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較愛網路交友?不同世代的網路交友看法、線上自我揭露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從早期網路聊天室到社交媒體時代,線上交友管道如網路社交平台、交友軟體App等不斷推陳出新,網路交友受到國內民眾歡迎,根據2014年台灣傳播調查報告指出 ...
期刊動態
最新消息
研究論文展集
年輕人較愛網路交友?不同世代的網路交友看法、線上自我揭露方式
2019-07-17
文/張馨予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碩士生
隨著網路傳播科技發展,網路交友已是普遍現象,根據2005年美國皮尤研究中心調查指出,有43%的美國成年人透過網路交友認識伴侶,其中有17%已進入長期關係或結婚(PewResearchCenter,2006)。
從早期網路聊天室到社交媒體時代,線上交友管道如網路社交平台、交友軟體App等不斷推陳出新,網路交友受到國內民眾歡迎,根據2014年台灣傳播調查報告指出,有84%的台灣民眾在一年內使用過網站聊天室或交友網站(如:愛情公寓)與他人互動(張卿卿、陶振超、杜素豪,2014)。
本期展集主題鎖定在網路交友議題。
首先,關注網路交友對年輕人的影響,陳金英(2004)探討大學生的網路使用習性、網路交友期望,與其對社交焦慮的影響;其次,關注不同世代網路交友的自我揭露方式,陳志萍、周英寶(2012)主要探索55歲以上中高齡族群的網路交友動機;谷玲玲(2013)探討網路自我揭露的因素、內容、策略,與其對親密關係的影響。
首先,陳金英(2004)探討網路交友期望對年輕族群的影響,並使用線上問卷調查法,測量台灣六所學校(包括:台大、政大、中原、彰師、雲科及屏科)大學生的「網路使用習性」、「網路交友期望」,以及「社交焦慮感」。
研究發現,「每次上網持續時間越高者」、「對發展網路戀情有較高期待者」的社交焦慮感越高。
由此可知,年輕族群的網路使用習性、對網路交友的態度,可能造成心理上的社交焦慮。
網路交友不僅是年輕人專利,也慢慢成為中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陳志萍、周英寶(2012)以台灣Yahoo奇摩交友網站為研究案例,採用「網路民族誌」方法,探索中老年人(55歲以上銀髮族)的網路交友動機,並將台灣中、高齡族群的交友動機分為「終生學習導向」、「拓展生活圈導向」,與「尋找伴侶導向」三類。
研究發現,以終生學習為交友動機的銀髮族,會在交友網站上揭露個人學習興趣,透過個人檔案揭露自我,例如:透過線上日記傳達自己具有文字創作特質,並形塑良好印象,以換取網友的關注和留言。
其次,以拓展生活圈為交友動機的銀髮族,通常會在網站上揭露個人能力與聲望(如:工作經歷等),或是揭露自己是隨和、好相處、謙虛等形象,吸引網友目光,並將友誼延伸到現實生活,例如:參與網路社群舉辦的實體聚會認識新朋友,達到拓展生活圈的目的。
最後,以尋找伴侶為交友動機的銀髮族,大多在65歲以下,希望找到下一個心靈伴侶陪伴接下來的人生。
因此,除了外貌、專業外,銀髮族在交友方面更重視相同的生活經歷、價值觀、興趣等;自我揭露方面,則以誠實、真實為前提,以評估自己是否過度美化自我形象。
網路交友不可或缺的面向就是自我揭露,意指向他人透露個人資訊,以建構親密關係。
谷玲玲(2013)針對年輕人,以線上問卷調查法及深度訪談法,探討網路親密關係中的自我揭露。
問卷調查發現,「自我揭露」與「尊重」及「誠信」呈顯著正相關,但與「隱私」無關;兩性對自我揭露的看法並無顯著差異,男女皆重視隱私。
而深度訪談結果發現,自我揭露形式以文字為主,圖片、聲音為輔;揭露內容則以相同興趣、相同交友動機為主,並建立讓人覺得「聊得來」的特質,但隨時間進展,揭露內容會變得更複雜、私密,也會因關係發展不同揭露策略(如:探測、缺乏或拒絕回應),目的是維持親密感與關係熱度。
整體而言,年輕族群與中、高齡族群皆會使用網路交友拓展人際關係,但不同世代對網路交友的看法及自我揭露方式,仍有不同之處。
對年輕族群來說,長時間使用網路可能會造成網路成癮、社交焦慮的後果,且其自我揭露方式較注重個人隱私,必須經過時間考驗,年輕族群才較有可能揭露私密訊息,並建立線下交往關係。
另一方面,對中、高齡銀髮族來說,網路交友的目標則是以拓展實際生活圈為主,自我揭露內容以誠實、展現真實形象為前提,比較不會發展多元的揭露策略,進而尋找能發展線下關係的朋友或伴侶,但無論是年輕或年長族群,其網路自我揭露程度、方式,皆會受到交友動機、目的,或關係的影響,而有所差異。
參考文獻:
PewResearchCenter(2006.03.05).OnlineDating.Retrievedfrom:https://www.pewinternet.org/2006/03/05/online-dating/
張卿卿、陶振超、杜素豪(2014)。
科技部傳播調查資料庫第一期第三次(2014):媒體的娛樂與社交功能。
取自:http://www.crctaiwan.nctu.edu.tw/AnnualSurvey_detail.asp?ASD_ID=20
谷玲玲(2013)。
〈網路親密關係中的自我揭露〉。
《資訊社會研究》,24:頁1-26。
陳志萍、周英寶(2012)。
〈銀髮族網路交友動機之研究〉。
《資訊社會研究》,22:頁21-47。
陳金英(2004)。
〈網路使用習性、網路交友期望與社交焦慮之分析〉。
《資訊社會研究》,7:頁111-145。
延伸文章資訊
- 12019 臺灣青少兒網路使用與親子關係報告 - 白絲帶關懷協會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主張維護兒少利益至上,各國家庭因為科技沉迷或誤用導致的家暴事件頻傳,. 如何因應? 台灣交友軟體從開始的網站,發展至簡便的應用程式APP,帄臺更加 ...
- 22020 年兒少網路隱私與網友互動調查報告》 - NPOst 公益交流站
使用交友平台、直播的兒少,網路危險指數顯著較高。 每5 名兒少就有一位曾遇過網友提出特殊要求。其中,有25.1% 曾被要求提供裸露私密照片或 ...
- 3五. 網路交友1. 瞭解目前青少年進行網路交友活動的現況2. 認識 ...
知道如何引導青少年避免網路交友危險與做好自我保護措施. 5-2. 焦點探索. 根據2005 年3 月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的「e 世代孩童網路離家暨網路交友調查報告」顯.
- 4網路交友該如何保護自己?桃園張老師教「STOP」守則
現今網路交友普及化,透過虛擬性的人際互動為使用者開拓無限想像,但也因網路匿名及即時性高的頻繁互動,青少年容易降低戒心,在對方資訊不足、認識 ...
- 52008年台灣兒少網路交友現象與問題分析報告
台灣兒少網路交友現象與問題分析報告. 近年來,由於網際網路的普及,透過MSN、聊天室、BBS、ICQ、或是E-mail,孩子可以隨時隨地和網路上的人聊天、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