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懷疑道德的時代,我仍然相信道德是客觀的 - 關鍵評論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那麼,什麼是道德?很簡單,它就是關於對、錯、公平、正義、尊重、自主、權利、責任、自由、平等、品德、公道、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2018/10/02,社會PhotoCredit:Depositphotos
書生百用書生百用。
有趣、有用、有深度,是這裡的宗旨。
在繁忙的生活中,陪你一起輕輕鬆鬆讀點書。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在這時代,我發現不論要和一般民眾或者知識份子討論道德,都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人們對道德充滿絕然的懷疑:什麼是道德?對錯怎會有絕對?誰有資格論斷道德對錯?我甚至認識一些人,只要一聽到「道德」這兩個字,就會馬上爆炸,不斷猛烈質疑和批評。
我的學術專業是哲學。
在哲學上,我接觸了不少關於「道德本質是什麼」的深入討論,其中更不乏反對道德是客觀的深刻見解。
然而,我仍然是某種意義下的堅定道德客觀主義者。
為什麼呢?在這篇文裡,我正想向大家說明: 道德並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 其實我們多數人都是某種意義下的道德客觀主義者,只是不自知或不肯承認; 在日常的道德討論脈絡下,沒必要深究道德的形而上學問題(例如道德的本質是什麼)。
快給我說清楚:什麼是道德!首先,我要釐清「道德客觀主義」的意思。
它在哲學上可以有很多意思,但我在這裡只把它簡單定義為:道德是客觀的,即關於道德的議題,是可以被理性所理解、討論和證成的。
在本文之後我都是這樣使用「客觀」的意思。
接下來要釐清的概念自然是:道德。
我無意在此透過定義回答這問題,因為事實上,要給出一個概念的嚴格定義是極其困難的任務。
不信的話,不妨嘗試給出簡單日常如「遊戲」的嚴格定義,我很容易就能為你的答案找到反例。
即使是我們非常信賴的「科學」,同樣難以定義,這任務連科學哲學家也經常遭遇失敗。
所以,要求討論道德的人必須先定義「道德」,這並不是合理的要求和質疑。
那麼,什麼是道德?很簡單,它就是關於對、錯、公平、正義、尊重、自主、權利、責任、自由、平等、品德、公道、某個行為或制度可否被允許等等的東西。
它其實一點也不神秘,譬如一個小孩被父母冤枉而說:「這不公道。
」他就是說了一句關於道德的說話。
很多人都曾試過含冤受屈,深深感到我們不應該冤枉他人——這其實就是一種道德判斷。
但是,我發現「道德/不道德」這詞彙經常會引起人們反彈。
不過,只要避開這個字眼,直接說這是「侵犯他人自主」、「不公平」、「違反別人意願」、「不尊重」、「不負責任」、「歧視」,大家的敵意就會急劇減少。
問題是,這些都是道德概念。
「道德」作為一個概念,其實就是統攝著這類概念的一個更大範疇(概念)而已,這就像「生物」作為一個概念,就是包含「人」、「貓」、「狗」、「植物」等這些概念一樣。
當一個人討論著貓或狗,就是在討論生物;同理,當我們討論某件事是否錯誤、不公平、歧視,或是違反他人意願等等,就是在討論道德——這些道德判斷你不但看得明白,甚至會同意確實如此。
事實上,我認識那些最深切懷疑道德的人,都難以避免地承認或恪守諸如「我們應該尊重別人」、「強暴是錯誤」、「不讓女性投票是不公平」的道德原則,只不過他們拒絕使用「道德」這種字眼去形容它們;但是,這只是沒有實質意義的拒絕而已,他們實際上仍是在相信某些道德原則是合理的;這就像「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一個物理信念,你可以由於不喜歡而堅持拒絕使用「物理」來形容它,但當你討論光是否具有波粒二象性時,實際上你仍然是在討論物理。
