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可以明確感受到60hz與144hz顯示器的流暢度區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醒醒吧,頂多就是144的顯示器不會丟幀,完全表達出來100幀,所以灰的更穩定,而60的會丟幀,會偶爾偏白或偏黑,這才是我們的眼睛能感知到的刷新率差距,也就是能感知 ... 標籤:守望先鋒網路遊戲 為什麼我們可以明確感受到60hz與144hz顯示器的流暢度區別? 01-02 忘了之前在哪裡看到的,說人眼最多只能識別30幀,那為什麼我玩守望先鋒的時候可以明確感受到60hz和144hz的區別?(遊戲幀數都保持在150幀)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一個概念:遊戲里的FPS,指的是遊戲每秒輸出的畫面幀數;而顯示器的HZ,是指的顯示器最高可以顯示出來的每秒幀數。

那麼如果你遊戲顯示150fps,但你顯示器最高只能達到60HZ,那你遊戲里的150幀畫面,也突破不了顯示器的硬體局限,每秒最多也只能顯示出60幀的畫面;而如果你的顯示器可以達到144HZ,那麼你就可以顯示出大部分遊戲輸出的畫面。

然後是另一個方面,人光肉眼看,或許無法分辨60/144的區別,但手和眼結合起來就可以感受到。

你玩遊戲可不是看電影,你的手會參與進去,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感覺到畫面的即時性與流暢度了。

當你在畫面中發現一個敵人,你移動滑鼠去瞄準他,如果你是60HZ的顯示器,那麼從你動滑鼠的那一幀起,你起碼還要經過1/60秒才能感受到畫面的移動,因為顯示器最高就60HZ,你不可能突破這個硬體限制;而如果你是144HZ的顯示器,你會在1/144秒後感受到畫面的移動。

這就是為什麼你玩慣了144甚至更高HZ的顯示器以後,再玩60HZ的會很不習慣:你會覺得自己每個操作都會有很嚴重的拖曳感,或者說操作的滯後感,明明自己已經移動滑鼠去瞄準了,但遊戲畫面卻要晚那麼一點才動,這樣就會很難受。

所以,這並不是想當然的推翻了「人眼無法分辨高於30幀/秒的畫面」,而是因為你忽視了自己手的參與,有了手的參與,就不單單是「看」的問題了,這是兩碼事。

總有人對視覺殘留原理有誤解啊。

它指的是光線被人眼識別傳入大腦以後,不會立刻消失,會有一段時間的殘留。

主要應用一是影視動畫,二是顯示器(crt)。

無法識別30幀以上的內容說的沒錯,但他說的是識別,並不是無法感知。

你從30幀調到60幀,再從60跳到90,100跳到200,人都是能感知的到的,只是看不清具體有什麼差別而已,這叫無法識別。

24幀是人眼識別運動,識別連續圖像的底限。

65幀左右是人眼識別單幀的上限。

注意是識別,也就是認清那一幀,0.015秒一幀人是絕對認不清單幀圖像的。

但是卻可以感知的到,對比度強,光線強都可以加大這種感知。

也就是為什麼144觀感比60更好。

因為人雖然無法識別具體差別,但是可以感知到細微的變化。

不信的話自己去做個測試,比如黑白圖像交替頻閃。

涉及到屏幕響應速度,所以不同顯示器會有不一樣的效果,但是觀感是一樣的,50幀以上都是一片灰。

哦,144神吹們就用你們的顯示器做測試,做一個100幀的頻閃,和60hz去做對比,看看是不是更流暢,看看到底有沒有區別,看看到底是不是什麼肉眼可見?都快把144吹出花了。

醒醒吧,頂多就是144的顯示器不會丟幀,完全表達出來100幀,所以灰的更穩定,而60的會丟幀,會偶爾偏白或偏黑,這才是我們的眼睛能感知到的刷新率差距,也就是能感知差距,可也並不能分辨出到底丟了哪一幀。

也別天天說什麼視覺暫留是騙人的了,沒有這項發現根本就沒有現代影視和動畫,自己沒搞清楚是怎麼一回事就去想辦法弄清楚,多學,多看,多做,比你多說有用。

玩遊戲呢,和看視頻還是兩種體驗,軟體渲染-輸出-人眼識別-做出反應-動作-硬體反饋-軟體執行-再一次視頻輸出,經過這麼多步驟,不流暢的地方是會被放大的。

神經槍為什麼能快那麼多,音遊玩家為啥要背板背譜,格鬥遊戲肌肉記憶為什麼那麼重要,就是因為你省略了很多步驟。

那麼其他遊戲的玩家為什麼很少有追求144的,為什麼主要都是fps玩家呢,因為其他遊戲沒有fps激烈,要求不高?還是因為fps玩家比較神經?fps倒也確實比較特殊。

