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好的書籍設計?6 個面向、5 種分類,推廣閱讀平台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OKAPI 好書設計單元自創站以來運行至今,緊緊貼近著出版社場的脈動,曼瑄與我們分享從書籍設計的流變也可以間接觀察到出版市場的趨勢。

將時間拉回到2012 ... 攝影/林辰鍵 分享 追蹤 分享 什麼是好的書籍設計?6個面向、5種分類,推廣閱讀平台OKAPI是這樣看的...... 2019/06/11 | 創意靈感 |點讀華山/王琬瑜 從不同的角度一步步來理解書籍設計的意義與精髓。

在做了多期與編輯相關的專題後,書籍設計終於登場,這是《點讀華山》一直想要做的專題之一,也是一個既寬廣又狹窄的題目——書籍設計牽涉的面向甚廣,除了與編輯和設計息息相關外,也牽涉到印刷、裝幀、紙質、特殊加工......等等,是太多細項的總和。

這期《點讀華山》邀請到OKAPI閱讀生活誌的總編輯何曼瑄與我們一起,試著從不同的角度一步步來理解書籍設計的意義與精髓。

OKAPI是博客來旗下推廣閱讀的媒體平台,雖附屬於通路,但OKAPI的存在跳脫了單純的書籍銷售,以生產高品質的自製內容奠定口碑與影響力,這樣的目標與定位從創站至今都沒有改變過。

而其中《書籍好設計》更是從2010年創站之始就設有的單元,累積多年,介紹過將近千本的書籍設計,不但已梳理出清晰的分類與脈絡,更成為一個完整的參考索引與資料庫,是出版業界參考交流的平台,也是讀者想要理解書籍設計的最佳入門管道。

攝影/林辰鍵   每個書籍設計都是溝通的總和 什麼是書籍設計?一本書的完成,從設計交稿到書籍製作完成這段最後一哩路尚有許多決定性因素要注意,從打樣、校色、試做、上機,有多少眉角,還有多少調整空間?「一本書最後到讀者手上的樣子,其實就是眾人溝通結果的總和。

」曾經擔任過出版社編輯的曼瑄先說出了結論。

確實,一本書的誕生無庸置疑的是眾多人想法的集合,除了作者的創作內容之外,編輯與設計師所思考的都是如何將內容如實而貼切的傳遞到讀者端,除此之外一本書的完成也牽涉到與印刷廠的共同配合,每個環節與各方人馬的立場與出發點不盡相同,而最終發行到市場上、送到讀者手中的絕對是經過多次討論與調整的成果。

曾擔任過出版社編輯的曼瑄提到,早期關於書籍設計的參考資料非常不足,對她而言OKAPI書籍好設計的單元不只提供內容,更建構了一個多方交流的平台,縮短了彼此溝通的距離。

攝影/林辰鍵   書籍設計的功能是如實地傳達內容 回歸到書的本質,書籍設計的存在正是透過設計的手法與操作提供讀者更完善的閱讀體驗。

曼瑄提到如實的傳達內容是書籍設計的前提。

我們從封面開始認識一本書,一連串的歷程包含了封面設計是不是能夠符合書籍主題與內容,接著可能會有書腰,而書腰的存在是不是提供了額外且重要的輔助訊息,裝訂的方式是否便於翻閱,選擇的字型與行距能否讓閱讀能夠清晰舒適而不吃力,這些都是書籍設計時最基本的考量。

舉例來說,設計師與編輯(或作者)常常在字級的大小與版面呈現的美感中拉扯,面對這樣的問題,曼瑄認為,書籍設計的出發點應該回到閱讀本身,這並不是說美感必須捨棄,而是回到溝通,在兩者之間取得最佳平衡。

不同於其他種類,童書設計的表現著重於故事性,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輔助閱讀,使故事或內容的呈現更為完整流暢。

攝影/林辰鍵   不過,有的書籍本身賣的就是設計 當然,一切都有例外——有的書籍本身販售的就是設計。

2015年由OKAPI主導策畫的罐裝《他.她.他:個人意見小說ZINE》就是具有顛覆性的嘗試。

個人意見首次小說創作《他.她.他》的內容全文刊載於網路上,由聶永真操刀的實體化作品則於台灣設計師週期間限定的實體店鋪販售。

易開罐裝的設計配合小說中透過送咖啡講述的三角戀愛情節將文本內容轉化成商品的形式,帶給讀者的不只是故事情節,而是可以讓讀者選擇與投入的設計作品. 個人意見,博客來發行,裝幀設計:聶永真。

