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潤均衡+強大自拍:OPPO R9首發體驗評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OPPO的R系列此前一直有種劍走偏鋒的味道,例如4.85mm厚度的R5,給人的感覺更多的是廠商的炫技而非消費者的主動訴求,自然也並非家族主力機型。
但就在去年,OPPO的R7系列開始調整產品定位和思路,轉而追求打造一部定位中端,更加注重外觀、材質、手感、拍照、續航等綜合體驗的手機,1500萬部的銷量在去年智慧型手機行業的嚴冬里也顯得非常耀眼。
延續同樣的思路,OPPO在今天下午的春季新品發布會上推出了全新的OPPO R9/R9 Plus。
IT之家現在已經拿到了這款新機,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R9能給到我們怎樣的體驗。
一、外觀和手感:手感出眾、做工精緻、但整體設計識別度不高
先來看看OPPO R9的包裝,此前的R7系列包裝盒正面都印有機器的正面輪廓,四周環繞一圈綠色,看上去充滿小清新的格調。
到了R9,OPPO拿掉了包裝上的線條和色彩設計,僅保留天地盒上蓋表面的細密方格紋理,四周的品牌Logo和機型信息也多用銀色和灰色,整體感覺簡潔了不少,這種去繁就簡的設計同樣也出現在了接下來的機身和軟體UI部分。
上方為R7包裝盒,下方為R9全新包裝。
由於工信部早早就曝光了R9的證件照,外觀部分我們也就不再賣關子,我們直接先來說說從包裝盒中拿起瞬間的手感。
首先,上手OPPO
R9之後,有兩個詞會很直接的蹦出來,這就是「圓潤」和「輕薄」。
整機一體式金屬機身對於手感的提升的確是非常明顯,不管是側面邊框還是頂在手心的倒角均為弧形,完全沒有硌手感。
再有就是重量,拿起R9之前筆者認為5.5英寸全金屬機身的R9重量想必應該不會太輕,但真正拿起來時卻被實實在在閃了一下,整機的重量比較輕,但並不是那種廉價感的飄,仍然保留了些許的分量感。
可能是尺寸的原因,直觀感受比iPhone6s還要略輕一些(雖然實際重量還沉了2克)。
總的來說,OPPO
R9給人的上手第一印象很不錯,身邊不少同事在試過後都給出了很不錯的評價。
此前採用類似圓潤金屬機身設計的手機也不少,但在一些細節上R9還是有它的獨到之處。
首先,一體式弧形金屬機身在帶來圓潤手感的同時,也很容易會讓人感覺有些光滑,握持時總有些拿捏不住的感覺。
R9就在側面動了一點小心思,OPPO在機身側面接近正中位置,做了一條折線,背面的弧形到此戛然而止,從中線到螢幕邊緣則是稍稍內傾的平面設計,這道折邊也就是OPPO所說的凝光腰線,實際握持時這道窄窄的平直折邊對於提升手感的穩定性幫助很大,即便幾個手指拿起R9給人的感覺也是比較放心。
另外,從視覺上來看,這道折邊也起到了分割的作用,不同角度的光線通常只能打亮這道側邊或其中的一側,另一側則會形成陰影,這使得R9從側面看過去比實際的厚度還是略少一些。
OPPO R9正面2.5D玻璃面板邊緣的弧度與金屬邊框切邊之間的角度顯然也有總體上的考量,中間的塑料保護框也被切削為弧形以適應總體的造型,只是這道保護框個別位置略高一點點,摸上去稍有刮手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樣機的緣故,也希望OPPO能在量產版本上把這道保護框處理的再平滑一些。
OPPO
R9一體式金屬機身表面噴砂處理非常細膩,但要比同樣採用一體式圓潤機身的蘋果iPhone6s磨砂感稍強。
天線部分同樣採用「T處理+納米注塑」工藝處理,也就是現在整塊鋁塊上切削出天線的凹槽,然後對凹槽部分進行T處理,在材質表面形成極為細小的孔洞,從而為接下來的注塑工藝處理提供更好的結合度,待注塑完成後再將鋁塊切削加工成背殼的弧面,這樣的處理方式在機身平整性方面應該說是目前最為理想的,比直接用塑料蓋板填補的方式也要美觀不少。
OPPO R9的注塑天線條明顯還經過了上色,使得它看上去更接近機身的配色,而非扎眼的白色,視覺上也相對容易接受一些。
背面的攝像頭依然高出機身,四周帶有一圈金屬保護,下面是R9的LED閃光燈。
