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百科全书 - 维基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特色條目」在提名之後會由其他編輯用戶決定是否有資格,而在成為「特色條目」便通常會輪流登上維基百科首頁上展示,以英語維基百科來說平均每天會展示一篇特色條目。
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介紹的是網絡百科全書。
關於維基百科的其他意思,請見「維基百科(消歧義)」。
關於這部百科全書的中文版本,請見「中文維基百科」。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0年1月30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維基百科"—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本條目已超出維基百科的模板大小限制,頁面上的參考資料或模板可能無法正常顯示。
若要檢視未能正常顯示的參考資料,可嘗試用視覺化編輯器閱讀本條目。
請在條目的討論頁討論此問題。
維基百科Wikipedia維基百科標誌,各種文字組成的球狀符號,大多數為字母W或Wi的發音截圖
維基百科多語言入口網站的截圖網站類型網路百科全書語言325種語言持有者維基媒體基金會創始人吉米·威爾斯、賴瑞·桑格[1]網址www.wikipedia.orgAlexa排名━13(截至2022年3月 (2022-03)[update])註冊可選(但在編輯受保護的頁面或者上傳圖片等操作時需要登入帳戶)[2][3]推出時間2001年1月15日,21年前(2001-01-15)現狀活躍內容許可
條目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3.0協定
大多數內容也同時雙向對應GNU自由文件授權條款的內容
多媒體部分則依照不同性質而採用各種授權協定
Wikipedia漢語名稱正體字維基百科簡化字维基百科標音官話- 漢語拼音Wéijībǎikē- 威妥瑪拼音Wei2-chi1pai3-k'e1- 國際音標[wěɪtɕí pǎɪkʰɤ́]- 國語羅馬字Weijibaeke- 注音符號ㄨㄟˊㄐㄧㄅㄞˇㄎㄜ閩語- 閩南語白話字Uî-kipah-kho- 台羅拼音Uî-kipah-kho- 閩東語平話字Mì-gĭbáik-kuŏ粵語- 粵拼Wai4gei1baak3fo1- 耶魯拼音 ?客家話- 客語白話字Vì-kîPak-khô藏語名稱藏語ལྦེ་ཁེ་རིག་མཛོད越南語名稱國語字Wikipedia壯語名稱壯語VeizgiekBakgoh方塊壯字維基百科老壯文VeiƨgiekBakgoƅ韓語名稱諺文위키백과漢字위키百科標音- 文觀部式Wikibaekgwa- 馬-賴式Wikipaekkwa日語名稱日語原文ウィキペディア標音- 現代假名遣ウィキペディア- 日語羅馬字Wikipedia蒙古語名稱蒙古語Википедиа維吾爾語名稱維吾爾語ۋىكىپېدىيە印地語名稱印地語विकिपीडिया英語名稱英語Wikipedia俄語名稱俄語Википедия
這是本條目的朗讀版本(資訊/下載)
此音訊檔案是根據條目「維基百科」2009年11月14日的修訂版本錄製的,以普通話朗讀,不會反映對該條目的後續編輯。
(媒體幫助)
更多有聲條目
維基百科(英語:Wikipedia,i/ˌwɪkɪˈpiːdiə/或i/ˌwɪkiˈpiːdiə/)是維基媒體基金會運營的一個多語言的線上百科全書,並以建立和維護作為開放式協同合作專案,特點是自由內容、自由編輯、自由著作權[4][5]。
目前是全球網路上最大且最受大眾歡迎的參考工具書[6][7][8],名列全球二十大最受歡迎的網站[9],其在搜尋引擎中排名亦較為靠前[10]。
維基百科目前由非營利組織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營運[11][12][13]。
Wikipedia是混成詞,分別取自於網站核心技術「Wiki」以及英文中百科全書之意的「encyclopedia」。
截至2021年初,所有語種的維基百科條目數量達5,500萬[14]。
目次
1歷史
2使用
2.1編輯方式
2.2條目分類
2.3破壞行為
2.4規則制定
2.4.1內容方針
2.4.2爭議解決
2.4.3仲裁處理
2.5隱私問題
2.6社群活動
2.6.1組織結構
2.6.2新進用戶
2.6.3編輯條目
2.6.4用戶交流
2.6.5資料統計
2.7條目內容
2.8語言版本
3瀏覽
3.1內容授權
3.2傳播媒介
3.3流動版本
4支援
4.1管理組織
4.2硬體裝置
4.3軟體運用
5影響
5.1姐妹計畫
5.2出版廠商
5.3社會互動
5.4獲得獎項
5.5反面諷刺
6評論
6.1準確度
6.2文章品質
6.3可靠性
6.4爭議內容
7類似計畫
7.1先前構想
7.2同期發展
8參見
9參考文獻
9.1引用
9.2來源
10外部連結
歷史
主條目:維基百科歷史
維基百科最早是在吉米·威爾斯與賴瑞·桑格兩人的合作下於2001年1月13日在網際網路上推出的網站服務,並於1月15日正式展開網路百科全書計畫[15]。
其中桑格結合了維基百科網站合作核心之「Wiki」以及具有百科全書之意的「encyclopedia」創造出新混成詞「Wikipedia」。
在創立之初,維基百科的目標是向全人類提供自由的百科全書,並希望各地民眾能夠使用自己選擇的語言來參與編輯條目。
其他書面印刷的百科全書多是由專家主導編輯,之後再由出版商印刷並加以銷售。
維基百科在性質上一如其號稱般屬於可自由存取和編輯的全球知識體,這也意味著除傳統百科全書所收錄的資訊外,維基百科也能夠收錄非學術但仍具有一定媒體關注度的動態事件。
2006年《時代》雜誌所評選的時代年度風雲人物「你」中,便提到了全球上百萬人於線上以協作方式促進了維基百科的快速成長,同年提及的其他重要網站還有YouTube、MySpace和Facebook[16]。
維基百科是強調Copyleft自由內容、協同編輯以及多語言版本一個的網路百科全書專案,以網際網路和Wiki技術作為媒介,已發展為一項世界性的百科全書協作計劃。
專案由非營利組織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相關的發展事宜。
維基百科由全球各地的志願者們合作編撰而成,截至2020年,整個維基百科已收錄了超過5,500萬篇條目,其中英語維基百科以超過600萬篇條目在數量上位居首位。
維基百科允許存取網站的使用者自由閱覽和修改絕大部分頁面的內容[17],整個網站的總編輯次數已超過10億次[18][19],整個維基百科有超過300種獨立運作的語言版本,且已被普遍認為是規模最大且最流行的網路百科全書[20][21][22][23][24]。
根據知名的AlexaInternet其網路流量統計數字指出全世界總共有近3.65億名民眾使用維基百科,且維基百科也是全球瀏覽人數排名第13高的網站,同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無商業廣告的網站[20][25][26]。
根據估計,維基百科每個月便有將近2.7億的美國人民前往該網站瀏覽[27]。
由於維基百科能夠十分迅速地整理出與最近發生事件相關的資訊,並且任何人都能夠深入整理資料內容,這使得許多人也漸漸將維基百科視為一個新聞來源[28][29]。
同時為方便一般學生或者瀏覽群眾能夠簡單瞭解條目的內容,維基百科中的絕大多數條目都盡可能以簡單的話語來解釋複雜的概念[30]。
隨著維基百科的普及,維基新聞、維基教科書等姐妹計畫也隨之應運而生。
儘管維基百科在其官方政策上堅決擁護可供查證中立觀點這兩項要求,維基百科仍因任何人都能參與編輯的特性受到了社會上許多人士的批評,其中以條目的品質、資訊的準確度、呈現態度的客觀性以及無法提供一致的準確內容為多。
部分人士指稱問題在於維基百科所採用的Wiki技術,他們認為任何人都可以編輯維基百科內容這種作法本身就是維基百科最大且無法改變的弊病[31],這般情況下破壞者能夠輕易在易引起爭紛的政治和宗教條目中添加虛假內容、刪除正確資訊或者任意添加偏見性內容[32]。
而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斯以及英國牛津大學教授喬納森·齊特林(JonathanZittrain)等知識份子對於條目準確性的爭議則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他人對於維基百科的偏見[33][34][35]。
為盡可能解決各界對於條目品質的質疑,維基百科也陸續提出許多相對應的方針與指引來保障文章的品質,同時希望協同編輯時能夠列出足以供他人查證、審核及確認的資料來源。
但批評者也提到,維基百科上的許多資訊都是由那些崇尚流行文化等事物的民眾為編寫自己喜愛的項目而成[36],這意味著許多情況下網站十分容易受到各種理由而來的人為破壞[37][38][39];批評者也同時指出,就算一些報告證實許多條目在遭到破壞後能很快被輕易恢復,但維基百科內仍包含有大量未經證實或相互矛盾的資訊[40]。
不過《自然》在2005年的調查中認為,維基百科在科學文章這一領域與作為傳統百科全書代表的《大英百科全書》有著相似的精確度,但兩者在內容上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嚴重缺失」[41][42]。
使用
編輯方式
播放媒體2009年4月維基媒體基金會對於維基百科可行性研究的影片,其中也有部分使用者對於編輯制度提出質疑[43]
與傳統百科全書相比,維基百科最主要的特點為採取開放的精神。
這意味著不論是擁有維基百科帳號的使用者或者是其他匿名的瀏覽者,在閱讀條目的同時也可以把自己所認為適合的內容添加於文章之中;不過在一些特別敏感或者是容易受到破壞的內容則會賦予不同程度的「保護」,藉此以暫時禁止瀏覽者對於一些文章編輯的權限[44]。
不過不同語言版本的網站或多或少會修改這項政策,例如在英語維基百科中便只有註冊使用者可以建立新條目[45]。
然而維基百科其條目內容並不會歸屬於建立者或者任何編輯者,同時也不會要求任何文章必須給公認的權威人士審核;相反的,編輯者對於文章的內容和架構大多必須經達成共識以作處理[46]。
在一般情況之下,所編輯過的文章都能夠立刻檢討與修正。
一些時候編輯維基百科者可能為條目加入內容不精確的字句、具意識形態的偏見或者是無意義的話語,而這些編輯結果必須等待另一名編輯維基百科者發覺並糾正內容。
面對這種情況,不同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都有各自負責管理的行政架構,同時也允許針對這一現象自由地修改相關政策。
例如在德語維基百科便對條目採用「穩定版本」政策,也就是編輯內容在經過他人查閱後才會顯現給一般瀏覽者觀看[47]。
不過英語維基百科則沒有採取德語維基百科的模式,其中前者在2010年決定先測試2個月再做決定。
英語維基百科的推動者希望能夠藉由「查閱更改」的方式來避免新加入的使用者編輯「爭議」內容或者是輕易破壞文章內容,透過審查的步驟使得一般瀏覽者只會看見查閱前的文章內容。
然而在這次測試後英語維基百科社群並沒有就「暫定修改」系統達成共識,最終於2011年5月將文頁面中所有的「暫定修改」內容刪去[48]。
維基百科其使用MediaWiki的頁面紀錄比較,其中於此可以了解兩個版本之中經過修改的頁面,其中紅色的文字即為前後文章的修改之處
無論是否有於維基百科之中註冊,文章貢獻者能夠藉由軟體來編輯內容。
每一篇條目都有名為「歷史」的頁面記錄著過去每一次文章的修訂,不過在針對誹謗性內容、犯罪威脅記錄或者是侵犯著作權等情況時也有可能會將過去紀錄刪除。
例如日語維基百科對於某些受到注目案件的受害者真實姓名會選擇刪除處理,甚至也會依同樣理由干涉其他語言版本的內容[49]。
不過一般編輯者也可以於此頁面的選項,復原有關內容的不當更改或者是恢復先前被刪去的內容。
而每一篇條目之中也會有與其相關的「討論」頁面,這能夠協調編者們針對該條目的編輯活動[50]。
另外在數名編輯者們也能夠在固定的「討論」頁面之中尋求「共識」,並常常會以投票來決定條目的內容或者是架構[51]。
此外編輯者也可以於網站的「最近更改」處檢視最近修改過的條目,藉此來了解其他參與者的工作。
而一些長期參與的編輯成員則會將他們感到有興趣的條目列入「監視列表」之中,如此一來這些使用者便能夠輕鬆地跟蹤這些條目的最新修改。
許多已有一定程度發展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編輯者則往往會更常查閱「監視列表」的變動,原因在於隨著維基百科參與人數的增長會使得「最近更改」列表項目大幅增加。
另外每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也會另外有一個待巡查頁面的列表,藉此來審查新建立的條目之中是否有過於明顯的問題[52]。
經常遭受到破壞的條目則可以對文章內容申請「半保護」,這樣便只有維基百科的註冊使用者能夠編輯[44];而當某一條目過度具有爭議性而引起激烈爭執的話,條目也有可能變成只有系統管理員能夠修改的「全保護」狀況[44]。
除了參與維基百科的志願者外,維基百科也廣泛使用經過設計的電腦程式「機器人」來糾正常見的拼字錯誤或者語法問題,甚至有些「機器人」能夠自動分析統計數據、並以相同格式來編寫地理條目的基礎內容[53]。
另外也一些「機器人」被設計來檢測他人對於維基百科的攻擊或者破壞,除了能夠自動或半自動的修復這些文章內容外,透過內容過濾器的設定也能夠及時警告使用者其編輯「不受歡迎」。
而透過網路位址的鎖定,「機器人」也能夠阻止其他使用者正在添加可能具有商業性質的廣告網頁,或者是使用傀儡帳號或IP位址來破壞[54]。
不過許多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在設計出「機器人」之後,必須先經過社群批准才能夠運作[54]。
條目分類
維基百科藉由MediaWiki所推出的編輯介面
維基百科一開始所出現的條目內容大多鬆散且未經過組織,不過通常在之後便會有志願者對其修改,且根據內容擴展情況和條目題材給予分類,藉由分類的方式也可以幫助其他使用者更加容易依照內容和屬性查閱每一篇文章[55]。
一篇新條目如果只有一些淺短的定義和條目連結的話,通常會將條目列為「小作品」並且要求他人協助修改。
而另一方面如果條目內容極為完善的話,則可能會另外提名為「特色條目」[50][56][57](featurearticle,後來中文維基稱為典範條目)。
研究員賈科莫·波代里(GiacomoPoderi)便發現這類被列為「特色條目」的文章,往往是由數名維基編輯者在密集修改的情況下才能夠達成[56][57]。
「特色條目」在提名之後會由其他編輯使用者決定是否有資格,而在成為「特色條目」便通常會輪流登上維基百科首頁上展示,以英語維基百科來說平均每天會展示一篇特色條目。
然而在2010年的一項研究報告發現,維基百科中特色條目間的文章品質始終無法一致,這使得研究人員認為維基百科社群對於條目內容的評估其實「並無效果」[58]。
在2007年在準備製作維基百科印刷版本時,英語維基百科則決定依照當時文章品質的比例來安排各種不同文章品質的條目刊出[59]。
另外維基百科社群的數名編輯使用者也可能會自行組織「專題」,藉此一同編輯特定領域主題的條目文章,並且藉由相關的討論頁來同時協調多篇文章的結構與用詞。
破壞行為
主條目:維基百科的破壞
英語維基百科上所觀看到對於條目文章的修改,可以看見右方編輯紀錄中對多孔動物門這個條目的破壞
最常見和明顯的破壞類型包括插入虛假資訊、廣告言語、高度黨派意見、是自我觀點的文句或者是其他類型的垃圾郵件等,面對這些破壞行為時大多情況下維基百科社群能夠藉由編輯修改的方式刪除錯誤資訊,甚至能夠完全消除特定頁面的破壞紀錄[60]。
然而一些較為少見的破壞行動則可能更難被察覺到,這包括強硬修改成為自己喜愛的格式內容、對條目的標題或者是分類頁面中的解釋進行破壞的頁面語義,甚至是直接修改條目文章的底層代碼等等。
[61]
然而由於破壞的次數與可行性,使得維基百科長期以來和其他百科全書相比一直面對這個獨特的挑戰。
而這也使得維基百科被批評瀏覽者始終無法肯定自己當前的文章是否有受到破壞,在一定機會上文章可能在先前就被插入虛假的資訊,又或者實際重要的內容反而遭到刪除等等的破壞。
前《大英百科全書》主編羅勃特·麥克亨利(RobertMcHenry)便提到了維基百科面臨破壞威脅的困境[62]:
“
到訪維基百科的條目以認識某事物、確定某些事實的使用者,就像前往公共廁所一般。
他可能一眼就看到該地方污穢不堪,這樣便會讓他知道要小心翼翼的作出判斷;又或者他看到這地方還算是乾淨,反而可能讓他產生了一種虛假的安全感,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當然不知道在這之前有誰使用過。
[63]
”
——羅勃特·麥克亨利(RobertMcHenry)
明顯的破壞通常很容易從維基百科的文章中移除,根據實驗維基百科在檢測且修復破壞的平均時間大約是幾分鐘[37]。
然而美國政治人物約翰·席根塔勒在其個人經歷部分參入了虛假的資料,卻一直到這項破壞編輯過後4個月才被發現,並且隨即被新聞媒體大幅報導[64]。
在這次事件之中約翰·席根塔勒、發現此事的《今日美國》編輯部主任和自由論壇(FreedomForum)暨范德堡大學創始人則詢問威爾斯是否有任何方式能夠知道是誰編輯這些錯誤資訊,威爾斯在第一時間則回答說並沒有辦法[65][66]。
雖然最終能成功追查到肇事者並要求出面道歉,這一事件也導致維基百科其網站上政策的修訂,特別是針對那些在世人物的傳記文章要求更加嚴格的驗證標準[67]。
規則制定
維基百科的內容基本上受到美國的著作權與相關法律限制,同時也要遵從以佛羅里達州為主的維基百科伺服器所在州份的當地法律規定。
除了與現實生活相關的法律規定外,維基百科的編輯使用者也被要求遵守依照「五大支柱」所制定的種種方針和指引,並希望能夠在這規範之下創造許多適宜的條目內容[68]。
這些規定同樣與維基百科的條目一般儲存在wiki系統上,然而如果要編寫或者修改維基百科的政策和指引則必須經由維基百科社群的同意,不過同樣的也能夠藉此輕易刪除或修改不符合規定的規則。
許多非英文版本的維基百科計畫最初大多是翻譯英語維基百科的規則來作為自身基礎,而在之後也漸漸會因應自身的發展而在規則上有一定程度上的差異。
內容方針
英語維基百科等語言版本在內的維基百科計畫對於條目內容也多有訂定數條相關規則,其中大多要求文章內容必須以百科全書式的寫法,而反對編寫出如同詞典般的文章內容[69]。
另外對於作為話題的事件是否收錄於維基百科中這一部分,則也要求使用者在編輯時應該要注重「關注度指引」;這通常意味著條目內容必須在主流媒體或者主要學術刊物中能夠作為獨立主題的文章,同時能夠得到明顯足夠且可靠的次要來源來支持條目的建立[70]。
此外維基百科計畫為了能夠建立一個備受公認的傳達知識媒體,這使得在條目內容中不允許存在有虛構的的資訊或者是原創的研究[71]。
而為了避免條目的內容遭到其他瀏覽者的質疑,因此維基百科也要求文章需要可靠的訊息來源以作為參考。
然而這得維基百科的內容反而變成「可供查核但並不正確」,許多維基百科編輯者反而忽視維基百科的作法而另外參入自己的想法;這使得條目常常在審查其正確性時並不會有重大問題,然而實際上文章內容卻已經被維基使用者另外詮釋[72]。
久而久之反而使得正確資訊更加難以被有效的呈現,從而阻礙了應該被列入維基百科全書內的資訊增長[73],甚至在最後後可導致維基百科不能在採取中立觀點紀錄之[74]。
為此如果有正反兩面意見和觀點都擁有相應的外部來源作為輔助外,維基百科往往會要求文章內對於條目的觀點必須採集整理出適當份量的資訊內容[75]。
爭議解決
作為一則流行的笑話,維基百科的問題在於它只能在實踐中證明自己,但從理論來講它完全不能正常運作。
[76]「」
維基百科社群內有許多方法解決爭議,其中最常出現的是被稱作「大膽、回退和討論」(BOLD,revert,discusscycle)的編輯循環之中,其中往往是一名編者對於條目作出更改,稍後另一名編者將其修改回退至未修改版本,最後兩名編輯使用者便於討論頁上討論彼此所遭遇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77]。
然而在某些時候雙方編輯者可能忽視這個過程,進而在就條目內容或者結構上爆發編輯戰,也就是反覆發生一名使用者編輯、然後由另一名使用者回退的情況[78]。
