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neX的黑科技,自動駕駛的新暢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言:當別人跟風式地吐槽蘋果發布會,貶低蘋果新手機的時候,我們是否需要換個角度,運用跨界思維,靜下心來聊聊它的黑科技,再暢想下我們未來出行需要用到的全自動駕駛車呢?

喬幫主會不會再次欲哭無淚?那句「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的口號,在9月13日「蘋果春晚」中,不但沒有被繼任者蒂姆·庫克喊出來,反而還遇到在當天收盤時,蘋果報收160.86美元/股,跌幅達到0.40%的窘境。

當看到蘋果發布毫無「尿點」的iPhone 8、iPhone 8 Plus、Apple Watch Series 3、Apple TV 4K而失望之餘時,貴得稍許離譜的iPhone X,或許能給予果粉一絲慰藉。

讓吃飽喝足的人們隨意吐槽吧,讓自以為是的觀點領袖指手畫腳吧,讓不良商家們各種營銷吧。

堅持有料、有觀點、冷思考的車科院,卻要從跨界的角度來思考和探討蘋果新手機引發的關聯效應。

雖然,蘋果公司「Project Titan「造車項目已宣告破產,但打著「hello,未來」標語的iPhone X,它到底搭載了哪些黑科技或與汽車相關的功能?透過這些黑科技或功能,我們眼中的搭載L5級自動駕駛技術(SAE定義的完全自動化)的未來汽車,到底會是什麼樣子呢?

蘋果極力宣揚iPhone X再次定義了未來手機10年。

哇,好大的口氣!全面屏、OLED曲面屏、雙面玻璃、A11 Bionic處理器、Face ID(面容ID)、Qi無線充電技術、2436x1125 解析度、AR增強顯示技術等等這些黑科技,未來汽車都會配備嗎?

iPhone X的全面屏vs自動駕駛車的交互屏

蘋果官方對其搭載的全面屏(全稱為「5.8英寸超視網膜高清全顯示屏」)是這麼闡述的:整部 iPhone X,看起來就是一塊幾乎整面的螢幕。

這與小米官方對小米MIX2全面屏闡述的「正面幾乎全是螢幕,仿佛握著一塊透明玻璃」似乎還不夠富有煽動性。

另外,iPhone X不僅首次用上了OLED材質的全面屏,而且螢幕下方取消了Home鍵。

同時還支持3D Touch壓感操作,材質為OLED,支持HDR顯示,採用2436 * 1125 像素解析度以及458 ppi。

那麼,作為人工智慧最重要的應用場景之一的自動駕駛,人們對自動駕駛車搭載的智能螢幕會是什麼形態的呢?要知道,特斯拉Model S 搭載的17 英寸觸摸屏,已經成為汽車界的標杆了。

而車科院認為,具備L5級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的未來汽車,其智能交互屏具備形態不固定化、自動調整尺寸比例、螢幕無按鍵、語音交互指令等極富智能、彈性功能的集成式顯示屏。

遙想一下,未來汽車擁有形態不固定化、自動調整尺寸比例的智能交互屏後,所見之處,都可以智能交互屏進行操控。

言外之意就是,不管做在前排、中排或後排的駕乘者,都可對內後視鏡、車窗、車頂、座椅背面屏、前擋風玻璃、後擋風玻璃甚至外後視鏡進行娛樂、導航、工作等指令操控。

未來汽車的交互屏,擁有螢幕無按鍵、語音交互指令這兩項酷炫的功能後,正式宣告解放了你的雙手。

譬如在車內,只要「一聲令下」,說一句我要去附近一家日本餐廳吃壽司,汽車交互屏上立馬搜出壽司餐廳,自動導航帶你去往該目的地。

iPhone X的Face ID技術vs自動駕駛車的刷臉啟動

iPhone X取消了前置Home鍵,又不想把指紋識別放在背部(擔心用起來會很彆扭,影響用戶體驗),而屏下指紋識別又要到明年才能量產,留給iPhone X的也就只有Face ID人臉識別了。

雖然在9月13日發布會現場,蘋果軟體工程副總裁Craig Federighi 給大家首秀Face ID 解鎖,因沒有配備虹膜識別技術,結果當場出現尷尬一幕,識別失敗!但車科院認為,不能否定這項技術的先進性。

推及汽車,未來,每一位用戶擁有全自動駕駛車的同時,其實已經將用戶的個人ID與車進行捆綁在一起了。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當你剛要坐進車內,車倆已經自動識別到你的ID帳號,隨後,你只要「正襟危坐」,姿態擺正,臉對著正前方的螢幕,嘟嘟嘟,刷臉成功,車輛立馬啟動了。

iPhone X的Qi無線充電技術vs自動駕駛車的無線充電

無論是手機、輪船、飛機還是汽車,沒有動力,一切都是擺設。

動力從何而來,是從能量而來的。

對於手機來說,電能就是手機正常運轉的基礎保障。

對於未來汽車來說,可以不用汽油,但是電能一定是應用最廣泛的燃料(也許會有氫能、太陽能等其它燃料來轉換成動力)。

三星曾多次在廣告中吐槽過蘋果的iPhone不支持無線充電功能,不過今年三星再也不能拿這當子彈了,因為蘋果發布的iPhone 8,iPhone 8 Plus以及iPhone X都支持Qi無線充電。

以後果粉們無論是在餐館、商店還是車內、機場等各種場景,都能使用無線充電。

而說到自動駕駛車的無線充電,車科院建議大家可以用更開放式的心態進行暢想。

車科院認為,自動駕駛車的無線充電,其實已經突破了「把車停在指定區域進行無線充電(有可能是停車位或其它充電區域)」的界定了。

未來的交通設施,比如高速路、城市道路等,其實本身已經集成電池儲蓄、感應充電等功能了。

當你駕駛無人車,經過高速或城市道路,其實你的車就已經在充電了。

iPhone X的A11仿生晶片vs自動駕駛車的學習算法

機器不可怕,可怕的機器會學習,揣摩人的情感,最終顛覆人類。

與iPhone 8,iPhone 8 Plus一樣,iPhone X也搭載了蘋果史上最強悍、聰明的A11仿生處理器晶片,擁有每秒運算次數最高可達 6000 億次的神經網絡引擎和43億個電晶體,同時,還配備了四個能效核心和兩個性能核心,圖形處理器速度也提升不少,比上一代A10 Fusion更加出色。

更可怕的是,iPhone X的A11仿生晶片會帶來更上乘的用戶體驗。

A11仿生會在性能核心與能效核心之間合理分配任務,智能地管理晶片的澎湃性能。

因此,無論是發簡訊還是瀏覽網頁,你常用的操作都能迅速完成,而且耗電也更少。

增強現實,再增強一步。

有了A11仿生,增強現實類遊戲和app的流暢度、真實感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總而言之,擁有A1仿生晶片的iPhone X,確實可以秒殺不少國產機。

對於想要實現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而言,除了需要海量數據、傳感器、高精地圖外,學習算法或計算能力同樣起著關鍵性作用。

而其中,最能體現學習算法的一項關鍵指標就是每秒運算次數。

運算次數越多,車輛自動駕駛時,對周邊環境的感知和處理能力就越強,安全係數也就相應得到提升。

車科院有話說——存在即合理。

不管繼任者蒂姆·庫克管理的蘋果,一次次地讓天堂上的喬幫主感到失望和無助,但是,透過蘋果每次發布的新品,我們更需要有自己的觀點,來暢聊一下更遙遠的智慧出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