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美元指數與全球經濟的關係@ 凝視、散記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 20世紀最重要的事件是1971年8月15日美元與黃金脫鉤。

· 從此之後,人類真正看到了一個金融帝國的出現,而這個金融帝國把整個人類納入到它的金融體系之中。

· 而從這一天 ... 凝視、散記【散點透視】APersonalCasualNotesconsistofScatteredPerspectivesforLearning,ThinkingandPractices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606081634貨幣戰爭-美元指數與全球經濟的關係?金融「貨幣戰爭」發生於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

當時各國多實行金本位,各國的貨幣與黃金儲備有固定的兌換率。

1931年9月英國宣布英鎊脫離金本位,發動那一次的貨幣戰爭,從此引發全球貨幣競貶的熱潮。

英國經濟部門負責人包括經濟學家BarryEichengreen皆相信脫離金本位是從大蕭條走向復甦的必要步驟。

英鎊放手大貶採取浮動匯率,此舉不僅使英國出口商品價格具競爭力,也使英國央行有足夠貨幣及政策刺激英國內需。

  各國匯率戰沒停過 因此所謂貨幣戰爭,指的是上世紀各國面對大蕭條採取不同的匯率政策。

而當1971年8月,美國總統尼克森正式宣布終止美元與黃金的兌換,撕毀1944年美國對世界各國承諾後,世界上已經沒有「金本位」;那是最後的遺跡。

自1971年8月起,這場各憑本事的匯率戰,已進行了40年。

20世紀最重要的事件是1971年8月15日美元與黃金脫鉤。

從此之後,人類真正看到了一個金融帝國的出現,而這個金融帝國把整個人類納入到它的金融體系之中。

實際上所謂美元霸權的建立是從這個時刻開始的。

到今天大約40年的時間。

  而從這一天之後,我們進入到一個真正的紙幣時代,在美元的背後不再有貴金屬,它完全以政府的信用做支撐並從全世界獲利。

簡單地說:美國人可以用印刷一張綠紙的方式從全世界獲得實物財富。

  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事情。

人類歷史上獲得財富的方式很多,要麼用貨幣交換,你要麼黃金或者白銀;要麼用戰爭的方式去掠奪,但是戰爭的成本非常巨大。

而當美元變成一張綠紙出現後,美國獲利的成本可以說極其的低廉。

因為美元與黃金脫鉤,黃金不再拖美元的後腿,美國可以隨意印刷美元,這時如果大量美元留在美國國內,將造成美國的通脹;如果美元輸出去,那就意味著全世界替美國消化通脹,這就是美元通脹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換句話說,美國向全球輸出美元,也就稀釋了它的通脹。

但是美元向全球輸出之後,美國人手裡就沒有錢了,這個時候如果美國人繼續印刷貨幣,美元就不斷貶值,這對美國沒有好處。

  所以說美聯儲並不像有些人所想像得那樣,是一個濫印貨幣的中央銀行。

美聯儲實際上懂得什麼叫克制。

從1913年美聯儲成立到2013年100年,美聯儲一共發行了多少美元?大約10萬億。

  二、美元指數周期律與全球經濟的關係  美國之所以沒有通脹很大程度上就在於美元的全球流通。

但是美國又不能無節制地發行美元,讓美元不斷貶值。

所以要節制。

可節制後手中沒有美元了怎麼辦?美國人有另外一套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發行國債,通過發行國債又讓輸出去的美元重新回到美國。

但輸出去的通過債務資本重新回到美國,美國人開始玩起一手印錢,一手借債的遊戲,印鈔能賺錢,借債也能賺錢,以錢生錢,金融經濟比實體經濟賺錢來得痛快多了,誰還願意出大力流大汗去幹附加值低的製造業、加工業實體經濟 1971年8月15日之後,美國人逐漸放棄了實體經濟而轉向虛擬經濟,漸漸變成一個空心化的國家。

