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成語大多數由四個漢字組成,在文言文中使用廣泛,也有其他字數不等的成語,在白話文或者日常會話中也經常出現。
目次. 1 背景; 2 語義變遷; 3 ...
成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成語是漢字文化圈特有的語言形式,存在於漢語中,它是一個固定短語,表達了一個固定的語意,常帶有歷史故事及哲學意義。
成語大多數由四個漢字組成,在文言文中使用廣泛,也有其他字數不等的成語,在白話文或者日常會話中也經常出現。
目次
1背景
2語義變遷
3語法
3.1主謂關係
3.2並列關係
3.3動賓關係
3.4偏正關係
3.5補充關係
3.6承接關係
3.7轉折關係
3.8遞進關係
3.9選擇關係
3.10因果關係
3.11條件關係
3.12目的關係
3.13假設關係
3.14讓步關係
3.15存在爭議的語法
3.16修辭
4與常用四字詞語之區別
5台灣教育界關於成語的討論
6參見
7參考文獻
8外部連結
背景[編輯]
成語之主要來源如下: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如:夸父追日、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等。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劍、狐假虎威、愚公移山等。
中國古代歷史故事,如:刮目相看、紙上談兵、破釜沉舟、完璧歸趙、樂不思蜀、莫須有、功德無量[1]等。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如:故弄玄虛[2]、老驥伏櫪、青出於藍、囫圇吞棗、篳路藍縷、黃粱一夢等。
今人文學作品:塵埃落定等。
外國故事如:火中取栗[3]、三隻小豬等。
語義變遷[編輯]
部分成語由於語言的歷史演變而產生了意義變遷。
空穴來風:原指有事實依據,今多指無事實依據。
語法[編輯]
成語的語法較為複雜,按照現代漢語語法,將成語分為以下幾類。
主謂關係[編輯]
主謂式成語前面部分表示人或事物,是被陳述說明的物件;後面部分表示人或事物的行為、動作、性質、狀態、特徵,是陳述或說明前面部分的。
前面部分相當於主語,後面部分相當於謂語。
如:螳螂捕蟬、燕啄皇孫。
而雙主謂式成語是由兩個以上主語構成的成語。
如:人仰馬翻、人亡政息。
並列關係[編輯]
成語中的兩個部分相互關聯,或者語意地位相同。
如:情投意合、三番兩次、國泰民安、集思廣益。
動賓關係[編輯]
成語中有動詞和賓語,並且在邏輯上構成關係。
如:平分秋色、大顯身手、顧全大局、嶄露頭角
偏正關係[編輯]
成語中的一部分用來限定或修飾另一部分,常見的偏正結構為定語+中心語,狀語+中心語。
如:世外桃源,一盤散沙,默默不語,擦肩而過。
補充關係[編輯]
成語中的一部分用來補充說明另一部分。
如:輕於鴻毛、遺臭萬年
承接關係[編輯]
各個部分有連接、邏輯關係。
往往前後部分均有動詞,兩者順序不能被顛倒。
如:馬到成功、水到渠成。
轉折關係[編輯]
語意與態度的轉變,不依照前一部分往下說。
如:不約而同
遞進關係[編輯]
程度越來越深,後一部分相比較前部分而言,意思與語態更進一步。
如:得隴望蜀、得寸進尺。
選擇關係[編輯]
有選擇之意的成語,此類成語大多數存在「寧願做,也不做」、「要麼,要麼」等語法現象。
如:寧死不屈
因果關係[編輯]
成語前後部分有邏輯上的因果關係,有明確的先後順序。
如:溫故知新
條件關係[編輯]
前後部分有主動發生和被動發生之區別,亦有因果關係,此類成語有「如果,那麼」之意。
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目的關係[編輯]
此類成語有「做某事為了某事」之意。
如:守株待兔
假設關係[編輯]
虛擬語氣,假設一個不可能或不存在的情景。
如:有聞必錄
讓步關係[編輯]
此類成語有「即使,也不」之意,前後有讓步關係。
如:插翅難飛。
存在爭議的語法[編輯]
此類成語的語法與結構含糊不清,具有爭議性。
如:胡說八道、大大咧咧。
修辭[編輯]
有些成語可用到對偶的句中對修辭法。
如:千山萬水、燈紅酒綠。
與常用四字詞語之區別[編輯]
成語跟常用四字熟語的本質區別是,成語有歷史故事襯托與哲學意義,即表裡二重意思,缺一不可。
而普通四字詞語或四字熟語則未必兩者兼備,如「東北季風」、「馬來西亞」等詞語,以及「全面來襲」、「歡天喜地」之類四字熟語,都不是成語。
又如「見怪不怪」是成語,但「見慣不怪」或為該成語訛誤而成的四字熟語,僅是詞語而非成語。
成語若拆開解釋便會失去原本的意義,而詞語拆開分別解釋與組合解釋,意思一樣。
成語中的文法及詞語結構常與現今的白話文有所差異,文字的使用較為凝鍊。
另外,成語詞組是固定的,其中的單字如無意中抽換成其他同意的單字使用,多被視為誤用或衍生詞;而刻意抽換成其他單字以表示不同的意義,則會被視為特殊的修辭手法(雙關修辭等);隨著現代漢語多樣化的表達方式逐漸為大眾所接受,以及大眾受到傳統文化教育的層次不一,誤用成語和借成語諷刺兩者之間的界限往往不是那麽清楚。
