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薄雲天(1984年電影)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義薄雲天》(英語: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中國大陸譯《美國往事》,台灣譯《四海兄弟》)是一部1984年的意大利、美國合拍的史詩犯罪劇情電影,由意大利導演 ... 義薄雲天(1984年電影) 1984年电影 語言 監視 編輯   此條目介紹的是1984年美國電影。

關於官方譯作「四海兄弟」的電子遊戲系列,請見「黑手黨系列」。

《義薄雲天》(英語:OnceUponaTimeinAmerica,中國大陸譯《美國往事》,台灣譯《四海兄弟》)是一部1984年的意大利、美國合拍的史詩犯罪劇情電影,由意大利導演沙治奧·里昂執導和共同編劇。

主演是羅拔·迪尼路和占士·伍茲。

改編自哈利·格雷的小說《TheHoods》,講述了美國紐約市猶太人聚集區的幾個青少年逐步成長為黑幫大佬的故事,展示出20世紀20年代至60年代美國都市生活的縮影。

義薄雲天OnceUponaTimeinAmerica基本資料導演沙治奧·里昂監製阿隆·米爾臣(英語:ArnonMilchan)編劇里安納度·本維努提耶爾邁斯托·加斯塔爾迪[*]StuartM.Kaminsky[*]沙治奧·里昂皮耶羅·德·伯納迪[*]安里克·梅迪奧里[*]法蘭科·奧卡利[*]法蘭科·菲利尼[*]哈利·格雷劇本里安納度·本維努提皮耶羅·德·伯納迪(英語:PieroDeBernardi)EnricoMedioli法蘭科·奧卡利(英語:FrancoArcalli)法蘭科·菲利尼(英語:FrancoFerrini)沙治奧·里昂原著《TheHoods》作者:哈利·格雷主演羅拔·迪尼路占士·伍茲伊利沙伯·麥高雲喬·佩西柏特·楊(英語:BurtYoung)塔斯黛·韋爾德(英語:TuesdayWeld)珍妮花·康納莉配樂安尼奧·摩利哥攝影東尼諾·戴笠·寇利(英語:ToninoDelliColli)剪接NinoBaragli(英語:NinoBaragli)製片商TheLaddCompany(英語:TheLaddCompany)EmbassyInternationalPictures(英語:RegencyEnterprises)PSOEnterprises(英語:ProducersSalesOrganization)RafranCinematografica片長229分鐘(歐洲上映版)139分鐘(美國上映版)251分鐘(導演加長版)產地 美國 意大利語言英語上映及發行上映日期1984年5月23日(康城影展)1984年6月1日(美國)1984年9月28日(意大利)1984年10月11日(英國)發行商TheLaddCompany華納兄弟預算$30,000,000票房$5,300,000各地片名中國大陸美國往事香港義薄雲天臺灣四海兄弟本片是導演沙治奧·里昂「美國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出色之處就在於其敘事風格,捨棄了荷里活的典型「線性敘事」結構,採用了「非線性敘事」結構,使得本片成為經典。

本片以麵條與邁克斯的糾葛為中心,穿插不同年代的多個事件,場景在主角的老、中、青三個不同年代的時空中穿插變換,映現出近40年間美國大都市社會生活的變遷。

影片1985年曾榮獲BAFTA最佳配樂(英語:BAFTAAwardforBestFilmMusic)及最佳服裝設計(英語:BAFTAAwardforBestCostumeDesign)和入圍提名第42屆金球獎(英語:42ndGoldenGlobeAwards)最佳導演及最佳原創配樂獎。

目次 1劇情 2演員與角色 3製作 3.1發展 3.2選角 4美國三部曲 5參考資料 6外部連結 劇情編輯 1933年的一個夜晚,在鴉片館準備吸鴉片的麵條(Noodle)讀到報紙上「三名私酒犯被通緝槍殺」的新聞,隨鴉片沈進恍惚狀態,斷斷續續回憶一些前塵往事,後來黑社會的匪徒追殺至鴉片館來,麵條追到了胖摩(FatMoe)的酒館,拿走了一把紐約火車站儲物櫃的鑰匙,但到了那裏,箱內的錢竟變成了廢報紙。

一無所有的麵條遂決定買車票離開前往水牛城。

35年後的1968年,麵條重回紐約,胖摩的酒館仍在營業。

他拿出一封請柬信問老友胖摩,十分茫然。

請柬是由貝利部長發的,但麵條並不認識這正醜聞纏身的貝利。

但後來看電視時赫然發現黛博拉(Deborah),麵條的昔日情人,正是貝利部長的妻子,故決定先去找她。

夜闌人靜時,麵條回想到童年時代與其他的猶太孩子們,不時幫流氓辦點事賺外快,而眾人中只有胖摩從沒有參與其中,但他經常幫猶太孩子們的忙;黛布拉是胖摩的妹妹,拼命練舞,渴望日後闖出一番事業。