今天美國的GDP已經達到18萬億美元,實體經濟為其GDP的貢獻不超5萬億,剩下的大部分全都是虛擬經濟帶來的。

美國通過發行國債,讓大量在海外流通的美元重新回到美國,進入美國的三大市——期貨市場、國債市場和證券市場。

美國人通過這個方式錢生錢,然後再向海外輸出,這樣循環往復地生利,美國由此變成一個金融帝國。

美國把全世界納入它的金融體系之中。

很多人認為在大英帝國衰落之後,殖民的歷史基本就結束了。

其實不然,因為美國成為金融帝國之後,開始用美元進行隱性的殖民擴張,通過美元隱蔽地控制各國經濟,從而把世界各個國家變成它的金融殖民地。

今天我們看到很多主權獨立的國家包括中國在內,你盡可以有主權、有憲法、有政府,但是你脫離不開美元,你的一切最後都會通過各種方式用美元來表達,並最終讓你的實物財富通過與美元的兌換源源不斷地進入美國。

這一點,通過40年來美元指數周期圖表,我們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1971年8月15日美元跟黃金脫鉤,意味著美國人擺脫了黃金的束縛,可以隨意地印刷美元了,美元發行量大增,美元指數自然要走低。

從1971年特別是1973年石油危機之後美元指數就一直在走低,這就說明美元印多了。

如此這般大約持續了近10年時間。

美元指數走低對於世界經濟來講並不完全是壞事,因為這意味著美元的供應量增大,也就意味著資本的流量增大,大量的資本不留在美國,要向國外出溢出。

第一次美元指數走低之後,大量美元去了拉丁美洲,給拉丁美洲帶去了投資拉動,也帶來了繁榮,這就是70年代拉美的經濟繁榮。

美元泄洪期大約持續了近10年左右的時間,直到1979年,美國人決定關掉泄洪閘。

美元指數走低相當於美國人開閘放水,而關閘實際上就是減少美元的流動性。

1979年美元指數開始走強,意味著向其他地方輸送美元減少。

拉丁美洲本來因為獲得了大量的美元投資,正在欣欣向榮的發展,突然間投資減少了,流動性枯竭了、資金鏈條斷裂了,經濟能不出現麻煩嗎? ---------------------------------------------------------- 元指數(USDollarIndex,USDX)是通過平均美元與六種國際主要外匯的匯率得出的。

美元指數顯示的是美元的綜合值。

一種衡量各種貨幣強弱的指標。

美元指數是由六種貨幣兌美元的匯率組合而成的?分別占比是:歐元57.6%、日圓13.6%、英磅11.9%、加元9.1%、瑞典克朗4.2%、瑞士法郎3.6%。

近期來說,常常有很多人說,美元指數在走強中,但是依長期的觀點來說,並不是這樣的。

如圖,自1900年以來的美元指數而言,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自1900年~1971年,一個自1971年~2013年。

  圖:美元指數(1900年~2013年) 1900年~1971年美元指數:此段時間,經過二次世界大戰,各國匯率起伏甚大,所以也影響美元指數,特別在1913年FED成立後,美元指數起伏波動變大。

但是其區間都在100~155左右,並沒有明顯的上升或下降趨勢,因此我們將之劃歸為水平通道趨勢。

1971年~2013年美元指數:在1971年美元廢除金本位後,美元指數波動變得更大,美元指數最高點在1985年的165,最低點在2008年的70左右。

但是此段美元指數有一個明顯的趨勢,就是其處於下降通道。

------------------------------------------------------   福克蘭群島海戰爆發 遇到麻煩的拉美國家紛紛開始想辦法自救。

