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不能為憑!各式各樣的錯覺為何能欺騙我們的大腦? - 泛科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亞里斯多德發現,觀看瀑布時,若將目光從流水移至靜止的石頭上,便會覺得石頭好像往水流的反方向移動;此錯覺現象稱為「運動後效」(motion ... 00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00人體解析生命奧祕萬物之理眼見不能為憑!各式各樣的錯覺為何能欺騙我們的大腦?知識大圖解・2017/09/20・1765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SR值463・五年級+追蹤圖/Pixabay日常生活中,大腦會持續藉由人體的各種感知來認識世界。

大腦得不斷地接收龐大的資訊量,因此它經常會抄捷徑,以簡化所見所感,同時賦予這些資訊最可能的詮釋。

這麼做有助於讓大腦專注在重要的事情上,而非兼顧一切。

大腦也相當擅長預測,因此能彌補在接收並處理感官所傳來的訊號,與實際產生視覺或觸覺之間的些微時間差。

然而,抄捷徑及預測也可能導致大腦受騙上當。

數千年來,人類不斷發現能欺騙心智的新方法,在石器時代岩洞壁畫中所發現的視錯覺繪畫即為一例。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表示:「我們雖能信賴感官知覺,但它們也極易受騙上當」──這種產生錯覺的狀況即現今所稱的「瀑布效應」(waterfalleffect)。

亞里斯多德發現,觀看瀑布時,若將目光從流水移至靜止的石頭上,便會覺得石頭好像往水流的反方向移動;此錯覺現象稱為「運動後效」(motionaftereffect),為大腦中負責偵測運動的特定神經元太過疲累所致。

當視線從瀑布移至石頭上時,其他神經元過度補償了那些疲累不堪的神經元,因此造成了石頭移動的錯覺。

「瀑布效應」是當視線從瀑布移至石頭上時,其他神經元過度補償那些疲累的神經元,因此造成了石頭移動的錯覺。

比起亞里斯多德的時代,現今要研究大腦的錯覺反應可簡單多了。

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科學家得以分析人們看到特定景象或經歷某些事件時的腦部處理過程,並研究大腦的即時反應。