除了正中的Logo,OPPO R9的背面總體還是比較簡潔,手感的完整性也很高。
回到機身正面,OPPO R9採用了窄邊框設計,加上螢幕左右兩側的白色面板、塑料框以及金屬框,實測也只有1.7-2mm的寬度,確實夠窄,也使得R9整體比較修長。
至於實際點亮螢幕後的效果,大家可以看看下面的第二張圖片,R9對BM遮光區的控制也比較到位,絕對對得起窄邊框這三個字,再加上比較緊湊的三維尺寸,R9在5.5英寸螢幕手機中手感絕對可以排在前列。
從綜合使用體驗來講,正面指紋識別還是要優於背面指紋識別,至少平放在桌面上時,我們可以直接用食指去操作,而背面指紋識別此時就必須拿起來才行。
OPPO R9也將指紋識別從此前R7
Plus的背面移到了正面,與Home鍵一起做成了實體物理按鍵,解鎖手機時直接按下去即可實現點亮螢幕+指紋解鎖的全過程,識別速度也非常快,按下去無需等待自然抬起即可,不需要刻意再保持一會兒,與iPhone的操作邏輯完全一樣。
OPPO手機此前下方無背光的三大金剛鍵被不少人吐槽已久,如今OPPO R9在Home鍵兩側分別放置了一枚隱藏式觸控按鍵,而背光不點亮的情況下基本看不到,點亮後的背光亮度也比較柔和,在晚上不會感到刺眼。
螢幕上方最左側同樣隱藏有一枚LED通知燈,再往右則依次是光線/距離傳感器、聽筒和16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
R9的音量鍵和電源鍵分布在機身左右兩側,按鍵表面為弧形,四周帶有斜切邊設計,細節做工出色,手感清脆紮實。
OPPO R9的卡托位於機身右上角,可放入兩張Nano SIM卡或一張Nano SIM+Micro SD存儲卡,得益於聯發科MT6755(Helio P10)的採用,R9也具備了全網通能力。
OPPO R9的揚聲器、數據線插孔以及耳機插孔均位於機身底部,這也使得R9的頂部非常簡潔,中間的數據線接口並沒有使用USB-C,畢竟OPPO目前的VOOC閃充技術需要特殊的針腳做適配,我們也希望OPPO日後能將VOOC閃充與USB-Type C結合起來。
•部分小結:
一體式金屬機身+超窄邊框+2.5D弧面玻璃設計,讓OPPO R9圓潤的基礎手感得以保證,側面的折邊巧妙的解決了弧形邊框握持不夠穩定的問題,再加上適中偏輕的重量和緊湊的機身尺寸,使得OPPO R9在5.5英寸螢幕手機中手感出眾。
細節做工紮實到位,上手後能夠明顯感覺到產品的精緻感。
不過,單純就產品外觀而言,OPPO R9缺少一份鮮明的個性,身邊不少同事看過後,都給出了從正面看不出來是什麼手機的觀點,這種「千機一面」仍然是包括OPPO在內的大部分國產手機所出現的共同「癥結」。
二、螢幕:採用三星SuperAOMLED,顯示足夠艷麗,但缺少手動調節是最大遺憾。
OPPO R9使用的也是來自三星的5.5英寸SuperAMOLED螢幕,解析度為1920*1080,由於像素排列方式的差異,因此實際的PPI約為323,這樣的精細度在日常30-40cm的觀看距離上夠用,但如果你把手機湊的再近些,還是能看到極其輕微的顆粒感。
色溫方面,OPPO
R9將色溫往稍稍偏暖的方向進行了調節,以彌補AMOLED天生偏冷的通病,從正面垂直角度觀看效果的確不錯,但上下或左右偏轉一定角度後,還是能看到輕微的偏冷現象。
R9在色彩、色域方面並不支持手動調節,也沒有提供護眼模式,這點有些不應該。
畢竟AMOLED本身的高色域特性,會讓畫面色彩看上去異常艷麗,第一眼比較討好眼球,但長時間觀看可能會更加容易疲勞,希望OPPO能在後續更新中提供護眼模式功能或是手動顯示偏好的調節。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OPPO R9出廠就貼好了螢幕貼膜,這點足夠貼心,之後還可以憑藉註冊後的會員特權,到全國1500家線下OPPO體驗店享受免費貼膜服務。
三、軟體UI:全新ColorOS 3.0改變巨大,扁平徹底,整體依舊素雅小清新
在去年的R7/R7
Plus發布會上,OPPO正式發布了ColorOS的2.1版本,相比此前版本進行了大幅度的優化,整體UI介面也更加扁平化,但仍然不夠徹底,很多自帶APP或介面中,仍然可以看到擬物化的影子。
