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天: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 - 爱思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禅宗思想体系包括本体论、心性论、道德论、体悟论、修持论和境界论等思想要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心性论、功夫论和境界论三大要素,分别阐明了禅修成佛的根据 ... 方立天: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 更新时间:2021-08-2123:16:03 作者: 方立天        在中国佛教史上,禅宗是中国禅师依据中国思想文化,吸取并改造印度佛教思想而形成的颇具创造性的成果,在东亚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禅宗经历了准备、兴盛和衰落的过程,历史悠悠,流派众多。

自达摩迄至道信、弘忍以来,有牛头宗的兴起和南宗北宗的对立,南宗内又有荷泽、洪州、石头等诸宗的竞起,洪州、石头两宗又衍出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五家的分立,门叶繁茂,家风各异,兰菊争艳,异彩纷呈。

禅宗主流标榜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其间不同流派或云即心即佛,或谓非心非佛,或言即事而真,或称本来无事,还有诸如扬眉、瞬目、叉手、踏足、擎拳、竖佛、口喝、棒打甚至呵祖、骂佛等类机锋,其教学与禅修的方法更还有语录、公案、古则、话头、默照以及云门三句、黄龙三关、临济三玄三要、四料简、四宾主、四照用、曹洞五位等,五花八门,纷然杂呈,令人眼花缭乱,困惑难解。

究竟如何认识禅宗?禅宗的根本精神是什么?这是研究禅宗首先遇到的重大问题。

我想,若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了解禅宗的思想核心、本质及其特点。

   一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以高度的中央集权专制和分散的自然经济为基本特征。

自中唐以来,这种社会格局的内在阶级紧张、中央与地方摩擦、民族之间冲突,渐趋激化,适应破产农民和失意的士大夫的精神需要,禅宗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普遍流传。

禅宗为解救人生的苦难而产生,也在解救人生的苦难中发展,形成了一套人生价值哲学体系。

禅宗思想体系包括本体论、心性论、道德论、体悟论、修持论和境界论等思想要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心性论、功夫论和境界论三大要素,分别阐明了禅修成佛的根据(基础)、方法(中介)和目的(境界)三个基本问题。

从这三大思想要素的相互关系来看,心性论是禅宗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

   禅宗把自心视为人的自我本质,认为苦乐、得失、真妄、迷悟都在自心,人生的堕落、毁灭、辉煌、解脱都决定于自心。

自心,从实质上说是本真之心,也称本心、真心,也就是佛性、真性,正如唐代道宣在《高僧传》中介绍菩提达摩新禅法时所说的“含生同一真性”,此真性为人人所平等具有。

由此,禅宗在传法时讲“以心传心”,即师父不依经论,离开语言文字直接面授弟子,以禅法大义使弟子自悟自解,这也称传佛“心印”。

“自心”是众生得以禅修成佛的出发点和根据,是禅宗的理论基石。

   禅宗也以“自心”为禅修的枢纽,提倡径直指向人心,发明本心,发见真性,以体认心灵的原本状态,顿悟成就佛果。

也就是说,禅修是心性的修持。

从中国禅宗的发展来看,禅师们都把修持功夫专注于心性上,如,达摩、慧可、憎璨重视坐禅守心,道信、弘忍重视“心心念佛”、“念佛净心”。

牛头法融主张“无心”,也是心性的禅修功夫。

北宗神秀的禅法,其弟子普寂归结为“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照”。

(见《荷泽神会禅师语录》)南宗慧能提倡单刀直入,自证于心,自悟本性。

神会认为灵智是人心的体性、本质,强调开发灵智。

马祖及其门下派生出的沩仰和临济两宗,提倡直指本心,强调平时的言语举动、日常生活表现都是本心的自然流露,由此而有屙屎放尿、著衣吃饭、走路睡觉、运水搬柴等都是佛事之说,认为都可以从中体悟真理。

石头希迁及其门下衍化出的曹洞、云门和法眼三宗,重视一切尽由心造的唯心论,认为人的心灵是圆满完美的,只要心地自然,就会佛法遍在,一切现成。

由此可见,虽然禅宗各派在修行的方式、方法、风格上各有不同,但是,或为了启导心地的开悟,或顺应心地的自然展现,或求得心灵的自由,各种禅修实践都围绕着心性进行,这是一致的。