比如阿根廷,阿根廷的人均GDP一度已經邁進了發達國家的行列。

但拉美經濟危機一出現,阿根廷卻率先進入衰退。

軍人出身總統的加爾鐵裡,當時唯一的想法就是戰爭,他希望通過戰爭來脫困。

他把目光瞄向了離阿根廷600公里遠的福克蘭群島。

這個群島已經被英國人統囘治了100多年,加爾鐵裡決定把它奪回來。

便發動了福克蘭戰爭,輕鬆收回了福克蘭群島。

阿根廷上下一片歡呼,熱烈的像過狂歡節。

但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宣稱絕不接受這個結局。

隨後,英國派出一支航母特混艦隊,勞師遠征8000海裡,一舉拿下了福克蘭群島。

與此同時,美元走勢開始走強,國際資本按照美國的意願回到美國。

因為當馬島戰爭打響後,全球的投資人立刻判斷,拉美的地區性危機出現了,拉美的投資環境惡化了,於是紛紛從拉美撤資。

美聯儲看到時機已到,立刻宣布美元加息,加息後的美元加快了資本撤出拉美的步伐。

拉美的經濟一片狼藉。

從拉美撤出的資本幾乎全到了美國,去追捧美國的三大市(債市、期市、股市),給美國帶來了美元與黃金脫鉤後的第一個大牛市,讓美國人賺得缽滿盆滿。

美國人在自己的三大市牛市後並不收手,有趁勢拿著賺到的錢,重新回到拉美去購買那些此時價格已跌成地板價的優質資產,狠狠剪了一次拉美經濟的羊毛,這是美元指數第一次走強後的情況。

從拉美金融危機這個高峰之後,美元指數從1986年又開始一路下跌。

其間經歷了日本金融危機、歐洲貨幣危機,美元指數仍然在走低,大約走了10年,10年之後的1997年美元指數再一次走強。

美元指數這一次走強之後也是持續了6年。

這就很有意思了,我們看到美元指數差不多呈現出這樣一個規律性——10年的走弱、6年的走強,再一個10年的走弱、接下來又一個6年的走強。

  亞洲金融風暴 在1986年美元指數第二次開始走弱之後,長達10年的時間內,美元又像洪水一樣向世界傾泄。

這次主要的泄洪區是亞洲。

當亞洲因為獲得了充足的美元、獲得了充足的投資。

而經濟欣欣向榮到差不多的時候,美國人覺得又應該到剪羊毛的時候了。

於是,1997年,也就是美元指數整整走低10年之後,美國人通過減少對亞洲的貨幣供應,使美元指數反轉走強,亞洲大多數國家的企業和行業遭遇流通性不足,有的甚至乾脆資金鏈條斷裂,亞洲出現了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徵兆。

  既然製造地區性危機就是為了攆出資本,那麼不打仗照樣有製造地區性危機的辦法?於是我們看到那個名叫索羅斯的金融投機家,帶著他的量子基金和全世界上百家的對沖基金,開始群狼般攻擊亞洲經濟最弱的國家——泰國,攻擊泰國的貨幣——泰銖 一個星期左右,然後由此開始的泰銖危機,立刻產生傳導效應,一路向南,陸續傳導到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然後北上傳導中國台灣、香港,日本,韓國,一直傳導到俄羅斯,東亞金融危機全面爆發。

這個時候水已燒開。

全球的投資人判斷亞洲的投資環境惡化,便紛紛從亞洲撤出自己的資本。

而美聯儲則又一次不失時機地吹響了加息的號角。

跟著號音從亞洲撤出的資本又一次到美國去追捧美國的三大市,給美國帶來了第二個大牛市。

當美國人掙夠了錢以後,仍像在拉丁美洲那樣,拿著他們從亞洲金融危機賺到的大把的錢又回到了亞洲,去購買亞洲跌到地板價上的優質資產。

此時亞洲經濟已經被這次金融危機沖得稀裡嘩啦,毫無招架之功,更無還手之力,這次唯一的幸囘運者是中國。

【小結】伴隨區域經濟危機,美聯儲會趁機吹響加息號角,加速資本撤出,回流美國,造就美國的金融牛市。

再拿著賺到的錢回頭購買區域經濟危機加上資金失血後低迷的優質資本。

  瞄準中國 此後,如潮汐一樣準確,美元指數經過6年的走強,到2002年,再一次開始走弱,然後,又是10年時間,到2012年,美國人又開始為美元指數即將由弱轉強做準備。