麵條暗戀黛博拉,但正因為他不光彩的生活和工作,黛博拉拒絕了麵條。

不久麵條一幫人又結識了剛搬來的麥克斯(Max),麥克斯破壞了他們偷竊的計謀,卻因為警察的出現,麥克斯機警的戲稱麵條為「叔叔」,又加入他們行列,幹起販運私酒的勾當掙大錢,自立門戶。

麥克斯主張賺來的錢都存到火車站的儲物櫃中,兄弟五人都在場時方可開箱。

麵條有點猶疑,但終究他還是篤信朋友之義,因此同意了。

流氓對於麵條一幫人自立門戶十分不滿,第一次以暴力手段警告了其中兩人,第二次則親自出馬開槍試圖殺人,年紀最小的一位不幸中彈,憤怒的麵條殺了流氓,並無法控制的殺了警察,因此而被判刑12年。

刑滿出獄後,麥克斯的幫派事業勢力均已坐大,飛黃騰達。

麵條重新入夥,但他不同意麥克斯巧取豪奪、兇殘殺戮的做法,麥克斯亦不肯抽身,越來越無法自拔,兩人之間因此產生了矛盾。

此外,麵條苦戀黛布拉也為麥克斯不滿,認為麵條會無法全心投入幫派事業。

黛博拉見麵條不願洗心革面,決定自己離開去荷里活單闖她的明星事業。

離去的前一天,她第一次答應麵條的約會,又予麵條最後機會,是要愛情還是兄弟之義。

麵條再次選擇兄弟之義並強暴了她,從此讓兩人因此分道揚鑣。

沮喪的麵條走入鴉片館度日以求忘卻苦惱,卻使麥克斯震怒:為了區區一個女人就不跟弟兄們一齊出幫派生意。

不久,禁酒令即將解除,麵條他們將沒有生意可賺,得另謀出路。

麵條不同意麥克斯提出的政治勾結,但狂妄的麥克斯竟又提出搶劫聯邦儲備銀行,並下了決心要實行,麵條不忍拿兄弟們的性命去冒險,於是事前告發了販私酒之事,試圖以較輕的罪名阻止搶劫事件的發生,不料卻讓他的三名兄弟與警察發生槍戰,最終命喪黃泉。

麵條按信中所囑去了三位亡友的墓地,發現墓碑上刻着自己的名字,牆上掛着一把儲物櫃的鑰匙。

麵條來到火車站,終於找回那筆本該屬於他卻不翼而飛的鉅款。

影片回到1968年。

為查明真相,麵條趁黛博拉演完舞台劇,去後台找她。

閒談後黛博拉要求麵條離開,以免連記憶都隨真相查明而消逝,暗示真相會是十分令人絕望。

黛博拉的兒子這時在門外叫她,黛博拉慌亂間不肯讓孩子大衛進來,還阻止麵條由前門出去,說麵條將會更徹底的絕望。

不過麵條堅持從前門出去,於是看到了黛博拉的兒子,就跟當年的麥克斯長得一模一樣。

原來麥克斯跟警察勾結詐死,出賣了兄弟們,拿走了錢,以另一身份繼續他的事業,最後成為貝利部長,但因貪污一事東窗事發,又派人暗殺了調查的檢察官,最終到了此萬劫不復的境地。