編輯者如果希望能夠解決問題,除了在討論頁商討外,也可以於相關的維基專題頁面中獲得更廣泛的社群共識,或者是另外邀請第三方並徵詢相關意見。
而如果雙方已經就條目問題爆發言語衝突的話,編輯者也可以在專門頁面報告對方違反禮儀或者是不文明應對。
另外維基百科也提供「互助客棧」或者是「調解委員會」的服務來協助雙方編輯問題的處理,不過實際上對於雙方問題的處理並沒有約束能力或者處分職權,而是偏向重是藉由溝通的方式獲取共識。
而如果是就是否刪除條目方面,則維基百科內也有另外的頁面來處理。
不過雖然維基百科許多情況之下多會藉由調解的方式處理,然而一些維基百科使用者則認為調解針對某些具有爭議性之問題並無法有效解決[79]。
仲裁處理
英語維基百科其仲裁委員會的介紹頁面
包括英語維基百科在內的維基百科計畫中,則另外設立有仲裁委員會(ArbitrationCommittee)作為最後的爭議解決手段。
雖然許多在維基百科上的糾紛通常是由兩個對立觀點的編輯使用者就條目文章的內容編輯出現嚴重分歧而爆發的,然而仲裁委員會明確拒絕這類觀點爭議案件並認為雙方應該能夠直接解決內容問題。
根據統計分析指出委員會通常會忽視雙方爆發爭議的內容,而將重點放在爭端發生的方式[80]。
這般作法的原因在於仲裁委員會並非將自身目的定為解決爭議糾紛並維護編輯的和平環境,相反的更加偏向淘汰不適任的問題編輯者來吸引潛在更多熱心編輯使用者的參與。
也因此儘管委員會偶爾會在審查爭執問題時會譴責新的編輯內容違反維基百科的政策(例如內容在經過修改後反而立場不中立),但是就文章的內容部分並不會有絕對的規定。
其中包括提出警告並暫緩執行懲處(63.2%)、禁止編輯文章(43.3%)、禁止參與主題討論(23.4%)或者是禁止瀏覽維基百科(15.7%),其中完全禁止使用維基百科主要是因為確認假冒他人行為或者是有反社會行為出現;而如果該使用者並假冒他人或者顯現出反社會傾向,相反的其不當行為僅是違反社群共識或者是編輯政策的話,仲裁委員往往則是會發出警告來作處理[80]。
隱私問題
在尊重隱私權為前提的情況下,維基百科藉由關注度的規定使得普通公民能夠有權力保有自己的隱私;然而維基百科提到將會維護一般平民的「私人生活」,但是條目中所出現的人物角色並非都是法律所提到的「公眾人物」(publicfigure),這導致維基百科在提到注重匿名的網路空間或者是要求在真實生活(Reallife)中匿名者之權益上有些微衝突[81]。
WikipediaWatch則認為「維基百科對於那些重視隱私的人們是一個潛在威脅」,並且提到「維基百科中如果採用責任制的結構,將是解決隱私問題的第一步」。
另一個比較特別的個案則是儘管本人與其他重要人物相比並不重要,但是在違背自己意願的情況下仍然出現於維基百科的條目之中[82]。
2006年1月時德國法院下令德語維基百科關閉其在德國的站點,原因在於德語維基百科將已經逝世的混沌電腦俱樂部(英語:ChaosComputerClub)(ChaosComputerClub)駭客成員「Tron」的本名鮑里斯·佛羅瑞斯克發表出來,隨後佛羅瑞斯克的父母親便向法院提出訴訟並要求他們兒子的姓名能夠自維基百科中刪除[83]。
隨後法院便要求禁止使用德國域名「www.wikipedia.de」重新定向在德語維基百科中,不過德國使用者仍然能夠直接存取總部設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伺服器網址「de.wikipedia.org」。
不過到了2006年2月9日,對於維基百科的禁令再度被德國法院推翻,並且否決了其父母親所堅持著有關只能使用匿名「Tron」以維護隱私權的方式。
之後原告在2006年5月再次要求上訴,不過卻遭到柏林市法院(Berlinstatecourt)拒絕繼續審理[84]。
社群活動
組織結構
主條目:維基百科社群和meta:Wikipediapowerstructure
2006年維基媒體國際會議討論狀況,其中維基媒體國際會議是維基百科使用者和其上的維基媒體基金會一同舉辦的年度會議活動
雖然實際上維基百科並非總是傳達有關負面的資訊內容[85],維基百科社群經常被形容為「邪教組織」[86],而且這類說法往往是由未能適應社群的使用者所發出的批評[87]。
然而維基百科在某些事情執行上更加重視社群的凝聚力,這也意味著即使是沒有任何資格(Credential)提出者也能夠參與妥協或者討論,而這種只尋求共識的作法有時候也被批評為「反精英主義」[88]。
到了今日維基百科社群已經建立了「各式各樣的官僚體系」,其中為了能夠有效掌握維基百科中條目的編輯修改動向,使得許多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陸續由志願擔任管理人員者組織「明確的權力結構」[89][90]。
這些志願協助管理工作的「管理員」往往在維基百科社群中也是擁有良好信譽的編輯使用者,在成為有部分特權的「管理員」之後便擁有能力刪除頁面、封鎖正在被破壞的文章或者是社群嚴重爭執時刪除汙辱性對話,甚至也能夠停止違規使用者的編輯權利[91][92]。
不過「管理員」的權力行使者要在於編輯部分的行使,期望能夠阻止使用者對於維基百科的破壞性編輯,而對於普通的編輯使用者實質上並無管轄權力[91]。
此外,管理員在決策決定這一方面也並未享有任何特殊權力[93]。
新進使用者
根據統計,有將近60%的註冊使用者在其註冊之後的24小時之內,並沒有隨即編輯與條目內容。
面對這項數據,可能的解釋是這些使用者註冊加入維基百科只是為了一些目的,或者是害怕自身的經驗反而讓他們無法與維基百科社群交流[94]。
艾瑞克·高德曼(EricGoldman)則寫道主要原因之一是害怕沒有了解維基百科內的基礎文化,包括在討論頁上簽名、編輯慣例以及具有禮儀的討論等等習慣,甚至擔心有些熟悉維基百科的使用者會特意將他們剛加入維基百科者的貢獻視為一種破壞。
為此維基百科多鼓勵新進使用者漸漸熟悉維基百科社群的慣例,除了編輯條目之外也能夠建立專屬自己的使用者頁面,學習維基百科一些特定技巧與規格並且了解遭遇爭端時的解決步驟,甚至也能夠學習了「令人費解的維基百科文化笑話以及內部各種討論參考」[95]。
但是在另一方面非註冊使用者在使用維基百科時則往往會被視為「二等公民」看待[95],原因在於「所有維基百科社群的成員多認可這些註冊參與者,相信他們在獲得既得利益的基礎上能夠持續參與維護工作」,但是對於IP位址的貢獻歷史則往往不能夠確定有其完整紀錄來作為參考,而一些特定使用者在遭遇衝突時也往往會轉換成非註冊使用者來維護自身觀點[96]。
2009年BusinessInsider推出了有關維基百科的研究報告,擔任文章編輯暨新聞記者的亨利·布洛吉特(HenryBlodget)便表示在維基百科上隨機抽樣的文章之中,大部分最近文章的文字編輯紀錄主要是由「外人」(鮮少參與建立或者編輯的使用者)所貢獻,而絕大多數文章的編輯整理以及格式調整則是由「自己人」(維基百科註冊使用者)負責[97]。
編輯條目
參與2005年8月6日舉辦的維基媒體國際大會的維基使用者和相關人士,從左而右分別是陳霆、「阿仁」、「虎兒」、「太田尚志」、吉米·威爾斯、「AndrewLih」和斯特凡·邁耶爾(StephanMeyer)
維基百科並不要求使用的使用者必須鑑定其身分[98],然而維基百科全書其非傳統模式的增長模式反而促使「是誰編輯維基百科?」這類問題成為今日數個Web2.0主題的議題之一,甚至如digg等科技網站也多次探討這類問題[99]。
威爾斯曾經表示維基百科只有「一個社群……以及數百個志願負責的專門小組」,並表示貢獻維基百科和其他計畫的團隊在很多部分「都十分像任何一個傳統組織」。
威爾斯在調查524名維基百科使用者時發現,有超過50%的內容僅由0.7%的維基使用者編輯。
然而艾倫·斯華茲在以同樣的方法評估維基百科條目的貢獻者時則獲得不同的看法,他指出再其所採樣的幾篇文章有很大一部分的內容(藉由文字位元組計算)反而是由低編輯次數的使用者所貢獻[100]。
而2007年達特茅斯學院研究人員其研究數據則指出:「匿名和偶爾貢獻者在維基百科的修改作為,反而成為維基百科網站註冊者視為可靠知識來源的判斷依據。
」雖然這些匿名貢獻者經常只修改與自身有關的領域,然而維基百科大多對於這些使用者給予支持,甚至期望他們在提供內容資訊的同時也能給予可供核查的資料來源[101]。
2003年,經濟學博士研究生安德烈·奇福利利(AndreaCiffolilli)認為,Wiki軟體創造一個共同發展的環境底下,憑藉著低交易成本和「創造性建設」的方針使得維基百科成功鼓勵他人參與其中。
而2008年喬納森·齊特林(JonathanZittrain)所出版的《網路的未來》(TheFutureoftheInternet)一書中,則認為維基百科成功的個案開啟了如何開放合作的研究,同時也期望藉此培育網路上的創新想法[102][103]。
然而在2008的研究之中發現,維基百科的使用者並不太同意自身比其他組織還要注重開放程度[104][105]。
甚至在2009年時,有一項研究報告指稱:「有跡象顯示出,維基百科社群對於新內容反而給予越來越多的阻力。
[106]」而在2009年舉辦的OOPSLA大會上,維基媒體基金會首席技術官暨高級軟體設計師布里昂·維伯(BrionVibber)則發表了「社群效能優化:讓你本人能夠順利運行您的網頁」(CommunityPerformanceOptimization:MakingYourPeopleRunasSmoothlyasYourSite)一文。
並在會議中表示維基百科除了必須不斷處理這個大型社群的募款問題外,同時也面臨了軟體開發過程的下一步挑戰[107]。
使用者交流
播放媒體維基百科在與大英博物館合作下,在2010年6月由相關人員一同編輯「霍克森寶藏」(HoxneHoard)
在Wiki軟體的協助之下每個條目除了有編輯頁面之外,同時也會擁有相對應的「討論」頁面,而維基百科的主要社群成員便會在此相互討論,同時藉由「使用者對話頁」也能夠聯絡到特定的維基百科使用者。
透過這些頁面能夠幫助維基百科使用者達成共識,並且藉由交談的方式來協助維基百科網站的運作,這包括相關文章的內容應該包含什麼、維基百科網站的規則如何修改或者是對於任何問題促使社群採取行動[108]。
另一方面在英語維基百科管理員暨維基媒體基金會前任理事長麥可·斯諾的主導下[109],英語維基百科首次推出了作為社群報紙的《維基簡訊》(WikipediaSignpost)[110]。
在《維基簡訊》之中除了介紹了有關維基百科近期發生的新聞和事件,同時也協助推廣包括維基共享資源在內的從姐妹計畫所發起的大型活動[111]。
此外維基百科使用者有時候會基於對方優秀的貢獻付出,因時提供相關的「維基星章」以作為獎勵之用。
期望透過個別設計的「維基星章」來促使維基百科社群的進步,這些「維基星章」所讚揚的觀點包括有簡單的編輯條目工作、社群協助,行政工作到和與其他維基百科姐妹計畫的連結工作等等。
同時許多研究分析則認為維基百科採行「維基星章」自由授予的制度,促使了整個維基百科社群能夠一同從事大範圍的合作計畫[112][113]。
資料統計
維基百科各個語言版本與其參與編輯、來自世界各地的使用者對照表
根據一項研究發現,維基百科在內容上的貢獻者「只有13%為女性,而貢獻者平均年齡則是在25歲左右」。
為此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執行董事蘇·加德納(SueGardner)便表示,希望在2015年時能夠將參與維基百科的女性編輯使用者增加到25%左右[114]。
全國婦女研究委員會(NationalCouncilforResearchonWomen)主席琳達·巴施(LindaBasch)則指出在參與維基百科的女性編輯者之中,根據統計有超過50%已經完成在美國的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課程[115]。
而在2012年時塔哈·亞西爾(TahaYasseri)和雅諾什·柯特茲(JánosKertész)則在《PLoSONE》發表研究文章,並以各個維基百科社群其晝夜活動模式作為相對比較基礎,進而估計其他世界各地不同地區使使用者在各個語言版本維基百科的貢獻比例。
舉例來說,報告顯示英語維基百科中,來自北美地區的編輯次數侷限於接近50%的比例,而這個比例在簡易英語維基百科更降低至25%[116]。
對於這項報告,維基媒體基金會則是希望能夠在2015年將南半球編輯使用者的數量增加到37%[117]。
條目內容
參見:維基百科的關注度
2008年時,有關維基百科內條目分類所占比例的圓餅圖
維基百科其建立目的在於以網路百科全書的方式收錄所有人類的知識,這也意味著在百科全書中所收錄的條目將會涵蓋每個主題[69]。
特別是維基百科能夠收錄將近TB等級磁碟空間(Diskspace)的條目,這使得維基百科比起其他傳統印刷的百科全書能夠收錄更多主題與內容,這其中也包括有可能會讓人反感或者受到侵犯的色情類型文章[69]。
儘管維基百科的這個想法並不需要辯論,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仍然被認為有爭議點出現。
例如在2008年時維基百科便參照了這項政策,針對網路聯署要求英語維基百科撤除「穆罕默德的圖像表達」(DepictionsofMuhammad)這類條目的想法而作出了否絕的決定。
然而也由於維基百科中收錄了有關政治、宗教、色情等等敏感的主題內容,曾經引起不同國家對維基百科實施審查制度。
英國網際網路供應商曾經封鎖一個被認為涉及性虐待兒童圖像的頁面[118]。
中國大陸[119]和巴基斯坦[120]亦曾經完全封鎖維基百科。
2008年時,卡內基美隆大學和帕羅奧多研究中心一同針對維基百科在2006年7月到2008年1月間有關主題內容的分佈以及各個領域的增長情形來作研究,其中各個主題所佔比例與增長情況分別為「文化藝術」類型約占30%(增長210%)、「傳記人物」約占15%(增長97%)、「地理位置」類型約占14%(增長52%)、「社會科學」類型約占12%(增長83%)、「歷史事件類型約占11%(增長143%)、「自然科學」類型約占9%(增長213%)、「應用技術」類型約占4%(增長-6%)、「宗教信仰」類型約占2%(增長38%)、「身體保健」類型約占2%(增長42%)、「數學邏輯」類型約占1%(增長146%)以及「哲學思想」類型約占1%(增長160%)[121]。
不過在這次研究之中所計算的大小僅是指條目的數量,因此可能數量所占比例較高的主題其條目則是短篇文章為主,而數量所占比例較低的主題其條目內容則有比較多的描述。
其中為了彌補關注相關主題者較為缺乏的類型和條目,英語維基百科在2011年策劃了「維基百科愛圖書館」(WikipediaLovesLibraries)的活動,希望藉此能夠與紐約公共圖書館等各大公共圖書館合作完善表演藝術這領域的文章內容[122]。
不過在貢獻者協助以及相關條目增長計畫推動的同時,維基百科對於其所該收錄的條目範圍也不斷有編輯使用者提出質疑,甚至有所謂「保留主義」和「刪除主義」的概念出現[123][124][125][126]。
截至2009年為止,根據估計在地球上有將近50億的人口都能夠瀏覽維基百科的條目內容。
然而牛津網際網路研究所(OxfordInternetInstitute)則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維基百科在條目地理分布上極為不平均,其中絕大多數文章內容都是在描述有關於北美洲、歐洲和東亞的內容,而對於絕大部分開發中國家與非洲大部分地區有關的條目則只佔一小部分[127]。
然而在許多來自同一觀點生活的編輯使用者在修改主題或者條目時,便有可能出現所謂系統性偏差(Systemicbias)的情況,進而導致條目觀點可能與當時主流或者潛在讀者群的標準不同。
而威爾斯則在2011年指出條目內容的不平衡主要是受限於編輯使用者的比例,在這之中又主要是以已開發國家且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男性所掌握著[128]。
另外在維基百科之中條目內容也有「可能選擇性的偏見」,特別是許多公眾人物的文章反而多是參照反對者的意見作為主軸[129]。
儘管許多情況下會有編輯使用者爭論這些觀點是否含有偏見,同時維基百科對這些爭議內容有時也會發起大規模的討論,然而威爾斯則指出對於爭議性政治議題或者兩極化觀點的政治人物仍常有偏見內容出現[32]。
語言版本
參見:維基百科:維基百科語言列表
主要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其增長情形,其中當前前三名的版本包括有英語維基百科(標記為「en」並使用紅色)、德語維基百科(標記為「de」並使用薰衣草色)和法語維基百科(標記為「fr」並使用青色)
自2001年1月開始在維基百科計畫之中,英語維基百科條目數量(紅色)和前十大語言版本維基百科條目數量(藍色)所佔百分比。
其中可以看見截至2007年7月為止,英語維基百科仍然擁有著所有維基百科近23%的條目數量
目前維基百科一共有285種語言版本,其中英語、宿霧語、瑞典語、德語、法語、荷蘭語、俄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波蘭語、瓦瑞語、越南語、日語、中文等14個版本擁有超過100萬篇條目,另外還有58個語言版本的超過10萬篇文章和136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有近10,000多篇文章[130][131][132]。
其中在所有維基百科計畫中規模最大的語言版本為英語維基百科,根據統計光是實質的條目數量便已經超過390萬篇,之後依照條目數量安排的前五名順序分別是德語維基百科、法語維基百科、荷蘭語維基百科以及義大利語維基百科。
而根據Alexa的統計指出,英語維基百科的子域名「en.wikipedia.org」便佔所有維基百科累計瀏覽量的54%左右,而剩餘的其他語言版本的瀏覽量由大到小則分別是日語維基百科(10%)、德語維基百科(8%)、西班牙語維基百科(5%)、俄語維基百科(4%)、法語維基百科(4%)和義大利語維基百科(3%)[20][133][134]。
由於維基百科是基於網際網路上運行的,因此來自全球各地的貢獻者可能在瀏覽相同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時卻使用不同的方言,又或者受到不同國家的習慣用語影響而使得彼此用語出現些微差異。
這些差異可能導致條目的文字拼寫或者用法習慣上出現衝突(例如英語使用者就「color」和「colour」等拼法或者是中文使用者的繁簡體轉換問題等等)[135],或者是受到不同地點社會環境的影響下使得對於條目內容的觀點不一[136]。
另外儘管在各種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之中也有如同「中立的觀點」般普遍施行的方針,然而許多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仍然必須依照自己主要使用使用者的國家其法律限制,這使得各個維基百科計畫在方針和作法上並非一致。
其中最為明顯的例子,則是個維基百科必須依照相關法律限制決定是否能夠根據許可而採納自由內容或者合理使用的內容[50][137][138]。
威爾斯則對於維基百科發展各種語言版本表示支持,並提到「應該要盡可能讓全世界所有人都能夠使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一同努力創造並且充分推廣的高品質之自由百科全書」[139]。
不過雖然每個語言版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獨立的功能與作法,但是在其上仍然會有相關組織負責監督維基百科計畫的運行,其中包括由元維基負責協調各個維基百科的運作並且提供所有語言版本維基百科重要統計數據的維護工作[140],另外還有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維護維基百科以及與之相關的計畫運作[141]。
此外元維基也提供了每個維基百科應該都要有之條目的列表,其內容涉及到包括傳記、歷史、地理、社會、文化、科學、技術、食品和數學等主題的基本內容[142]。
不過另一方面當某個特定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有相關條目的文章時,並不意味著另外一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也能有同樣品質的文章內容,例如一些位於美國的小城鎮條目便可能僅有英語版本提供參考。