辦法還是老一套:給別人製造地區性危機。

於是,我們就先後看到,在中國周邊陸續出現天囘安門事件,釣魚島爭端,黃巖島爭端。

幾乎全在這一時期密集出現。

但是很不巧,美國在2008年自己玩火玩大了,自己先遭遇了金融危機,結果使美元指數走強的時間被迫向後推延。

如果我們承認從1971年美元與黃金脫鉤之後,確實存在著一個美元指數周期率,那麼,根據這個周期率及美國人借機剪別國羊毛的手法,我們可以斷定,現在輪到中國了。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眼下中國已經成了從全球吸引和獲得投資最多的國家,大量國際資本由於看好中國經濟進入中國。

從經濟規律上講,不能僅僅把中國看成是一個國家。

一個中國的經濟規模就相當於整個拉美,甚至比拉美的經濟總量還要大;和東亞經濟比,也可以說中國經濟相當於整個東亞。

而過去十年裡,大量資本進入中國,使中國的經濟總量,以令人垂涎的速度增長到全球第二,如此一來,美國把第三次剪羊毛的目標瞄準中國,一點不奇怪。

如果這一判斷成立,那麼,從2012年中日釣魚島爭端、中菲黃巖島爭端之後,中國周邊的事情層出不窮,一直到去年中越「981」鑽井平台衝突,再到後來的香港「占中」事件。

這些事件還能看成是偶然事件嗎? 其實,中日釣魚島、中菲黃巖島、981鑽井平台、香港「占中」,這四個點都是炸點,任何一個點引爆成功,都會引發地區性金融危機,也就意味著中國周邊投資環境惡化。

從而滿足「美元指數走強時,其他地區必須相應出現地區性危機,使該地區投資環境惡化,迫使投資人大量撤出資本」,這一美元獲利模式的基本條件。

但是對美國人來講很不幸的是,這回它碰到的對手是中國。

中國人用打太極的方式,一次次化解了周邊危機,結果直到現在,美國人最希望的在99度水溫時出現的最後1度,始終沒能出現,水,也就一直沒有燒開。

水沒燒開,美聯儲舉著加息的號角就遲遲不能吹響。

美國人需要製造一次針對中國的地區性危機,讓滯留香港的資本撤出中國,去追捧美國經濟。

  美國經濟為什麼這麼強烈地需要並依賴國際的資本回流? 原因是,從1971年8月15日美元與黃金脫鉤之後,美國經濟逐漸放棄實物生產,脫離開實體經濟。

美國人把實體經濟的低端製造業、低附加值產業叫做垃圾產業或者叫做夕陽產業,逐漸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尤其是向中國轉移。

而美國除了留下所謂高端的產業,IBM、微軟等企業外,70%左右的就業人口都陸續轉向了金融和金融服務業。

這時的美國已經變成了一個產業空心化國家,它已經沒有多少實體經濟可以為全球投資人帶來豐厚的利潤。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人不得不打開另一扇門,就是虛擬經濟的大門。

