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垃圾場」發展專屬台灣的塑膠再生系統 - 社企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而「不垃圾場」利用再生技術,將塑膠再製成裝飾品、容器、家具等生活用品, ... 所做出的塑膠再生物件,讓支持再生計畫或對產品有興趣的人可以購買。

SkiptoContentSkiptoNavigation mobilemenu 社企流|華文界最具影響力的社會企業平台 searchbox 繁 简 En Facebook Moreoptions PhotoCredit:不垃圾場 「不垃圾場」發展專屬台灣的塑膠再生系統,將垃圾再製成實用生活小物 環保案例 2020.07.03 FacebookLike 瀏覽次數: 合作轉載 生命力新聞/文:陳俞晴、林澤衛 由於塑膠成本低廉、可被大量製造,一直以來被市場塑造便宜、可丟棄的形象,不僅材質無法自然分解,也可能造成生態環境的直接影響。

而「不垃圾場」利用再生技術,將塑膠再製成裝飾品、容器、家具等生活用品,延續塑膠的使用壽命,讓塑膠可以重複利用,並藉由舉辦再生工作坊體驗,來啟發和改變大眾對於塑膠的想像與價值。

期望能結合台灣在地文化,發展出專屬於台灣的塑膠再生系統,將塑膠再生的活動、產業帶動,真正落實到民間。

塑膠再生工作室再生出各種生活用品 「不垃圾場」是一家位於宜蘭頭城的塑膠再生研究工作室,由楊蕙菱、張楷翊兩人共同創辦而成。

從2018年開始,兩人回歸物盡其用的概念,不斷的再尋找塑膠這項材質的另一種可能性,以及用再生技術延續塑膠廢棄物的使用壽命,同時藉由舉辦塑膠再生工作坊的體驗活動,向民眾傳達環境保護知識,以及塑膠媒材更多的使用方式,來改變大眾對於塑膠這個材質的想像與價值。

楊蕙菱、張楷翊兩人成立了「不垃圾場」塑膠再生工作室,開始在工作室裡研究塑膠這項材質,做一些有關塑膠再生的實驗,探討「浪費」這項議題的同時,也專注於塑膠的任何可能性。

楊蕙菱認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資源都是珍貴的,垃圾、廢棄物這種東西,是我們人出現了之後,我們去定義它,其實在自然裡面並沒有廢棄物存在。

」 「其實塑膠它是有很多狀態的,我們就是在探討每一樣塑膠的特性,然後有些可能可以做成物件,有些不行,有些是需要被研究、探討的」,像是常見的PP聚丙烯、PE聚乙烯、PS聚苯乙烯的塑膠是比較容易被再生的塑膠材質,而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VC聚氯乙烯、ABS工程塑膠則為比較難處理的種類,張楷翊說。

不垃圾場工作室平時除了研究塑膠材質外,也會研發各種再生機台、塑膠再生的模具,以及收集各種塑膠廢棄物、塑膠袋等塑膠相關製品,將其再生成一些生活物件,像是各種形狀的容器、裝飾品、家具、生活用品等。

由於物件都是由常見塑膠材質製成,皆具有高分子量且熱可塑性質,所以變化方式相當多樣,輕巧耐用,也能呈現出塑膠的各種顏色。

另外,不垃圾場也會販賣自家研發的再生機台,和不定時在網路上釋出一些實驗或研發所做出的塑膠再生物件,讓支持再生計畫或對產品有興趣的人可以購買。

工作室也會將再生機台製作而成的板狀、條狀、片狀塑膠再生素材,提供給藝術家或工藝家作為創作用原料,期望能引導更多人一同參與塑膠再生計畫。

不垃圾場結合在地文化發展再生系統 因楊蕙菱、張楷翊兩人本身都喜愛大自然,在開始接觸大自然後,他們會經常到處走跳、看看山、看看海,也因此看見了大自然底下的許多問題,以及人類所造成的生態傷害。

他們發覺,大量的塑膠廢棄物正在影響著自然環境與人類的健康,「想說這個東西是怎麼來的,或是那我應該去撿它,那撿起來之後呢??是什麼,它其實是一個過程,我們是在慢慢的探討它。

」楊蕙菱說。

一開始楊蕙菱、張楷翊兩人會去參與淨灘活動,看見了大量被人類丟棄的塑膠廢棄物後,讓他們更想進一步探討塑膠這項材質,以及塑膠還有哪些方式可以被利用。

因此,兩人開始做一些相關研究,像是塑膠、海廢的數據研究或是翻譯,也出國參與荷蘭的塑膠再生組織珍貴塑料計畫(PreciousPlastic),學習到國外的塑膠有關技術。

