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國小附幼幼甲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何謂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看似熟悉,但卻有點陌生及似懂非懂的感覺。

究竟品德是什麼? 若將「品德」二字剖析來看: 「品」,人的操行、本質;「德」,指人行為 ... 回首頁|登入管理                   公告者   蔡淑婷  (公告編號:19) 日期  2015-10-2914:40:08 幼兒的品德教育 【何謂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看似熟悉,但卻有點陌生及似懂非懂的感覺。

究竟品德是什麼? 若將「品德」二字剖析來看: 「品」,人的操行、本質;「德」,指人行為正直,品性善良。

而將「品德」二字一併來看,亦即是指人行為正直,品性善良。

現代的家長很重視孩子的學術成就,卻往往忽視了對孩子的品德培育,致使一些良好品德如誠實、守信、尊重、禮貌、勤奮、責任、公正、關愛...等重要的品格,其重要性逐漸被削弱。

其實,人的道德品格的養成是從零歲開始的,嬰幼兒期是品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期。

◎一切從家庭開始◎ 剛出生的嬰兒沒有對錯觀念,不知道甚麼行為是可以做的,甚麼是不可以做的,其道德判斷可說是「無規範期」。

2歲至5歲的幼兒開始了解規則的存在,他們會模仿年長的孩子來遵守規則,以免受罰。

因此,幼兒階段的孩子,所建立的是非標準是來自家長,例如﹕「要與別人分享」、「上車要排隊」、「要誠實有禮」、「不可說謊」、「不能欺負別人」、「不可搶妹妹的玩具」、「要關心他人的感受」,「要與弟弟一起玩」...等,孩子會根據家長的規則來界定某些行為的對與錯,並且學會將一些來自家長的教誨運用到自己身上,逐漸形成孩子的品格。

◎培養孩子品德的方法◎ 〈示範好品德〉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示範好品德, 孩子就有活生生的例子知道如何實踐好品德。

例如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誠信, 家長除了提醒孩子守信用的重要性外, 亦要以身作則,不可信口開河, 要實踐對孩子的承諾,讓孩子在生活中親身體驗誠信的實在! 〈讚美好品德〉 當孩子表現出好品德時, 家長可具體指出孩子哪些言行和態度示範了良好品德的特質, 例如孩子主動與碰面的鄰居打招呼, 家長可讚賞孩子的主動、誠懇、有禮、勇敢等良好品德, 並解釋這些好品德如何使他和別人都受益, 這樣便能鼓勵孩子繼續表現好品德。

〈分享好品德〉 家長可以利用晚餐或親子的時間, 與孩子分享自己如何應用了好品德, 並因這些好品德為別人及自己帶來怎樣的好處。

孩子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下,便能塑造出良好的品德。

謹記-- ♥ 只有在忍耐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才懂得耐性; ♥ 只有在友善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才懂得禮貌; ♥ 只有在正直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才懂得正義感; ♥ 只有在被尊重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才懂得尊重別人; ♥ 只有在接納犯錯,鼓勵認錯,容許改過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才懂得誠實及守信; ♥ 只有在不同感受都被關心、被接納及肯定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才懂得去愛。

連結   http://ymcacrab.pixnet.net/blog/trackback/7aa376e0fc/101774067 附件   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