後來從R7Plus開始,OPPO也開始嘗試使用虛擬按鍵來取代觸摸按鍵,但對於虛擬按鍵欄一直沒有很好的處理方式,不支持手勢隱藏操作,在個別應用中可能會造成雙底欄甚至是遮擋的問題,雖然可以通過第三方APP間接實現,但穩定性並不好。
將OPPO R9開機之後,我們發現它的UI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若不是二級或是更內層介面依然採用了OPPO標誌性的白+綠清新配色,你甚至很難相信這就是ColorOS。
看過關於手機後,我們才確定這就是ColorOS 3.0,這堪稱是ColorOS到目前為止變革最為激進徹底的一次,大家可以先從這幾張圖片中感受一下。
可以看到,ColorOS 3.0在扁平化上更加徹底,默認主題多採用較為輕快活潑的配色,系統APP圖標為圓角矩形,我們還發現OPPO放棄了此前在ColorOS 2.1時代重繪的大量第三方應用圖標,僅保留部分圓角矩形的APP圖標以搭配UI風格,更多第三方APP使用的依然是自帶圖標,風格上感覺不夠統一,只能通過文件夾等方式遮掩一下。
ColorOS 3.0的通知和快捷開關頁從此前的展開式變成了左右分頁式,採用毛玻璃透明背景,看上去頗有些MIUI的影子,不過ColorOS 3.0還不支持快捷開關的自定義和排序,只有長按進入對應設置或開啟相應APP的附加功能。
全新的ColorOS 3.0照例支持主題功能,允許用戶定製壁紙、字體、鈴聲等元素,主題同樣有收費和免費兩個大類,收費版價格多為3元或6元。
另外,我們發現,ColorOS 3.0也加入了鎖屏雜誌功能,每次解鎖時即可看到不同的壁紙,還可自定義訂閱的主題,每次解鎖都能有新鮮感。
在鎖屏介面下,ColorOS 3.0收到通知信息後,會以類似毛玻璃的方式加以呈現,視覺效果還是比較清新漂亮。
如果你設置了指紋解鎖,那麼當連續嘗試五次均失敗時,ColorOS就會要求用戶必須輸入密碼才能解鎖,這樣你也可以輕易知道別人是否嘗試過解鎖你的手機。
實際使用OPPO
R9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採用它在採用超窄邊框後,防誤觸機製做的並不是特別到位,即便開啟了設置中的「鎖屏防誤觸」功能,效果也不太理想。
比如,我們單手握持想要去點左上角的數字1時,手掌與螢幕右側邊緣有很大幾率會接觸,此時拇指再去點擊螢幕就沒有任何反應,必須刻意將手掌與螢幕離開一點才能成功觸碰到。
不只鎖屏,在系統其他介面下,我們也發現R9也有類似問題,希望OPPO能在後期予以調整。
在ColorOS 3.0下,全部系統自帶APP都進行了重製,整體效果看上去仍然是素雅小清新,相比此前的ColorOS 2.1,顏值的確高出了不少。
預裝的第三方應用也比較少,除了QQ和微信外,只有WPS、百度地圖、新浪微博以及網易新聞,均支持手動卸載。
嘗試登陸OPPO帳號後,我們發現ColorOS 3.0下的雲服務目前少了照片的備份功能,後來我們在相冊中看到了一條公告提示,是因為方案提供商業務調整,所以暫時停止了雲照片備份/還原功能,要找回此前的照片,必須手動登錄給出的網址手動下載。
其他資源整合方面,OPPO
R9還是比較豐富的,自帶主題、應用、遊戲商店,音樂接入了蝦米音樂,視頻則是接入了騰訊視頻,信息加入通知類信息自動歸類,電話支持在線識別陌生號碼,也支持黃頁功能,再加上上面預裝的幾款社交應用,整體還是非常接地氣。
這裡有一點小問題需要指出,電話在線識別陌生人號碼功能開啟後,每次開啟通話記錄都會延遲一會兒才會給出識別結果,就算是此前已經識別的號碼也需要重新聯網識別,來電時也需要等上那麼幾秒才能顯示出識別信息,這點需要OPPO繼續優化。
ColorOS 3.0保留了豐富的手勢和體驗功能,像是雙擊亮屏、熄屏手勢、體感撥號、體感接聽三指截屏等依然存在,桌面支持圖標快速跨屏移動、批量整理,整體的好用程度沒有問題。
在設置中,我們發現ColorOS 3.0將原本分布在電話、信息、瀏覽器等應用中的設置統一整合到了系統設置下,減少入口也能方便用戶查找。
不過,如今設置項這麼多,ColorOS是不是也該考慮在設置頂部提供一個搜索欄呢?
