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心得分享]賺錢,也賺幸福:讓你累積財富、享受人生的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書籍心得分享]賺錢,也賺幸福:讓你累積財富、享受人生的理財魔法書 · 選擇1——過自己想過的人生 · 選擇2——累積人生籌碼 · 選擇3——節省支出,努力存錢 · 選擇4 ... 跳至主要內容 選單 大家好,我是Kelly,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麥可.勒巴夫所寫的賺錢,也賺幸福:讓你累積財富、享受人生的理財魔法書。

你現在被工作追得喘不過氣嗎? 雖然領著高薪,但已身心俱疲了嗎? 若先前所寫的主旨是存錢的話,那這本就是一本針對理財、工作與生活的全方位書籍。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作者麥可.勒巴夫就會告訴您既能賺錢也能過上理想生活的方法,有興趣的話,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目錄 前言四大見解十大選擇選擇1——過自己想過的人生選擇2——累積人生籌碼選擇3——節省支出,努力存錢選擇4——提高自己的時間價值選擇5——少做一些,做得更好選擇6——善用意外的事選擇7——認清市場勝於擊敗市場選擇8——有周全的保險選擇9——傾聽了解市場的人選擇10——即知即行四大要務 前言 作者麥可.勒巴夫以一個主旨貫穿全書,那就是勒巴夫定律:「積極主動地投資自己的人生,被動地投資金錢。

」 一般來說剛出社會的大學新鮮人應該都會有一股想要賺大錢的熱情在,但是所謂賺大錢是需要賺多少呢? 我剛出社會時也是懷抱著服務民眾的熱情去上班,可惜現實無情的打擊我,不僅漸漸的失去工作熱忱,對工作的感興趣的部分也只剩下看存款的多寡。

我那時候最希望的就是趕緊從這個狀況脫身,也就是達到財富自由便可以不用上班。

但現在我回過頭思考當初的情形,那時的我就像個無頭蒼蠅,即使真的達成了財務自由,恐怕也不知道自己真心想做的是什麼。

我也有朋友早我一些離職,離職後他的笑容很明顯比在工作見到他時多了許多,他那時對我說了一句讓我印象很深刻的話:「在那樣壓抑的環境中,有時是感受不到自己生了病的。

」 這句話驚醒了我,原來我那時候內心是生病的,但我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件事,只有覺得每天都過得很不開心。

我是在2020年初時離職,離職後在家休養期間剛好這本書也出版了,原本只是定期買書來充實自己,想不到一見如故,在當天迅速的看過一遍,也將他推廣給我的朋友們。

這本書讓我重新反思我在上一份工作的經歷,以及我自己的心路歷程,至少在我休養的那段時間,他成了一個很好的人生指引。

也幫助了我尋找下一份工作上的心態調整。

雖然他沒有其他書籍那樣聳動的標題,像是「XX天保證賺XX萬」、「抱XX股保證XX歲退休」。

但我想就是這樣平實的敘述更適合我這樣平凡的上班族吧! 四大見解 作者一開始並未直接提到要怎麼做才能做到「積極主動地投資自己的人生,被動地投資金錢。

」而是先提出四大見解,分別是: 見解1—為你的人生和財富座標定位見解2—投資自己的人生,而非金錢見解3—致富關鍵:力求簡單見解4—現代人可能活更久 作者一開始以金錢為縱軸,時間為橫軸將人分別在不同的位置,有著有錢沒時間的老闆、沒錢沒時間的工作奴隸,當然也有著有錢也有時間的人生勝利組。

那為什麼會先講到這個呢?就像暢銷書作者所說的:改變始於覺察。

我們必須先知道自己在哪裡,才能知道怎麼改變。

接著說到重要的勒巴夫定律:「積極主動地投資自己的人生,被動地投資金錢。

」當然這並不是說賺錢不重要,賺錢固然是重要的,但人生若只剩下賺錢,那麼那樣的人生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如同我先前提到的我離職前的生活,若生活只剩下金錢,其實心靈上並不會感到滿足。