台灣教育界關於成語的討論[編輯]
中華民國前教育部長杜正勝表示現存成語可能與現實脫節,如「三隻小豬」、「睡美人」等童話故事也可以作為「新成語」,輿論用「杜氏成語」譏諷他的這種主張。
教育部成語典編輯召集人李鍌表示,「三隻小豬」絕非成語,而是「參考語料」,放在成語典附錄純供參考[4],杜正勝反而以教育部長身份堅持《三隻小豬》作為成語並無不當[5],並批評成語「讓人思考懶散」,認為「用成語會讓人變得懶散、思想混沌、一知半解,成語與現代生活無關,用成語是國文教育的失敗」[6],引起軒然大波,受到輿論廣泛批評。
雜誌《親子天下》即指出,漢字記憶已經相當困難,而台灣的小學生花太多時間在成語記憶上,師長的教學測驗觀念也有偏差、打壓學習興趣,造成台灣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比香港學生差。
參見[編輯]
熟語
諺語
俗語
俚語
格言
歇後語
慣用語
參考文獻[編輯]
^「功德無量」最早出自《漢書·卷七十四魏相丙吉傳》裡面對丙吉的描寫:「所以擁全神靈,成育聖躬,功德已亡量矣。
」(「亡」為「無」通假字)此後寫法變為「功德無量」。
由於後來佛教傳入,大量使用此詞,常被人誤認為出自佛教(如《漢語大詞典》亦有此誤)。
^演變自《韓非子·解老》:「聖人觀其玄虛,用其周行,強字之曰道。
」
^來自十七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與貓》:猴子騙貓取火中栗子,栗子讓猴子吃了,貓卻把腳上的毛燒掉了。
^中廣新聞網‧〈教育部成語召集人:成語教學不能偏廢〉‧2007年1月25日。
^「三隻小豬」當場造句 杜正勝力挺.TVBS新聞.2007年1月22日[2017年1月18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三隻小豬」話題延燒/杜正勝:用成語讓人思想懶惰.自由時報.2007年1月25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7月31日).
外部連結[編輯]
查詢維基詞典中的Wiktionary:成语索引。
(繁體中文)民間實用成語典
(繁體中文)IOS上的拼字遊戲-四字成語天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繁體中文)Android上的拼字遊戲-四字成語天地
(繁體中文)教育部《成語典》2020[基礎版]
閱論編語言單位語音單位音素·音位·語素·詞語義單位義素·義位·語素·詞語法單位詞法單位語素(詞幹·詞綴·詞形變化(變格·變位))·附著語素·詞句法單位詞·短語·子句·句詞彙單位字形·字位·語素·詞·詞位·短語·熟語(慣用語·成語·諺語·俗語·歇後語·格言)語篇單位段·篇章(英語:Discourse)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成语&oldid=68412199」
分類:成語語言學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BahasaMelayuNederlandsРусскийSicilianuСрпски/srpski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粵語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查找叫的成语查询结果
成语词目, 解释. 哀天叫地, 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极。 把饭叫饥, 比喻多此一举。 喊冤叫屈, 为遭受冤屈而喊叫。 叫苦不迭, 不迭:不停止。
- 2尖叫成語:異想天開 - 博客來
書名:尖叫成語:異想天開,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4137527,頁數:128,出版社:人類文化,作者:王維浩,出版日期:2014/03/24,類別:童書/青少年文學.
- 3叫的成语,带有叫字的成语 - 成语宝典
以“叫”字开头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叫苦连天] 不住地叫苦。形容十分痛苦。 [叫苦不迭]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 “叫”字在第三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拍案叫绝] 拍 ...
- 4金城國中成語萬花筒參考成語
- 5成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成語大多數由四個漢字組成,在文言文中使用廣泛,也有其他字數不等的成語,在白話文或者日常會話中也經常出現。 目次. 1 背景; 2 語義變遷;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