但大腦仍有許多待探索之處,因為人們對某些錯覺所產生的反應目前仍無合理的解釋。

我們如何看見外在的世界?眼睛是窺探世界的窗,且能幫助大腦精細地建構出周遭環境的彩色3D動態景象。

眼球的運作原理類似相機:光線從水晶體進入,聚焦在稱為視網膜的感測器上。

雙眼甚至能如相機般改變焦距──眼部肌肉能將水晶體拉成扁平狀,以利望遠;或把水晶體變厚,以便觀近。

眼睛視覺。

圖/《知識大圖解2017年9月號》光線一抵達視網膜,即會被感光細胞(桿狀細胞與錐狀細胞)偵測到。

黑暗中的視覺由桿狀細胞負責,使人能看見黑白的單色影像;錐狀細胞則能讓人在較亮的環境下看見色彩與細節。

光線照在感光細胞上時,細胞中的化學物質會產生變化,以將電子訊號傳至大腦。

大腦會結合並比對兩眼所接收到的資訊,以正確重建有豐富景深及色彩對比的周遭影像。

成像過程僅需百分之一秒左右,讓我們幾乎能即時看見外界。

大大小小?艾賓豪斯錯覺、龐氏錯覺當看著兩個相鄰的物體時,每個人大概都能自信地分辨兩者的大小是否相等;但有些錯視的例子已證實,人們其實並非每次都能正確地分辨。

辨識出錯的原因為:大腦通常會透過鄰近的物體來估算目標物的大小,因此極易受周遭環境所誤導。

艾賓豪斯錯覺(Ebbinghausillusion)即為一例。

許多人會覺得右邊的橘色圓圈比左邊的大,但事實上兩者的大小相等。

大腦會藉由灰藍色圓圈的尺寸來判斷橘色圓圈的大小;左邊的灰藍色圓圈尺寸較大,所以其中心的橘色圓圈看起來就相對較小。

艾賓豪斯錯覺(Ebbinghausillusion)。

圖/《BCC知識2017年9月號》周遭環境也會影響大腦的縱深感受,使物體看起來比實際上來得近或遠。

如同龐氏錯覺(Ponzoillusion)圖解,縱深感受的錯覺也會連帶影響我們對於物體大小的判斷。

正是這種錯覺,讓月亮在接近地平線時看起來比較大。

圖/《知識大圖解2017年9月號》閃爍的螢幕若用錄影機錄下液晶螢幕的畫面,會覺得螢幕似乎常在閃爍。

這是因為螢幕其實真的不斷地閃爍,只是我們誤以為看到了連續的影像。

錄影機在拍攝螢幕的畫面時,其實是快速地拍下一系列照片,再把照片接合,創造出動態影像。

因此,若錄影機的幀率(framerate)與正在錄製的螢幕畫面不一致時,就會錄下畫面閃爍的影像。

另一方面,由於人眼會不斷地將資訊傳至大腦,所以眼中會持續留著螢幕光線所投射出的後像(afterimage),以便填補閃爍時的空白。

圖/Pixabay 本文摘自《知識大圖解》第24 期(2017年9月號)我要跟泛科學說「   」!參加泛科學網站體驗調查,提供意見還能拿禮卷!如何打造科學家的房間!科學實驗室EP.6—會動的AR繪本利用阿基米德浮力原理,當玻璃小球浮起時測量氣溫~伽利略溫度計交換禮物大賞!QUALY醉愛北極熊酒瓶塞數學好無聊、不實用,到底為什麼要學數學?給大人玩的理財桌遊,從此航向財富自由!交換禮物首選、推理迷必買!台灣推理作家協會20週年限定週邊相關標籤:功能性磁振造影大腦瀑布效應運動後效錯覺熱門標籤:量子電腦諾貝爾獎前列腺勃起人工智慧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0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知識大圖解76篇文章・ 3位粉絲+追蹤HowItWorks擅長將複雜的知識轉化為活潑有趣的圖解知識,編輯方式以圖像化百科呈現,精簡易懂、精采動人、深入淺出的圖文編排,讓各年齡層的讀者們都能輕鬆閱讀。

RELATED相關文章想和誰做愛=你的性傾向嗎?青少年的性向探索與出櫃困境feat.同志諮詢熱線夜盲【科科聊聊EP76】【2012諾貝爾化學獎】藥物開發新突破:「G-蛋白偶聯受體」功能研究破解兒童近視迷思:看書其實比看電視更容易導致近視人見人愛的「歐派」如何發育?——關於乳房隆起,人人都該提早知道的三兩事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從族群耆老的死亡,看見黑猩猩的「同理心」——《我們與動物的距離》13小時前鼻子裡的房客17小時前從童年創傷到大規模暴力瘋狂──《小丑》背後的心理分析31天前逼近50%的癌症研究實驗無法被重現?RPCB耗時8年點出「再現性危機」12天前偉大科學家,假若是渣男?112022/01/06當AI的「深度學習」形成偏見,法規該如何遏止傷害?52022/01/07電子貨架標籤真的比紙本商品價格卡划算嗎|2021數感盃|高中專題|優選32021/12/27如果「基因編輯」可以根治心理疾病,我們應該這麼做嗎?——《破解基因碼的人》22021/12/2701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10人體解析專欄活得科學社會群體精神心理想和誰做愛=你的性傾向嗎?青少年的性向探索與出櫃困境feat.同志諮詢熱線夜盲【科科聊聊EP76】PanSci・2022/01/13・3155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追蹤泛泛泛科學Podcast這裡聽:2022年重磅第一集,泛泛泛科學驚動武林的「性教育專題」回來了!今年主題「談性先修班」將介紹各種18歲以下就該了解的「非18禁」性知識。

因此不管你是未成年還是老司機,都該來聽聽是否還有你不知道的性事。

本集節目,我們再度請到節目史上收聽率最好的「流量王」——同志諮詢熱線,與我們聊聊青少年的性向迷惘。

「想跟什麼性別的人上床」能代表你的性向嗎?網路上的性向測驗真的準嗎?該如何面對「出櫃」這個大難題?家長該如何接受「同志孩子就是你的孩子」的事實?01:01「性向困惑」比青春期來得還早多數國外研究顯示,人們對自身性傾向產生困惑的年紀,平均為9至12歲之間,比台灣普遍認定的國、高中青春期還來得早。