作者應當是希望我們存下錢後,能夠利用存下的那些錢來幫我們賺錢,但他並不希望我們因為整天盯盤研究而讓我們連喘息時間都沒有,而是希望我們使用跟隨大盤的投資——也就是所謂的指數化投資。

再者,他說到80/20法則成功來自把大部分時間(80%)投資在少數(20%)價值高、回收大的事情上,不要為瑣碎事物而憂心。

如此一來,你會得到最重要的資產:寶貴的時間,而非奔波忙碌。

有一本書叫,他的內容也可以與這個觀念互相呼應。

若你有想達成的目標,像是希望在40-50歲之間達到財務自由。

開始向自己提問還剩下多久時間→五年內目標→一年內目標→當月目標→當週目標→每日目標→現在要做什麼。

藉由這樣持續抽絲剝繭,找出我們當下所要做的最重要任務。

當然目標通常會隨時間改變而改變,但原則便是問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而執行上來說最重要的是當天的一開始就要開始聚焦在這個目標上,這樣的話,即使後來忙著做其他事,但因為已經將最重要的事情完成,所以會減低自己認為什麼事都沒做的焦慮感。

見解4的話便是說明現代壽命越來越長,若未即時存下錢,老年生活可能會沒有依靠。

雖然是針對美國低儲蓄率的問題,而台灣是個高儲蓄率的國家。

我們兩者乍看之下應該不會大不相同,但我們都有相同的問題—通貨膨脹。

現在的錢幾乎可以肯定在未來會越變越薄,若只將存下的錢存在銀行,並不一定會比較好,因此為了讓我們增加的壽命不要變成一種詛咒,我們也必須學習我們人生中的一大課題—投資。

十大選擇 作者將邁向財務自由的應有概念說明後,接著說到實務需採取的十大選擇。

為什麼是用選擇這個詞呢?選擇的意思是要不要採取行動取決於我們自己的意志,我想他之所以將這些可採取的行動寫成選擇,目的就是讓我們自己決定是否該踏出這一步。

選擇1—過自己想過的人生選擇2—累積人生籌碼選擇3—節省支出,努力存錢 選擇1——過自己想過的人生 選擇1的目的是找出你的動機,一個促使你展開財務自由行動的動機。

的作者有寫到養成好習慣並不像養成壞習慣。

壞習慣之所以會養成,是因為它能夠得到立即的愉悅感,但養成好習慣反而會像跨過障礙一樣。

因此作者希望我們能有足夠的動機來讓我們將這件事堅持下去。

若想進一步看找尋夢想的部分也可以從我所寫來參考。

選擇2——累積人生籌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其中有一個章節也能夠與這章相呼應。

那個章節提到有錢人會審慎評估風險後行動,但同一個機會在窮人眼中關注的卻是失敗的機率,而無法行動。

「我們所關注的事情會擴大」,我們越在意或專注於某方面,那事情就越有可能成真。

若只看見失敗的可能性,那又怎麼會成功呢?作者希望我們能夠成為聰明的冒險家,審慎評估風險後行動。

選擇3——節省支出,努力存錢 就像在書中也有說到,作者在這一章節強調「賺錢並不等於有錢」。

美國雖然是經濟大國,但是儲蓄率卻很低,而若要累積資產,除了賺錢之外,儲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就像我們常說的「開源節流」,若盛水的桶子有破洞,那麼無論水龍頭開再大,桶子裡的水都無法累積下去。

作者在此章所提到的方法,有部分會比較適用於美國,其中一個便說到可以念大學,但念公立的州立大學即可,若可以負擔,才會去念有名的私立大學,畢竟兩者畢業後總學費差距可到達十萬美金。

雖然台灣的學費並沒有像美國的那麼高昂,學貸利率也很低,但仍然希望以自己能夠負擔為主。

選擇4—提高自己的時間價值選擇5—少做一些,做得更好選擇6—善用意外的事 選擇4——提高自己的時間價值 看這篇文章的各位,有算過自己的時薪是多少嗎?在這本書中有教我們怎麼說算出自己「真正的時薪」。