甚至也有些條目或許能夠於與之相關語言的維基百科中建立,但並不意味著便能夠滿足其他語言版本維基百科的「關注度」標準。
絕大多數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其翻譯其他語言版本的文章多隻佔一小部分,其中主要原因在於大多數維基百科計畫並不允許使用者直接張貼全自動翻譯的文章內容,但是一些維基百科社群也往往鼓勵編輯使用者以人為的方式翻譯其他語言版本的內容[143]。
而在維基百科計畫中如果條目內容也存在於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時,便能透過「跨Wiki連結」的技術於同一頁面的左側或右側列表中連結數個不同語言的條目內容。
另外在多媒體使用這一部分,各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接能夠使用維基共享資源的圖片、聲音與影片等媒材。
截止2022)年3月24日的58,491,494條條目在各語言版本中的分布[144]
en(11.1%) ceb(10.5%) de(4.6%) sv(4.4%) fr(4.1%) nl(3.6%) ru(3.1%) es(3%) it(3%) arz(2.7%) pl(2.6%) ja(2.3%) vi(2.2%) war(2.2%) zh(2.2%) ar(2%) uk(2%) 其他(34.4%)
瀏覽
內容授權
維基百科所使用的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3.0協定
維基百科的計畫早在2001年建立時便決定採用原本是為自由軟體設計的GNU自由文件授權條款,透過Copyleft授權的方式允許文章內容他處再次傳播、藉此創作延伸作品、允許使用在商業用途並且仍由維基百科保有著作權[145]。
但是這對於參照維基百科作為參考資料的報告是一個極為糟糕的選擇,原因在於GNU自由文件授權條款文字要求這些引述維基百科的檔案也必須完全遵守GNU自由文件授權條款的授權。
2002年12月時創用CC授權(CreativeCommonslicense)首次推出,不同於GNU通用公眾授權條款專門為軟體授權所訂定、創用CC授權則是專門用來給予各種設計創作的作品使用。
在創用CC授權推出之後,包括許多部落格以及在網路上創作的作品紛紛也採用此一授權發佈。
但一開始維基百科計畫仍無法直接將許可轉換成為創用CC授權,原因在於GNU通用公眾授權條款和創用CC兩種授權內容並不相容[146]。
一直到2008年11月時,自由軟體基金會特別重新修改GNU自由文件授權條款[147];這使得維基百科與其姐妹項目在2009年4月時邀請社群成員舉行討論與投票,並且預定在2009年6月時完成更改授權條款的工作[148]。
最終維基百科在2009年8月1日時將其條目授權改為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3.0協定,同時維基百科的內容也適用於新版本的GNU自由文件授權條款[149][150]。
不過對於多媒體檔案來說,各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則有各自的處理方法。
包括英語維基百科在內的語言版本允許在合理使用的情況下使用非自由的檔案,不過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則由於主要使用國缺乏相關合理使用依據而禁止,例如日語維基百科便受限於《著作權法》而不得使用非自由檔案。
對於使用如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3.0協定等自由內容的多媒體檔案,則往往會上傳至由維基媒體基金會所管理的維基共享資源,並且能夠同時提供給各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使用。
而維基媒體基金會所不允許上傳到維基共享資源檔案,則是由維基百科作為貢獻者所上傳檔案的代管服務,而對於條目內容有關的法律案件維基媒體基金會亦不需負責[151][152]。
傳播媒介
中文維基百科所推出的《維基讀本》第一期封面,由維基百科使用者「百無一用是書生」擔任刊物主編
由於維基百科的內容是根據開放式許可來作為授權條款,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重複發表維基百科內的文章,同時重新發佈內容時也不需要付費。
除了維基百科自身網站之外,維基百科的內容不論是於線上或者是離線都曾經使用不同媒體來向外發表,這包括有:
網站內容:數以千計的「鏡像站點」紛紛再次發布維基百科的條目內容,有些網站甚至也能夠提供維基百科中所參照的參考來源,在這之中最為著名的網站包括有Answers.com和Reference.com。
另外在維基百科推出與行動裝置友好介面前,另外有非官方的Wapedia來傳播維基百科的內容。
應用程式:維基百科本身也推出許多於行動裝置上運作的應用程式來推廣維基百科的內容,包括Android、iOS、WindowsPhone、BlackBerry和FirefoxOS等使用者都能夠藉此瀏覽維基百科的條目。
搜尋引擎:一些網際網路搜尋引擎便會藉由Powerset等技術,以在自身搜尋結果中能夠將維基百科的內容列為特殊選項,這其中包括有Bing和DuckDuckGo等。
各式光碟:維基百科已經多次將自身條目集結推出光碟,例如英語維基百科在2006年時推出收錄2,000多條條目的《維基百科精選》(WikipediaCDSelection)[153],波蘭語維基百科也推出收錄共有240,000篇條目的光碟[154],而德語和西班牙語等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也有類似的計畫[155][156]。
另外維基百科也與英國SOS兒童村(SOSChildren'sVillagesUK)合作、以維基百科的內容為主推出名為「維基百科校園版」(WikipediaforSchools)的CD/DVD系列,並且同樣是以自由、經人工審核且非商業性授權發佈,期望光碟中的內容能夠對於英語世界帶來正面幫助。
其中光碟所收錄的內容主要是以英國國家課程(NationalCurriculum)作為標準,不過也能夠另外協助連結到維基百科網站上的條目連結,而如果將其以百科全書的形式出版的話預估要有20冊左右[157]。
書籍刊物:許多維基百科的使用者期望能夠將自身的條目內容集結,並且嘗試以傳統出版書籍的方式來推廣[158][159]。
其中包括美國出版公司BooksLLC以及德國出版商VDMPublishing便曾與維基百科合作,而自2009年以來包括英語、德語、俄語、法語維基百科的使用者紛紛將自身條目採用隨選列印的方式出版各式書籍刊物[160]。
語意查詢:自2007年開始,DBpedia開始自英語維基百科的「infoboxes」和「頁面分類」提取數據資料,藉由資源描述框架的技術建立可供查詢的語義網計畫。
同時直接透過包括SemanticMediaWiki等轉換技術的協助,使得維基百科的數據資料能夠在網站上擴展成為可供閱讀的語句。
而這些導往其他網站的數據資訊也能夠重新使用於維基百科計畫,除了能夠在同一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文章之中參照,同時也能夠提供資訊給其他不同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使用[161]。
然而維基百科對於其他網站重新使用維基百科的完整條目並非完全鼓勵,特別是反對他人直接透過網路蜘蛛來複製文章內容[162]。
然而這些以資料庫轉儲存(Databasedump)技術過去只能夠轉移維基百科的文章內容,一直到2007年以後才有相關技術能夠同時給予圖像轉移的服務[163]。
另外數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也多設定有「詢問處」的服務,由志願者藉由維基百科內的條目來回答其他網路使用者所提出的各種問題。
其中根據《文獻資料工作雜誌》(JournalofDocumentation)的研究員普寧娜·肖傑夫(PninaShachaf)的統計,維基百科其「詢問處」的回答品質大約與一所標準圖書館其諮詢台相當,其中在所有回覆中大約有55%仍有其準確性[164]。
行動版本
參見:維基百科:WAP存取
維基百科原本預設的媒介是經由連結網際網路的標準網頁瀏覽器來提供使用者瀏覽與編輯服務,另外使用者也能夠以行動裝置網頁(MobileWeb)的模式瀏覽。
而在2004年時,行動電話使用者便能夠以無線應用協定與Wapedia的服務來瀏覽維基百科。
到了2007年6月時,維基百科首次推出了專門給無線裝置使用的官方網站「en.mobile.wikipedia.org」,這同時也支援了包括更為先進的iPhone、Android平台裝置與PalmPre等行動裝置[165]。
之後維基百科為了支援行動瀏覽的方式也推出各式各樣的裝置與應用軟體,藉此來優化或者提高維基百科的內容在行動裝置的顯示,有些甚至還附加有元資料與地理資訊等等功能[166][167]。
支援
管理組織
主條目:維基媒體基金會
維基百科是由屬於非營利組織的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代管與資助,同時維基媒體基金會還管理包括維基詞典與維基教科書等與維基百科相關的計畫[168]。
維基媒體基金會的經營主要是依賴公眾或者企業的捐贈和補助金[168],其中重要的捐助者包括有美國投資家沃倫·巴菲特、前美國總統吉米·卡特、維珍集團執行長理察·布蘭遜、Amazon.com創辦人傑夫·貝佐斯、Craigslist創辦人克雷格·紐馬克(CraigNewmark)等[169]。
而單一資金捐贈最多者則是在2010年時,由網際網路公司Google所提供的200萬美元補助[170]。
資金除了協助各地使用者發展自己的維基百科計畫外,同時也拿來協助推廣維基百科計畫的籌辦以及相關的資金補助。
其中根據統計2008年和2009財政年度中,維基媒體基金會的開支總額為每個月470,000美元,其中大約有40%拿來支付30名支薪員工的薪資,另外有將近70,000美元則是提供給網際網路代管服務所需的金費[171]。
而在2009年和2010年的財政年度預算中,維基媒體基金會則將所需金額提高到9,700,000美元[172]。
而除了維基媒體基金會有聘請員工協助管理外,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也能自行徵選支薪員工,例如德語維基百科便聘請了20名顧員協助管理維基百科社群、維護系統運作以及主辦活動等[173][174]。
硬體裝置
維基百科的伺服器叢集結構圖(截止於2010年12月)
存取維基百科時的請求過程(截止於2015年10月)
維基百科早期仍然只使用一台伺服器來支撐軟體架構,2004年後將伺服器改用分佈式的多層次架構(Multitierarchitecture)。
2005年1月時,維基百科將自身網站計畫移往位於佛羅里達州坦帕的39個專有伺服器中,其中有一個作為主要的資料庫伺服器(Databaseserver)來運行MySQL,另外還有多台作為支援用的資料庫伺服器使用;其他還有21個作為網頁伺服器運行Apache伺服器端軟體,另外還有7個運行Squid來作為網路快取伺服器使用。
維基百科這些伺服器計算機叢集主要是以Linux作業系統為主(其中又以Ubuntu佔大多數),而少部分則是使用OpenSolaris作業系統來運行ZFS[175][176]。
截至2009年12月為止,維基百科在佛羅里達州總共安設了300台伺服器以應付主要維基百科用作的需求外,另外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也架設了44部伺服器提供快取服務,而雅虎也提供23部伺服器設在大韓民國首爾[177]。
如果以一天來作統計標準,維基百科平均每秒會收到將近25,000次到60,000次的頁面更新,其中不加密的請求通過LVS負載均衡到前端的快取伺服器[178],使用https的加密請求則會由LVS負載均衡到執行nginx的ssl終端伺服器上還原成不加密的請求,再送往快取伺服器[179]。
這些快取伺服器原先執行Squid[180],現在執行Varnish[178],之後更多不斷更新的數據資料以及3個月間瀏覽維基百科的紀錄也會在此儲存[181]。
而在快取伺服器中無法代理的請求則會送往LVS軟體中,並負載均衡到應用伺服器上,這些伺服器目前以Apache執行PHP程式mediawiki,未來有計劃遷移到HHVM[182]。
之後由應用伺服器負責將頁面更改的請求送往各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達成網站頁面在更新後所呈現的效果。
而為了能夠有效增加瀏覽速度,維基百科的網頁顯示採用在刪除前採用了分佈式快取設計,這使得網頁能夠快速進入經常瀏覽的頁面內容。
軟體運用
參見:MediaWiki
最早維基百科是使用克利福德·亞當斯(CliffordAdams)利用Perl所編寫的UseModWiki引擎,並且以駝峰式大小寫的方法編寫超連結的語法,後來這項特點也被納入當前所使用的MediaWiki雙架構語法之中。
2002年1月開始,維基百科改採用馬格努斯·曼斯克專門為維基百科編寫出來的PhpWiki,同時也支援了MySQL資料庫的使用。
但儘管之後不斷修改軟體以適應維基百科本身指數增長的需求,到了2002年7月維基百科決定轉移到另外一個同樣以MySQL為基礎、使用PHP編寫並開放原始碼的MediaWiki來負責運作[183]。
MediaWiki同樣採用了GNU通用公眾授權條款,這使得它能夠使用於所有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和相關的姐妹計畫。
其中作為自由開源的Wiki引擎,由李·丹尼爾·克羅克(LeeDanielCrocker)所編寫的MediaWiki同時擁有程式設計、巨集、變數、網頁模板嵌入包含和網域名稱轉址等功能,而之後其他維基百科使用者也紛紛以MediaWiki為基礎另外設計擴展的功能[184]。
例如在2005年4月時維基百科便另外在MediaWiki之中加入了內建搜尋的功能,這也使得搜尋結果的操縱從原本MySQL的設計改由Lucene負責[185][186]。
今日維基百科所使用的搜尋引擎為LuceneSearch2.1[187],其中較為特別的是該軟體是基於Lucene資料庫2.3版本以Java為基礎編寫[188]。
影響
姐妹計畫
在維基媒體基金會的主導之下,維基百科也催生數項姐妹計畫。
其中第一個相關計畫為2002年10月所建立的「悼念:九一一Wiki」(InMemoriam:September11Wiki),內容則是詳細介紹九一一襲擊事件。
2002年12月時推出了提供具有字典功能的維基詞典,而一個禮拜後維基媒體基金會則推出收錄話語的維基語錄,以及同樣共同協作編輯提供自由教科書暨註釋說明的維基教科書[189]。
在這之後維基媒體基金會也陸續推出收集自由內容之多媒體的維基共享資源、提供各種民眾所編寫之新聞的維基新聞、作為物種目錄的維基物種、收錄有採用GNU自由文件授權條款或者其他公共領域文字檔案的維基文庫,以及作為收錄自由內容的網路學習資源與提供自由線上教學環境的維基學院計畫。
然而在所有的計畫之中,只有維基共享資源其完整度能夠與維基百科相比[190]。
出版廠商
一些觀察家指出維基百科的出現代表著傳統百科全書其利益受到威脅,因為負責後者推廣的出版廠商並無法與免費的維基百科競爭。
而尼可拉斯·卡爾在其2005年所撰寫的文章《Web2.0的反思》(TheamoralityofWeb2.0)之中,則批評隨著Web2.0大力發展的同時包括維基百科在內由使用者自行創作內容的網站,可能取代更為專業的內容產業出版者,因為「任何時候免費都勝過品質」。
卡爾並說道:「在令人狂喜的Web2.0夢想中隱藏的是業餘人士佔有主導權,我想像不出有什麼東西比這更可怕的。
[191]」但對於維基百科或者相似的計畫是否會完全取代傳統出版刊物,仍然一直是不斷受到學術界所質疑的概念之一;例如《連線》雜誌編輯群主編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便在《自然》中提到,維基百科所採用「群體智慧型」的方式並不會取代有著嚴謹同行評審的優秀學報(Scientificjournal)。
社會互動
主條目:維基百科文化
作為維基百科萌擬人化過後的美少女角色維基娘,由維基人「Kasuga~jawiki」所繪製
隨著維基百科條目數量自2001年呈邏輯函式(Logisticfunction)穩定增長[192],維基百科作為參考資料網站的地位也逐漸上升[193]。
根據AlexaInternet和comScore的統計,維基百科曾經是世界上最常瀏覽網站前十名之一[25][194]。
而維基百科使用量的快速增長也促使它在Google搜尋結果中擁有重要地位[195],而維基百科在搜尋引擎的瀏覽量也有約50%是來自Google搜尋[196]。
YouTube則打算在影片內嵌入維基百科條目以遏制陰謀論的傳播。
[197]隨著網際網路使用的發展,維基百科也漸漸成為學術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之一[198]。
根據2009年年底的統計指出,全球使用維基百科的人數高達3.65億人次[26];皮尤研究中心則調查美國民眾於生活中網路的使用,發現有將近三分之一的美國人會參考維基百科的意見[199]。
2006年10月時另一份針對維基百科的調查則推估,網站在引入廣告後的市場價值可能有近5.8億美元之譜[200]。
到了今日,維基百科的內容也陸續使用於學術研究、書籍刊物、會議報告和法案資料等使用[201][202]。
例如加拿大國會網站中便於「相關連結」中提供維基百科的條目來介紹同性婚姻,而在「進一步瀏覽」中也提供有關《國民婚姻法令》的資料[203]。
不過儘管如美國聯邦法院和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orldIntellectualPropertyOrganization)等陸陸續續參照維基百科的內容作為憑據[204],不過這些組織往往是拿維基百科作為自身看法的支持資料使用,而不會拿維基百科的內容來作為判斷的依據[205]。
另外維基百科的條目也常常被拿來作為主要的來源依據,而一些美國情報體系也曾經在報告中以維基百科作為自身來源[206]。
比較特別的是在2008年12月時,科學雜誌《RNA生物學》(RNABiology)表示如果想在雜誌刊載有關RNA的研究報告,作者必須先以Rfam上的數據資料來協助維基百科編輯RNA相關條目[207]。
維基百科也經常被作為新聞資料的來源使用[208][209],然而由於維基百科自由使用的性質也曾多次出現過記者抄襲條目內容[210][211]。
2007年7月時,英國廣播公司廣播第四電台(BBCRadio4)也以維基百科作為主題拍攝30分鐘的紀錄短片。
英國廣播公司認為維基百科在流行社會中的使用增加也加深了人們對於維基百科的認識,這也讓「維基百科」這個詞語成為21世紀的重要名詞之一。
英國廣播公司也提到維基百科與Google、Facebook和YouTube已經成為令人熟悉的詞語,甚至如同20世紀的胡佛吸塵器公司(TheHooverCompany)和可口可樂一樣作為品牌而不再需要解釋[212]。
而在2007年9月16日《華盛頓郵報》則報導表示,維基百科已經成為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重要的交會點之一。
《華盛頓郵報》對此表示:「當使用Google搜尋其中一名候選人的名字時,第一個搜尋結果即為維基百科的網站。
這使得這些條目的內容如同判定候選人的重要度一般。
同時每一天這個時候,與總統有關的內容不斷被編輯、分析和辯論無數多次。
[213]」而在2007年10月時路透社發表了《維基百科成為最近身分象徵》(Wikipediapagethelateststatussymbol)的文章,在該篇報導中提到維基百科已經足以拿其中的條目來判斷事物的知名度[214]。
但是維基百科的高知名度也引來社會開始推測其所帶來的負面意義與影響,例如許多批評者認為同樣是編輯條目的內容,擁有著法律專業的學生便比一般民眾的文字修改更為明確且簡潔[30]。