   禅宗还把禅修的目的、追求境界、成就佛果落实在自心上,强调佛从心生,自心创造(成就)佛,自心就是佛。

如道信提出的“念佛心是佛”的命题,就是专念于佛,心心相续,以求心中见佛。

如此,心与佛相融无别,佛就是心,心就是佛。

神秀主张“离念心净”,并认为净心的呈现就是佛地。

慧能宣扬“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坛经》)“见自本性,即得出世。

”(同上)认为人的自心、自性就是成佛的内在根由,就是佛的本性。

成佛并不是另有一种佛身,众生的自心、自性就是佛。

众生只要认识自我,回归本性,当即成佛。

在慧能看来,佛就是众生原始心灵、内在本性的人格体现,就是本心、本性的觉悟者,并不是外在于众生的具有无边法力的人格神。

慧能门下及其后来的临济、曹洞等五宗都宣扬“即心即佛”的思想,“即心”,此心;“即佛”,就是佛心,就是佛。

认为众生当前的现实心就是佛之所在。

有的禅师还强调“即境是佛”,“触境皆如”,“境”,指事、物。

眼前的事物就是佛“真如”之所在。

这是从理与事相即的角度,即把理事两边统一起,以求禅境。

这里的“理”是指性理,心性的“理”,性理是指一切事物的本质和根源。

实际上就是以心性(佛性)与事境相统一,以事境为心性的体现作为禅修的境界。

还有的禅师鼓吹“本来无事”、“无心可用”,这是强调人心本来是清净的,而心清净就是佛。

所谓心清净就是从主观上排除执著佛法和万物为实有的观念,排除把心视为能实生佛法和万物的实有心的观念。

可见,仍是“即心即佛”的变相。

简言之,所谓涅槃,所谓佛,就是本性的护持,心态的复原,心灵的升华。

   从上述禅宗的根据、方法和目的三方面思想来看,都是围绕心性展开的,心性是禅宗禅理的基础、禅修的枢纽和禅境的极致,心性论是禅宗思想的核心。

研究禅宗,必须着重研究禅宗的心性思想。

   二    从禅宗思想体系的内涵、结构、核心来看禅宗的基调是以心性论为基点,通过心性修持获得心性升华的心性学说,是一种摆脱烦恼、追求生命自觉和精神境界的文化理想。

贯穿于禅宗心性学说、文化思想的本质内容是:自然——内在——超越。

   禅宗吸取中国道家的“自然”观念来诠释人的生命自然状态、人的自性。

道家把自然规定为万物的本质、本性,是不假人为、自然而然、本来如此的真实存在。

“僧家自然者,众生本性也”。

(《荷泽神会禅师语录》)禅宗认为,“自然”就是众生本性,也就是佛性。

这也就是把佛性界定为自足完满、纯真朴实的生命本然。

人的本性既然是自然的,也就是内在的,是内涵于人身的本质性存在,既非外在的神灵所赋予,又非通过超越经验、违背人性的作为所获得的,同时也是各种外在因素所不能消灭的。

人的内在自性是生命的主体、成佛的根据。

人的现实感性生活是自性的外在作用和体现,人转化为佛是自性的发现,是由此而生的精神境界的显现。

人的自性是内在的又是超越的,因为内在本性是清净、圆满、纯朴、觉悟的,是离开一切现象,有别于人的外部表现的。

如何实现超越?禅宗认为修禅成佛,就是见性成佛,就是向自己心性去体认,识得自性便成佛道,便是实现了超越。

禅宗强调佛就在心中,涅槃就是生命过程之中,理想就是现实生活之中。

这样,禅宗就把彼岸世界转移到现实世界,把对未来生命的追求转换为内心反求。

由此禅宗反对舍弃现实感性生活扭曲自性去寻求超验,而是强调“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坛经》),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超越意义,实现理想精神境界。

禅宗公案中的“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法演语录》卷下)就是提倡心灵沟通,要求会心体悟。

禅宗要求以“饥则吃饭,困则打眠,寒则向火,热则乘凉”(《密庵语录》)中体会禅道,从“青青翠竹,郁郁黄花”(《祖堂集》卷三)中发现禅意。

禅宗要求从青山绿水中体察禅味,从人自身的行住坐卧日常生活中体验禅悦,在流动无常的生命中体悟禅境,从而实现生命的超越,精神的自由。

   禅宗提倡内在超越,这种超越意识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包括了超越对象、超越方法和超越结果几个方面,这里着重论述超越对象和超越结果。

   为了追求解脱,成就佛道,禅宗设计了一套消解人们心灵深处的紧张、矛盾、障碍,超越二元对立的方案。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从自然中分裂出来的独立实体,向往与自然同样具有永恒性、无限性,向往与自然的同一是人类最深沉、最根本、最强烈的内在愿望。