麵條應邀去了貝利的別墅,被私邀到書房。

麥克斯坦承其背叛行為,又請麵條以暗中槍殺自己作為多年來的背叛的報復,但遭麵條拒絕,他婉轉稱,自己才是背叛者:他三十年前的報警害三人早已被槍殺而逝去。

離開了部長的別墅,麵條看見貝利部長消失在碎垃圾機車後和聽到機器聲,又再見到一些衰老或死去的朋友,乘坐一輛簇新的舊車以回復青年時的樣子駛過歡呼。

最後,垃圾車的尾燈變成了1933年的車燈,年輕的麵條躺在鴉片榻的煙霧中,吸了幾口煙,露出詭異的笑容。

演員與角色編輯 羅拔·迪尼路飾演麵條(英語:David"Noodles"Aaronson) ScottTiler飾演年輕的麵條 占士·伍茲飾演馬克西米利安·「馬克斯」·博科維奇Maximillian"Max"Bercovicz 羅斯提·雅各布斯(英語:RustyJacobs)飾演年輕的麥克斯/大衛 伊利沙伯·麥高雲飾演黛博拉(Deborah) 珍妮花·康納莉飾演年輕的黛博拉 崔特·威廉斯飾演吉米·奧唐納JimmyO'Donnell 塔斯黛·韋爾德(英語:TuesdayWeld)飾演卡羅爾(Carol) 柏特·楊(英語:BurtYoung)飾演喬·莫納爾迪(JoeMonaldi) 喬·佩西飾演弗蘭基·莫納爾迪(FrankieMonaldi) 丹尼·愛羅飾演警察局長Aiello 威廉·佛塞飾演Cockeye AdrianCurran飾演年輕的Cockeye 占士·海登(英語:JamesHayden)飾演Patsy 布萊恩·布魯姆(英語:BrianBloom)飾演年輕的Patsy 達蓮·佛魯格(英語:DarlanneFluegel)飾演伊妋(Eve) LarryRapp飾演胖摩(FatMoe) MikeMonetti飾演年輕的胖摩 理察·布賴特(英語:RichardBright(actor))飾演ChickenJoe AmyRyder飾演佩姬(Peggy) 茱莉·寇恩(英語:JulieCohen)飾演年輕的佩姬 OlgaKarlatos(英語:OlgaKarlatos)飾演WomaninthePuppetTheatre NoahMoazezi飾演Dominic 占士·羅素(英語:JamesRusso)飾演Bugsy 製作編輯 發展編輯 1960年代中期,沙治奧·里昂讀到了哈利·格雷的小說《TheHoods》。

哈利·格雷是化名,其真名是哈利·戈德堡(HarryGoldberg),曾經是黑幫組織的線人。

[1]1968年,在拍完《萬里狂沙萬里仇》後,里昂多次試圖聯繫哈利,均未取得成功。

後來因為非常喜歡里昂的獨行俠三部曲,哈利最終同意與里昂在曼克頓的一家酒吧見面。

[2]為了能從哈利的視角來了解美國社會,兩人在1960-70年代中又多次見面。

里昂打算再拍一個美國三部曲,[1]因此他拒絕了派拉蒙影業提議他執導《教父》的邀請。

[3][4] 選角編輯 在影片漫長的選角過程中,里昂考慮了眾多的演員。

1975年初,里昂決定由謝勒·狄柏度飾演麥克斯,尚·嘉賓飾演老年麥克斯。

並由李察·德雷霍士和占士·卡格尼分飾麵條和老年麵條。

為了演好角色,熱拉爾·德帕迪努力學習布魯克林地區的英語發音。

對麥克斯這一角色,里昂考慮了德斯汀·荷夫曼、莊·威、夏菲·基圖、尊·麥高維治和約翰·貝魯什。

1981年早期,在看過波姬·小絲出演的《藍色珊瑚礁》後,里昂認為波姬「具有飾演一個成熟角色的潛力」,並提議由她來飾演黛博拉。

但是因為當時的作家罷工運動,選角工作被迫拖延,波姬在試演之前退出了選角。

里昂最終決定由伊利沙伯·麥高雲飾演黛博拉,珍妮花·康納莉飾演年輕時的黛博拉。

喬·佩西也試演了麥克斯,最後部分因為羅拔·迪尼路的推薦,他獲得了一個小角色弗蘭奇的戲份。

丹尼·愛羅試演了幾個角色,最後里昂決定讓他扮演影片中的警長。

出演《萬里狂沙萬里仇》的克勞蒂雅·卡汀娜想飾演影片中的卡蘿,但是里昂因為擔心她演的並不像紐約人而拒絕了她。

美國三部曲編輯 1968年:《萬里狂沙萬里仇》(OnceUponaTimeintheWest) 1971年:《龍虎大賊鬥千軍(英語:Giùlatesta)》(AFistfulofDynamite/OnceUponaTime...theRevolution) 1984年:《義薄雲天》(OnceUponaTimeinAmerica)參考資料編輯 ^1.01.1HughesCrimeWave:TheFilmgoers'guidetothegreatcrimemoviespp.156–157. ^Frayling,Christopher.SergioLeone:SomethingtoDowithDeath(PDF).London:FaberandFaber.1July2000:388–392[27March2015].(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6-03-05).  ^RogerFristoe.SergioLeoneProfile.TurnerClassicMovies.[25March20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7月16日).  ^LuciaBozzola.SergioLeone.TheNewYorkTimes(TheNewYorkTimesCompany).[25March20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7月16日).  外部連結編輯 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義薄雲天》的資料(英文) TCM電影資料庫上《義薄雲天》的資料(英文)AllMovie上《義薄雲天》的資料(英文) 爛番茄上《義薄雲天》的資料(英文) BoxOfficeMojo上《義薄雲天》的資料(英文)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美国往事&oldid=73457265"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