OPPO的後台多任務管理讓我們有種恍然進入了iOS9的錯覺,使用了幾乎完全一致的層疊卡片式設計,支持上滑關閉、下滑鎖定以及一鍵清理,從iOS轉移過來毫無上手難度,但如此致敬的設計真的好嗎?相信日後這也會成為不少用戶吐槽的槽點之一。
ColorOS 3.0會自動將QQ、微信等設為後台鎖定狀態,防止被清理導致接收不到消息通知等問題。
在實際的滑動操作手感方面,ColorOS 3.0目前的版本感覺跟手程度一般,默認的動效速度整體略微偏慢,有幾分優雅感但不夠爽快,通過開發者選項將動畫速度提升到0.5倍有所改善。
當然了,動效速度只是個人的使用習慣,用戶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調整,但跟手程度仍然需要OPPO做繼續的優化。
最後,在使用ColorOS 3.0時,我們還遇到了按下電源鍵後螢幕亮起遲緩的問題,也就是按下之後稍等一會兒才會亮屏,這個問題會不定時出現,希望OPPO能夠通過後續的系統更新升級儘快解決該問題。
•部分小結:
徹底扁平化的ColorOS
3.0,仍然保留了此前白+綠配色,圖標以及默認壁紙配色輕快活潑、再加上字重偏輕的默認字體,以及毛玻璃模糊的點綴,整體仍然是素雅小清新的感覺。
部分設計、功能明顯有著iOS以及MIUI等的影子,但這種借鑑的確讓ColorOS的易用性迅速提升,只是感覺ColorOS的特色越來越淡化,有些「偷懶」之嫌。
由於目前R9仍然是樣機狀態,相信隨著此後的系統升級,上面提到的一些小問題都會逐步得到解決。
另外,ColorOS
3.0能否也讓此前的OPPO機型升級體驗,同樣值得關注。
四、硬體性能:搭載聯發科Helio P10,滿足日常需求,附加功能提升使用體驗,但只是夠日常用
IT之家拿到的這台OPPO R9採用了聯發科的Helio P10(MT6755)晶片,搭配4GB LPDDR3內存以及64GB機身存儲,支持存儲卡擴展。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應該也是全球首款搭載Helio P10的手機。
聯發科的這款Helio P10採用了8*1.95GHz Cortex-A53 CorePilot架構,GPU放棄了使用多年的PowerVR,轉投ARM公版陣營,具體使用的是Mali-T860 MP2,主頻700MHz,選擇數據包相信會省心不少。
此外,P10還是首款採用台積電28nm
HPC+工藝的SoC,相比此前的HPC,在相同功耗下,速度提高15%;在相同速度下,漏電流降低50%,日常功耗表現比MT6752降低20-40%左右。
在存儲方面,P10支持LPDDR3和eMMC 5.1。
從以上內容來看,聯發科的Helio P10絕對性能相比MT6752提升有限,但功耗卻有著明顯的降低,聯發科也表示,這款P10更適合那些追求輕薄的智慧型手機。
此外,Helio P10身上還有不少值得注意的新特性,比如它採用了和X10一樣的雙ISP,支持2100萬像素單攝像頭或1600+800萬像素雙攝像頭,採用全新降噪/去馬賽克算法、PDAF相位對焦、影像HDR、低於200毫秒的連拍延遲和實時影片美顏等功能;採用全網通基帶,最大速率可達LTE Cat6級別;音頻方面,helio P10失真率、信噪比優秀,能達到110dB SNR與-95dB
THD的水平;支持「非接觸式心率檢測應用」技術,通過攝像頭便能讀取到準確的心率數據;搭載MiraVision 2.0技術,最高支持1080P 60fps影片,可靈活調節畫面顯示亮度,內建藍色光濾波器,可動態提升顯示、拍照等環境下的螢幕顯示效果。
這些都是Helio P10在體驗環節的加分項。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Helio P10的GeeKBench和GFXBench絕對性能數據。
