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諾·拉圖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布魯諾·拉圖爾(法語:Bruno Latour,法語:[latuʁ],1947年6月22日-),法國哲學家、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

是科學技術與社會 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 布魯諾·拉圖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布魯諾‧拉圖爾BrunoLatour布魯諾‧拉圖爾。

於2017年攝於台灣出生(1947-06-22)1947年6月22日(75歲) 法國科多爾省博訥機構巴黎高等礦業學校巴黎政治大學倫敦政經學院阿姆斯特丹大學獎項郝爾拜獎(2013)京都獎(2021)時代當代哲學地區西方哲學學派歐陸哲學社會建構主義行動者網絡理論著名思想行動者網絡理論,非現代 受影響於 米歇爾·塞爾,格雷瑪斯(英語:AlgirdasJulienGreimas),加布里埃爾·塔爾德 布魯諾·拉圖爾(法語:BrunoLatour,法語:[latuʁ],1947年6月22日-),法國哲學家、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

[1]是科學技術與社會[2]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theory)的主要開創者之一。

學術與著作[編輯] 科學實踐的研究一向與社會建構主義的科學哲學息息相關。

但拉圖爾從主觀/客觀的雄辯中退出,重新發展對實踐中行動的探討。

拉圖爾與米歇爾·卡隆(英語:MichelCallon)和約翰·羅創立了行動者網絡理論,這是一種受到哈羅德·加芬克爾(英語:HaroldGarfinkel)的俗民方法學、格雷瑪斯(英語:AlgirdasJulienGreimas)的生成符號學和塔德的社會學影響的建構主義方法。

拉圖爾已中譯的著作有 《實驗室生活:科學事實的建構過程(英語:LaboratoryLife)》(1979) 、《科學在行動:怎樣在社會中跟隨科學家和工程師(英語:ScienceinAction(book))》(1987)、《巴斯德的實驗室》(1988) 、《我們從未現代過︰對稱性人類學論集(英語:WeHaveNeverBeenModern)》(1991) 、《自然的政治:如何把科學帶入民主(英語:PoliticsofNature)》(1999)等。

[3] 、《巴斯德的實驗室:細菌的戰爭與和平》 、《激情的經濟學:我們從未理性過?塔德人類學的經濟解讀》 及《我們從未現代過》。

其專著在2007年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被引用的總次數排名第10 [4]。

2013年挪威郝爾拜獎委員會,基於以下的原因,將該年的郝爾拜獎頒發給拉圖爾[5]:拉圖爾對現代性進行了傑出的分析與再解釋;其中對於現代/前現代(modernandpre-modern)、自然/社群(natureandsociety)、人類/非人類(natureandsociety)之間的根本區別提出了挑戰。

(......)拉圖爾在國際上的影響幅度是舉目皆見的,遠遠地超出了科學史、藝術史、歷史、哲學、人類學、地理學、神學、文學和法律等等的這些範疇。

生平[編輯] 拉圖爾1982年至2006年任教於巴黎高等礦業學校的創新社會學研究中心,之後成為巴黎政治大學(2006-2017)的組織社會學研究中心教授以及媒體實驗室主任。