而在2007年9月28日義大利政治家法蘭科·格瑞里尼(FrancoGrillini)便於議會中向文化資源部部長提出質疑,要求政府對於維基百科和自由風景(Freedomofpanorama)之關連展開檢討。
格瑞里尼聲稱作為排名第七名的諮詢網站、維基百科對於自由風景說法的使用已侵犯義大利有關現代建築和藝術作品之相片的規定,甚至進而對於義大利的國家旅遊收入造成了嚴重衝擊。
獲得獎項
2004年5月時,維基百科一次獲得了兩個重要獎項[215]。
首先是獲得了在年度電子藝術大獎所新設立的「電子社群」項目中獲得第一名,維基百科也將電子藝術大獎所頒發的10,000歐元獎金作為捐款使用,並且於同一年年末參與奧地利電子藝術節(ArsElectronica)所舉辦的活動。
此外維基百科也獲得威比獎所頒發的「社群」獎項,同時也被國際數字藝術與科學學院(InternationalAcademyofDigitalArtsandSciences)提名為「最佳實踐」類別[216]。
2007年1月26日時,品牌頻道(Brandchannel)則將維基百科列為使用者評價排名第四高的品牌,同時就「哪一項品牌在2006年時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最大?」的票選中獲得15%的支持率[217]。
而在2008年9月時,維基百科則和鮑里斯·塔迪奇和彼得·蓋布瑞爾一同獲得了德國德意志工場基金會(WerkstattDeutschland)勝利女神四馬戰車獎(Quadriga),並由大衛·溫伯格(DavidWeinberger)於柏林喜歌劇院(KomischeOperBerlin)頒發獎項給代表維基百科的威爾斯,並且捐贈25,000歐元給德語維基百科作為獎金[218]。
反面諷刺
在揚科維奇自己創作歌曲《又白又宅》(White&Nerdy)影片中,出現了維基百科編輯的畫面
維基百科由於其開放性質與參差一定數量的錯誤資訊,以及任何人能夠輕易為了破壞條目而編輯修改文章內容,這一特點也促使維基百科成為許多媒體的諷刺物件。
喜劇演員史蒂芬·荷伯在荷伯報告(TheColbertReport)的許多情節中便不斷提及維基百科上的資料;同時也建立了他也創造了新詞語「wikiality」,並表示這詞意味著「我們可以合作創造一個人人都同意的事實─只是實際上是它是我們剛剛才同意的」[219]。
2006年7月時,《洋蔥新聞》(TheOnion)也在自己頭版中發表了題為「維基百科慶祝美國獨立第750周年紀念」,來諷刺維基百科其條目內容的準確度問題[220]。
而在電視情景喜劇中也曾多次提到維基百科的特性,例如在2005年電視系列節目《辦公室》的《談判》(TheNegotiation)中,情節中的麥可·史考特(MichaelScott)便說:「維基百科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東西,在此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寫自己所喜歡的主題,所以你也可以在這裡知道你所想得到最好的資訊。
[221]」而在2007年電視系列節目《實習醫生成長記》的《我的第一名醫生》(MyNumberOneDoctor)中,則提到維基百科在一些較為輕微的疾病中可以作為參考工具使用;不過在情節中派瑞·考克斯(PerryCox)博士也提到向自己病患提到維基百科的內容,表示維基百科上編寫生食主義(Rawfoodism)能夠有利於骨腫瘤(Bonetumor)治療的使用者,其實在過去也曾經編寫過《太空堡壘卡拉狄加》的劇集列表[222]。
2008年時,喜劇分享網站大學笑了沒(CollegeHumor)製作了《維基百科教授》(ProfessorWikipedia)的短片,內容中則以虛構的教授教導自己學生內容混雜且無法驗證的資訊,同時不時還會出現極為荒謬的語句[223]。
2009年7月時,英國廣播公司第四電台則推出了搞笑作品Bigipedia,內容則是模仿維基百科將其他荒謬內容放置於網站上[224]。
2010年時喜劇演員丹尼爾·杜殊(DanielTosh)則鼓勵喜愛自己主持節目《杜殊》(Tosh.0)的觀眾,前往瀏覽維基百科的節目條目中並且協助修改之[225][226]。
評論
主條目:對維基百科的批評和維基百科與學術研究
雖然維基百科對於編寫不恰當的條目往往會提供有需要改善的標記,然而評論家也指出個別文章的風格以及品質仍然有十分大的變化[227]。
而特別是針對具有爭議性的話題、公眾人物或者是歷史人物,往往會有編輯使用者抱持著原生的偏見並將其作為事實加入文章內容中。
雖然維基百科的將其自身的任務定調為單純提供訊息而不評斷有爭論性的價值觀,但往往有一些文章仍因此而必須重新對內容審查且修改。
但是也有些文章之所以被要求嚴格審查卻是因為較為個人的因素,這包括內容令人不愉快、內容過於艱深專業、文章過於瑣碎而不重要,甚至是因為條目所指的事物另人反感等等。
而在2006年時,WikipediaWatch則批評在英語版本的維基百科網站中隨便搜尋便有數十起編輯使用者抄襲其他文章的案例[228];面對維基百科侵犯其他文章權益的行為,威爾斯則表示:「我們需處理這樣的作為必須抱持絕對強硬且毫不手軟的態度,因為這種抄襲行為100%與我們所有的核心原則格格不入。
[228]」
準確度
約翰·席根塔勒便曾形容維基百科是「有缺陷且不負責任的研究工具」,相片為席根塔勒前往納士維演講的鏡頭,攝於2005年10月16日[64]
一般傳統的百科全書大多是如同《大英百科全書》一樣安排專家仔細編寫而成,也因此對於這些百科全書而言文章的準確度才能夠為百科全書帶來上聲譽。
但是在另一方面,同樣期望能成為百科全書的維基百科則經常被提到其條目所陳述的事實不準確,甚至是有錯誤的資訊不斷被參照提及。
澳洲國立大學便對於維基百科主要是由未經過驗證的使用者編寫而成抱持質疑的態度,並且提到絕大多數共同編輯條目內容的編輯使用者往往並非相關類型的專家,但也坦承維基百科在某一程度上仍能夠作為工具書的角色[229]。
而2005年12月在雜誌《自然》一篇非科學的報告之中,則指稱英語維基百科在一些科學文章的精確度實際上十分接近《大英百科全書》的水準。
《自然》邀請來自各個領域的專家隨機抽查同一個條目內容並檢查條目錯誤,發現兩者在犯下「嚴重錯誤」這方面都有極為接近的機率。
根據統計維基百科發現錯誤的頻率只稍微落後《大英百科全書》平均3項錯誤,另外《自然》也在文章中提到維基百科其文章的結構安排往往不佳[41][42]。
但是《自然》這個說法提出後隨即引起許多爭議,特別是就維基百科與《大英百科全書》兩者準確度比較這一部分更引發爭論[230][231]。
2014年,根據美國坎貝爾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維基百科與疾病有關的條目中,十分之九有事實上的錯誤[232]。
由於維基百科其Wiki的編輯架構並允許任何人添加、修改和刪除條目內容的影響,使得對於內容的問題上並不會要求任何編輯使用者索賠或者負責,這也讓維基百科始終「無法有效地保證」條目的內容[233]。
但是儘管維基百科就缺乏相關問責制度這方面不斷嘗試作出改善,然而仍或多或少會有些匿名使用者陸續加入虛假的資訊並不斷爭論這些訊息的正確與否,面臨類似的情況往往只能夠以「破壞」的名義處理[234]。
但是批評者仍然認為維基百科其開放的性質和大部分資訊皆缺乏正確來源的因素,使得維基百科並不能說十分可靠[235]。
而一些評論家則認為維基百科在某些條目可能是可靠的,但是任何一篇條目都不能簡單確定它是否真的可靠[236]。
而一些如《大英百科全書》等傳統參考書籍的編輯,便曾多次質疑維基百科是否有作為百科全書的效用和地位[63]。
但實際上維基百科絕大多數較高品質的條目往往能夠長期維持其水平,也意味著破壞形容對於內容並沒有批評者所提到的如此龐大影響;另外絕大多數維基百科的管理員針對如政治、宗教等具有爭議性質的內容或者曾長期受到各式破壞的條目,則往往會以巡查編輯行為的方式來維護條目品質,甚至在面臨嚴重破壞行為時採取條目保護的措施。
對此經濟學家泰勒·科文則說:「如果不得不要我從維基百科或者是中型的經濟雜誌文章中挑選哪個訊息是正確的,我仍然會毫不囉嗦地選擇維基百科。
」他表示就算傳統來源的雜誌是刊登非虛構的事物,仍然是會在文章內容抱持著自身過去的偏見或者是其自創的看法,在他看來雜誌文章過度的報導反而會讓人忽略了新聞報導的相關資訊。
不過他也提醒到在網際網路間仍常常會發現不正確的資訊,這也意味著學者和專家必須隨時保持警覺並糾正他們的錯誤[237]。
而另一方面,維基百科採取開放式結構反而使得其在網際網路上成為容易攻擊的目標,這也意味著許多破壞者能夠一次推動大量的作亂訊息或者垃圾郵件來影響維基百科的運作[49][238]。
同時包括美國眾議院在內的政治界以及其他特殊利益集團往往也會要求自己的組織成員,特意前往編輯相關的條目並且加以美化之[40][239],甚至微軟還提供金錢方面的獎勵來要求維基百科使用者協助「修飾」相關條目[240]。
這個問題也曾經多次藉由模仿的方式證實可以執行,其中最為引人注意的是史蒂芬·荷伯在荷伯報告(TheColbertReport)中便直接諷刺性提起條目問題[219]。
此外在2007年8月時維基掃描器正式運作,並且開始追查沒有使用維基百科帳戶反而利用匿名編輯功能修改維基百科條目者的身分;其中在經過網站調查與比對後,發現許多各式企業或者政府機構成員、職員或者是員工往往以匿名的方式修改與自身相關的文章內容[241]。
文章品質
由於維基百科的貢獻者通常只會修改一小部分的條目內容,而鮮少會一次花費長時間修訂所有的文章內容,這使得在同一個條目之中可能會同時混雜著高低不齊的品質內容。
歷史學教授洛伊·羅森維(RoyRosenzweig)便認為《美國傳記大詞典》(AmericanNationalBiography)其線上版便遠遠贏過維基百科,原因在於《美國傳記大詞典》擁有著「明確且引人入勝的散文」,而這點對於許多優秀的歷史著作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部分[34][242]。
而羅森維將維基百科中亞伯拉罕·林肯的條目與專門研究南北戰爭的歷史學家詹姆士·麥克佛森(JamesM.McPherson)所撰寫的《美國傳記大詞典》線上版有關內容相比,認為兩者基本上都能夠準確敘述林肯生活的主要內容;但是他也提到:「麥克佛森有著豐富的語境變化……他的字句巧妙地捕捉到了林肯的聲音……並且也有能力使用極少句話語便能夠傳達深刻的劇情。
」而相反的維基百科的文章則被批評為「冗長且沉悶的」。
同時羅森維還批評說:「鼓勵NPOV政策根本就是胡來的想法,這樣人們根本就不能在維基百科之中看見任何有關歷史的整體詮釋。
」其中他便參照了維基百科對於威廉·昆泰瑞爾(WilliamQuantrill)作為例證,儘管這篇條目在內容品質上多獲得正面評價,但是羅森維則批評內容的結論部分極為「胡扯」。
他表示:「一些歷史學家將他描述為機會主義分子與嗜血的逃犯,然而這裡人們能把他視為一名大膽的士兵和當地的民間英雄。
[34][242]」
其他批評者也對於文章也有提出類似的看法,認為即便維基百科的內容是正確無誤的,但是往往是以缺乏文采且幾乎不可讀的風格寫作。
經常瀏覽維基百科的評論家安德魯·奧羅斯基(AndrewOrlowski)便評論說:「即使維基百科的條目在事實上是100%正確的,且這些事實往往都有經過細心選擇;然而在讀條目內容時彷彿文章是先從一篇外文翻譯過一遍後又再度翻譯成為第三種語言,而且每次翻譯時都是由那些不懂言語的人負責。
[243]」而於湯瑪斯·傑佛遜大學(ThomasJeffersonUniversity)癌症中心學者雅各布·勞倫斯(YaacovLawrence)在評論維基百科的癌症條目時,則提到條目內容上大多是準確的,但是對於大致上需要有九年級閱讀水平的內科醫師數據查詢(PhysicianDataQuery)內容卻往往只用一般大學英文的詞語形容。
這使得他認為維基百科之所以缺乏「可讀性」,原因在於其來自不同的來源和雜亂無章的編輯[244]。
而《經濟學人》則認為有完善編寫的條目往往更加可靠的,然而「不雅或謾罵的散文格式往往是反映雜亂的思想和不完善的資訊」[245]。
可靠性
主條目:維基百科的可靠性
維基百科的內容採用眾包的創作方式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在該網站添加虛構不正確的資訊,然而人們也能夠輕易修正這種行為所帶來的錯誤,相片為2004年在西班牙所舉辦的校園派對(CampusParty)活動
大多數大學的學院講師(Lecturer)都不鼓勵學生在學術作品上,參照任何百科全書來取代一次文獻的功用[246],而一些大學甚至特別強調禁止有關維基百科內容的參照[247][248]。
同時威爾斯也強調無論是任何類型的百科全書通常都不適合作為學術來源使用,更不應該將維基百科視為權威依據而加以參照之[67]。
不過在2007年2月時,《TheHarvardCrimson》則發表文章報導指出數名哈佛大學教授將維基百科視為其教學大綱的來源之一,但是彼此對於維基百科的使用卻出現分歧的情況[249]。
其中2011年所出版的哈佛法學院教科書《LegalResearchinaNutshell》中便提到在加強相關規定且有效管理的情況下,開放維基百科作為參考來源將會成為一項極大的「福音」,並且認為「雖然維基百科沒有權威性的認證,然而開放對其的使用可以提供些基本事實,同時也能夠協助領往更加艱深困難的來源數據」[250]。
此外在2007年6月時美國圖書館協會前任會長麥可·高爾曼(MichaelGorman)則將維基百科連同Google作出譴責,認為學術界如果贊同知識份子使用維基百科作為來源的話就如同「一名營養師建議經常食用大麥克漢堡和各種食物」般[251]。
他表示學生學習僅願意使用網際網路上來源的情況令人沮喪,尤其當前有越來越少的文書資料被參照於學術資料中,而大多是取報章雜誌或者網路訊息的資訊作為主要來源。
而在同一篇文章中,牛津網際網路研究所(OxfordInternetInstitute)的研究員珍娜·弗萊(JennyFry)便評論參照維基百科作為來源者說:「你不能說因為孩子們使用網際網路便是偷懶的行為,實際上許多學者在他們研究的同時也會使用到搜尋引擎來查詢資料。
但不同的是,後者有更多的經驗來判斷什麼是他所要找到的資料以及來源是否具有權威性,因此孩子們應該是要被教導如何在正確以及適當的時機使用網際網路查詢。
[251]」
爭議內容
一個問題?什麼問題?所以……你不知道維基百科有一個色情問題嗎?「」--賴瑞·桑格於相關文章中所使用的開頭[252]。
由於使用圖像傳達訊息,維基百科在某些程度上遭到了批評,其中一些條目包含令人反感的內容例如糞便、屍體、人體性器官的不雅圖像,維基百科之中也包括一些專門描述色情內容的圖像、有關自慰和射精等硬調色情的影像。
這些與維基百科條目相關的圖像或者詳細資訊便能透過網際網路傳達的方式讓任何人觀看,在這其中也包括尚未有完善判斷能力的兒童。
其中作為維基百科創始人之一的賴瑞·桑格便說維基百科可以有一些色情內容,但是對於絲毫不保留便能讓孩童瀏覽的作法感到不滿,同時他也批評維基百科有過於極端且特意的相片和影片在其中[253]。
對於這類爭議內容維基百科也經常受到許多人士要求改善,例如英語維基百科其描述德國重金屬樂團蠍子樂隊其專輯條目《處女殺手》便受到質疑。
在《處女殺手》的專輯條目之中,維基百科便直接參照了該專輯原始封面作為介紹;然而該封面的內容則是青春期前(Preadolescence)的女孩相片,在許多國家也由於最初封面引起爭議而由另一圖像作為取代。
2008年12月時,網路觀察基金會在接受英國民眾指稱維基百科內含有兒童色情產品將其列為黑名單之中,並且指稱同樣為非營利民間組織的安排這類爭議圖片只會讓人感到「反感」[254],隨後英國主要的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也陸陸續續禁止使用者存取維基百科4天[255]。
2010年4月時,賴瑞·桑格向聯邦調查局致函表示擔憂在維基共享資源的兩個分類中含有兒童色情的圖像,並且認為這可能已經違反了《美國猥褻法》(UnitedStatesobscenitylaw)的條文規範[256]。
桑格後來表示雖然這些涉及戀童或者蘿莉控的圖像並不是拍攝真正的兒童,但是其「對兒童實施性虐待的色情表現」已經足以違反《2003保護法案》(PROTECTActof2003)的規定[257],同時他也認為這些圖像並不適合人們在學校機關瀏覽維基百科[258]。
而依據《2003保護法案》的法律規定,法律禁止在美國境內傳播包括攝影、卡通圖像或者是繪畫等等形式的兒童猥褻作品[257]。
維基媒體基金會發言人傑伊·沃爾什(JayWalsh)則強烈反對桑格的指控,強調維基百科內並沒有任何東西是「讓我們感到是非法的」,並表示如果真的有的話也已經由我們自行刪除之[259]。
不過在桑格投訴維基百科之後,威爾斯在沒有詢問社群意見的情況下立即刪除這些圖像,這使得一些維護這類型條目的志願者認為刪除的舉動過於草率。
稍後威爾斯表示自願放棄在擔任共同創辦人時所獲得的部分特殊權力,同時在維基媒體基金會的郵件列表中寫道:「我們鼓勵這類討論是因為就真正的哲理與內容問題作出利益抉擇,而不是批判我這次行為的執行速度有多快。
[260]」
類似計畫
先前構想
早在維基百科開設網站以前,由民眾自行編寫條目並互動利用多媒體的百科全書概念便已經多次出現。
其中最早是1986年連同BBC微電腦系統(BBCMicro)所推出的英國廣播公司末日審判書(BBCDomesdayProject)計畫,內容收錄了由超過100萬名英國貢獻者所提供的文件檔案和相片資訊,內容則包括了有關英國本土的地理、藝術和文化等方面。
英國廣播公司末日審判書的計畫成為第一個互動式多媒體百科全書,同時也是第一個將大量多媒體檔案透過內部連結的方式呈現之計畫,英國廣播公司末日審判書一推出隨即和許多英國互動式地圖系統合作。
而在2008年時,末日審判書計畫將其一部分內容改成於網站上使用的使用者系統來運作[261]。
但是最早發想藉由網際網路的方式共同架構的百科全書計畫,則是網路概念先驅之一的瑞克·蓋茲(RickGates)在1993年10月於Usenet新聞群組中提出的構想,但是最後以此衍生出來的Interpedia卻一直處於計畫階段[262]。
而早期較為成功且結合與民眾互動的網路百科全書計畫,包括在1998年由Slashdot所協助發展的Everything2、以及道格拉斯·亞當斯於1999年所開設的H2G2。
其中這兩個網路百科全書與過去許多媒體百科全書計畫相比,其各自的編輯環境相對較為輕鬆,不過也同樣開始專注在更加多元且詳盡的條目呈現上。
但儘管這些計畫在本質上都與維基百科本身極為相似,但都並沒有如Wiki技術般有更加便利的編輯功能,同時計畫也並不給予一般民眾使用者充分的編輯權限。
同期發展
在維基百科網站剛創立時除了原本作為主要計畫的Nupedia之外,在2001年1月時另一個同樣有類似概念、由自由軟體基金會理察·斯托曼所推出的GNE網路百科全書計畫。
但儘管在過去維基百科、Nupedia和GNE三者作為彼此獨立的百科全書運作,發展到今日Nupedia和GNE紛紛宣布停止運作並且將自身網站內容移植於維基百科網頁上[263]。
而隨著維基百科的快速成長,許多網站也紛紛效仿了協同編輯建立知識庫的核心概念。
在這其中有如Susning.nu以及自由百科般仍沿用維基百科其開放的核心價值,但也有如頭條百科、百度百科以及保守百科般決定對於使用者實施非正式的自主審查制度。
另外也有些網路百科全書則試圖要解決維基百科已知的內容問題,且為了能夠提供更加可靠且具有高品質的條目往往採取過往常見的同行評審制度,這類型的百科全書計畫包括有Scholarpedia與大眾百科[264][265]。
另外也有許多網路憑藉者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軟體技術與團隊協助,也紛紛與維基百科一同合作建構開放使用的生物資料庫生命大百科全書以及收錄有古書資料目錄的Marefa[266]。
參見
維基百科主題
QRpedia
Wiki列表
對維基百科涉及利益衝突的編輯
對維基媒體的審查和封鎖
線上百科全書列表
維基百科:新聞稿
維基百科:常見問題解答
網路外部性
共識主動性
維基媒體計劃
參考文獻
參照
^JonathanSidener.Everyone'sEncyclopedia.《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U-TSanDiego).2004年12月6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4日)(英語).