夜盲也解釋,此年紀孩童還處於小學中高年級,可能較難表達內心感受,再加上直至青春期荷爾蒙作祟,性慾表現可能才較為明顯,性傾向才會更為明確。

y編表示,自己直到成年才開始摸索自身性傾向的可能性,也覺得若在求學期間就察覺、辨認,便能更早認識自我。

05:36「想跟誰上床」代表你的性向嗎?夜盲說明,「性傾向」分為三個面向:一是你對什麼性別產生性慾,二是你與什麼性別發生性行為,三是你對自身身份的認同為何(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等)。

若從身心精神科來看,若一個人對性的慾望、行為與認同一致,十分肯定自身性傾向,代表其身心狀態較為健康;反之若不一致,如一個人與同性發生性行為,卻無法認同自己為同性戀,身心狀態較容易出問題,較常發生在社會氛圍較保守的環境,或者年長者及「深櫃」同志身上。

延伸閱讀:【同婚周年】年輕人的同志比例有多高?由統計研究看見身邊的「非異性戀者」若一個人對性的慾望、行為與認同一致,十分肯定自身性傾向,通常其身心狀態較為健康。

圖/Pexels08:18性向測驗當「遊戲」玩就好雖然網路坊間流傳各種「性向測驗」,但夜盲建議當「趣味測驗」就好,目前學界並無研擬出任何「測量性向」的量表。

夜盲也表示現在網路資訊發達,並且有許多出櫃LGBT名人接受訪談,青少年同志若要了解自身性向,很容易從中摸索探詢。

然而,他也提及由於在女性的同儕關係或校園環境,對性別議題較為開放,因此女性在探索性向時,較能找到支持對象;相對而言,男同志較容易遇到不友善對待,求學期間也較不敢出櫃。

15:06性向無法被「外力」改變現今台灣社會更為開放,討論性傾向、性別認同與性別氣質,逐漸由以前的「兩性」討論,轉而以「性別光譜」討論每個人「多元性別」的可能性,性別可能隨時空環境、身心狀況有所流動的觀念,也逐漸被大眾接受。

雖然科學家對人的性向差異仍未有定論,但已有證據指出,性向無法因「外力」介入而被強制改變。

因此,夜盲也呼籲師長們,讓孩子自在接納自身的慾望或情感,能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維持更健康的的身心狀態。

延伸閱讀:同性戀不是病!WHO聲明同性戀相關心理疾病沒有科學基礎「勃起」能測出性傾向?關於陰莖充血——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18:57青少年探索性向時間已大幅縮減台灣社會在推動性別議題上,已有顯著的進步,青少年同志探索性向的時間,也大幅縮減。

夜盲舉例,過往耗費十餘年時間,才確認自身性向,但資源更豐沛的當代青少年,可能僅花一年就足以認識自己。

不過,也由於現在網路資源豐富,青少年仍可能從中獲得錯誤資訊,因此夜盲認為,學校正規體系的性別教育依然重要,能讓孩子對自己身體與慾望有初步認識。

現在網路資訊豐富,青少年同志探索性向的時間大幅縮減,也可能從中獲得錯誤資訊。

圖/Pexels23:07出櫃的「溫水煮青蛙」策略青少年出櫃的風險在於,多半還未有經濟能力,仍需倚靠家長照料,社會歷練通常也不足,相對成年人較無支持資源,也較難面對出櫃後社會的敵意,若選擇與親近同儕出櫃,也得看該環境對同志的接納程度而異,仍可能遭受不友善對待。

夜盲分享,許多青少年出櫃採「溫水煮青蛙」策略,先和朋友或家人分享同志、LGBT族群相關時事,試探他們對新聞的想法,再逐漸調整他們的刻板印象,如確認他們有接納同志的可能性再出櫃。

30:10與家長出櫃前的「行前準備」對青少年同志來說,與父母或親近長輩出櫃通常最為困難。

夜盲建議,可先向價值觀較相近的兄弟姊妹出櫃,也可和性別友善的長輩親戚透露,他們都可能成為支持來源,待向父母出櫃後,作為「潤滑劑」與父母溝通。

此外,他也提及,出櫃前可先從爭取自己想念的科系、希望發展的興趣,讓父母了解你已是獨立個體,做事深思熟慮,並非衝動行事,同時也能在意見不合時,先練習面對摩擦、調解衝突,作為出櫃前的「行前準備」。