訂做款易開罐瓶裝、UV網印透明瓶標、日本竹尾紙業元素紙UV網印、長條直式卷軸車線小冊,《他.她.他:個人意見小說ZINE》挑戰了書的形式,販售的就是設計。

攝影/林辰鍵   6個面向、5種分類,檢視完整且有意義的好設計 了解書籍設計的內容與本質後,我們試著更進一步理解何謂「好設計」?目前OKAPI每一季度會依「封面、內頁、裝訂、材質、印刷、加工」6個面向檢視書籍,再以「手繪&插畫、實物轉化、解構字符、抽象表現、媒材整合」等5種分類發表入選的書籍好設計。

面對每季幾百本的書籍,曼瑄說在篩選好設計時「完整且有意義」是OKAPI編輯部的首要考量。

所謂的完整性包括不論使用何種加工與印刷手法必須排除任何瑕疵產生的可能性;而有意義則是指每一個特殊加工或印刷法是否能呼應內容與閱讀的一致性,而非為了繁複而繁複。

企劃庭頨與我們分享,一直以來旅遊類書籍都是以資訊為重,隨著數位化資訊取得快速容易,旅遊書的銷售首當其衝受到影響,但《GOODEYE台北挑剔指南》與《台湾日記TaiwanDiary》跳脫了原本的格局,從企劃開始,透過更為精巧的設計、排版與穿線方式,改變了旅遊書的規格、甚至是讀者群的購買目的,發揮了書籍設計的影響力。

郭佩怜《GOODEYE台北挑剔指南》、小林賢伍《台灣日記》,時報出版,裝幀設計:田修銓 《GOODEYE台北挑剔指南》與《台湾日記TaiwanDiary》跳脫了原本的格局,採用雙語對照,透過設計發揮影響力,進而帶動銷售。

攝影/林辰鍵 山崎亮《社區設計》、《社區設計的時代》,臉譜出版,裝幀設計:廖韡 《社區設計》與《社區設計時代》兩本書運用相同的設計元素貫穿,透過幾何圖形構成社區中有老有少的「人」,方塊的區隔則象徵著比鄰而居的狀態,以抽象的手法直中主題。

攝影/林辰鍵   曼瑄提到,實體書銷售的萎縮已經是不可逆的事實,但在這樣的環境下,不論是基於成本的考量或是設計的務實面,現在台灣大多數的書籍設計都已經有很精準的掌握,大家能夠理解特殊與繁複並不一定等於好。

簡單來說,一個好的設計必須精確的掌握到重點,並且吸引到讀者的目光,儘管好的設計不一定等同於暢銷的保證,但卻能帶給讀者意想不到的驚喜與閱讀樂趣,甚至顛覆了既有的樣態,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

  從書籍設計看出版市場趨勢 OKAPI好書設計單元自創站以來運行至今,緊緊貼近著出版社場的脈動,曼瑄與我們分享從書籍設計的流變也可以間接觀察到出版市場的趨勢。

將時間拉回到2012年左右,那時紙本書面臨的挑戰才剛開始,為了彰顯印刷不死與紙本存在的必要性出版市場上很流行各種繁複華麗的特殊加工方式,展現了書籍設計的多樣化與各種可能性。

然而,隨者紙書市場的持續萎縮與印刷成本考量,出版社與設計師必須更精確地思考特殊加工的目的性為何。

  據曼瑄的觀察,這兩三年間台灣書籍設計的水平已經可以看到非常平均的提升,出版社的運作也更加純熟內斂,書籍設計也因此回歸到更本質性的掌握,儘管只使用一個特殊加工也能精確的打中要點,產生畫龍點睛的效果。

曼瑄提到,當她國外的友人來台灣逛書店時,都會非常驚訝的表示台灣的書看起來非常好看,甚至自己以前去日本時對於當地的書籍雜誌設計會感到非常吸睛,但近年來那樣的驚艷感受確實不再如此強烈,也許我們在身處的環境中已經習以為常了,但透過不同的角度來看,台灣出版產業在有限的市場與資源之下,設計的能量或許比我們想像中更為成熟豐沛。

點讀華山 請往下滑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標籤: 書籍裝幀 追蹤我們 請往下滑看更多精彩內容 訂閱電子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