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清對極簡生活的5個迷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也許初衷是減少物品數量,但在過程中,你將會獲得更多靈感和啓發。

或許發現了對某項興趣的熱愛,或許改變職涯。

極簡帶來的收穫是因人而異的。

如果你 ... Skiptocontent 對於極簡生活,你有什麽印象? 還未深入瞭解極簡生活時,我對它的印象來自於日系「極端」極簡主義者的介紹:空蕩蕩的家裏,看不到任何家俱,衣櫃裏只挂著幾件黑、白、灰色系的衣服。

直到自己意外地過上了極簡生活且樂在其中,並開始研究極簡主義的真諦,才領悟到現實中的極簡生活與我從前作為「外行人」時的膚淺印象完全不同。

以下列出5個一般人對極簡生活的迷思,希望能幫助你擺脫對極簡生活的固有印象。

或許,擺脫了這些印象,你也會對極簡生活產生興趣哦! 迷思一:極簡生活就是扔扔扔 初學極簡,看到網路上各種教你清理和斷捨離的資訊,”X件你現在就能扔掉的物品”、”捨不掉,怎麽辦“?’這類文章,讓人覺得仿佛極簡生活的真諦就是扔東西。

事實上: 在初期確實是在清理不需要的雜物,同時理智控制自己購買的欲望。

然而,扔東西只是極簡生活的一部分。

它真正的影響是在心靈上的:在‘扔’的同時,思考擁有的物品對自己的意義,明白自己的真實需求,並學習著珍惜擁有。

就如《斷捨離》的作者山下英子在書中提到的,在‘切斷物慾’和‘清除雜物’的循環過程中,我們將會領悟出如何去‘脫離對物品的執念’,極簡生活的對於自身的意義需要從實作的過程中去領悟。

迷思二:只要將物品減少到N件,極簡目標就達成了 看到一些較極端的極簡主義者,只用了N件物品就能過生活,讓人誤以為這就是極簡生活的終極目標。

只要達到這些物品數量,極簡生活就成功了。

於是滿腦子裏想的都是:我已經丟了多少東西?今天要丟什麽?還有什麽可以丟? PhotobyDanielChenonUnsplash 事實上: 極簡生活是起點。

過上了極簡生活,你的生命才正開始綻放光芒。

舉一個日本極簡主義者佐佐木典士的例子:他的職業生涯在成為極簡主義者之後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曾經的他是個在出版社工作了10多年仍默默無聞的小編輯。

極簡主義讓他思考並行動,成了作家,目前已出版了兩本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的暢銷書《我決定簡單的生活》和《我決定簡單的生活2:50個不勉强就能做到的習慣》。

再舉我自己的例子:極簡生活激發了我寫作的熱情,並給我動力,從想法轉化為行動,吸收各種關於極簡主義的相關知識,並從零開始學習架設網站,成為一名部落客。

也許初衷是減少物品數量,但在過程中,你將會獲得更多靈感和啓發。

或許發現了對某項興趣的熱愛,或許改變職涯。

極簡帶來的收穫是因人而異的。

如果你好奇自己會有什麽轉變,那不妨試試看極簡生活,giveitatry! 迷思三:家裏空空無一物 從前在網路影片看到一些‘極端’極簡主義者,家裏面沒有大型家俱,連吃飯和睡覺都在地上,似乎沒有「家」的舒適感。

我很疑惑:是極簡生活,還是苦行僧的生活啊?而且這樣的生活似乎只能適用於單身獨居的極簡主義者。

一旦有了家庭,還能持續進行嗎? 事實上: 或許單身獨居的極簡主義者確實能用非常少的家具物品來過生活,而有家庭、孩子的極簡主義者仍可依照自家的狀況來調整。

我關注好幾位有家庭的極簡主義者。

他們的家庭生活和一般人沒什麼差別,家中有玩具有書籍也有各式各樣的衣服。

唯一看起來有些不一樣的是家俱擺設較少、較整齊。

極簡生活不是比賽,看誰的家裏比較空,誰擁有的物品比較少。

家中物品的多寡只是表面,而極簡生活的核心價值在於‘瞭解自身的需求’。

只要確定擁有的物品每一件都是自己喜愛而且需要的,極簡生活就有意義了。

迷思四:極簡生活=節儉生活? 曾看過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如果世上所有人都過著極簡生活,世界會變得如何?看到大部分的回答都是,商店裏的東西賣不出去,生意倒閉,大家失業,經濟大蕭條。

