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聾發聵 - 基隆市武崙國小成語詞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注音一式, ㄓㄣˋ ㄌㄨㄥˊ ㄈㄚㄎㄨㄟˋ. 漢語拼音, zhèn lóng fā kuì. 出處, 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一:「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 振聾發聵 注音一式ㄓㄣˋㄌㄨㄥˊㄈㄚㄎㄨㄟˋ 漢語拼音zhènlóngfākuì 出處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一:「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 釋義聵:天生耳聾,引伸為不明事理。

聲音很大,使耳聾的人也聽得見。

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麻木的人,使他們清醒過來。

萌典 教育百科 難字註解 聵 耳 ㄎㄨㄟˋ kuì 萌典 國際電腦漢字及異體字知識庫 [形] 1.耳聾、聽不見。

宋.范成大〈大暑舟行含山道中雨驟至霆奔龍挂可駭〉詩:「盆傾耳雙聵,斗暗目四眩。

」 2.糊塗不明事理。

如:「昏聵」。

唐.皮日休〈耳箴〉:「近賢則聰,近愚則聵。

」 [名] 耳朵聽不見的人。

如:「振聾發聵」。

《國語.晉語四》:「嚚瘖不可使言,聾聵不可使聽。

」 補充說明 釋義 振聾發聵(本意是聲音很大,令人警醒;竟被誤作聽力下降,像個呆頭呆腦的聾子。

)   這個成語的出處在清代大才子袁枚那裡,他寫過《隨園詩話補遺》,卷一中有句話:「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聵,耳聾。

「振聾發聵」,即發出很大的聲響,使耳聾的人也能聽見。

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的人。

FROM:http://bbs.tiexue.net/post2_2160360_1.html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