144放在其他地方還真的沒什麼卵用,放在fps裡面反而是進階高端的必備品。

因為fps實時渲染東西很多,操作精度要求高,它是3d的,立體的。

這些加一起也比不過最最重要的理由,fps非常非常依賴視力,這類遊戲就離不開視力,所以視力反饋就特別重要。

音游盲打不是什麼新鮮事,對厲害的玩家而言,用眼讀譜是輔助手段。

格鬥遊戲,你看見對面的動作以後再去行動,十有八九你已經被打了。





曾經有個盲人選手(是真的盲人)打過星際哦(雖然現在星際盲人更多了233),後來他還去打了街霸呢,街霸打的還非常不錯呢。





已經很匪夷所思了吧,但是這是極限了,放到現階段的fps里來?早就涼了。

除非有完全立體的聲音效果,加體感瞄準,否則根本不可能離得開視力。

離不開視力那就需要足夠優秀的顯示效率,需要足夠優秀的觀感體驗。

想要探究極限的fpser還真的需要一塊144的屏。

但那些魚塘都出不去的就算了,你花錢買了最貴的外設也不一定願意去練一練槍法。

買完144,你不會有什麼長進,唯一能給你的改變,就是你有資格在網上和人吹牛了,你可以說「哎我跟你說呀,這144真的是用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 人眼最多只能識別30幀是假的。

ow我30幀和60幀都能感到明顯區別更新,甚至玩r6時幀數從60+波動到50+都能感受出來 「人眼最多只能識別30幀」這是謬論!人眼可辨認的刷新率極限值大概在200Hz~300Hz之間 這麼說應該比較明顯,比如一個genji過來切你,在你頭頂上跳來跳去的那種,如果是60hz的顯示器你看見他的移動會是上面的那種,144hz的顯示器你看見的就是下面的那種情況單位時間內,你看到的源的移動軌跡,144是會比60看到的更明顯的。

提高巨大,144hz之於60hz就比如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不同相同,用過144hz之後就再不想用60hz的了,說144hz沒有用的人都是沒用過的酸人或許沒有通過fps遊戲訓練過的肉眼。

具體的,60hz是一秒在屏幕裡邊改寫60次,144就是144次,比如一個片刻,對手從掩體裡邊拉了一個身位,60hz的或許仍是含糊的身影,而144hz的能夠看到比較明晰的身影,含糊的身影你或許並不會瞬間意識到那是你的對手,而明晰的身影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來是你的對手,就是這一瞬間的不同決議的是一局的勝敗。

有個圖片,能夠瞬間讓你了解兩者差異這兩張圖是在滑鼠視角高速移動時截的圖,注意到了吧,60hz的畫面各種顯著拖影和撕裂,144hz緩解了很多,而更好的是合作amd的free-sync或許NVIDIA的g-sync技能,那就是以極纖細的推遲價值交換徹底處理畫面拖影和撕裂,而今後180hz以上顯示器遍及之後,纖細的推遲將會愈加纖細,徹底不影響操作其實,沒差異,因為人眼關於屏幕改寫率在60Hz以上時,基本上感覺不出來60H至於144Hz有什麼差異,只能說144Hz的改寫頻率看起來愈加柔和一些只要在改寫頻率低於60Hz時才會感覺到顯著的閃耀現象……. 30幀是連貫動畫的最低標準。

144幀也不是人眼最高識別。

眼睛的感受不一樣,幀率越高眼睛會越放鬆。

別小看自己的眼睛。

再高的也沒試驗過。

最大差別就是拉槍的時候,60刷新率的屏幕看上去可能就是一坨糊,144的就能看出來有個人 居然沒有人提到觸覺比視覺更靈敏嗎 因為30幀就是個謠言。

人眼極限大概有200幀 真實情況是電影中的30幀並不是真正的30幀。

首先30幀這個事兒是電影電視行業常年實踐總結出來的,但是電影中的30幀其實和遊戲里的30幀不太一樣。

遊戲中每一幀單拿出來都是一張清晰的圖片,但是電影中卻不是。

常拍照的都知道,如果你拍一個運動的物體,快門速度不夠的話,拍出來是模糊的,也就是會出現多個重影,這種帶重影的照片,嚴格意義上講,不能算作一幀,應該算是多幀的融合,但是用這種帶重影的照片,連續放映,達到每秒30的幀數,人眼看起來就會覺得十分流暢,這是因為人腦的腦補能力其實非常強,它把這種帶重影的一幀處理成了不帶重影的許多幀。