你認為呢?過上了極簡生活,就代表啥都不能買了嗎? PhotobyKatieHarponUnsplash 事實上: 部分人選擇極簡生活的目的確實是為了節省開支。

他們把物質需求降到最低,只把錢花在有必要的地方,一切由‘金錢’作為出發點。

然而,成為極簡主義者的動機有很多,不一定都是為了省錢。

我在七種極簡主義者,你是哪一種這篇文章中介紹了不同類型的極簡主義者以及他們成為極簡主義者的原因,也在「極簡生活」=「節儉生活」?這篇文章中探討了極簡和金錢之間的微妙關係。

舉例來説,有人因熱愛旅行而成了極簡主義者,他們為了方便探索旅途中新奇事物,享受自由自在的樂趣,把所有的家當都放在一部旅行車裏,四海為家。

又有人因環保而成為極簡主義者。

他們不買車的原因不是要省錢,而是為了節能減碳。

因此,過著極簡生活並不代表什麽錢都不能花。

反之,極簡主義者有非常明確的目標和喜好。

他們會深思熟慮之後,把錢花在對自己有意義的地方。

迷思五:只有感情淡薄的人,才能過極簡生活 這個印象應是來自極簡主義者成功把物品給捨棄掉,因此斷定他們做事不帶感情,對物品沒有依戀,是冷冰冰的人。

我曾經也有這樣的想法:我認為自己之所以對重要的物品依依不捨,是因為它們有很多豐富的故事,是我過去那些輝煌歷史的代表。

要我把我的故事和回憶給丟棄,是多麽困難啊?極簡主義者是如何做到的呢? 事實上: 佐佐木典士的一段話給了我很深的感觸。

他在《我決定簡單的生活》書中提到,丟掉物品並不等於丟掉記憶。

但若你總是把過多的物品堆積在家裏的角落,不去注意到它們,那才是對它們的不公平。

反之,利用發達的科技,捨去物品之前幫它們拍個照,記憶就成了永恆。

我自己正在進行‘一日丟一物‘的挑戰。

丟掉之前,將它們拍照修圖記錄下來,且回顧它們的故事,徹底實踐了‘將記憶變成永恆’。

Update:我已經成功做到了一日丟一物90天,並將心得感想寫在這三篇文章中: 執行‘一日丟一物’30天的心得分享‘一日丟一物’執行60天的心得執行「一日丟一物」90天:你與物品的關係還好嗎? PhotobyDariuszSankowskionUnsplash 舉另一個佐佐木典士的例子:過上極簡生活之前,他依賴物質證明自己的價值和存在感,成為極簡主義者之後,他面對金錢和物質時不再感到自卑,個性從不願與人交往變成了熱愛與同好的極簡主義者交流,並珍惜友誼(請見我另一篇文章,極簡主義者教我的事–佐佐木典士)。

因此,極簡主義者克服了對物品的依戀,明白丟掉物品不代表丟掉記憶。

少了物質的羈絆,他們有更多時間和精神去建立、維持友誼和家庭關係。

總結 以上擧出了5個一般人對於極簡生活的迷思,並用了我自身學習極簡生活之後所得到的領悟,對實際上的狀況來作解釋。

極簡生活的意義並不只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樣。

如果你對它有好奇心,想試試看它會給你帶來什麽樣的轉變,不妨親身試試看! Postnavigation Previous Previous做到這一點,你的極簡厨房就已完成了一大半!NextContinue 試了才知道!5種試驗方式,看極簡生活適不適合你 SimilarPosts 最新文章 誰說有孩子的家庭不能極簡?釐清對極簡家庭的誤解 斷捨離的智慧:執行「一出一進」,你需要注意的3件事 媽媽們請進!極簡生活是如何幫助你擁有餘裕,感受幸福 育兒路上的斷捨離:媽媽妳為何「丟不了」? 訂閱電子報,成為極簡媽咪! Leavethisfieldemptyifyou'rehuman: Scrolltotop Scrollto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