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圖 V4 用心告訴你,前置 2100 萬像素拍照達到軟硬體件真一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美圖手機,現在可謂是軟而優則硬中的傑出代表,而且是出乎意料地受到市場歡迎。

有人會說,這和其精準的市場定位是分不開的。

但實際上,美圖除了在軟體方面不斷優化,也一直尋求在硬體上突破,並且取得兩者的平衡。

新發布的 V4 將承載美圖年底到明年初的的銷量任務,而這一個階段又剛好是消費旺季。

所以對於 V4 這款產品,美圖沒有馬虎。

先來看下外觀設計吧。

整個機身基本上秉承了上一代的設計風格,不過整個細節和用料做了大幅度的提升。

首先是側邊框,已經升級到了金屬材質,整體 CNC 切割很到位;另外後殼則採用了仿皮革材質,還加入了鉚釘,顯得很有質感。

正面上下的雙 V 設計是裝飾使用,實際上喇叭還是設計在底部。

按鍵方面,頂部是開關機鍵,右側邊是一個自拍健,左側是音量的調節鍵。

另外,美圖還在螢幕的底部放了三個觸控按鍵,可以在點擊的時候點亮。

正面的螢幕是 5 寸的 1080P AMOLED,從整個顯示效果來看,對於暖色調的處理比較深,這樣更能符合自拍群體查看照片的需求。

硬體規格方面,採用了 HelioX10 處理器,搭配 3GB 的內存,這樣的組合應付 1080P 的螢幕,整體來看還是非常流暢的,並且在續航上也獲得了比較穩當的表現。

在中度使用情況下,可以撐一天,但是如果你自拍比較頻繁的話,就要另外搭配一個移動電源了。

系統方面,美圖 V4 採用了基於 Android 5.1 定製的 MEIOS2.5,圖標依然和前代一樣,採用了美甲蓋式樣,和之前的系統風格基本沒有什麼區別,你還可以通過每天的心情更換不同的主題,不過整體的流暢性有了一定的提升。

最強悍的配置,也是最吸引人的,應該就是美圖 V4 的相機組合。

這款機子採用了前後置雙 2100 萬像素鏡頭,前置 2100 萬像素鏡頭配備了獨立的索喜 Milbeaut 圖像處理器,此外,該機還配備了前置補光燈,一旦光線環境不佳時,系統會自動開啟補光燈,提供柔和的補光效果。

此次美圖 V4 不僅再次刷新手機前置攝像頭的像素紀錄,且 2100 萬是實打實的物理像素,而非通過插值算法得出的虛擬像素。

我們來重點講下美圖的拍照體驗吧。

美圖 V4 前後攝像頭左右滑動就可以在延時攝影,慢動作、視頻、照片 (默認)、正方形、全景 6 個模式間切換,新一代的雙圖像引擎,保證了實時美顏、拍照、傳輸、後期處理等複雜的流程極速完成。

在弱光環境下,美圖 V4 會自動延長曝光時間,獲得更多的細節;配合全新索喜 Milbeaut 圖像處理器,以及美圖影像實驗室獨家的降噪技術,還原更為純凈的畫質。

也就是說,美圖 V4 內置的美顏技術是驅動級的,已經和底層的硬體結合的很緊密,而非我們下載第三方應用僅達到的軟體級優化。

上圖為美圖 V4 所拍,下圖為 iPhone 6 Plus 所拍,對於大多數亮度不夠的場景,美圖 V4 的拍照就有一定的優勢

從樣張來看,自拍的效果很到位,而且比起其它相機安裝美圖軟體拍得的效果更加細膩,而且處理速度更快。

從目前市面上的機型來看,自拍的美顏功能是 V4 的大殺器,2100 萬像素加上底層的軟體適配,非常適合愛買的自拍人士。

另外,我們用 iPhone 6 Plus 和美圖 V4 進行了一個實拍對比,發現 V4 在測光的準確性不俗,F2.2 的光圈讓其在弱光條件下,也能獲得比較細緻的成像效果,眩光及噪點都很好得到控制。

總的來說,美圖 V4 是一款符合自拍需求的機子。

在年輕人的應用場景里,如 KTV、夜場等應用環境下,拍攝的效果遠遠優於其他的手機。

目前上市的包括極光白(主打色)、薔薇粉、薄荷綠也比較符合年輕群體的胃口。

如果你是個喜歡自拍的人,不妨考慮下美圖 V4。

此外,美圖還在周邊的生態鏈附件上下了功夫,已經逐步找到屬於自己的領地。

我們期待明年兩款個性數位相機的表現。

本文 美圖 V4 用心告訴你,前置 2100 萬像素拍照達到軟硬體件真一體來自動點科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女友十分想要的七夕禮物,究竟是什麼?

有朋友來找我說,這款手機女朋友心心念念了很久,七夕打算作為禮物送給她。究竟是什麼讓女性如此痴迷,原來是美圖T8,這樣我又能理解了。因為去年七夕賣的最火的手機非美圖手機莫屬。擁有自拍黑科技,夜拍更...

拯救弱光自拍顏值 支持前置補光的拍照手機搜羅

弱光下自拍容易令照片噪點增加,而利用燈光直接補光則會導致照片局部過曝,看上去皮膚泛油光,大大降低顏值。為了對抗弱光拍攝問題,今年上市了許多配備前置補光燈的拍照手機,讓大家在任何環境下自拍都能展現...

人無我有,人有我精——雙十一手機領域黑馬

雙十一是一項全民運動,每個廠商都有在裡面一展身手的機會,但是對於追求排名、比拼銷量這種事,一般只存在於行業頂峰的幾家企業之間,其餘的只有旁觀的機會。不過一直盯著排行數據榜的朋友可能發現,一款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