因此,如果你相信「我們應該尊重他人(意願和自主)」、「強暴是錯誤的」、「種族屠殺是錯誤的」是合理的原則,那麼你其實就是相信至少有些道德原則是合理的,可被理性理解、討論和證成的。
道德不是絕對的?人們時常拒絕道德的第二個信念是:道德不是絕對的。
這個信念實情可以有兩個意思。
第一個意思是,道德原則是相對不同人(或社會),有不同的真假值。
例如某個文化認為「吃死人屍體是錯誤的」是真,另一文化認為「吃死人屍體是錯誤的」是假,其中沒有哪個文化有權威說自己的道德判斷才是真。
這在哲學上一般稱為道德相對主義,或(規範式)文化相對主義。
這是個有趣的主張,但對它的批評更加有趣和合理。
由於對此批評的論點繁多複雜,所以本文略過,有興趣請看我寫的另一篇文章。
關鍵的是,我認為不少人都並不是真正的道德相對主義者。
他們把道德相對主義和另一個主張混淆了,那就是「道德不是絕對」的第二個意思:道德特殊主義。
道德特殊主義主張:道德原則的真假並不適用於所有情境和脈絡,會隨著不同情境和脈絡而轉變。
例如「殺人是錯誤」這個道德原則並不適用於所有情境,在某些情況下(例如打仗期間士兵殺人)是假的。
很多讀人文學科的人往往愛說理解或判斷事情不能去脈絡化,要看情境而判斷,就是類似意思;判斷道德對錯,同樣也要視乎情境而定。
但是,道德特殊主義並不真正威脅道德客觀主義。
相反,如果它是真的,反而能說明怎樣的道德判斷才合理。
因為,道德特殊主義者會說,「殺人是否錯誤」要視乎情況而定,但只要我們一確立了那個具體情況,就能判斷其合理性。
例如,你可能會說「殺人是錯誤」至少在打仗期間不能成立,那麼改換成「在打仗期間士兵殺人是(道德上)可被允許的」,就變成你也會同意的道德原則。
PhotoCredit:JoostJ.Bakker,CCBY-SA2.0因此,道德特殊主義其實是道德客觀主義的一種特殊版本。
它宣稱道德原則的真假要視乎情況而定,這並不威脅道德客觀主義;相反,它預設了道德有客觀真假可言,只不過它要求我們更謹慎地視乎具體情況才作判斷,這其實很合乎客觀主義的理性原則。
最後,人們傾向接受「道德不是絕對」,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深怕道德的絕對性會帶來嚴苛律人、不寬容的情況。
譬如,如果「吃肉是不道德」是絕對的(真),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拒絕這種道德信條,因為覺得它違反人性或過於嚴苛。
但道德客觀主義者絕對可以基於同樣的理由,主張這類信條並不一定正確,或者不是必須履行的義務(而只是一種道德上值得稱許的美德),再或者是要視乎具體的社會和物質條件而定;關鍵在於我們有什麼好理由支持或反對這些主張。
所以,道德客觀主義不代表一定要嚴苛恪守所有道德原則,認為違反道德原則的人都必定是十惡不赦,需要受到嚴厲責罰。
道德客觀主義者並非凡事上綱上線的道德魔人。
道德可以被理性討論,有那麼令人難以接受嗎?那麼,道德是怎樣可能被理性討論和證成的?試考慮以下情境︰你是個中學生,準備考試。
但老師在考試之前,忽然把你們同班同學分成A和B兩組。
A組和B組考的題目完全不同,A組題目難很多。
你不幸被編排到A組。
之後考試結果出了,A組同學(包括你)的成績全部都很爛,B組的成績全部都很高分。
你不滿,於是投訴老師這樣做是不公平。
正如上述所言,公平是一個基本的道德概念。
「老師這樣做是不公平的」這個道德判斷能夠得到合理證成嗎?你可能會指出,A組的成績那麼低,是因為A組的試卷比較難。
老師應該一視同仁用同一份試卷考學生才對,否則就是不公平。