IT之家認為,對於需要玩手游或大型3D遊戲的用戶而言,GFXBench下霸王龍場景(上圖二,紅色)1080P離屏幀率不應該低於25幀,如此才能保證優秀的遊戲體驗,至少也要驍龍801或聯發科MT6797起步;如果只是日常休閒小遊戲,那麼幀率也不應該低於15幀,這樣才能保證遊戲運行流暢。
如果追求日常使用絲滑流暢,不妨特別關注下GeekBench的單線程成績(上圖一,橙色),800以上可帶來非常優秀的日常使用體驗;500-800之間只能算較流暢,偶爾可見輕微卡頓;500以下放在今天來看的確有些寒酸了,日常使用中卡頓掉幀的現象也會比較明顯。
所以,OPPO R9的Helio P10硬體配置大概能給到用戶怎樣的體驗,適合什麼樣的用戶選擇大家也應該清楚了。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Helio P10的發熱和穩定性測試
我們使用拷機軟體對OPPO R9進行8線程和GPU同時滿負荷壓力測試,連續4分鐘運行後,OPPO R9給出了如下的數據,穩定性方面相當的優異,測試臨近結束時測得的機身最高溫度為43.3攝氏度。
具體來說,測試一開始,R9的Helio P10會以4*1.95GHz A53+4*1.14GHz A53的方式運行,而不是MT6752的八核同時達到最高主頻,這也解釋了為何Helio P10的多線程成績反而不如MT6752。
持續壓力測試情況下,P10的4個低主頻A53核心還會以1*1.95GHz A53+3*1.01GHz
A53的方式交替運行,從而在維持性能不降低的同時,讓部分核心得到休息以緩解整體發熱和功耗,實際的CPU運算能力一直維持在38GFLOPS(GFLOPS:每秒10億次浮點運算)左右,而GPU運算能力則穩定在22.5GFLOPS。
CPU、GPU同時滿負荷壓力測試開始165秒左右,高主頻A53核心開始略有鬆動,主頻從1.95GHz降低到1.75GHz,性能上略有滑坡,稍作停歇後偶爾還能再度重返1.95GHz,實際的穩定性表現不錯,發熱控制也比較理想。
在日常使用情況下,OPPO R9的Helio P10調控整體「降」的比較積極,隨著使用需求的增加,P10也會主動增加核心以及主頻以滿足需要,但需求停止後,例如桌面滑動停止時,P10又會立刻關閉額外的7個核心,僅保留1個核心,從而換來更好的續航能力。
實際的流暢度,大家可以通過下面的條形GPU呈現模式圖(俗稱流暢度玄學曲線)來感受一下。
總體而言,Helio P10顯然更加注重日常使用體驗以及穩定性,全新HPC+工藝帶來的續航和發熱改善都比較明顯,全網通、雙ISP的加入對於改善手機整體使用體驗效果明顯,總體非常均衡,但它的絕對性能還是比較有限,僅適合那些以日常電話信息使用、社交軟體、休閒小遊戲為主的用戶,絕對也會成為不少千元機的主力選擇之一。
根據聯發科的官方說法,目前已經有超過100台搭載Helio
P10的手機計劃上市。
不過,這僅僅是就聯發科自己而言,高通今年推出的全新中端晶片驍龍650/652同樣提升巨大,性能上明顯完勝聯發科P10,只不過在價格和成本上要略高些。
▼關於充電和續航
OPPO R9內置2750mAh容量電池,支持VOOC閃充,當然這並不是15分鐘充滿2500mAh的超級VOOC「黑科技」。
即便如此,OPPO
R9依然表現出了非常不錯的充電效率,在使用原裝充電器和數據線的情況下(也只有此時R9才會啟用VOOC閃充,充電器、數據線兩者缺少任何一個,都只能使用普通模式進行充電),R9充電10分鐘電量即可增加20%以上,而且在75%的電量之前一直會保持高速充電,之後速度會逐步滑落,完整充滿一次大概需要70分鐘左右,實際效率表現不俗。
得益於Helio P10新工藝帶來的能耗降低,OPPO R9在實際續航中的表現也非常不錯,在保持WiFi和移動數據連接,同時開啟一半外放音量的情況下,在線連續播放45分鐘720P超清視頻僅耗電7%,整晚8小時待機耗電2%,日常中等強度使用情況下用夠一天半基本沒問題。
五、拍照
ColorOS
3.0也換上了全新的相機應用,簡單上手後發現竟然如此熟悉,原來OPPO這裡又借鑑了一把iOS的拍照應用設計,不過功能上明顯增加了不少。
