它向來強調的拍照功能相符合。

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不過中國的消費水平與歐美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這就註定了中國的消費者購買的更多是價格較低的手機。

在早幾年,中華酷聯正是依靠在低端市場所擁有的遠較外資品牌有價格優勢的手機迅速搶奪市場份額並奪得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優勢份額。

隨後的小米打破了這一局面,它以1999元的標杆價卻提供了相當外資品牌旗艦手機的性能迅速贏得了國內消費者的歡迎,隨後在2013年推出的紅米品牌進入千元機市場。

當時千元機占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份額高達六成,雖然紅米手機的價格較當時其他國產手機品牌的低端手機要高,但是在品質、性能等方面卻要好不少,這幫助它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歡迎,並一度進入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

2015年和2016年,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2000元-3000元的中端智慧型手機市場興起,占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份額不斷增長,華為、OPPO、vivo是這一價格段的贏家,這一度讓人覺得國內的中低端智慧型手機市場將逐漸衰微。

如今三季度的數據顯示在中端智慧型手機市場極為成功的OPPO其中低端手機款式A57的銷量超過中端機型R11則給出了國產手機品牌的另一個現實,其實中低端智慧型手機占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份額依然非常高,國產手機品牌要贏取市場份額就需要在中低端市場占據優勢,這是值得其他國產手機品牌思考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