他們希望可以將當地塑料再生行動的經驗帶回台灣,並結合台灣在地的文化,發展出專屬於台灣的塑膠再生系統。

不被框架綁住尋找塑膠更多的可能性 不垃圾場的塑膠再生流程通常是先將收集來的塑膠清洗乾淨,再按照塑膠的材質和顏色做分類,讓再生時能更方便取用。

前置作業結束後,會將這些塑膠原料放進再生機台中,進行加熱、加壓的過程,就能自由塑型成各種形狀的物件。

而工作室裡的每台機台的物理邏輯和呈現的方式不太一樣,有些是可擠成條狀物,有些可以壓成碗狀,但基本上概念都是相同的,製作出來的物件也都是獨一無二的。

一直以來,不垃圾場將作業重心放在塑膠再製的過程中以及實驗、機台的開發當中所產出的物件,工作室不會有硬性的規定或系統,把這些物件用「產品」的框架包裝。

因此,不垃圾場不會大量製造相同商品,也不提倡製造全新的塑膠製品,只要楊蕙菱和張楷翊兩人創作出什麼就賣什麼,「我們還蠻活躍的,可以結合各種不同的想法」,把它這些隨意創作出的物件當作藝術品,「它有很多的可能性,所以反而因為這樣大家看不太懂我們到底在幹麻」楊蕙菱說。

從塑膠的收集、分類、清洗,到設計、再生的過程,都是由楊蕙菱、張楷翊以及一些來不垃圾場的志工共同完成,「實際上它真的是一件麻煩跟辛苦的事情。

」楊蕙菱說,大多數人還是會認為再生物件只是成本低廉的塑膠製品,忽略了整個過程所花費的人力、資源等,「因為大家對於塑膠這項媒材的印象已經定下來了,所以其實也有很多人是看不太懂它的價值在哪裡,我覺得蠻多有像這樣子價值觀的衝撞。

」 收集塑膠廢棄物從你我生活做起 而到目前為止,不垃圾場有兩個主要收集塑膠廢棄物的管道,一部份是和宜蘭附近店家做配合,向店家收集一次性的塑膠玩具、一次性的塑膠廢料,像是大量的鋼彈殼、扭蛋店等,是不垃圾場最主要的塑膠來源。

另外,其餘部份是在不垃圾場內設置塑膠收集站,讓附近的居民或是來不垃圾場活動的人,到活動現場時也可以順便收集自己所帶來的塑膠,增加民眾的參與感。

不垃圾場也將每週六訂定為「不垃圾場塑膠收集日」,向大眾收集再製塑膠媒材之餘,也告知民眾或附近居民這裡是有在收集塑膠廢棄物的,大家可以將不需要的塑膠製品,像是洗髮精瓶罐、微波加工食品的容器、飲料杯子、塑膠叉子等等,都拿來工作室聚集,提供不垃圾場更多的塑膠媒材,既能做環保、回收再利用,也能幫助塑膠媒材的研究發展。

塑膠再生體驗工坊啟發民眾新價值觀 為了讓民眾有更深入的了解,不垃圾場平時也會不定期舉辦一些塑膠再生工作坊的體驗活動,民眾可以在現場事先報名,或是透過網路進行線上預約。

其中體驗內容分為3大項目,分別為塑膠環境教育前導、塑膠分類與絞碎以及塑膠再生成型。

活動一開始,工作人員會帶民眾認識基礎的塑膠分類與塑膠材質,以及讓民眾對再生實驗探討和環境有基本認知。

有了初步的了解後,再讓民眾實際進行塑膠分類與絞碎的活動,過程中民眾也可以使用自己攜帶的塑膠廢棄物來製作。

最後,工作人員會引導民眾親自操作再生機台,把塑膠廢棄物及絞碎後的塑膠粒再生成型,製作成各種生活物件如花盆、小容器、杯墊等,並帶入塑膠的正確使用價值與環境意識。

「不垃圾場」希望藉由讓民眾自己體驗塑膠再生的製程,從廢棄物收集分解到成形,瞭解其中的資源消耗、再生的優缺點、對環境的附加影響,讓民眾重新思考塑膠的使用方式與價值。

與各界合作讓再生活動落實民間 「我們在做的東西比較像是一種啟發,跟我們在慶祝塑膠這項美麗的材料,慶祝它的顏色,慶祝它的可塑性。

」張楷翊說。

不垃圾場平時也會結合了不同社區跟民眾一起來參與這個計劃,邀請不同相關背景的人,像是工匠、藝術家、設計師,或是社區活動中心、校園等,一同參與塑膠再生計畫以及塑膠媒材的討論,相互給予意見、相互學習,進而激發出更多塑膠再生的可能性。