^Wikipedia:Protectionpolicy.Wikipedia.2020-11-07[2020-12-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英語).
^Wikipedia:Editrequests.Wikipedia.2020-11-06[2020-12-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英語).
^WikipediafounderdefendsdecisiontoencryptthesiteinChina.TheVerge.[2015-09-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7).
^MarkMcNeil.WikipediaMakesAHouseCallToMac.TheHamiltonSpectator.2011-10-04[2020-03-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30).
^AlexWoodson.Wikipediaremainsgo-tositeforonlinenews.Reuters.2007-07-08[2007-12-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21).OnlineencyclopediaWikipediahasaddedabout20millionuniquemonthlyvisitorsinthepastyear,makingitthetoponlinenewsandinformationdestination,accordingtoNielsen//NetRatings.
^BillTancer.LookWho'sUsingWikipedia.Time.2007-05-01[2007-12-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09).Thesheervolumeofcontent[…]ispartlyresponsibleforthesite'sdominanceasanonlinereference.Whencomparedtothetop3,200educationalreferencesitesintheUS,WikipediaisNo.1,capturing24.3%ofallvisitstothecategory .Cf.BillTancer(GlobalManager,Hitwise),"Wikipedia,SearchandSchoolHomework"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3-25.,Hitwise,2007-03-01.
^comScoreMMXRanksTop50USWebPropertiesforAugust2012.comScore.2012-09-12[2013-02-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8).
^Howpopulariswikipedia.org?.AlexaInternet.2016-05-22[2016-09-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9).
^編撰中文維基百科藥學的契機.[2021-03-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WikimediapornographyrowdeepensasWalescedesrights–BBCNews.BBC.[2016-06-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19).
^TheMysteriousWorkingsofWikis:WhoOwnsWhat?.Ecommercetimes.com.[2016-06-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28).
^WikimediaFoundationemployeeoustedoverpaidediting.ArsTechnica.[2016-06-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25).
^Wikipediais20,anditsreputationhasneverbeenhigher.[2021-01-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4).
^MikeMiliard.Wikipediots:Whoarethesedevoted,evenobsessivecontributorstoWikipedia?.《鹽湖城週報》(SaltLakeCityWeekly).2008年2月20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11日)(英語).
^列夫·葛羅斯曼(LevGrossman).You—Yes,You—AreTIME'sPersonoftheYear.《時代》.2006年12月5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2日)(英語).
^PaulVale.Wikipedia'sJimmyWalesSpeaksOutOnChinaAndInternetFreedom.《哈芬登郵報》.2011年10月29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12日)(英語).
^《每日電訊報》.'Technologycantoppletyrants':JimmyWalesaneternaloptimist.《雪梨晨鋒報》.2011年11月7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29日)(英語).
^WikipediaStatistics.WikimediaStatistics.[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4月19日)(英語).Wikipedianswhoeditedatleast10timessincetheyarrived
^20.020.120.2wikipedia.org.AlexaInternet.[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1月27日)(英語).
^KaplanAndreas,HaenleinMichael(2014)Collaborativeprojects(socialmediaapplication):AboutWikipedia,thefreeencyclopedia.BusinessHorizons,Volume57Issue5,pp.617-626
^BillTancer.LookWho'sUsingWikipedia.《時代》.2007年3月1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3日)(英語).Thesheervolumeofcontent(Wikipediaclaimsover5.3millionentries,1.6millioninEnglish)ispartlyresponsibleforthesite'sdominanceasanonlinereference.Whencomparedtothetop3,200educationalreferencesitesintheU.S.,Wikipediais#1,capturing24.3%ofallvisitstothecategory,accordingtoHitwisedata.
^BillTancer.HitwiseIntelligence-BillTancer-NorthAmerica.益百利公司(Experian).2007年3月1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3月25日)(英語).
^AlexWoodson.Wikipediaremainsgo-tositeforonlinenews.路透社.2007年7月8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23日)(英語).
^25.025.1TopSites.AlexaInternet.[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5月20日)(英語).
^26.026.1StuartWest和AdamaDiop.Wikipedia’sEvolvingImpact(PDF).維基媒體基金會.[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2年9月7日)(英語).
^杭特·沃克(HunterWalker).PleaseRead:APersonalAppealTOWikipediaFounderJimmyWales.TechCrunch.2011年2月5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24日)(英語).
^強納森·迪(JonathanDee).AlltheNewsThat’sFittoPrintOut.《紐約時報雜誌》(TheNewYorkTimesMagazine).2007年7月1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5月23日)(英語).
^酈安治.WikipediaasParticipatoryJournalism:ReliableSources?Metricsforevaluatingcollaborativemediaasanewsresource(PDF).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2004年4月[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7年10月29日)(英語).
^30.030.1NormannWitzleb.EngagingwiththeWorld:StudentsofComparativeLawWriteforWikipedia.LegalEducationReview.2009年:第83頁至第98頁(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جوناثانفيلديس.ويكيبيديا"تكشفعنتنقيحاتالمخابراتالأمريكية".英國廣播公司.2007年8月15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2月16日). (阿拉伯文)
^32.032.1蓋·華特斯(GuyWalters).HasWikipediabeenoverrunbyLeft-wingtrollsandjunkhistorians?.《每日電訊報》.2010年6月25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26日)(英語).
^Dan.WikipediaandInherentOpenSourceBias.ContentStrategists.2010年5月26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9月14日)(英語).
^34.034.134.2洛伊·羅森維(RoyRosenzweig).CanHistoryBeOpenSource?WikipediaandtheFutureofthePast.英國牛津:《美國歷史雜誌》(TheJournalofAmericanHistory).2006年6月:第117頁至第146頁[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8月17日)(英語).
^MarcoCasari、JohnC.Ham和JohnH.Kagel.SelectionBias,DemographicEffects,andAbilityEffectsinCommonValueAuctionExperiments.美國納士維:《美國經濟評論》(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2007年9月:第1,278頁至第1,304頁(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賴瑞·桑格.WhyWikipediaMustJettisonItsAnti-Elitism.Kuro5hin.2004年12月31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年1月4日)(英語).
^37.037.1佛雷蘭達·維埃加斯(FernandaViégas)、馬汀·懷汀伯格(MartinM.Wattenberg)和庫劭·戴夫(KushalDave).StudyingCooperationandConflictbetweenAuthorswithhistoryflowVisualizations(PDF).人因與計算系統研討會(ConferenceonHumanFactorsinComputingSystems).2004年4月[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6年1月25日)(英語).
^2004ConferenceonHumanFactorsinComputingSystems.美國紐約:計算機協會.2004年:第575頁至第582頁.ISBN 978-1581137026(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ReidPriedhorsky、JilinChen、ShyongK.Lam、KatherinePanciera、LorenTerveen和JohnRiedl.Creating,Destroying,andRestoringValueinWikipedia(PDF).計算機協會.2007年11月4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7年10月25日)(英語).
^40.040.1FrankAhrens.DeathbyWikipedia:TheKennethLayChronicles.《華盛頓郵報》.2006年7月9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8月21日)(英語).
^41.041.1吉姆·賈爾斯(JimGiles).SpecialReportInternetencyclopaediasgoheadtohead.《自然》.2005年12月15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11月24日)(英語).
^42.042.1Wikipediasurvivesresearchtest.英國廣播公司.2005年12月15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7日)(英語).
^UsabilityandExperienceStudy.維基媒體基金會.[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12日)(英語).
^44.044.144.2維基百科:頁面保護方針.中文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5日). (中文)
^Wikipedia:Tutorial/Registration.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
^Wikipedia:Ownershipofarticles.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
^P.Birken.BerichtGesichteteVersionen.元維基.2008年12月14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6月22日). (德文)
^Wikipedia:Pendingchanges/RequestforCommentFebruary2011.英語維基百科.2011年2月[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
^49.049.1TorstenKleinz.WorldofKnowledge(PDF).《LinuxMagazine》.2005年2月28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7年9月25日)(英語).TheWikipedia'sopenstructuremakesitatargetfortrollsandvandalswhomalevolentlyaddincorrectinformationtoarticles,getotherpeopletiedupinendlessdiscussions,andgenerallydoeverythingtodrawattentiontothemselves.
^50.050.150.2佛雷蘭達·維埃加斯(FernandaViégas)、馬汀·懷汀伯格(MartinM.Wattenberg)、弗蘭克·萬·哈姆(FrankvanHam)和馬修·馬克恩(MatthewM.McKeon).VisualizationandBehaviorGroup.IBM研究院.2007年1月3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1日)(英語).
^維基百科:共識.中文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5日). (中文)
^Wikipedia:Newpagespatrol.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3日)(英語).
^Wikipedia:Bots.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
^54.054.1Aude.AbuseFilterisenabled.英語維基百科.2009年3月23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
^Wikipedia:Categorization.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
^56.056.1賈科莫·波代里(GiacomoPoderi).ComparingfeaturedarticlegroupsandrevisionpatternscorrelationsinWikipedia.《第一個星期五期刊》(FirstMonday).2009年5月[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5月6日)(英語).
^57.057.1賈科莫·波代里(GiacomoPoderi).WikipediaandtheFeaturedArticles:HowaTechnologicalSystemCanProduceBestQualityArticles.荷蘭馬斯垂克:馬斯垂克大學.2008年10月(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大衛·林塞(DavidLindsey).EvaluatingqualitycontrolofWikipedia'sfeaturearticles.《第一個星期五期刊》(FirstMonday).2010年4月5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1月24日)(英語).
^Wikipedia:Version1.0EditorialTeam/Assessment.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
^Wikipedia:Vandalism.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
^Wikipedia:破坏.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20-10-29[2020-12-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中文).
^BruceArnold.qualityandauthority.Caslon.2008年10月[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4月23日)(英語).
^63.063.1羅勃特·麥克亨利(RobertMcHenry).TheFaith-BasedEncyclopedia.《TCSDaily》.2004年11月5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29日)(英語).
^64.064.1約翰·席根塔勒.AfalseWikipedia'biography'.《今日美國》.2005年11月29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月3日)(英語).
^湯馬斯·佛里曼.TheWorldIsFlat.美國紐約:Farrar,StrausandGiroux.2007年8月7日:第124頁[2012年8月3日].ISBN 978-0374292782(英語).
^BrianJ.Buchanan.Foundersharescautionarytaleoflibelincyberspace.FirstAmendmentCenter.2006年11月17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12)(英語).
^67.067.1BurtHelm.Wikipedia:"AWorkinProgress".《彭博商業周刊》.2005年12月13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8日)(英語).
^AndrewHendry.Who'sbehindWikipedia?.《微電腦世界》(PCWorld).2008年6月2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28日)(英語).
^69.069.169.2Wikipedia:WhatWikipediaisnot.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Wikipediaisnotadictionary,orausageorjargonguide.
^Wikipedia:Notability.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Atopicispresumedtomeritanarticleifitmeetsthegeneralnotabilityguidelinebelow,andisnotexcludedunderWhatWikipediaisnot.
^維基百科:非原創研究.中文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5日).維基百科不是發表原創研究或原創觀念的場所。
(中文)
^Wikipedia:Verifiability.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Thismeansthatallquotationsandanymaterialchallengedorlikelytobechallengedmustbeattributedtoareliable,publishedsourceusinganinlinecitation.
^NoamCohen.Forinclusivemission,Wikipediaistoldthatwrittenwordgoesonlysofar.法國塞納河畔訥伊:《國際先驅論壇報》.2011年8月9日:第18頁(英語).Inthecaseofofdabbakali,achildren'sgameplayedintheIndianstateofKeralatherewasaWikipediaarticleinthelocallanguage,Malayalam,thatincludedphotos,adrawing,andadetaileddescriptionoftherules.butnosourcestobackupwhatwaswritten.Otherthan,ofcoursethe40millionpeoplewhoplayeditaschildren.Thereisnodoubt……thatthearticlewouldhavebeendeletedfromEnglishWikipediaifitnothadanysourcestocite.Thosearetherulesofthegame.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Wikipedia:Neutralpointofview.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AllWikipediaarticlesandotherencyclopediccontentmustbewrittenfromaneutralpointofview.NPOVisafundamentalprincipleofWikipediaandofotherWikimediaprojects.Thispolicyisnonnegotiableandalleditorsandarticlesmustfollowit.
^EricHaas.WillUnethicalEditingDestroyWikipedia'sCredibility?.AlterNet.2007年10月26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19日)(英語).
^NoamCohen.TheLatestonVirginiaTech,FromWikipedia.《紐約時報》.2007年4月23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4月3日)(英語).
^維基百科:爭論的解決.中文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5日). (中文)
^DevinColdewey.Wikipediaiseditorialwarzone,saysstudy.MSNBC.[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2)(英語).
^Wikipedia:Mediation.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
^80.080.1DavidA.Hoffman和SalilK.Mehra.WIKITRUTHTHROUGHWIKIORDER(PDF).艾默理大學法學院(EmoryUniversitySchoolofLaw).2009年[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2年9月7日)(英語).
^DavidMcHam.Libel.TexasPressAssociation.2009年1月6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11月30日)(英語).
^DanielBrandt.DanielBrandtontheWikipediaIssue.Google治印(GoogleBlogoscoped).2005年11月10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8日)(英語).
^萊恩·洛莫納科.Wikipedia:WikipediaSignpost/2006-01-16/Trondispute.英語維基百科.2006年1月6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
^TorstenKleinz.GerichtweisteinstweiligeVerfügunggegenWikimediaDeutschlandab.HeinzHeise.2006年2月9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9月13日). (德文)
^Wikipedia:Theknow-it-allWebsite.有線電視新聞網.2003年8月4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13日)(英語).
^CharlesArthur.Logonandjoinin,butbewarethewebcults.《衛報》.2005年12月15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4日)(英語).
^EnglishWikinfo.Wikinfo.[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5日)(英語).