所謂「真正的時薪」指的並不是將薪水除以工作時數,而是將通勤、或任何因為工作而產生的活動(如為了放鬆而產生的休閒時數)時數全部相加,薪水則需扣除治裝費、因上班產生的飲食費、通勤費等等。

算出的時薪往往遠低於自己原本預計的時薪,花同樣的時間,當然時薪越高報酬率會越高,那麼我們便應開始提高自己的時薪,提高我們的時間價值,而不是提高自己的工作時數。

若要提高自己的時間價值,可以選擇精進目前的工作能力,或是下班後往自身有興趣的方向發展,我先前也有同事因為對潛水有興趣,最後甚至考上潛水教練,這讓我十分佩服。

有些人可能一時之間難以想出要做些什麼來提高時間價值,但這並沒有關係,至少我們已向這個方向踏出了第一步。

而若有希望發展的方向,但並不清楚怎麼做,也可以詢問那方面的的專家,相信只要不是太過分的要求,這些專家其實都很願意分享經驗的。

選擇5——少做一些,做得更好 現在是多工的時代,同時能做許多事情的人會被視為有生產力的人。

但作者並不認為在辦公室做到最晚的人就是最有生產力的人,就像每天在圖書館待到很晚的學生也不一定是考最好的學生。

作者認為專心一意在少數幾個目標上會有更好的表現,這跟前面的80/20法則互相呼應,專心於少數的幾個目標,可以造成較多的產出。

若對想提升自己的專注力,可以參考這本書,書中針對專注這件事有更深一層的討論。

選擇6——善用意外的事 作者在這章提到了幾樣現在家喻戶曉的產品,但他們剛被發明出來時,都被認定為失敗品,但因為那些發明家們保持積極正面的態度,最後成功的小故事。

他強調,「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必定會為你開另一扇門。

」就看你要停留在那扇關了的門前,或尋找新打開的一扇門,甚至自己開一扇門,這都取決於我們的選擇。

經歷失敗一定每個人都不好受,但重要的是能不能利用那個「失敗」來變成成功的踏腳石,而不是深陷在失敗的泥淖中無法出來。

艾爾文有著作一本勵志小品,我認為就很適合詮釋這一章。

人生總有低潮,可以花個幾天好好發洩或是沉澱自己的情緒,像是大哭一場,但你不能一輩子都沉浸在那之中,與其專注在失敗,不如思考怎麼利用那個失敗讓自己成功。

選擇7—認清市場勝於擊敗市場選擇8—有周全的保險選擇9—傾聽了解市場的人選擇10—即知即行 選擇7——認清市場勝於擊敗市場 作者指出,預測市場是很困難的事情,即使是專家也不一定做得到。

因此他選擇跟隨大盤的指數化投資。

指數化投資的過程十分無趣,短時間內不會有亮眼的成績可以炫耀,在決定好資產配置比例後也只需每年投入資金時做再平衡即可,並不會利用頻繁進出市場來獲得賭博般的興奮感。

每年跟其他主動型基金比較時,績效不一定是最好,但也不會是最差,而長期下來卻可以贏過大多數主動型基金,因為除了與主動型基金相比較少進出市場外,其所收取的手續費與管理費也比主動型基金低了許多。

作者十分認同指數化投資之父——約翰•伯格的理念。

就連股市中的經典之作也是支持指數化投資的理念。

在台灣要注意的是,因為美國法規的關係,台灣無法購買美國的基金,但是可以開立海外帳戶來購買美國的指數化ETF。

但近年來有很多表面打著指數化投資的面具,但卻是策略型ETF(也就是主動式投資)因此在購買上仍需多加注意。

目前台灣最有名的指數化ETF便是台灣50。

選擇8——有周全的保險 作者強調保險的原則是保自己無法承擔的風險,而不是買了很多自己原本可以負擔或是不需要的保險。

像是如果沒有需扶養的親屬,其實就可以不用投保壽險。

而作者在這一章節提到較多醫療險的部分,因為美國醫療昂貴,可能生一次病就需要宣告破產,因此在美國保什麼醫療險對資產保護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而在台灣比較幸運的是我們有健保,醫療資源不僅平價且醫療品質也高,所以不太可能像美國一樣,生病可能會等於破產。