延伸閱讀:【同婚周年】長輩願意來參加同志婚禮嗎?該如何「出櫃」?同志與家人的互動樣貌研究34:53出櫃後不被接納怎麼辦?青少年同志出櫃與否仍依個人意願,如果意識到身邊環境不宜出櫃,如何把「櫃子關好」也是課題,例如:社群上開小帳、分身帳號,以免家人發現同志身份。

如果出櫃後,家人反應不盡理想,講出令人難堪的重話,夜盲建議青少年不要「往心裡去」,家人可能僅是一時難以接受事實,也許短時間先不提相關話題,讓他們有時間消化。

如家中仍有許多衝突,也須找到支持自己的資源,如:向朋友、輔導老師或同志熱線傾訴,或參加熱線的青少年同志聚會等。

39:24家長面對「小孩是同志」的事實夜盲在同志諮詢熱線服務時,接觸的同志家長常會希望盡快「解決」小孩的出櫃問題,甚至詢問是否孩子的性向仍有「轉圜餘地」,情緒多半低落且焦慮。

因此,他建議家長要先緩和自身情緒,找尋抒發心情管道,或尋求專業醫療協助,穩定身心後再試著閱讀性別書籍、接觸相關團體等,理解同志及LGBT族群,再與孩子好好溝通。

他也再度強調,性向無法被外力影響,因此家長更應學習調適,孩子可能與你理想中的「不一樣」。

延伸閱讀:歧視同志可能「治療」嗎?44:24同志孩子還是你的孩子青少年同志向家人出櫃,代表願意展現自身真實狀態,希望家人能理解並接納。

夜盲提醒同志家長們,孩子儘管多了「同志身份」令你感到陌生,但本質仍與過去無異、依然是你的孩子,對待他們的方式不應有所差異。

他也提及,許多父母得知孩子為同志後,開始轉念並正向思考,認為這是孩子給予他們的課題,應要好好面對。

現在的同志諮詢熱線,也有提供同志家長的諮詢服務,青少年同志聚會也開放線上場次,讓相異縣市的同志也有機會認識、扶持彼此。

我要跟泛科學說「   」!參加泛科學網站體驗調查,提供意見還能拿禮卷!如何打造科學家的房間!科學實驗室EP.6—會動的AR繪本利用阿基米德浮力原理,當玻璃小球浮起時測量氣溫~伽利略溫度計交換禮物大賞!QUALY醉愛北極熊酒瓶塞數學好無聊、不實用,到底為什麼要學數學?給大人玩的理財桌遊,從此航向財富自由!交換禮物首選、推理迷必買!台灣推理作家協會20週年限定週邊相關標籤:LGBT出櫃同志性向性教育性教育2性教育專題青少年熱門標籤:量子電腦諾貝爾獎前列腺勃起人工智慧所有討論 0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PanSci84篇文章・ 331位粉絲+追蹤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

RELATED相關文章想和誰做愛=你的性傾向嗎?青少年的性向探索與出櫃困境feat.同志諮詢熱線夜盲【科科聊聊EP76】【2012諾貝爾化學獎】藥物開發新突破:「G-蛋白偶聯受體」功能研究破解兒童近視迷思:看書其實比看電視更容易導致近視人見人愛的「歐派」如何發育?——關於乳房隆起,人人都該提早知道的三兩事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從族群耆老的死亡,看見黑猩猩的「同理心」——《我們與動物的距離》13小時前鼻子裡的房客17小時前從童年創傷到大規模暴力瘋狂──《小丑》背後的心理分析31天前逼近50%的癌症研究實驗無法被重現?RPCB耗時8年點出「再現性危機」12天前偉大科學家,假若是渣男?112022/01/06當AI的「深度學習」形成偏見,法規該如何遏止傷害?52022/01/07電子貨架標籤真的比紙本商品價格卡划算嗎|2021數感盃|高中專題|優選32021/12/27如果「基因編輯」可以根治心理疾病,我們應該這麼做嗎?——《破解基因碼的人》22021/12/27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