但是,你的老師卻說他不喜歡A組的同學,所以才出較難的題目給他們。
然後,你反駁,不喜歡某些同學不是合理的理由,難道校長不喜歡老師,就可以胡亂把他們降職?現在問題是,在上述過程中,難道你不是已經在嘗試證明考試不公平——在嘗試證成道德原則了嗎?ImageCredit:kmlmtz66/Shutterstock/達志影像道德可被理性理解、討論、合理證成,真的有那麼神秘與難以理解嗎?事實上,大多數人在日常之中都會做出各種大大小小的道德判斷,例如批評老闆對待同事的方式不公平、某人的言行不尊重他人、社會貧富懸殊的狀況已達到非常不公平的程度、禁止言論自由是惡法、歧視女性或同性戀是錯誤等等,而且,我們都會給出理由嘗試為這些道德信念辯護。
當然,如果我們要不斷追問理由下去,很可能會碰上瓶頸,不能再進一步給予理由證明對上一個理由為何合理。
但是,這並不是道德證成(討論)才有的特殊困難。
即使是關於經驗世界的事實(例如在我面前的桌子是否存在),如果要不斷追問理由下去,同樣會碰到一樣的瓶頸。
除此之外,人們常常對道德證成有過高、不恰當的要求。
例如有些論者常會引用科學的例子來質疑道德證成,畢竟科學是依據紮實的觀察和實驗來證明其主張,但道德卻沒有類似的觀察和實驗。
然而,道德推論與科學推論不同,並不能說明它就有缺陷。
邏輯和純數學的推論(證明)就不像科學推論。
為什麼在道德討論過程中,我們能給出理由討論、能運用理性分析各種道德論證,就不算是合法有效的推論了?在日常討論中,沒必要深究道德的形而上學問題好吧,我承認直至現時為此,我迴避了很多艱深的哲學問題尚未解決,諸如道德到底本質上是什麼東西,它是物理事物還是心靈建構出來的事物?道德證成的知識論基礎在哪?道德為何有能力規範或指引人們的行為?然而,這些問題真的重要嗎?當然重要,它們確實是需要回答的,但只限於最深層的哲學討論之中。
在日常的道德討論脈絡下,這些問題並不見得重要。
為什麼呢?這就像哲學裡知識論上的極端懷疑論、科學上的反實在論一樣,它們都是很有趣而具合法性的哲學問題,但在一般日常情況下,我們在討論科學問題、在認識世界之時,都不會去觸碰這些問題(通常就是乾脆不理)。
為什麼對待這類哲學問題的態度不可適用於道德討論之中?任何討論都需要預設某個起點(公理),日常的道德討論也是一樣,當社會都在熱烈討論怎樣的老人政策才是公平的時候,沒有人會(也沒有必要)去問公平的本質是什麼,它是物理性質還是心靈性質?這看起來只會是無的放矢、錯失要旨或是讀壞腦的書呆子。
必須重申一次,我並不是認為這類哲學討論沒有意義。
相反,我覺得它們很有意思,我自己就很喜歡研究這些形而上學問題。
但是,第一,很少人真的瞭解這些問題的意義,以及如何合理地討論這些問題。
第二,有理由相信一般門外漢根本不懂得如何討論這些問題,多數不過是想當然、不太深入反思地接受某種道德形而上學立場(例如道德虛無主義)。
所以,我不是認為人們不應該是道德非客觀主義者,只是必須經過一定程度的深度反思,或真的有研究過道德形而上學,才算是合理的道德非客觀主義者,否則不過是某種意識形態的教條主義者吧了。
道德討論需要較真,而不是逃避我曾經和一個對道德深度懷疑的朋友討論,她給出了很多有趣而合理的理由去質疑道德的實在性和客觀性。
我們討論了很久也無法達成共識。
我最後禁不住問她:「如果沒有客觀的道德對錯,那麼『暴力強姦對方』也沒所謂對錯,但這是真的嗎?難道我們真的該承認在古時可被允許強姦女性的地方,那地方的道德觀念真的沒有問題嗎?」她深思了一會兒,也不得不同意,至少「暴力強姦對方是錯誤的」這個道德原則應該適用於普遍情況。
為什麼她最後會如此承認?我想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她身為女性,深明女性受到強暴的歷史,瞭解到這種經歷是非常可怕,並深深認識和感受到它的邪惡(違反人性的基本尊嚴和個人的自主性)與對女性的傷害;這就是道德貼地之處。