生命现实与美好愿望并非一致,生命短暂与时间永恒、生命个体与空间整体、生命主体与宇宙客体等一系列人类所面临的矛盾,是禅宗的超越对象,超越目标。

   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的矛盾最能激发人内在心灵的不安与痛苦。

了脱生死大事是佛教也是禅宗的最基本目的。

禅宗以“无生”思想来泯灭生死界定,超越生死的时间界限。

“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

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

”(《永嘉证道歌》)“无生”,指一切事物是无实体的、空的,由此也是无生灭变化的。

这是要求转变观念,从生灭的现象中看到无生无灭的本质。

生灭是短暂的,无生无灭是永恒的,从悠悠生死中了悟无生,就是在短暂中体认永恒,消除短暂与永恒的隔阂。

   个体生命的认识和实践等多方面的有限性与宇宙空间的无限性的矛盾,也是引人困惑不安的永恒性课题。

禅宗通过无限扩张个体心灵的作用来摆脱个体生命的局限,进而消除有限与无限的矛盾。

“心境明,鉴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

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

”(同上)这是说只要人的心境明净透彻,就能周遍宇宙万物,从而在内心实现泯灭内外的超越,使有限与无限在个体心灵中相即圆融。

   由生命与万物、主体与客体的矛盾而引发的物我、有无、是非、善恶、真妄、苦乐等一系列的差别对立,是又一使人产生烦恼、痛苦的根源。

这也是禅宗大师们所着力寻求解决的一大问题。

他们继承道家的思想,通过直观宇宙本体(道、无)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他们宣扬“本来无一物”(《坛经》)、“本来无事”以消解矛盾,称“体诸法如梦,本来无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

……既达本来无事,理宜丧己忘情,情忘即绝苦因,方度一切苦厄。

”(《禅门师资承袭图》)即一个人了悟万物如梦如幻,一切皆空,做到忘却情欲,超越自我,也就不存在生命与万物、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了。

为此,他们特别强调“无念”的重要性,“念”,指妄念,要求人们不被纠缠于种种差别的妄念所迷惑。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禅宗是通过心性、心理、认识、观念等范畴,即在主观精神领域转变生灭的观念,扩大心的作用,泯灭情欲,排除妄念等内在活动来消解人的基本矛盾,排除心灵的紧张,克服人的意识障碍,从而实现自我超越的。

   实现自我超越,就会出现不同层次的超越结果:(1)在泯灭种种矛盾的禅修过程中,会使人的情感得以渲泄,烦恼得以排除,痛苦得到缓解;(2)禅修具有心理调节的功能,这种功能的增强,使得人们的心绪趋于稳定,心态归于平衡;(3)禅宗把涅槃理想落实于现实生活中,强调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实现人生理想,这会使人居安乐道,使人满足、愉快、兴奋,平添生活情趣;(4)禅宗尊重宇宙万物自然本性的自发流露,又提倡从统一和谐的视角超越地审视宇宙万物,这会使人从对自然、对宇宙万物的感性直观中获得一种特殊的愉悦体验,即审美经验,从而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意境;(5)禅宗超越短暂与永恒、有限与无限、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使人由悲叹人生短暂、渺小、孤独转而提升为体验不朽、伟大、和谐,从而提高人的主体地位,并把人格尊严高扬到极致;(6)在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的基础上,禅宗进一步确立人的内在本性与超越佛性的终极合一,从而使每个人获得真正认识和极终安顿:我是自然本性未曾扭曲的我,一旦对自然本性自我发现,整体体悟,我就与宇宙万物和谐共存,我就与宇宙同在,我就是佛。

这些超越结果,禅师们自然会因根机差异和修持程度而有所不同,有的可能达到某个层次,或某几个层次,也有的可能同时达到上述全部超越境界。

   三    禅宗的思想特点主要是相对于印度佛教、中国佛教其他宗派的差异性而言,禅宗内部不同派别的思想也有差异,这里是从总体上论述禅宗的思想特点,主要有: 1.直指人心,不立文字。

佛教其他各派都重视心性修持和经典教化在由凡转圣中的作用,(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爱思想关键词小程序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m.aisixiang.com) 本文链接:http://m.aisixiang.com/data/128166.html 收藏 同主题阅读 蒙培元:中国佛教哲学的研究情况 蒙培元:佛学研究新成果 陈兵:禅净双修论 楼宇烈:佛门应当“净、静、敬” 李泽厚:中国艺术意境的最高层次是禅境 楼宇烈:禅宗对佛教人文精神的张扬 赵朴初: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陈兵:圆融精神在宗教对话中的意义 姚卫群:佛教的“二谛”理论及其历史意义 姚彬彬:近代中国佛学学派的兴起 同作者阅读 方立天:中国佛教直觉思维的历史演变 方立天:先秦哲学:中国古代睿智之光 方立天: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其现代意 方立天: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 方立天:中国佛教伦理的社会意义 方立天: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 方立天: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 方立天:关于当代佛教与文化繁荣的几个问题 方立天:佛教文化之结构、特质及价值 方立天:《西游记》与佛教文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