2020年不垃圾場也開始和澎湖馬公高中合作,在當地建立一個小型塑膠再生中心,類似不垃圾場的塑膠再生工作室,在那邊設置機台和馬公高中的學生交流,教他們怎麼使用這些機台再製物件,希望他們在未來也能利用澎湖周邊的海廢、民生垃圾,或結合當地特色,做一些塑膠廢棄物製成的產品送給朋友,「我們覺得這樣子的過程才是有意義的。

」楊蕙菱說。

「不管你是可以很直接地購買我們的產品,去支持我們的計畫,或是你可以在你的生活裡面,你想要用廢料當作你創作的一個媒材,它也是一條路」,張楷翊說,不垃圾場會試著把這些塑膠再生的想法都以模組塊的方式去發展,希望可以將模組機台複製到各個地方,向大眾傳達不垃圾場的理念,以及藉由自身的力量,將台灣塑膠再生的活動或產業帶動起來,讓塑膠再生真正的落實到民間。

採訪側記 不垃圾場兩位創辦人利用生活中的各種塑膠製品,那些平常被認為是垃圾不能使用的東西,將他們賦予新生命,再次利用後創造出新產品,不僅兼具環境保護,同時也改變了大眾對於塑膠的看法。

讓我們知道台灣有這麼一群人正在為地球努力,證明塑膠不會是一次性物品,更不是垃圾,愛護土地的同時,也讓資源永續。

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不垃圾場」讓塑膠再生變身生活小物 延伸閱讀 >> 荷蘭設計師號召全球創客,打造居家「迷你塑膠回收廠」,讓塑膠就地轉生為美麗的新品 >> 不讓塑膠袋用12分鐘就丟棄——台灣女孩創立「Bago」回收再製所,將廢棄提袋手工改造成時尚錢包 >> 如何正確回收讓機器人幫你!美新創打造「TrashBot」,提升垃圾分類正確率至90%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幫我們按讚或分享 標籤: 升級回收塑膠回收垃圾 前往完整專欄 生命力新聞:觸發社會創新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

新聞網站:http://www.vita.tw。

粉絲專頁:http://goo.gl/st2wwn。

你可能也喜歡 穿上100%以寶特瓶製成的雨衣,一邊防雨一邊守護海洋 荷蘭港都的升級環境思維:讓河川塑膠垃圾重生,製成一座座「生態漂浮公園」 挑環保杯,選生物可分解的就對了?環境專家破大眾迷思 丹麥新創設計永續紙瓶,攜手可口可樂、嘉士伯啤酒加入減塑行列 用稻桿結合回收塑膠製生活用品!他創業推「草塑」商品,盼將大自然帶入文化裡 回收率高達82%、回收再製率也領先全球!看瑞士怎麼戰勝可觀垃圾量 廢玻璃、廢磁磚再製成美麗陶盤!英國品牌創造100%可回收的Granbyware陶瓷餐具 手上的垃圾不知可否回收?英國設計公司研發「辨識裝置」,輕輕感應即可正確做分類 PhotoCredit:GoodEatsYQRonUnsplash 浮游生物登上米其林餐桌?!主廚研發「未來的醬油」,不但友善環境、還能留住海洋風味 環保食農新知 2020.06.30 合作轉載 NomMagazine/文: 余得如  西班牙米其林三星餐廳Aponiente主廚ÁngelLeón與西班牙FitoplanctonMarino公司共同研發「微藻粉末」(Plankton,原意為浮游生物)。

León帶頭使用常遭丟棄的魚類邊角料,除了避免浪費食物,他也因為熟悉各類魚,以及魚的不同部位,體會到可以魚模擬其他肉類食材,例如以海鰻皮模擬炸豬皮(chicharrón)、金槍魚骨髓替代牛骨髓,甚至將魚脂肪製成奶酪。

藉由這些嘗試,讓他開始探索位於食物鏈底層的浮游生物世界。

León說:「浮游生物有海洋的味道。

」 一開始León將細網置於海中蒐集浮游生物,5小時只能獲得一克。

爾後他改捕撈為在水箱中養殖。

6個月後,將浮游生物冷凍乾燥成綠色粉末,作為調味料。

與液體混合前,微藻粉末如天鵝絨般柔軟,混合後,質地油潤優雅,可用於義大利燉飯或雞尾酒食譜,韻味細膩悠長,可替料理增添大海鹹味及味道豐富度。

León形容,微藻粉末將成為「未來的醬油」。

由於微藻粉末的優點,使得浮游生物首度出現在米其林餐廳的餐桌上,成為餐飲界的熱門趨勢: 有益於環境 吃食物鏈層級較低的食材,有利於環境保育,尤其是肉類食物,因為食物鏈層級愈高的動物需要愈多資源生長。