這樣本來不是很連續的畫面,在人的腦補下會被處理成連續的畫面。

所以電影的30幀只是物理意義上的30幀,對人腦來說可不止30幀,真正使用內容清晰的圖片來獲得連貫感,是需要更多幀的。

再說遊戲,由於低幀數會讓人覺得暈,所以好多遊戲的優化里就有了動態模糊這個選項。

由於人現實中看東西有遠有近,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講,你注視著一個物體的時候,它周圍的物體必然會不在眼球的焦點上,也就必然不是清晰的,所以人實際看到的畫面,其實只有視野的中央是清晰的,而其他地方都是模糊的。

然後人腦通過腦補(具體過程很複雜,想了解的自行百度吧),讓你認為自己看到了清晰的畫面。

所以動態模糊就是利用了這個原理,在顯示器上顯示中央清晰、邊緣模糊的畫面,來降低顯卡的負載,提升幀數,或者用這個方法來模擬真實的感覺。

網上看過視頻,因為電影的幀數每一幀保存著上一幀和下一幀的運動軌跡變化,而遊戲的每一幀都是靜止的所以看起來遊戲的60幀才流暢,同理幀數越高越流暢 我覺得120幀和144幀沒什麼區別,但是60幀和120幀的區別就很大了。

30幀是幻燈片吧 為什麼遊戲幀數一般要到60幀每秒才流暢,而過去的大部分電影幀數只有24幀每秒卻沒有不流暢感?第一個答案還是挺好的 人眼最多三十幀是謠言,就這麼簡單 以前說的是,人眼在30幀情況下可以感受到流暢,就是30幀以下是ppt 我想說的是,把144吃雞吹上天的人,你的主機配置是有多強?能穩定達到144幀?就藍洞這垃圾優化,呵呵噠。

然而其實Xboxps這些主流遊戲機大部分遊戲都只是30幀而已,60幀的遊戲都很少,甚至大部分電影都只有24幀,其實讓我們感到差距的是幀數不穩定性,我們覺得幀數越高越流暢其實就是像求極限那樣消除縮短不穩定的幀數時間, 1.人眼最多識別30幀是謠言 2.人眼最多識別60幀不是謠言,但是是N年以前的研究結果。

3.以前有個變魔術的科普片說到人眼看不到1/11秒的變化,所以魔術師的手速如果比1/11秒快,則你看到他什麼都沒有做,但事實上他已經從褲襠里掏出了一張牌。

4.上面都是我在胡說5.其實人眼和自然界里很多東西一樣,都是沒有極限的,也許一個飛快的東西從你眼前閃過,快到你並沒有看到,但那只是意味著你的腦子沒有足夠的時間反應這個過程,或者說人類的神經傳遞速度不夠反應這個過程。

但不意味著這個速度對人來說就不存在,完全感知不到了。

6.刷新率和人眼感知的流暢度應該是一個趨近於極限的過程,刷新率越高人眼感知的流暢度就越高,但越趨近於極限值(相當於真實世界的畫面),所需要的刷新率速度成指數型提升。

7.所以這玩意像吸毒,提純技術越高,純度越高,吸的越爽,但也越貴。

8.所以這東西視自己的經濟條件而定,經濟條件夠的話,一定是高刷新率好於低刷新率的。

9.而且這玩意不是說你買了高刷新率的顯示器就流暢了,高級的顯示器對電腦硬體的要求更高,顯卡CPU電源散熱都會影響流暢度,甚至會出現換了高級顯示器結果更卡的情況出現。

所以升級配置需要大量的預算。

10.一般有錢的都懂,一分價錢一分貨,只買貴的。

一般沒錢的才老是問怎麼樣買性價比高。

所以。





有錢你別問了,上他娘的酷睿I9+4路1090+千瓦電源+水冷。

沒錢?沒錢忍著。

人眼識別三十幀,那個可能是電視電影吧,電視電影和電腦遊戲最大的差別就是,電視裡面每一幀都是模糊的,包含了更多的信息量,而且由於模糊,連貫起來之後人腦會腦補成連貫的畫面,再高之後流暢度提升不明顯(這個因人而異,最近有些國外電視劇開始用120Hz的攝像機拍,那個流暢度看了有些人會頭暈)但是遊戲就不一樣了,遊戲每一幀都是清晰的,所以需要更高的幀率才能讓人覺得很流暢。

同樣的,遊戲在幀率很高之後有些人也會產生頭暈(240Hz遊戲不是每個人都能駕馭的) 推薦閱讀: TAG:網路遊戲|守望先鋒| 一點新知 GetIt0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