點擊右下角的「濾鏡」Logo後,即可看到R9的全部拍照模式,其中包括了超清畫質、GIF動畫、專業模式、雙重曝光、炫彩濾鏡、普通拍照六種,OPPO此前的拍照插件商店功能消失不見,整體功能變得更加間接,畢竟像是光繪等功能,在專業模式下通過調節完全可以手動實現。
看上去確實是簡單了不少,此前的OPPO拍照模式全部下載後會有兩頁之多,真正用的時候要找起來也不是很方便,筆者個人還是贊同這種精簡入口的改變。
得益於Helio P10雙ISP的加入,OPPO R9在使用HDR、超清畫質等模式等進行拍照時速度有了明顯的提升,夜間場景下取景畫面的流暢性也有了顯著的改善,這些都是P10在體驗方面提升顯著之處。
OPPO R9也將極致美顏4.0集成到了單獨的美顏相機模式中,滑動即可開啟,可手動調節美顏級別,也可以對膚色進行細微調整。
喜歡自拍的朋友,還可以將自拍照片OPPO樂園中。
OPPO R9採用了16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超過後置攝像頭的1300萬像素,這種「前比後高」的設計,似乎更適合外出旅行使用自拍杆等的拍攝場景需要。
▼接下來我們就來通過實際樣張看看OPPO R9的實際拍照效果到底如何。
日間實拍樣張100%中心裁切
夜間實拍樣張100%中心放大裁切
未開啟HDR
已開啟HDR
從實拍樣張來看,OPPO R9在日間場景下的解析力表現十分不錯,但白平衡輕微偏灰偏藍,色彩上口味略冷清,但好在畫面的對比度還不錯,在國產手機中成像仍然算得上是比較通透。
夜間場景下,OPPO
R9大多會保持1600左右的感光度,快門速度多為1/15-1/17秒,夜間手持情況下稍加穩定即可拍出純凈度不錯的照片,成片率較高,畫面的解析力較日間下滑明顯,但在國產1300萬像素攝像頭手機中依然處於較高水準,對於眩光的控制堪稱優秀,若是色溫能稍稍偏向於暖色調節,可能更有味道。
IT之家在發布會現場使用蘋果iPhone6s和OPPO R9的極致美顏進行了實際自拍對比,大家來看看OPPO R9自拍的效果:
蘋果iPhone6s自拍
OPPO R9自拍效果
六、總結
綜合以上內容來看,OPPO對於消費者心目中「好用的中端手機」的理解有了更進一步的加深,想購買中端手機的用戶可能並不需要頂級的硬體規格和性能或不想花費太多的金錢,使用場景多是日常通訊、社交軟體、休閒小遊戲、拍照等簡單情況,但是對性能參數之外的品質做工、手感、續航、售後服務等等的綜合體驗有著比千元機更高的要求。
OPPO
R9明顯是在這樣的設計導向下應運而生的產品,整體產品給人的感覺中庸平衡,但如果你的使用需求剛好符合OPPO R9的目標客戶人群畫像,那麼它的的確確能給到你不錯的綜合體驗,單一方面拿出來不怎麼出色,但綜合起來卻是另一番體驗。
簡單來說,就是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OPPO R9在產品的平衡性上的確有了明顯的進步,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指出的是,OPPO R9明顯借鑑了不少現有機型、UI的成熟設計,雖然之後也有明顯的吸收再優化之舉,但依然讓R9本身的產品個性非常模糊,多少有些偷懶、取巧的感覺。
它是新機,但並無太多新(這裡的「新」指創新)意。
最後,IT之家的購買建議也很簡單,如果你剛好符合上面提到的R9目標人群畫像,我們建議你不妨在購機時考慮下它,或者到線下實體店實際體驗試用一下。
如果追求極致性能、更高層次的產品均衡或者性價比,那麼OPPO R9明顯就不值得推薦。
TCL 580評測:"炫""耀"奪目的輕商務手機
如今,智慧型手機已經是我們的得力助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所以它不應只是一台冰冷的機器;正是出於這樣的考量,智慧型手機廠商開始賦予手機一種「情感」,TCL全新品牌理念就是在打造有情感的產品。三個月...