虛擬經濟就是它的三大市。

它只能通過讓國際資本進入三大市的金融池子中,為自己錢生錢。

然後,再拿掙到的錢去剪全世界的羊毛,這是美國的國家生存方式。

這個方式就是,美國需要大量的資本回流來支撐美國人的日常生活和美國經濟,在這種情況下誰阻擋了資本回流美國,誰就是美國的敵人。

  四、嚴防歐洲、亞洲一體化 科索沃戰爭  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誕生。

三個月之後科索沃戰爭爆發。

因為米洛舍維奇政權在科索沃地區屠殺阿族人,製造了駭人聽聞的人道主義災難,於是,美國和北約聯手打擊米洛舍維奇政權。

戰爭結束之後,這個謊言迅速戳破,美國人承認這是中情局與西方的媒體聯手做的一個局。

歐元啟動之初,歐洲人信心滿滿。

他們給歐元的定價是與美元比值1:1.07。

科索沃戰爭爆發後,歐洲人參與北約行動,全力以赴支持美國攻打科索沃,72天的狂轟亂炸,米洛舍維奇政權垮台,南聯盟屈服。

可接下來一盤點,歐洲人發現不對頭了,歐元,就在這70天裡,居然被這場戰爭打殘了。

戰爭結束時,歐元直線下跌30%,0.82美元兌換一歐元。

這時歐洲人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別人把你賣了,你還在替別人數錢。

科索沃戰爭就是美國人對歐元的間接金融戰爭。

因為歐元的誕生動了美元的奶酪。

在歐元誕生之前全世界的流通貨幣是美元,美元在全球的結算率一度高達80%左右,即使到現在也在60%左右。

歐元的出現立刻切走了美國的一大塊奶酪!歐盟是一個27萬億美元的經濟體,它的出現一下子就蓋過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北美自貿區(24萬億美元—25萬億美元規模)。

  做為如此大規模的經濟體,歐盟當然不甘心用美元來結算它內部的貿易,於是歐洲人決定推出自己的貨幣——歐元。

歐元的出現切走了美元三分之一的貨幣結算量,到現在世界上23%的貿易結算已使用的是歐元而不是美元。

  美國人在歐洲一開始談論歐元時對此警惕不足,到後來發現歐元一出現就對美元的霸權地位構成挑戰時,已經有點來不及了。

所以,美國要接受這個教訓,一方面要摁住歐盟和歐元,另一方面要摁住其他的挑戰者。

  破壞亞太——第三大經濟體 中國的興起成了新的挑戰者。

2012年釣魚島爭端、黃巖島爭端,就是美國成功打壓挑戰者的最新嘗試。

2012年年初,中日韓關於東北亞自貿區的談判接近成功;4月,中日貨幣互換和中日之間互相持有對方國債也初步達成協議。

但此時,釣魚島爭端,黃巖島爭端相繼出現,一下子把東北亞自貿區談判,中日貨幣互換一風吹了。

如果當時,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成功,一定是包括中、日、韓、港、澳、台的整個東北亞自貿區。

東北亞自貿區一經形成就意味著世界規模大約20多萬億美元的第三大經濟體出現!但是,東北亞自貿區一旦出現就不會止步,它會迅速南下與東南亞自貿區整合,形成東亞自貿區,東亞自貿區的產生意味著30多萬億美元規模的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出現,將超越歐盟和北美。

  東亞自貿區出現,依然不會止步,它會向西整合印度和南亞,然後向北整合中亞五國,再然後繼續向西,整合中東部分的西亞。

這樣整個亞洲自貿區,規模將超過50萬億美元,將比歐盟和北美加起來還要大,這麼龐大的一個自貿區出現,這就意味著亞元可能誕生。

人民幣國際化的意義遠遠不止我們所說的人民幣走出去,在「一帶一路」中發揮作用等等,它將與美元、歐元一起三分天下。

是美國人在阻止人民幣成為美元的有一個挑戰者。

為了控制世界,美國需要全世界都使用美元。

為了讓全世界都使用美元,美國人在1973年下了一步高明的先手棋:讓美元與石油掛鉤,通過脅迫歐佩克的主導國家沙烏地阿拉伯,做到了全球的石油交易用美元結算。

在產油國打仗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油價飆升,油價一飆升就意味著美元的需求量也提高了。

你只能去找美國人,拿出自己的產品和資源去換美國人手中的美元。

而這時美國政府就可以理直氣壯、光明正大、名正言順地印美元。

這就是通過戰爭,通過在產油國打仗打高油價,打出美元需求的秘密。

【出處】貨幣戰爭我們已玩了40年(陳文茜) 微信上的中國Jason/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WMS倉儲物流管理系統+流利...|日誌首頁|日圓為何成為避險貨幣?......上一篇WMS倉儲物流管理系統+流利架(先進先出)+倉儲貨架...下一篇日圓為何成為避險貨幣?...回應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累積|今日loading...... 關鍵字 即時新台幣匯率 匯率 COMMODITIE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