如果是跟我一樣,父母沒有幫你保除了基礎保險以外的人,建議可以參考劉鳳和老師的書。

他的書在我一開始理解保險概念上有很大的幫助,講得淺顯易懂,而且並不是教你只保貴的或一定會回本的保險,如果是完全的保險新手,可以先參考看看。

若不希望被保險經紀人,現在也可以參考一些線上保險網站,像是Finfo、My83保險網,這些都有提供罐頭保單以及線上諮詢,可以先藉由這些來尋找自己需要的保險,但最後簽約時仍需與保險經紀人面對面簽約。

保險概念雖然複雜,但弄清楚這些概念,絕對是對自己有益無害的! 選擇9——傾聽了解市場的人 作者在這一章節提到,在投資的過程中多少會有不懂,或是覺得指數化投資要達成財務自由的時間太長,而想藉由短線交易來致富的人,這些人可能因短視近利而被騙子欺騙。

作者在這章描述了幾種典型欺騙的騙子類型來讓我們參考,「好到不像真的的,通常都不是真的。

」。

選擇10——即知即行 作者在所有選擇的最後,鼓勵大家在了解了理論後要做的就是行動。

即使理論再完美,沒有行動,一切就只是理論而已。

因此只有先踏出一步,最重要的就是開始實行。

四大要務 書末作者提到四大要務,分別是: 要務1—保持財務獨立自主要務2—保持活躍的身心要務3—享受回饋之樂要務4—讓人生成為喜樂之旅 這四大要務便是開始實行財務自由計畫,並達成目標後的建議事項。

「保持財務獨立自助」我覺得這一點在女性身上尤為重要,因為雖然現在強調平權,但女性在社會上仍是相對弱勢的一群。

我有朋友的丈夫家裡十分有錢,但她婚後也堅持希望出來工作,除了不想整天悶在家裡外,她也希望在財務上不要完全依賴丈夫,能保有一定的獨立性。

且保持財務獨立才能保有更多的時間,而這也是我們實行財務自由的目的。

除了財務獨立外,還有保持活躍的身心,便是說明不用再因為需要金錢而工作後,能夠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或是目標,像是可以學習、可以回饋社會。

有了這些目標,才不會導致我們從工作退下後,變得迷茫、無所適從。

最後的這四大要務也跟全書最重要的焦點勒巴夫定律:「積極主動地投資自己的人生,被動地投資金錢。

」可相互呼應。

希望我們都能將這僅有一次的人生活出最精彩的光芒! 如果喜歡我的心得分享的話,可以從下面連結來購買書籍,我可以得到一點小回饋,謝謝您。

博客來:賺錢,也賺幸福 金石堂:賺錢,也賺幸福 momo購物:賺錢,也賺幸福 關於我 Kelly,領死薪水的小資女一枚,上班後興趣是閱讀理財與心靈成長相關書籍,希望藉由我的分享幫助你一同踏上財務自由的路程。

繼續閱讀 文章類型文章類型 選取分類 其他  (3) 書籍分享  (18) 生活點滴  (4) 最新文章 [書籍心得分享]拯救手機腦:每天5分鐘,終結數位焦慮,找回快樂與專注力ByKelly [書籍心得分享]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ByKelly [書籍心得分享]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ByKelly 【雜談】2022財務計畫與指數化投資心態ByKelly [書籍心得分享]快速致勝:用多元實驗取代一萬小時練習,助你另闢蹊徑,邁向成功,過你想要的人生ByKelly 訂閱邁向FIRE之路! 若對我的文章有興趣,歡迎訂閱接收第一手消息! 電子郵件位址 訂閱 最新留言聯絡我您的大名*電子信箱*聯絡事項*Submit error:Contentisprotect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