暢玩兩天不斷電,360 N4S驍龍版深度體驗報告
市面上有不少高配低價的手機,但單論配置上能達到旗艦級的千元機真心不多,前些年鎖定在「小米、魅族」身上的特殊優勢逐漸被打破,奇虎360在7月1日發布的360手機N4S,可以說是又一台千元「神器」,...
金屬機身+本地優化 三星蓋樂世C5評測
金屬機身本地優化 三星C5評測現在國內手機市場受到了國產手機的浪潮衝擊,在中高端方面價格被拉低了幾個檔位,在比拼性價比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這種影響下,國際品牌也紛紛加入了戰團。作為國際品牌代表之...
顏之有物兩千內的王者機360手機N7Pro開箱圖賞
8月21日,360手機N7Pro發布,從發布會官方宣傳看,這是一款集顏值、性能、高安全性和高性價比於一身的神機。23日首銷時,滑鼠疾點搶到一部,目前已收到幾天,閒著沒事,今天開箱拍照,和大家品茗共賞。
金屬之美·舞動青春 華為暢享5S體驗評測
轉眼間已經進入12月份,在年底之際手機圈又熱鬧非凡,各大廠商最後發力推出壓軸大作。在剛剛以高逼格姿態發布完Mate 8之後,華為又舉行了一場以「青春放手玩」為主題的派對。本次華為推出了華為暢享5...
樂芒C1評測:機身手感出眾,系統體驗有驚喜
1樂芒C1評測:金屬機身手感出眾回頂部儘管近幾年,越來越多國內手機廠商紛紛走向高端化,然而還是有些廠商選擇將目光瞄準到學生、老人等非常關注的千元機市場。相信很多用戶對lephone這個品牌還是有...
昨天,今天和明天,這一次金立S6 Pro選擇了未來
金立,作為國產手機品牌的老牌勁旅,如今在不少消費者心裡依然留存著「語音王」,「劉德華」等品牌形象。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如今的金立早已經重整旗鼓,徹底和過去說拜拜了。
華為Mate 8評測:繼承者的新高度
如果談到國產品牌中最受關注的品牌肯定是非華為莫屬,而國產品牌中的高端商務旗艦機很多人第一個會想到華為Mate系列手機。華為Mate系列成功地在國產商務旗艦手機中占據了半壁江山,它靠的不僅僅是標誌...
千元旗艦,攝影不輸蘋果6s---努比亞minis評測
▼努比亞在國內手機圈中一直以深耕影像領域的品牌,其對攝影領域的專注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每一款產品的配置也都相當給力,性價比極高。努比亞Z11 miniS雖然定位中端,但是依然配置了索尼2300萬像...
告訴你到底該選誰,魅藍metal與魅族MX5對比評測
就在今年的6月底,魅族以「Born To Kill」的旗號為我們帶來了全金屬機身的魅族MX5。今天伴隨著鄧紫棋的歌聲,魅族三壯士:白永祥、楊顏、李楠又發布了首款採用金屬後殼的魅藍新品——魅藍me...
自拍效果讓iPhone 6S汗顏,OPPO R9深度體驗
3月17日,OPPO正式發布了旗下全新的R系列新品:OPPO R9/OPPO R9 plus。此前,憑藉著「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的刷屏廣告,OPPO R7取得了還算不錯的成績;而在今年的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