吃海洋食物鏈底層生物,也可以減輕過漁的環境問題,因此許多廚師積極投入。

素食主義者 浮游生物又分為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

浮游植物製成的微藻粉末適合素食者、乳糜瀉患者,或對魚類過敏的人食用。

少量即可增添風味 廚師將微藻粉末加入肉凍、各式調味料、蜜餞果醬、滷汁和泡沫中,來增強風味;用微藻粉末製成的鹹味冰淇淋獲得高度讚賞,只需要少量就可以獲得明顯且高度複雜的香氣。

口感方面,微藻粉末通常有抹茶、海膽和松露風味,伴隨海藻味道。

義大利燉飯能有效發揮微藻粉末作用,10克微藻粉末就足以準備50人份的義大利燉飯。

淡藍色螢光 León最令人驚奇的研究成果,是讓浮游生物的淡藍色螢光轉換到餐盤中。

他研究了幾種類型的浮游生物,最後透過一種微小且安全的發光物種與脫水的螃蟹粒混合,當水注入,就能達到他所期待的「超現實效果」。

全文轉載自 NomMagazine,原文標題:米其林主廚研發「未來的醬油」,微藻粉末Plankton到底是什麼好物?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嗎?社企流希望帶給你更好的內容,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馬上支持 延伸閱讀 >> 吃一個壽司,拯救整片海藻林——加州新創將破壞生態的海膽化為商機 >>美國沙拉品牌Sweetgreen以名廚效應和嶄新菜單,賣出大西洋海洋牧場一半以上的「環保海帶」 >> 海藻妙用多,好吃、環保還可以用來蓋房子——世界首棟「藻能建築」,台灣也適合建造!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幫我們按讚或分享 標籤: 永續飲食環保醬油飲食 你可能也喜歡 為何「吃在地」能救地球?研究揭:近20%糧食碳排來自運輸 荷蘭新創以「未來食物」製食品,蛋白質含量比蛋多5倍! 全球消費者飲食調查:近半數填答者願為永續買單,餐廳可從這4點因應 環保懶人組外送平台!LooPick讓訂餐減塑更無痛 從塑料中提取香草風味?未來可能應用於冰淇淋和護手霜 美國沙拉品牌Sweetgreen以名廚效應和嶄新菜單,賣出大西洋海洋牧場一半以上的「環保海帶」 挑環保杯,選生物可分解的就對了?環境專家破大眾迷思 世界創舉!歐洲旅客輸送量第三大機場,將削減航班促進氣候行動 NOMMagazine NOMMagazine是由餐飲產業的資深顧問、媒體編輯、以及科技人才組成的團隊,致力推廣多元飲食文化的獨立網路媒體,深入探討全球餐飲趨勢與發展,為台灣/亞洲地區餐飲市場提供有觀點、深度與溫度的專業知識和國際新聞的平台。

NOMMagazine 官網:nommagazine.com/ NOMMagazine Facebook:www.facebook.com/nommag/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頁› 最後一頁» 本週熱門案例 1 棉花棒也能重複使用!LastSwab「矽膠棉花棒」,向全球每天15億根棉棒垃圾宣戰 環保 2 澳洲最佳公共遊戲場:「自然風」的都市遊具,讓孩子玩出韌性、健康及創造力 教育 3 做焦慮世代的暖心陪伴——「溫度日記」讓你記錄最真實的自己,為身心靈充電 創業 4 找回你不知道的台灣之美!他辭教職復甦冷門景點,期望喚起人與島嶼的連結 創業 5 台北首輛無人駕駛夜間巴士來了!最快9月開放搭乘 科技 訂閱電子報文章新知 案例 評論 活動 徵才 資源好書推薦 社企檔案 支持網絡 專題 社企流十週年 參與永續大調查 訂閱電子報 站內搜尋 主題 關於社企流 新手必讀 專欄作者 聯絡我們 社會企業育成 NPO育成 創業CSR科技環保食農健康銀髮教育文創時尚社區社會設計公平貿易就業青年性別金融政策人物城市建築交通新住民原住民 創業CSR科技環保食農健康銀髮教育文創時尚社區社會設計公平貿易就業青年性別金融政策人物城市建築交通新住民原住民 看更多主題 回到最上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