^賴瑞·桑格.WhyWikipediaMustJettisonItsAnti-Elitism.Kuro5hin.2004年12月31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年1月4日)(英語).ThereisacertainmindsetassociatedwithunmoderatedUsenetgroupsandmailingliststhatinfectsthecollectively-managedWikipediaproject:ifyoureactstronglytotrolling,thatreflectspoorlyonyou,not(necessarily)onthetroll.Ifyouattempttotaketrollstotaskordemandthatsomethingbedoneaboutconstantdisruptionbytrollishbehavior,theotherlistmemberswillcry"censorship,"attackyou,andevencometothedefenseofthetroll.……Therootproblem:anti-elitism,orlackofrespectforexpertise.Thereisadeeperproblem--orI,atleast,regarditasaproblem--whichexplainsbothoftheabove-elaboratedproblems.Namely,asacommunity,Wikipedialacksthehabitortraditionofrespectforexpertise.Asacommunity,farfrombeingelitist(whichwould,inthiscontext,meanexcludingtheunwashedmasses),itisanti-elitist(which,inthiscontext,meansthatexpertiseisnotaccordedanyspecialrespect,andsnubsanddisrespectofexpertiseistolerated).Thisisoneofmyfailures:apolicythatIattemptedtoinstituteinWikipedia'sfirstyear,butforwhichIdidnotmusteradequatesupport,wasthepolicyofrespectinganddeferringpolitelytoexperts.(Thosewhoweretherewill,Ihope,rememberthatItriedveryhard.)
^凱蒂·海芙納(KatieHafner).GrowingWikipediaRefinesIts'AnyoneCanEdit'Policy.《紐約時報》.2006年6月17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18日)(英語).
^ChrisWilson.TheWisdomoftheChaperones.《Slate》.2008年2月22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日)(英語).
^91.091.1Wikipedia:Administrators.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
^DavidMehegan.Manycontributors,commoncause.Boston.com.2006年2月13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19日)(英語).
^Wikipedia:RfAReview/Reflect.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
^KatherinePanciera.WikipediansAreBorn,NotMade.計算機協會.2009年:第51頁至第59頁(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95.095.1艾瑞克·高德曼(EricGoldman).Wikipedia'sLaborSqueezeanditsConsequences.JournalonTelecommunicationsandHighTechnologyLaw.2010年2月9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5月8日)(英語).
^貝絲·西門·諾維克(BethSimoneNoveck).WikipediaandtheFutureofLegalEducation.JournalofLegalEducation(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亨利·布洛吉特(HenryBlodget).WhoTheHellWritesWikipedia,Anyway?.BusinessInsider.2009年6月3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0日)(英語).
^JeanGoodwin.TheAuthorityofWikipedia(PDF).愛荷華州立大學.2009年[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9年11月22日)(英語).
^AniketKittur、BryanA.Pendleton和ToddMytkowicz.PoweroftheFewvs.WisdomoftheCrowd:WikipediaandtheRiseoftheBourgeoisie(PDF).[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1年8月21日)(英語).
^艾倫·斯華茲.WhoWritesWikipedia?.AaronSwartz.2006年9月4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8月21日)(英語).
^LarryGreenemeier.Wikipedia"GoodSamaritans''AreontheMoney-ScientificAmerican.《科學人》.2007年10月19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9月2日)(英語).
^喬納森·齊特林(JonathanZittrain).Chapter6:TheLessonsofWikipedia.耶魯大學出版社(YaleUniversityPress).2008年3月16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2月16日)(英語).
^喬納森·齊特林(JonathanZittrain).《網路的未來》(TheFutureoftheInternet).美國紐哈芬:耶魯大學出版社(YaleUniversityPress).2008年4月14日.ISBN 978-0300124873(英語). 外部連結存在於|title=(幫助);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YairAmichai-Hamburger、NaamaLamdan、RinatMadiel和TsahiHayat.CyberPsychology&Behavior.CyberPsychology&Behavior.2008年12月11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11月3日)(英語).
^Wikipediansare'closed'and'disagreeable'.《新科學人》.2008年12月31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17日)(英語).
^吉姆·賈爾斯(JimGiles).Aftertheboom,isWikipediaheadingforbust?.《新科學人》.2009年8月4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17日)(英語).
^布里昂·維伯(BrionVibber).CommunityPerformanceOptimization:MakingYourPeopleRunasSmoothlyasYourSite.InfoQuest.2009年12月23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9月24日)(英語).
^Help:Usingtalkpages.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Atalkpage(alsoknownasadiscussionpage)isapagewhicheditorscanusetodiscussimprovementstoanarticleorotherWikipediapage.
^NoamCohen.AContributortoWikipediaHasHisFictionalSide.《紐約時報》.2007年3月5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18日)(英語).
^Wikipedia:WikipediaSignpost.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
^史蒂夫·魯貝爾(SteveRubel).TenMoreWikipediaHacks.WebProNews.2005年12月19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16日)(英語).
^CSCW2008:ConferenceProceedings.SIGCHI.2008年:第47頁.ISBN 978-1605580074(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TravisKriplean、IvanBeschastnikh和DavidW.McDonald.Articulationsofwikiwork:uncoveringvaluedworkinwikipediathroughbarnstars.計算機協會.2008年[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8月16日)(英語).
^NoamCohen.DefineGenderGap?LookUpWikipedia’sContributorList.《紐約時報》.2011年1月3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18日)(英語).
^AliceHenryWhitmore.Male-DominatedWebSiteSeekingFemaleExperts.《紐約時報》.2011年1月31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2月21日)(英語).
^塔哈·亞西爾(TahaYasseri)、勞勃·蘇米(RobertSumi)和雅諾什·柯特茲(JánosKertész).CircadianPatternsofWikipediaEditorialActivity:ADemographicAnalysis.《PLoSONE》.2012年1月17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5日)(英語).
^WikimediaFoundation2011-12AnnualPlan(PDF).維基媒體基金會.[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2年8月8日)(英語).
^Wikipediachildimagecensored.英國廣播公司.2008年12月8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4日)(英語).
^SophieTaylor.ChinaallowsaccesstoEnglishWikipedia.路透社.2008年4月5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4日)(英語).
^KarinBrulliard.PakistanblocksYouTubeadayaftershutdownofFacebookoverMuhammadissue.《華盛頓郵報》.2010年5月21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1月7日)(英語).
^AniketKittur.What’sinWikipedia?MappingTopicsandConflictUsingSociallyAnnotatedCategoryStructure(PDF).2009年4月8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6年4月13日)(英語).
^AmandaPetrusich.Wikipedia’sDeepDiveIntoaLibraryCollection.《紐約時報》.2011年10月25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7日)(英語).
^維基百科:包容主義.中文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2月16日). (中文)
^維基百科:刪除主義.中文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2月16日). (中文)
^ThebattleforWikipedia'ssoul.《經濟學人》.2008年3月6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7日)(英語).
^IanDouglas.Wikipedia:anonlineencyclopediatornapart.《每日電訊報》.2007年10月11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1月12日)(英語).
^MarkGraham.MappingtheGeographiesofWikipediaContent.ZeroGeography.2009年11月12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23日)(英語).
^KevinRawlinson.Wikipediaseekswomentobalanceits'geeky'editors.《獨立報》.2011年8月8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4月9日)(英語).
^MarcoCasari、JohnC.Ham和JohnH.Kagel.SelectionBias,DemographicEffects,andAbilityEffectsinCommonValueAuctionExperiments.《美國經濟評論》.2007年9月[2012年8月3日](英語).
^維基百科:維基百科語言列表.中文維基百科.[2016年11月11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11月12日). (中文)
^ListofWikipedias.元維基.[2017年5月4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8月30日)(英語).
^Statistics.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6月24日)(英語).
^ListofWikipedias.元維基.[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8月30日)(英語).
^WikipediaStatistics.WikimediaStatistics.[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4月17日)(英語).
^Wikipedia:ManualofStyle/Spelling.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
^維基百科:避免地域中心.中文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9月21日). (中文)
^Non-freecontent.元維基.[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8月21日)(英語).
^ImagesonWikipedia.元維基.[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8月21日)(英語).
^吉米·威爾斯.Wikipediaisanencyclopedia.元維基.2005年3月8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7月10日)(英語).
^維基媒體基金會.Statistics.元維基.[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8日)(英語).
^維基媒體基金會.Meta-Wiki.元維基.[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2日)(英語).
^維基媒體基金會.ListofarticleseveryWikipediashouldhave.元維基.[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18日)(英語).
^Wikipedia:Translation.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
^ListofWikipedias—Meta
^Wikipedia:Copyrights.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
^Resolution:Licenseupdate.維基媒體基金會.2007年12月1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9日)(英語).
^維基媒體基金會.Licensingupdate/QuestionsandAnswers.元維基.[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7日)(英語).
^維基媒體基金會.Licensingupdate/Timeline.元維基.[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14日)(英語).
^Licensingupdate/Result.元維基.[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9月16日)(英語).
^傑伊·沃爾什(JayWalsh).Wikimediacommunityapproveslicensemigration.維基媒體基金會.2009年5月21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5月24日)(英語).
^WikipediaclearedinFrenchdefamationcase.路透社.2007年11月2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1月13日)(英語).
^NateAnderson.Dumbidea:suingWikipediaforcallingyou"dumb".ArsTechnica.2008年5月2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3日)(英語).
^英語維基百科.wikipediaondvd.Linterweb.[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6月3日)(英語).
^PolskaWikipedianaDVD(zHelionem)/en.元維基.[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23日)(英語).
^Wikipedia:DVD.德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9月7日). (德文)
^¿QuéeslaCDPedia?.PythonArgentina.[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6日). (西班牙文)
^Wikipedia:WikipediaCDSelection.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
^Wikipediaturnedintobook.《每日電訊報》.2009年6月16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9月9日)(英語).
^2008/9WikipediaSelectionforschools.SOS兒童之家(SOSChildren'sVillages).[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4日)(英語).
^ThomasThiel.WikipediaundAmazonDerMarketplacesollesrichten.《法蘭克福彙報》.2010年9月27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14日). (德文)
^TomSimonite.WikipediatoAddMeaningtoItsPages.《技術評論》(TechnologyReview).2010年7月7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13日)(英語).
^Wikipedia:Databasedownload.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
^維基媒體基金會.Datadumps.元維基.[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1日)(英語).
^普寧娜·肖傑夫(PninaShachaf).WikipediaReferenceDesk.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分校(IndianaUniversityBloomington).2009年12月[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12日)(英語).
^HamptonCatlin.WikimediaMobileisOfficiallyLaunched.維基媒體基金會.2009年6月30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2日)(英語).
^LocalPointsOfInterestInWikipedia.AndroGeoid.2011年4月1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4月25日)(英語).
^JesseHollington.iPhoneGems:WikipediaApps.iLounge.2008年11月30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9月24日)(英語).
^168.0168.1安侯建業.WIKIMEDIAFOUNDATION,INC.FinancialStatementsJune30,2011and2010(PDF).維基媒體基金會.[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2年9月7日)(英語).
^維基媒體基金會.Directory:WikimediaFoundationsecretdonorlist.MyWikiBiz.2012年4月5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月30日)(英語).
^維基媒體基金會.Googlespendet2Millionen.AktionDeutschlandHilft.2010年2月17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26日). (德文)
^安侯建業.WIKIMEDIAFOUNDATION,INC.FinancialStatementsJune30,2009and2008(PDF).維基媒體基金會.[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2年9月4日)(英語).
^Resolution:2009-10Plan.維基媒體基金會.[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9月19日)(英語).
^Mitarbeiter–WikimediaDeutschland.德國維基媒體協會.[2012年8月3日](德語). [永久失效連結]
^WikimediaDeutschland–GesellschaftzurFörderungFreienWissense.V.TätigkeitsberichtfürdasJahr2007(PDF).維基媒體基金會.[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4年1月23日)(德語).
^ToddR.Weiss.WikipediasimplifiesITinfrastructurebymovingtooneLinuxvendor.《Computerworld》.2008年10月9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5日)(英語).
^RyanPaul.WikipediaadoptsUbuntuforitsserverinfrastructure.ArsTechnica.2008年10月10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19日)(英語).
^Serverroles.維基媒體基金會.[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1月16日)(英語).
^178.0178.1Wikitech.Cachingoverview.2013年2月[2014年2月9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2月25日)(英語).
^Wikitech.HTTPS.[2014年2月9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2月25日)(英語).
^DomasMituzas.Wikipedia:Siteinternals,configuration,codeexamplesandmanagementissues(PDF).MySQLUsersConference.2007年[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2年9月7日)(英語).
^GuidoUrdaneta、GuillaumePierre和MaartenvanSteen.WikipediaWorkloadAnalysisforDecentralizedHosting.Globule.2009年7月[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26日)(英語).
^Mediawiki.HipHop_deployment.[2014年2月9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2月21日)(英語).
^MarkBergsma.Wikimediaarchitecture(PDF).維基媒體基金會.[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9年3月3日)(英語).
^Version.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3月20日)(英語).
^麥可·斯諾.Wikipedia:WikipediaSignpost/2005-04-18/Lucenesearch.英語維基百科.2005年4月18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
^RichardHolton.Categoryarray.元維基.2005年4月10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3月30日)(英語).
^RobertStojnić.Extension:Lucene-search.維基媒體基金會.[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2日)(英語).
^mediawiki-Revision115640:/branches/lucene-search-2.1/lib.維基媒體基金會.[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3月30日)(英語).
^WikimediaNews/2002.元維基.[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12日)(英語).
^Ourprojects.維基媒體基金會.[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0日)(英語).
^尼可拉斯·卡爾.TheamoralityofWeb2.0.RoughType.2005年10月3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17日)(英語).
^Wikipedia:ModellingWikipedia'sgrowth.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
^694MillionPeopleCurrentlyUsetheInternetWorldwideAccordingTocomScoreNetworks.comScore.2006年5月4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30)(英語).「Whilethe「bigthree」propertiesremainconsistentamongworldwideandU.S.audiences,Wikipediahasemergedasasitethatcontinuestoincreaseinpopularity,bothgloballyandintheU.S.
^TopGlobalWebPropertiesRankedbyTotalUniqueVisitors(000).comScore.2007年12月[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1月24日)(英語).
^MichaelJ.Petrilli.WikipediaorWickedpedia?.胡佛研究所.2008年3月27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27)(英語).
^LeeAnnPrescott.GoogleTrafficToWikipediaup166%YearoverYear.Hitwise.2007年2月16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8月21日)(英語).
^YouTube與維基百科合作 推「資訊標籤」功能.
^LeeAnnPrescott.WikipediaandAcademicResearch.Hitwise.2006年10月17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8月21日)(英語).
^LeeRainie和BillTancer.DATAMEMO(PDF).皮尤研究中心.2007年4月[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8-03-06)(英語).36%ofonlineAmericanadultsconsultWikipediaItisparticularlypopularwiththewell-educatedandcurrentcollege-agestudents
^AshkanKarbasfrooshan.WhatisWikipedia.org’sValuation?.watchmojo.comblogs.2006年10月26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25日)(英語).
^Wikipedia:About.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
^RaghavSharma.WikipedianJustice.社會科學研究網(SocialScienceResearchNetwork).2009年2月19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6月29日)(英語).
^HouseGovernmentBill.加拿大國會.2005年7月20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18日)(英語).
^MarthaL.Arias.INTERNETLAW-Wikipedia:TheFreeOnlineEncyclopediaanditsUseasCourtSource.InternetBusinessLawServices.[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0)(英語).
^NoamCohen.CourtsTurntoWikipedia,butSelectively.《紐約時報》.2007年1月29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26日)(英語).
^史蒂芬·阿福特古德(StevenAftergood).TheWikipediaFactorinU.S.Intelligence.美國科學家聯盟.2007年3月21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8月21日)(英語).
^DeclanButler.PublishinWikipediaorperish.《自然》.2008年12月16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20日)(英語).
^DonnaShaw.WikipediaintheNewsroom.《美國報刊審查》(AmericanJournalismReview).2008年3月[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5日)(英語).
^Lexington.ClasslessnessinAmerica.《經濟學人》.2011年9月24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29日)(英語).ThatisquestiononeonthemembershipapplicationformoftheSocialistLabourPartyofAmerica.……Thoughitcantraceitshistoryasfarbackas1876,whenitwasknownastheWorkingmen'sParty,nolessanauthoritythanWikipediapronouncesit「moribund」.
^BobRichter.Express-Newsstafferresignsafterplagiarismincolumnisdiscovered.《SanAntonioExpress-News》.2007年1月9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5)(英語).
^FrankBridgewater.TOOURREADERSInquirypromptsreporter'sdismissal.《檀香山星報》(HonoluluStar-Bulletin).2006年1月13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29日)(英語).
^英國廣播公司.TheWikipediaStory.英國廣播公司廣播第四電台(BBCRadio4).2007年7月24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8月21日)(英語).
^荷西·安東尼奧·瓦爾加斯(JoseAntonioVargas).OnWikipedia,Debating2008Hopefuls'EveryFacet.《華盛頓郵報》.2007年9月17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1月2日)(英語).
^JenniferAblan.Wikipediapagethelateststatussymbol.路透社.2007年10月22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1月12日)(英語).
^維基媒體基金會.Trophyshelf.元維基.[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12日)(英語).
^THEBESTOFTHEWEB.國際數字藝術與科學學院(InternationalAcademyofDigitalArtsandSciences).2004年[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2)(英語).
^AnthonyZumpano.SimilarSearchResults:GoogleWins.品牌頻道(Brandchannel).2007年1月29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2月20日)(英語).
^AusgezeichnetWikipediaerhältPreisfürVerdiensteumdieAufklärung.SpiegelOnline.2008年8月20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2月4日). (德文)
^219.0219.1史蒂芬·荷伯.TheWord-Wikiality.荷伯報告(TheColbertReport).2006年7月31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3日)(英語).
^WikipediaCelebrates750YearsOfAmericanIndependence.《洋蔥新聞》(TheOnion).2006年7月26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24日)(英語).
^英國廣播公司.《談判》(TheNegotiation).《辦公室》.2007年4月5日(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美國廣播公司.《我的第一名醫生》(MyNumberOneDoctor).《實習醫生成長記》.2007年12月6日(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ProfessorWikipedia.大學笑了沒(CollegeHumor).2008年9月16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17日)(英語).
^NickDoodyandMattKirsheninterview.BritishComedyGuide.2009年[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4月26日)(英語).
^JoselynHughes.YourWikipediaEntries.喜劇中心.2010年2月3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24日)(英語).
^WikipediaUpdates.喜劇中心.2010年2月3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1月25日)(英語).
^Wikipedia:Contactus/Articleproblem/Poorlywritten.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31日)(英語).
^228.0228.1DanielBrandt.PlagiarismbyWikipediaeditors.WikipediaWatch.2006年10月27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11月25日)(英語).