2017年從學校中退休。

他也是倫敦政經學院的榮譽教授。

參考文獻[編輯] ^Wheeler,Will.BrunoLatour:DocumentingHumanandNonhumanAssociationsCriticalTheoryfor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LibrariesUnlimited,2010,p.189. ^SeeSteveFuller領域中"ScienceandTechnologyStudies",inTheKnowledgebook. ^存档副本.[2017-05-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1).  ^Themostcitedauthorsofbooksinthehumanities.timeshighereducation.co.uk.26March2009[16November20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3).  ^BrunoLatourwinsthe2013HolbergPriz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HolbergPrize 閱論編郝爾拜獎獲得者2000年代 2004年:茱莉亞·克莉斯蒂娃 2005年:尤爾根·哈貝馬斯 2006年:什穆埃爾·諾厄·艾森施塔特 2007年:羅納德·德沃金 2008年:詹明信 2009年:伊恩·哈金 2010年代 2010年:娜塔莉·澤蒙·戴維斯 2011年:于爾根·柯卡 2012年:曼紐·卡斯提爾 2013年:布魯諾·拉圖爾 2014年:麥可·庫克 2015年:瑪麗娜·華納 2016年:史蒂芬·格林布拉特 2017年:奧諾拉·奧尼爾 2018年:凱斯·桑斯坦 2019年:保羅·吉爾羅伊 2020年代 2020年:格里瑟爾答·坡洛克 2021年:瑪莎·努斯鮑姆 Category:郝爾拜獎獲得者 閱論編京都獎獲得者 基礎科學部門1980年代 1985年:克勞德·香農 1986年:喬治·伊夫林·哈欽森 1987年:揚·奧爾特 1988年:諾姆·喬姆斯基 1989年:伊斯拉埃爾·蓋爾范德 1990年代 1990年:珍·古道爾 1991年:愛德華·諾頓·勞侖次 1992年:西塚泰美 1993年:威廉·唐納·漢彌爾頓 1994年:安德烈·韋伊 1995年:林忠四郎 1996年:馬里奧·卡佩奇 1997年:丹尼爾·簡真(英語:DanielH.Janzen) 1998年:伊藤清 1999年:沃爾特·芒克 2000年代 2000年:沃爾特·雅各布·格林 2001年:約翰·梅納德·史密斯 2002年:米哈伊爾·格羅莫夫 2003年:尤金·派克 2004年:艾爾弗雷德·克努森 2005年:西蒙·A·萊文 2006年:赤池弘次(英語:HirotuguAkaike) 2007年:金森博雄 2008年:安東尼·鮑森 2009年:彼得·雷蒙德·格蘭特(英語:PeterandRosemaryGrant) 羅斯瑪麗·格蘭特(英語:PeterandRosemaryGrant) 2010年代 2010年:拉斯洛羅瓦斯(英語:LászlóLovász) 2011年:拉希德·蘇尼亞耶夫 2012年:大隅良典 2013年:根井正利 2014年:愛德華·威滕 2015年:米歇爾·麥耶 2016年:本庶佑 2017年:格雷厄姆·法夸爾(英語:GrahamFarquhar) 2018年:柏原正樹 2019年:詹姆斯·岡恩 2020年代 2021年:羅伯特·羅德  尖端科技部門1980年代 1985年:魯道夫·卡爾曼 1986年:尼科爾·瑪莎·勒·杜阿蘭(英語:NicoleMartheLeDouarin) 1987年:莫里斯·科昂(科學家)(英語:MorrisCohen(scientist)) 1988年:約翰·麥卡錫 1989年:小阿莫斯·E·喬爾(英語:AmosE.Joel,Jr.) 1990年代 1990年:西德尼·布倫納 1991年:麥可·茲瓦克(英語:MichaelSzwarc) 1992年:莫里斯·威爾克斯 1993年:傑克·基爾比 1994年:保羅·勞特伯 1995年:喬治·威廉·格雷(英語:GeorgeWilliamGray) 1996年:高德納 1997年:佛德里克·法金(英語:FedericoFaggin) 馬爾西安·霍夫(英語:MarcianHoff) 斯坦利·馬孫爾(英語:StanleyMazor) 嶋正利 1998年:庫爾特·維特里希 1999年:威廉·大衛·金格里(英語:W.DavidKingery) 2000年代 2000年:東尼·霍爾 2001年:若列斯·伊萬諾維奇·阿爾費羅夫 林嚴雄 莫頓·B·帕尼什(英語:MortonB.Panish) 2002年:勒羅伊·胡德 2003年:喬治·懷特塞茲 2004年:艾倫·凱 2005年:喬治·哈利·海爾邁耶 2006年:萊昂納德·阿瑟·赫岑伯格(英語:LeonardHerzenberg) 2007年:井口洋夫 2008年:理察·卡普 2009年:赤崎勇 2010年代 2010年:山中伸彌 2011年:約翰·沃納·卡恩(英語:JohnW.Cahn) 2012年:伊凡·蘇澤蘭 2013年:羅伯特·丹納德 2014年:羅伯特·蘭格 2015年:國武豐喜 2016年:金出武雄(:金出武雄) 2017年:三村高志(:三村高志) 2018年:卡爾·代塞爾羅思 2019年:鄧青雲 2020年代 2021年:姚期智  思想·藝術部門1980年代 1985年:奧利維埃·梅西安 1986年:野口勇 1987年:安德烈·華依達 1988年:保羅·蒂姆(德語:PaulThieme) 1989年:約翰·凱吉 1990年代 1990年:倫佐·皮亞諾 1991年:彼得·布魯克 1992年:卡爾·波普爾 1993年:維托爾德·盧托斯瓦夫斯基 1994年:黑澤明 1995年:羅伊·利希滕斯坦 1996年:威拉德·范·奧曼·蒯因 1997年:伊阿尼斯·澤納基斯 1998年:白南准 1999年:莫里斯·貝嘉 2000年代 2000年:保羅·利科 2001年:利蓋蒂·捷爾吉 2002年:安藤忠雄 2003年:吉田玉男(:吉田玉男(初代)) 2004年:尤爾根·哈貝馬斯 2005年:尼古勞斯·哈農庫特 2006年:三宅一生 2007年:碧娜·鮑許 2008年:查爾斯·泰勒 2009年:皮埃爾·布萊茲 2010年代 2010年:威廉·肯特里奇(英語:WilliamKentridge) 2011年:坂東玉三郎(五代目) 2012年:賈亞特里·查克拉沃蒂·斯皮瓦克(英語:GayatriChakravortySpivak) 2013年:塞西爾·泰勒(英語:CecilTaylor) 2014年:志村福美(:志村ふくみ) 2015年:約翰·紐邁耶(英語:JohnNeumeier) 2016年:瑪莎·努斯鮑姆 2017年:理察·塔魯斯金 2018年:霍安·霍納斯(英語:JoanJonas) 2019年:亞莉安·莫虛金 2020年代 2021年:布魯諾·拉圖爾 Category:京都獎獲得者 規範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BIBSYS:90392395 BNE:XX1720097 BNF:cb12012722c(data) CiNii:DA01761013 CONOR:35774563 FAST:32310 GND:119404923 ISNI:0000000121472849 LCCN:n79026168 LNB:000185831 NDL:00470159 NKC:xx0073661 NLA:35896217 NLP:A23141591 NSK:000018040 NTA:067554911 SELIBR:382372 SUDOC:02825354X VIAF:109228530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布鲁诺·拉图尔&oldid=67910031」 分類:​1947年出生在世人物20世紀哲學家21世紀哲學家歐陸哲學家法國人類學家法國散文家法國哲學家法國社會學家科學哲學家科學研究郝爾拜獎獲得者京都獎獲得者隱藏分類:​頁面同時使用了collapsiblelist的titlestyle的background和text-align使用受影響於參數的人物信息框含有hCards的條目本地相關圖片與維基數據相同含有法語的條目包含BIBSY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CINI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CONO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NB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L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L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SK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ELIB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19元素的規範控制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مصرىAsturianuAzərbaycancaБългарскиCatalàČeštinaDeutschEnglish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legoעברית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LietuviųLatviešuMalagasyNederlandsNorskbokmålਪੰਜਾਬੀPolskiPortuguêsРусскийSimpleEnglish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Bân-lâm-gú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