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屏下指紋已來,FaceID是否成為蘋果最大敗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8年CES大展已經到了尾聲,索尼發布了相當多的產品,從三款手機到機器狗,而其他產商也發布了各自的產品,各種產品在第一時間都收到了關注,可謂是2018年開年以來最熱鬧的一次盛會。

而就在這次的CES大展上,vivo也終於公布了傳聞已久的屏下指紋識別手機的原型機。

第一手上手視頻已經發布,大家可以在我之前發布的視頻中看到,不同於之前vivo為了搶占風頭髮布的屏下指紋識別手機,上一次,vivo使用的是高通的屏下識別技術,而最終從表現上來看,並不能讓人滿意,因為過慢的識別速度嚴重的影響了使用體驗。

而這一次,vivo決然的拋棄了盟友高通,進而選擇了名聲並不是很大的新思,新思的這款屏下指紋識別傳感器也終於讓vivo和各大手機廠商看到了希望。


可以看到,只要將這個傳感器置於OLED螢幕之下,傳感器就能識別出指紋數據,從現場的體驗上來看,0.7秒的解鎖速度已經達到了蘋果第一代指紋識別的速度,雖然並不知道在手上沾有汗水的情況下解鎖情況如何,但總的來說,這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有理由相信,屏下指紋識別手機必定會在今年誕生。


屏下指紋識別手機已經指日可待,但對於蘋果來說,卻不是一個好消息,剛剛發布的iPhone X確實在一眾的質疑聲中表現驚艷,Face ID整體上也表現出色,從安全角度和便捷程度來說,都可謂不輸指紋識別。

然而Face ID的傳感器卻也間接的導致了劉海屏的出現,正是為了放置Face ID傳感器,蘋果做出了這種設計。

然而,為什麼蘋果不選擇屏下指紋識別,而另闢蹊徑,使用了3D面部識別技術呢?

其實原因不難猜測,技術問題?當然不是,蘋果早在四五年前就已經著手了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的研究。

那麼,不是技術問題,那是什麼問題呢?眾所周知,這一次的iPhone X與眾不同之處不僅在於面部識別和全面屏,更在於蘋果第一次使用了OLED顯示屏,這款10周年產品第一次搭載了這種螢幕,而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最最需要的,正是OLED屏!

我們知道,蘋果並沒有能力自己生產OLED螢幕,所以這一次的螢幕供應必須依賴競爭對手三星和LG的螢幕,這也導致蘋果在這一塊其實算是受制於人,而心高氣傲的蘋果怎麼可能願意屈於人下,在產品供應鏈上游受到競爭對手的擺布呢?!所以蘋果決定走另一條路,使用Face ID技術,完全不需要依賴螢幕本身。

然而,不管蘋果再怎麼自信,面部識別依然算是蘋果無奈之下的舉動,利用蘋果的行業地位和影響力強推面部識別,全世界也只有蘋果一家能做得到。

手機解鎖這一塊的未來仍不得而知,但就以現在廣大用戶的感受來說,大家還是更願意接受屏下指紋識別,它不占用螢幕空間,可以錄製多個指紋。

但是面部識別也有它的優勢,比如在冬天戴手套的時候,面部識別更具優勢。

所以,接下來這一年,我們將看到蘋果面部識別和安卓屏下指紋識別的正面碰撞,不管誰輸誰贏,用戶最終都將因此受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