^تحذيراتمنالتعاملمعويكيبيدياكمصدرموثوقللمعلومات.半島電視台.2008年4月27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3月11日). (阿拉伯文)
^FatallyFlawedRefutingtherecentstudyonencyclopedicaccuracybythejournalNature(PDF).大英百科全書公司.2006年3月[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6年7月9日)(英語).
^EncyclopaediaBritannicaandNature:aresponse(PDF).《自然》.2006年3月23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2年10月18日)(英語).
^資料9成有錯別向維基百科「求診」.[2021-03-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1).
^Wikipedia:Generaldisclaimer.英語維基百科.[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1日)(英語).
^J.R.Raphael.The15BiggestWikipediaBlunders.《微電腦世界》(PCWorld).2009年8月26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17日)(英語).
^史戴西·席芙(StacySchiff).KnowItAll.美國紐約:《紐約客》.2006年7月31日(英語).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幫助)
^丹納·博伊德(danahboyd).AcademiaandWikipedia.Corante.2005年1月4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8月21日)(英語).
^泰勒·科文.THENEWREPUBLICCookedBooks.《新共和》.2008年3月12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18)(英語).
^賴瑞·桑格.TowardaNewCompendiumofKnowledge.大眾百科.2006年9月15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年10月11日)(英語).
^MargaretKane.PoliticiansnoticeWikipedia.CNET.2006年1月30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3日)(英語).
^布賴恩·伯格斯坦(BrianBergstein).MicrosoftofferscashforWikipediaedit.MSNBC.2007年1月23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月28日)(英語).
^凱蒂·海芙納(KatieHafner).SeeingCorporateFingerprintsinWikipediaEdits.《紐約時報》.2007年8月19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19日)(英語).
^242.0242.1洛伊·羅森維(RoyRosenzweig).CanHistorybeOpenSource?WikipediaandtheFutureofthePast.RoyRosenzweigCenterforHistoryandNewMedia.2006年6月[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4月25日)(英語).
^安德魯·奧羅斯基(AndrewOrlowski).Wikipediafounderadmitstoseriousqualityproblems.《TheRegister》.2005年10月8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1日)(英語).
^Wikipediacancerinformationaccurate.合眾國際社.2010年6月4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21日)(英語).
^Factorfiction?Wikipedia'svarietyofcontributorsisnotonlyastrength.《經濟學人》.2007年3月10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10日)(英語).
^JordanJakubovitz和DrewPaul.WideWorldofWIKIPEDIA.《愛默蕾輪報》(TheEmoryWheel).2006年4月21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1月7日)(英語).
^NeilL.Waters.Whyyoucan'tciteWikipediainmyclass.計算機協會.2007年9月9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8月31日)(英語).
^ScottJaschik.AStandAgainstWikipedia.《高等教育內幕》(InsideHigherEd).2007年1月26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10日)(英語).
^MaxwellL.Child.ProfessorsSplitonWikiDebate.《TheHarvardCrimson》.2007年2月26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25日)(英語).
^莫里斯·科恩(MorrisL.Cohen)和肯恩·奧爾森(KentOlson).LegalResearchinaNutshell,10th.美國曼哈頓:湯森路透(ThomsonReuters).2010年5月28日:第32頁至第34頁[2012年8月3日].ISBN 978-0314264084(英語).
^251.0251.1ChloeStothart.Webthreatenslearningethos.《泰晤士高等教育》.2007年6月22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2月21日)(英語).
^賴瑞·桑格.WhatshouldwedoaboutWikipedia’spornproblem?.Wikipediocracy.2012年6月13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16日)(英語).
^賴瑞·桑格.WhatshouldwedoaboutWikipedia’spornproblem?.LarrySangerBlog.2012年5月29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3日)(英語).
^J.R.Raphael.WikipediaCensorshipSparksFreeSpeechDebate.《TheRegister》.2008年12月10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1月7日)(英語).
^CadeMetz.BritISPscensorWikipediaover'childporn'albumcover.《華盛頓郵報》.2008年12月7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4日)(英語).
^NickFarrell.Wikipediadenieschildabuseallegations.《調查報》(TheInquirer).2010年4月29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0月3日)(英語).
^257.0257.1CadeMetz.WikifounderreportsWikiparenttoFBIover'childporn'.《TheRegister》.2010年4月9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8月15日)(英語).
^CadeMetz.Wikipediablastsco-founder'saccusationsofchildpornonwebsite.《經濟時報》(TheEconomicTimes).2010年4月29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9月17日)(英語).
^法新社.Wikipediablaststalkofchildpornatwebsite.Google.2010年4月28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5月23日)(英語).
^WikimediapornographyrowdeepensasWalescedesrights.英國廣播公司.2010年5月10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11月30日)(英語).
^DarrenGrant.Domesday25thAnniversaryEvent.英國廣播公司末日審判書(BBCDomesdayProject).2011年12月12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月15日)(英語).
^BlakeKadatz.thesoftwaresideoftheInterpediaproject.1993年12月11日[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7月8日)(英語).
^理察·斯托曼.TheFreeEncyclopediaProject.自由軟體基金會.[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8月21日)(英語).
^Orlowski,Andrew.WikipediafounderforksWikipedia.TheRegister.2006-09-18[2012-08-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6月14日)(英語).LarrySangerdescribestheCitizendiumprojectasa"progressiveorgradualfork",withthemajordifferencethatexpertshavethefinalsayoveredits.
^Lyman,Jay.WikipediaCo-FounderPlanningNewExpert-AuthoredSite.CRMBuyer.2006-09-20[2012年8月3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5月24日)(英語).
^Finn,RobertD.;P.Gardner,Paul;Bateman,Alex.MakingyourdatabaseavailablethroughWikipedia:theprosandcons.NucleicAcidsResearch.2011-12-05[2012-08-03].PMID 22144683.doi:10.1093/nar/gkr119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1)(英語).
來源
學術研究文獻
主條目:維基百科與學術研究
(英文)丹尼斯·威爾金森(DennisM.Wilkinson)和伯納多·休伯曼(BernardoHuberman).AssessingtheValueofCooperationinWikipedia.美國:《第一個星期五期刊》(FirstMonday).2007年4月.
(英文)塔哈·亞西爾(TahaYasseri)、勞勃·蘇米(RobertSumi)、雅諾什·柯特茲(JánosKertész)和阿提拉·索爾諾基(AttilaSzolnoki).CircadianPatternsofWikipediaEditorialActivity:ADemographicAnalysis.美國:PLoSONE.2012年1月17日[2012年8月5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5日).
(英文)洛伊·羅森維(RoyRosenzweig).CanHistoryBeOpenSource?WikipediaandtheFutureofthePast.英國牛津:《美國歷史雜誌》(TheJournalofAmericanHistory).2006年6月[2012-08-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7).
(英文)約瑟夫·裡吉兒(JosephReagle).DoAsIDo:AuthorialLeadershipinWikipedia(PDF).美國紐約:紐約大學.2007年10月[2012-08-05].(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21-02-26).
(英文)艾瑞克·高德曼(EricGoldman).Wikipedia'sLaborSqueezeanditsConsequences.JournalonTelecommunicationsandHighTechnologyLaw.2010年2月9日[2012年8月5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5月8日).
(英文)FinnNielsen.ScientificCitationsinWikipedia.美國:《第一個星期五期刊》(FirstMonday).2007年8月.
(英文)ReidPriedhorsky,JilinChen,ShyongK.Lam,KatherinePanciera,LorenTerveen&JohnRiedl.Creating,Destroying,andRestoringValueinWikipedia.美國:計算機協會.2007年11月4日[2012年8月5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11月5日).
(英文)UlrikePfeil、PanayiotisZaphiris和CheeSiangAng.CulturalDifferencesinCollaborativeAuthoringofWikipedia.美國霍博肯:《電腦中介傳播學刊》(Journalof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2006年[2012-08-05].(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01).
其他出版物
主條目:維基百科相關書籍
(英文)酈安治.《維基百科革命:無名小卒如何建構世界上最偉大的百科全書》(TheWikipediaRevolution:HowaBunchofNobodiesCreatedtheWorld'sGreatestEncyclopedia).美國紐約:HyperionBooks.2009年3月17日.ISBN 978-1401303716.
(英文)安德魯·達爾比(AndrewDalby).《世界與維基百科:我們如何編輯事實》(TheWorldandWikipedia:Howweareeditingreality).SiduriBooks.2009年8月31日.ISBN 978-0956205209.
(英文)安德魯·基恩(AndrewKeen).《你正在看誰的部落格》(TheCultoftheAmateur:HowToday'sInternetisKillingOurCulture).美國:CrownPublishingGroup.2007年6月5日.ISBN 978-0385520805.
(英文)DanO'Sullivan.Wikipedia.英國法納姆:AshgatePublishing.2009年9月28日[2012年8月5日].ISBN 978-075467433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4月20日).
(英文)JohnBroughton.《維基百科編輯手冊》(Wikipedia:TheMissingManual).美國塞瓦斯托波爾:歐萊禮.2008年2月1日.ISBN 978-0596515164. 外部連結存在於|title=(幫助)
(英文)JohnBroughton.WikipediaReader'sGuide:TheMissingManual.美國塞瓦斯托波爾:歐萊禮.2008年5月12日[2012年8月5日].ISBN 978-059652174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4月20日).
(英文)JosephMichaelReagle.GoodFaithCollaboration:TheCultureofWikipedia.美國劍橋: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MITPress).2010年8月27日[2012年8月5日].ISBN 978-026201447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4月20日).
(英文)PhoebeAyers、CharlesMatthews和BenYates.《維基如何工作:以及如何融入成為它的一部分》(HowWikipediaWorks:AndHowYouCanBeaPartofIt).美國舊金山:NoStarchPress.2008年9月29日.ISBN 978-1593271763. 外部連結存在於|title=(幫助)
(英文)SheizafRafaeli和YaronAriel.Onlinemotivationalfactors:IncentivesforparticipationandcontributioninWikipedia.英國劍橋:劍橋大學出版社.2008年.
外部連結
從維基百科的姊妹計劃了解更多有關「維基百科」的內容
維基詞典上的字詞解釋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多媒體資源
維基新聞上的新聞
維基語錄上的名言
維基學院上的學習資源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維基百科分類
元維基上的相關訊息:維基百科(英文)
官方網站
其他網站
(英文)HawPed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Coase'sPenguin,orLinuxandtheNatureoftheFir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IntelligenceinWikiped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JimmyWalesonthebirthofWikiped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Nature'sresponsestoEncyclopaediaBritannic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OperationofaLargeScale,GeneralPurposeWikiWebsite.
(英文)TheFreeEncyclopediaProjectArchived2011-08-21atWebCite
(英文)TheFreeUniversalEncyclopediaandLearningResour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TowardaNewCompendiumofKnowledge
(英文)VisualizationandBehaviorGroup(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WalesonWikiped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Wikiped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Wikipedi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Wikipedia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12-08
(英文)Wikipediaandwhyitmatte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閱論編維基百科維基百科概要
維基
利益衝突編輯
批評
刪除主義和保留主義
事實查核
性別偏誤
種族偏差(英語:RacialbiasonWikipedia)
中立的觀點
關注度
可靠性
來源請求
破壞
維基百科健康資訊(英語:HealthinformationonWikipedia)
維基社群百科運作
管理員
仲裁委員會
編輯松
TheSignpost
維基愛古蹟
藝術與女權主義
駐點維基人(英語:Wikipedianinresidence)
年度維基人
維基教育基金會
運動夥伴
維基媒體基金會
維基媒體分會
德國
法國
義大利
荷蘭
波蘭
台灣
香港(已解散)
澳門(已撤銷承認)
Amical(加泰隆尼亞語:AmicalWikimedia)
維基媒體計劃
元維基
維基百科
維基詞典
維基數據
維基教科書
維基共享資源
維基新聞
維基語錄
維基文庫
維基物種
維基學院
維基導遊
維基媒體國際會議
中文維基年會
著名人物
弗洛朗絲·德伍阿爾
奧斯卡·范·迪倫(英語:OscarvanDillen)
蘇·加德納
詹姆士·海爾曼
凱薩琳·馬赫
馬格努斯·曼斯克
艾瑞克·默勒
賴瑞·桑格
萊拉·特列季科夫
吉米·威爾斯
安吉拉·貝絲蕾·斯塔林
時昭
許瑜真
陳霆
王鐘銘
陳穎
張遠
賈斯汀·納普
提姆·謝爾
麥可·斯諾
邁克·戈德溫(英語:MikeGodwin)
埃文·阿莫斯
巴塞爾·哈爾塔比爾
酈安治
麥康瑞
西門·普爾西斐
艾倫·斯華茲
伊霍爾·柯斯登柯
唐鳳
加特·沃爾什
雷米·馬蒂斯
艾倫·哈爾費克(英語:AaronHalfaker)
達留斯·耶米爾尼阿克
漢普頓·凱特林(英語:HamptonCatlin)
達斯·庫珀(英語:DaneseCooper)
比夏漢·達塔(英語:BishakhaDatta)
艾倫·格斯里(英語:ArnnonGeshuri)
蓋伊·川崎
路爾斯·比利亞(英語:LuisVilla)
埃米莉·坦普爾-伍德
艾穆娜·米祖尼
山田晴通(日語:山田晴通)
百科歷史發展歷程
Bomis
Nupedia
維基百科標誌
DDLintercettazioni(英語:DDLintercettazioni)
2011年義大利語維基百科大規模空白抗議
禁止網路盜版法案與保護智慧財產權法案
反SOPA和PIPA抗議、2012年英語維基百科關站抗議(印度尼西亞語:PemadamanWikipediabahasaInggris)
俄羅斯國家杜馬89417-6法案
2012年俄語維基百科關站抗議(俄語:ЗабастовкарусскойВикипедии)
數位單一市場版權法案
2018年部分語言維基百科關站抗議
皮埃爾敍奧特軍用無線電台事件
維基百科也申遺
#1Lib1Ref
維基百科知識引擎
涉及到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訴訟
維基媒體基金會控告美國國家安全局案
對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反應
對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報導
相關爭議(英語:ListofWikipediacontroversies)
美國國會職員的編輯
Essjay事件
席根塔勒傳記事件
亨里克·巴圖塔惡作劇事件(英語:HenrykBatutahoax)
山達基教會的編輯(英語:ChurchofScientologyeditingonWikipedia)
希爾斯堡慘劇編輯事件(英語:HillsboroughWikipediaposts)
MyWikiBiz
克里斯·班瓦謀殺事件(英語:ChrisBenoitdouble-murderandsuicide)
美國中東新聞報導準確性委員會爭議(英語:CommitteeforAccuracyinMiddleEastReportinginAmerica)
比喬利姆戰爭(加泰隆尼亞語:Bicholimconflict)
2021年維基媒體基金會針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行動
審查封鎖
網路觀察基金會審查
中國大陸對維基媒體的封鎖
俄羅斯對維基百科的封鎖(俄語:БлокированиеВикипедиивРоссии)
俄羅斯國家杜馬89417-6法案
2017年土耳其封鎖維基百科事件
相關技術網站技術
Wiki
MediaWiki
維基視覺化編輯器
機器人
Lsjbot
資訊框
Wikiwand
行動存取
應用程式
QRpedia
Wapedia
WikiNodes(英語:WikiNodes)
維基百科零計劃
內容使用
BooksLLC(英語:BooksLLC)
DBpedia
Deletionpedia
Kiwix
WikiReader
維基百科校園版
維基掃描器
獎勵紀念
2008年勝利女神四馬戰車獎(英語:Quadriga(award))
2015年伊拉斯謨獎
2015年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