道德並不離地,並不真的距離客觀很遠,只要我們能認真切身處地反思,種族屠殺、強暴、只為了快樂而胡亂殺人、奴隸制,都是(道德上)錯誤,它們都應該放諸四海皆準,而且我們有很好的理由說明它們是道德上錯誤。
周保松先生有段話說得好(雖然原文只針對政治與道德的關聯,但同樣可以引申到這裡的討論):許多人很容易很輕率地認為政治道德是不可能的,並抱一種懷疑的、嘲笑的、甚至自以為看透世情的態度去看待道德在政治中的角色。
但只要我們站在第一身的觀點對自己的政治信念和道德情感作出反思,我們很快就會發現這樣的態度難以成立,因為我們不是那樣的人。
——引自《政治的道德》在這充分懷疑道德的時代,其實同時也是充滿苦難、不公平、不自由、歧視的時代,逃避道德,就是逃避面對這些問題的對與錯,漠視眾多確實不義的苦難在眼前,這難道不是輕浮輕率的表現?當然,道德討論很困難,要弄清楚某些事情的道德對錯並不容易,要說服他人改變他們的道德判斷就更難上加難;但正因為道德討論如此困難,我們才更需要討論,才更需要較真。
我是道德客觀主義者,我們都應該是。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見書生百用。
相關文章︰ 「主觀/客觀」其實有不同意思,先弄清楚可避免混淆概念 度身訂造書單︰倫理學/道德哲學 「不過是觀點與角度」——甚麼是道德相對主義?責任編輯:tnlhk核稿編輯︰王陽翎
Tags:道德哲學倫理學道德哲學道德相對主義道德客觀主義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重啟核四公投QA】爭議超過20年,核四當初蓋到哪了?沒有它台灣會缺電嗎?1則觀點【公投民調】6成民眾會投票但所有人投票意願都降低,哪個黨的支持者「不跟著黨投」?2則觀點今日新增本土1例舊案、境外移入11例,指揮中心公布防疫旅宿4大強化作為1則觀點我是金山高中退休教師,這是當地居民與萬年核廢料共伴的心情4則觀點保護動物還是寵物?鼓吹修法將虐待動物加重刑責之前,必須考量這三個面向1則觀點科學的藝術家:從未忽略一點,現代繪畫的天才秀拉1則觀點台積電日本設廠:西進、南向接著北伐,台灣黑熊、熊本熊「一家親」是否真能接回斷鏈?1則觀點顏寬恒輿論戰法想複製「韓國瑜套路」,很明顯低估了輿論的監督力量1則觀點【TNL沙龍本週議題】來看看「公投」觀點調查的結果,分享你的想法!3則觀點零距離科學:曾生存2000萬年,超級掠食者「巨齒鯊」為何滅絕?1則觀點
延伸文章資訊
- 1在這個懷疑道德的時代,我仍然相信道德是客觀的 - 關鍵評論網
那麼,什麼是道德?很簡單,它就是關於對、錯、公平、正義、尊重、自主、權利、責任、自由、平等、品德、公道、 ...
- 2研究:普世共通的七大道德準則 - 地球圖輯隊
提到道德,大家會先想到什麼呢?最近,有人類學家整理了各國文化的道德觀,發現有七條準則是所有社會都有的。
- 3道德是什麼?有哪些具體表現 - 每日頭條
萬學海文趙健雄道德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關於善與惡、好與壞、美與丑、正義與非正義、公正與偏私、誠實與虛偽等倫理觀念、思想、原則、標準的總和。
- 4道德- 教育百科| 教育雲線上字典
解釋:. 人類共同生活時,行為舉止應遵循的規範與準則。 【例】道德法規 ...
- 5道德課:解決工作與生活難題的五種思考 - 博客來
書名:道德課:解決工作與生活難題的五種思考,原文名稱:Ethical Intelligence:Five Principles for Untangling Your Toughest Pr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