維基百科紀念雕像
國際志願者日
小行星274301
造成影響
文化領域(英語:Wikipediainculture)
相關書目(英語:BibliographyofWikipedia)
相關電影
學術研究(英語:AcademicstudiesaboutWikipedia)
WikipediaReview(英語:WikipediaReview)
Wikipediocracy
Wiki-Watch(英語:Wiki-Watch)
伊拉克戰爭:維基百科編輯歷史史學(英語:TheIraqWar:AHistoriographyofWikipediaChangelogs)
列印維基百科
大憲章(英語:MagnaCarta(AnEmbroidery))
數字中的真相
維基百科編輯手冊
維基兔子洞
類似計畫
Interpedia(英語:Interpedia)
大眾百科
自由百科
DigitalUniverse(英語:DigitalUniverse)
Everipedia
偽基百科
Nonciclopedia(義大利語:Nonciclopedia)
Vikidia(法語:Vikidia)
Veropedia(英語:Veropedia)
WikiZnanie(葡萄牙語:WikiZnanie)
Lurkmore(俄語:Луркоморье)
Wookieepedia
Scholarpedia
Fandom
Wiki網站列表
條目分類
維基教科書
維基數據
維基共享資源
維基新聞
維基語錄
維基文庫
維基學院
維基導遊
維基詞典
閱論編維基媒體基金會計劃公眾計劃
維基百科
歷史
列表
維基詞典
列表(英語:ListofWiktionaries)
維基共享資源
維基數據
維基語錄
維基教科書
維基兒童教科書
維基文庫
維基物種
維基新聞
維基學院
維基導遊
內部計劃
MediaWiki
元維基
維基媒體國際會議
維基孵育場
維基教育基金會
運動
維基人
年度維基人
分會
德國
法國
義大利
波蘭
荷蘭
挪威(書面挪威語:WikimediaNorge)
以色列(希伯來語:ויקימדיהישראל)
台灣
香港(已解散)
澳門(已解散)
瑞典(書面挪威語:WikimediaSverige)
俄羅斯(俄語:ВикимедиаРУ)
英國
孟加拉
芬蘭(芬蘭語:WikimediaSuomi)
烏克蘭(烏克蘭語:ВікімедіаУкраїна)
維基愛古蹟
維基媒體中歐和東歐會議(英語:WikimediaCEEMeeting)
維基媒體部落會議(英語:WikiIndaba)
北美維基會議(英語:WikiConferenceNorthAmerica)
人物創辦人
吉米·威爾斯
提姆·謝爾
麥可·戴維斯(英語:ChicagoOptionsAssociates)
賴瑞·桑格
現職人員
詹姆士·海爾曼
達留斯·耶米爾尼阿克
拉胡·納里塞蒂(英語:RajuNarisetti)
艾斯拉·沙菲伊(英語:Esra'aAlShafei)
吉米·威爾斯
凱薩琳·馬赫
艾倫·哈爾費克(英語:AaronHalfaker)
其他成員
弗洛朗絲·德伍阿爾
麥可·斯諾
陳霆
加特·沃爾什
帕特裏西奧·洛倫特(英語:PatricioLorente)
蘇·加德納
莉拉·崔迪科夫
漢普頓·凱特林(英語:HamptonCatlin)
達斯·庫珀(英語:DaneseCooper)
比夏漢·達塔(英語:BishakhaDatta)
奧斯卡·范·迪倫(英語:OscarvanDillen)
艾倫·格斯里(英語:ArnnonGeshuri)
邁克·戈德溫(英語:MikeGodwin)
蓋伊·川崎
艾瑞克·默勒
路爾斯·比利亞(英語:LuisVilla)
安吉拉·貝絲蕾·斯塔林
其他類似計劃
Nupedia
Wikia
大眾百科
Interpedia(英語:Interpedia)
Everipedia
應用軟體
維基掃描器
Wiki-Watch(英語:Wiki-Watch)
QRpedia
Wapedia
Deletionpedia
Kiwix
WikiReader
DBpedia
相關條目
涉及訴訟
控告美國國家安全局案
維基百科知識引擎
維基百科零計劃
對維基百科的批評
TheSignpost
維基百科紀念雕像
列印維基百科
Rodovid(英語:Rodovid)
條目分類
維基教科書
維基數據
維基共享資源
維基新聞
維基語錄
維基文庫
維基學院
維基導遊
維基辭典
閱論編維基百科列表超過五百萬篇條目
英文
宿霧文
超過二百萬篇條目
德文
瑞典文
法文
荷蘭文
超過一百萬篇條目
俄文
西班牙文
義大利文
埃及阿拉伯文
波蘭文
日文
越南文
瓦瑞文
中文
阿拉伯文
烏克蘭文
葡萄牙文
超過五十萬篇條目
波斯文
加泰隆尼亞文
塞爾維亞文
印尼文
書面挪威文
韓文
芬蘭文
匈牙利文
超過二十萬篇條目
捷克文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文
閩南文
羅馬尼亞文
土耳其文
巴斯克文
車臣文
馬來文
世界文
希伯來文
亞美尼亞文
保加利亞文
塔塔爾文
丹麥文
南亞塞拜然文
斯洛伐克文
哈薩克文
米南佳保文
愛沙尼亞文
克羅埃西亞文
白俄羅斯文
立陶宛文
希臘文
簡單英文
超過十萬篇條目
亞塞拜然文
蓋瑞西亞文
斯洛維尼亞文
烏爾都文
新挪威文
喬治亞文
印地文
烏茲別克文
泰文
拉丁文
泰彌爾文
威爾斯文
沃拉普克文
馬其頓文
阿斯圖里亞文
粵文
拉脫維亞文
孟加拉文
塔吉克文
緬甸文
南非文
超過五萬篇條目
馬達加斯加文(粵語:馬拉加什文維基百科)
奧克文
波士尼亞文
阿爾巴尼亞文
低地德文
吉兒吉斯文(英語:KyrgyzWikipedia)
舊白俄羅斯文
馬拉亞姆文
尼瓦爾文
馬拉地文
泰盧固文
布列塔尼文
威尼斯文(英語:VenetianWikipedia)
皮德蒙文
爪哇文
海地文
西旁遮普文
斯瓦希里文
巽他文
盧森堡文
巴什基爾文(英語:BashkirWikipedia)
愛爾蘭文
西利西亞文
冰島文(英語:IcelandicWikipedia)
庫德文
倫巴底文
超過二萬篇條目
塔加洛文
西菲士蘭文(英語:WestFrisianWikipedia)
楚瓦什文
吳文
阿拉貢文
旁遮普文
尼泊爾文(英語:NepaliWikipedia)
約魯巴文(英語:YorubaWikipedia)
巴伐利亞文(英語:BavarianWikipedia)
中庫德文(英語:SoraniKurdishWikipedia)
扎扎其文(英語:ZazakiWikipedia)
伊多文
古吉拉特文(粵語:古加拉特文維基百科)
阿勒曼尼文
康納達文
低地蘇格蘭文
西西里文
比什努普里亞-曼尼普爾文
奇楚瓦文(粵語:奇楚華文維基百科)
國際文(文言文:國際語維基大典)
蒙古文
超過一萬篇條目
薩莫吉提亞文(英語:SamogitianWikipedia)
奧里亞文
納瓦荷文(法語:Wikipédiaennavajo)
伽羅文(法語:Wikipédiaencingalais)
閩東文
伊洛卡諾文(法語:Wikipédiaenilocano)
蘇格蘭蓋爾文(英語:ScottishGaelicWikipedia)
阿姆哈拉文
意第緒文(英語:YiddishWikipedia)
拿坡里文
布吉文(英語:BugineseWikipedia)
瓦隆文
明格列爾文(英語:MingrelianWikipedia)
信德文(英語:SindhiWikipedia)
上索布文(法語:Wikipédiaenhaut-sorabe)
邁蒂利文(英語:MaithiliWikipedia)
班尤馬山文(英語:BanyumasanWikipedia)
法羅文(英語:FaroeseWikipedia)
馬贊德蘭文(法語:Wikipédiaenmazandarani)
林堡文(粵語:林堡文維基百科)
薩哈文(英語:SakhaWikipedia)
艾米利亞-羅馬涅文(法語:Wikipédiaenémilien-romagnol)
奧塞提亞文(英語:OssetianWikipedia)
普什圖文
梵文(英語:SanskritWikipedia)
北菲士蘭文(法語:Wikipédiaenfrisonseptentrional)
中比科爾文(英語:CentralBicolanoWikipedia)
哥倫打洛文(哥倫打洛文:WikipediabahasaHulontalo)
文言文
亞齊文(法語:Wikipédiaenaceh)
山地馬里文(英語:HillMariWikipedia)
草原馬里文(英語:MeadowMariWikipedia)
斐濟印地文(法語:WikipédiaenhindidesFidji)
豪薩文(英語:HausaWikipedia)
克里米亞韃靼文(英語:CrimeanTatarWikipedia)
峇里文(印度尼西亞語:WikipediabahasaBali)
撣文(英語:ShanWikipedia)
科塔瓦文(法語:Wikipédiaenkotava)
利古里亞文(法語:Wikipédiaenligure)
祖魯文
拉迪恩文(英語:LadinWikipedia)
曼尼普爾文
超過五千篇條目
阿薩姆文(英語:AssameseWikipedia)
客家文
塔倫蒂諾文(法語:Wikipédiaentarentin)
邦板牙文(英語:KapampanganWikipedia)
西亞美尼亞文(英語:WesternArmenianWikipedia)
高棉文
北塞索托文(法語:WikipédiaensothoduNordNorthernSotho)
盧森尼亞文(法語:Wikipédiaenrusyn)
北薩米文(英語:NorthernSamiWikipedia)
比哈爾文(英語:BhojpuriWikipedia)
西佛拉蒙文(法語:Wikipédiaenflamandoccidental)
毛利文(法語:Wikipédiaenmaori)
荷蘭低地德文(英語:DutchLowSaxonWikipedia)
納瓦特爾文(法語:Wikipédiaennahuatl)
薩丁尼亞文(法語:Wikipédiaensarde)
維普斯文(法語:Wikipédiaenvepse)
贛文
厄爾茲亞文(英語:ErzyanWikipedia)
阿布哈茲文(英語:AbkhazianWikipedia)
吉拉基文(英語:GilakiWikipedia)
藏文
紹納文(法語:Wikipédiaenshona)
科西嘉文(英語:CorsicanWikipedia)
索馬利亞文(法語:Wikipédiaensomali)
土庫曼文(法語:Wikipédiaenturkmène)
沃羅文(法語:Wikipédiaenvõro)
卡舒比文(法語:Wikipédiaencachoube)
科米文(英語:KomiWikipedia)
西方國際文(法語:Wikipédiaeninterlingue)
曼島文(法語:Wikipédiaenmannois)
法蘭克-普羅旺斯文(法語:Wikipédiaenfrancoprovençal)
皮卡第文(法語:Wikipédiaenpicard)
艾馬拉文(法語:Wikipédiaenaymara)
烏德穆爾特文(英語:UdmurtWikipedia)
維吾爾文
康瓦爾文(英語:CornishWikipedia)
超過二千篇條目
澤蘭文(法語:Wikipédiaenzélandais)
卡拜爾文(英語:KabyleWikipedia)
諾曼文(法語:Wikipédiaennormand)
列茲金文(法語:Wikipédiaenlezghien)
薩特菲士蘭文(法語:Wikipédiaenfrisonoriental)
夏威夷文(法語:Wikipédiaenhawaïen)
新通用文(法語:Wikipédiaenlinguafrancanova)
米蘭達文(法語:Wikipédiaenmirandais)
瓜拉尼文(英語:GuaraniWikipedia)
班查文
孔卡尼文(英語:KonkaniWikipedia)
羅曼什文(法語:Wikipédiaenromanche)
寮文(法語:Wikipédiaenlao)
猶太西班牙文(英語:Judaeo-SpanishWikipedia)
迪維希文(法語:Wikipédiaenmaldivien)
馬爾濟斯文(法語:Wikipédiaenmaltais)
科米-彼爾米亞克文(法語:Wikipédiaenkomi-permiak)
佛里烏利文(英語:FriulianWikipedia)
利維-卡累利阿文(英語:Livvi-KarelianWikipedia)
低地索布文(法語:Wikipédiaenbas-sorabe)
都特利文(英語:DoteliWikipedia)
古英文(法語:Wikipédiaenvieilanglais)
埃斯特雷馬杜拉文(英語:ExtremaduranWikipedia)
查瓦卡諾文(英語:ChavacanoWikipedia)
林格拉文(法語:Wikipédiaenlingala)
桑塔利文(英語:SantaliWikipedia)
利普里安文(英語:RipuarianWikipedia)
加告茲文(法語:Wikipédiaengagaouze)
普法爾茨德文(法語:Wikipédiaenpalatin)
巴利文(英語:PaliWikipedia)
邦阿西楠文(英語:PangasinanWikipedia)
阿瓦爾文(法語:Wikipédiaenavar)
祖魯文(英語:ZuluWikipedia)
阿瓦德文
布里亞特文(法語:Wikipédiaenbouriate)
圖瓦文(英語:TuvanWikipedia)
卡爾梅克文(法語:Wikipédiaenkalmouk)
卡拉恰伊-巴爾卡爾文(英語:Karachay-BalkarWikipedia)
摩洛哥阿拉伯文(法語:Wikipédiaenarabemarocain)
伊博文(法語:Wikipédiaenigbo)
泰雅文
帕皮阿門托文(法語:Wikipédiaenpapiamento)
撒奇萊雅文
壯文
超過一千篇條目
卡拉卡爾帕克文(英語:KarakalpakWikipedia)
賓夕法尼亞德文(法語:Wikipédiaenpennsilfaanisch)
盧安達文(法語:Wikipédiaenkinyarwanda)
東加文(法語:Wikipédiaentongien)
亞蘭文(法語:Wikipédiaenaraméen)
諾維亞文(法語:Wikipédiaennovial)
牙買加方言(西班牙語:Wikipediaencriollojamaicano)
巴布亞皮欽文(法語:Wikipédiaentokpisin)
卡比耶文
卡巴爾達文(法語:Wikipédiaenkabarde)
諾魯文(諾魯語:WikipediyaNaoero)
德頓文(法語:Wikipédiaentétoum)
沃洛夫文(英語:WolofWikipedia)
印古什文(印古什文:ГIалгIайВикипеди)
圖陸文(英語:TuluWikipedia)
基庫尤文(巴斯克語:KikuiuerazkoWikipedia)
阿寒文(法語:Wikipédiaenakan)
邏輯文(法語:Wikipédiaenlojban)
阿提卡米克文(愛沙尼亞語:AtikamekikeelneVikipeedia)
阿羅馬尼亞文
比斯拉馬文(巴斯克語:BislamerazkoWikipedia)
拉克文(法語:Wikipédiaenlak)
盧干達文(巴斯克語:LuganderazkoWikipedia)
剛果文(法語:Wikipédiaenkikongo)
大溪地文(法語:Wikipédiaentahitien)
莫克沙文(法語:Wikipédiaenmoksa)
斐濟文(巴斯克語:FijierazkoWikipedia)
蘇利南文(法語:Wikipédiaensranan)
科薩文(英語:XhosaWikipedia)
蓋亞那克里奧爾文(法語:Wikipédiaencréoleguyanais)
伊納里薩米文(伊納里薩米文:AnarâškielâlâšWikipedia)
沙拉基文(英語:SaraikiWikipedia)
奧羅莫文(法語:Wikipédiaenoromo)
契維文
孟文
西非書面文字
施盧赫文
賽德克文
薩摩亞文
切羅基文
拉特加萊文
南阿爾泰文
尼亞斯文
達戈姆巴文
教會斯拉夫文
Template:NavboxV2
規範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BIBSYS:8030646
BNF:cb165741116(data)
FAST:1795979
GND:7545251-0
ISNI:000000044914788X
LCCN:no2008072801
NKC:kn20090528031
NNL:001395032
NSK:000625468
SELIBR:319345
SUDOC:11109383X
VIAF:195846295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维基百科&oldid=70562973」
分類: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獲得者Web2.0Wiki維基百科內容開放科學革命協作項目世界之最社會信息處理人機互動在線百科全書維基媒體工程網絡行動主義多語言網站被防火長城封鎖的網站2001年美國建立2001年建立的網站吉米·威爾士隱藏分類:CS1英語來源(en)Webarchive模板wayback連結含有訪問日期但無網址的引用的頁面引文格式1錯誤:外部連結CS1德語來源(de)自2018年6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條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連結CS1含有外文文本引用模板後大小超過限制的頁面自2020年1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避免破壞保護被永久保護的頁面含有英語的條目使用過時圖像語法的頁面含有明確引用中文的條目含有越南語的條目含有壯語的條目含有朝鮮語諺文的條目含有朝鮮語的條目含有日語的條目含有非中文內容的條目含有維吾爾語的條目含有印地語的條目含有俄語的條目有聲條目嵌入hAudio微格式的條目有音頻讀音的條目使用抬升式引用的條目Webarchive模板archiveis連結包含BIBSY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N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SK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ELIB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檢視原始碼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元維基維基教科書維基語錄
其他語言
QafárafАԥсшәаAcèhАдыгабзэAfrikaansAkanAlemannischአማርኛAragonésÆngliscالعربيةܐܪܡܝܐالدارجةمصرىঅসমীয়াAsturianuAtikamekwАварअवधीAymarar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BasaBaliBoarischŽemaitėškaBikolCentral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BislamaBanjarBamanankanবাংলাབོད་ཡིགবিষ্ণুপ্রিয়ামণিপুরীBrezhonegBosanskiᨅᨔᨕᨘᨁᨗБуряадCatalàChavacanodeZamboangaMìng-dĕ̤ng-ngṳ̄НохчийнCebuanoChamoruᏣᎳᎩTsetsêhestâheseکوردیCorsuQırımtatarcaČeštinaKaszëbscziСловѣньскъ/ⰔⰎⰑⰂⰡⰐⰠⰔⰍⰟ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agbanliDeutschZazakiDolnoserbskiडोटेलीދިވެހިބަސްΕλληνικάEmiliànerumagnòl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EstremeñuفارسیFulfuldeSuomiVõroNaVosaVakavitiFøroysktFrançaisArpetanNordfriiskFurlanFryskGaeilgeGagauz贛語KriyòlgwiyannenGàidhligGalegoگیلکیAvañe'ẽगोंयचीकोंकणी/GõychiKonknniBahasaHulontalo𐌲𐌿𐍄𐌹𐍃𐌺ગુજરાતીGaelgHausa客家語/Hak-kâ-ngîHawaiʻi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HornjoserbsceKreyòlayisyenMagyarՀայերենԱրեւմտահայերէնInterlinguaBahasaIndonesiaInterlingueIgboIñupiakIlokanoГӀалгӀайIdoÍslenskaItalianoᐃᓄᒃᑎᑐᑦ/inuktitut日本語PatoisLa.lojban.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QaraqalpaqshaTaqbaylitKabɩyɛGĩkũyũҚазақшаKalaallisutភាសាខ្មែរಕನ್ನಡ한국어ПеремкомиКъарачай-малкъарकॉशुर/کٲشُرRipoarischKurdîKernowekКыргызчаLatinaLadinoLëtzebuergeschЛаккуЛезгиLinguaFrancaNovaLugandaLimburgsLigureLadinLombardLingálaລາວLietuviųLatgaļuLatviešuMadhurâमैथिलीBasaBanyumasanМокшеньMalagasyОлыкмарийMāoriMinangkabau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ꯃꯤꯇꯩꯂꯣꯟဘာသာမန်मराठीКырыкмарыBahasaMelayuMaltiMirandésမြန်မာဘာသာЭрзяньمازِرونیDorerinNaoeroNāhuatlNapulitanoPlattdüütschNedersaksiesनेपालीनेपालभाषाOshiwambo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NovialNouormandSesothosaLeboaChi-ChewaOccitanLivvinkarjalaଓଡ଼ିଆИронਪੰਜਾਬੀPangasinanKapampanganPapiamentuPicardDeitschPälzischपालिNorfuk/PitkernPolskiPiemontèisپنجابیΠοντιακάپښتوPortuguêsRunaSimiRumantschRomaničhibRomânăArmãneashtiTarandíneРусскийРусиньскыйसंस्कृतम्СахатылаᱥᱟᱱᱛᱟᱲᱤSarduSicilianuScotsسنڌيDavvisámegiellaSängö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Taclḥitၽႃႇသႃႇတႆးසිංහල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GaganaSamoaAnarâškielâChiShonaSoomaalig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ranantongoSiSwatiSeelterskSundaSvenskaKiswahiliŚlůnskiSakizayaதமிழ்TayalತುಳುతెలుగుTetunТоҷикӣไทยትግርኛTürkmençeTagalogSetswanaTokPisinTürkçeXitsongaТатарча/tatarçaTwiReotahitiТывадылУдмуртئۇيغۇرچە/Uyghurch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shivendaVènetoVepsänkel’TiếngViệtWest-VlamsVolapükWalonWinarayWolof吴语ХальмгIsiXhosa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ייִדישYorùbáVahcuenghZeêuws文言Bân-lâm-gú粵語IsiZulu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wiki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 · 沃德·坎寧安,wiki技術的發明者。 · 檀香山的Wiki Wiki站牌 · Wiki Wiki巴士 · 歷史比較報告加亮顯示頁面不同版本間的變化。 · 在Nexus 9上瀏覽維基...
- 2维基百科讨论:首页-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這裡只討論维基百科首页的佈置問題,如有其它与首页无关但與維基百科有關的问题,请到互助 ... If you do not write Chinese but need to contact Ch...
- 3維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提示:此条目的主题不是wiki、维基百科、王維基、维基亚或韓維基。 維基百科首頁. 維基一詞出自「Wikipedia」的中文譯名「維基百科」,是 ...
- 4首頁-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首頁通常提供位於頁面階層底部的關於網站所有者和內容的資訊,可能被分成不同的部分。首頁大部分都位於頁面階層的頂部(第一頁),可能按節排列。多語制網站通常為多種可用 ...
- 5中文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通常大部分的内容,由普通的网友讨论、修改,通常为民主的形式,而维基管理员則因特殊、適當的理由而解除部分限制,例如修改首頁、删除不適當的条目或封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