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肩難產併臂神經叢傷害~網路資料收集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肩難產發生時,由於臍帶在胎兒身體與母親骨盆之間被擠壓,其血流可能完全被阻絕。

胎兒可以忍受幾分鐘缺血狀態而無任何不良後果。

但是臍帶血流阻斷太久,可能造成胎兒腦缺 ... 小花與詮的窩好久沒來了~不知大家的孩子都好嗎?祝福大家及孩子們~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912231057新生兒肩難產併臂神經叢傷害~網路資料收集~上篇?肩難產之臂神經叢受損 出生後移至高雄長庚小兒加護病房 知道小朋友的嚴重程度後~等待的病床新生兒臂神經叢損傷(BPI)真的是無解的題目嗎?真的無法預防嗎? 真正針對BPI所研究的個案與論文真的很少…大部分都是重複 書本、期刊、及醫生們發表的文章或會議論文, 大概不外乎就是下列這些…(以下有截錄許多文章與期刊)   肩難產(Shoulderdystocia)及產後出血(postpartumhemorrhage)是產科醫師的噩夢。

這兩種產科急症,往往事出突然,難以預料,如措手不及或處置失當,前者可造成胎兒永久性傷害,後者可導致母親死亡;即使處置得宜,也不見得能完全避免胎兒與母親的傷害。

所以產科醫師在行醫生涯當中,最期望的就是不要與其短兵相接,但也不能不平時就裝備好自己與訓練好產房團隊,以對付此一突發之困境。

備而不用可也,但不可不備而戰。

沒有準備,就是準備失敗。

定義與機轉胎頭娩出後,用一般常規產科處置無法使胎兒肩膀娩出,這種狀況就叫肩難產。

遇到肩難產,需要特殊的產科處理方式。

因定義之不同,有些醫學文獻把只需要增加一些拉力就可把肩娩出的情況也包括進去,所以肩難產發生率的報告就多少不一,範圍很大。

然而,幸運的是,這種產科急症並不多見,大概佔所有陰道生產的0.23%至2.09%。

在典型的案例,可看到胎頭娩出後馬上回縮緊貼會陰,像烏龜縮頭,英文就叫turtlesign,這是困難的癥兆。

對接生的產科醫師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因為肩難產可以無預警的突然發生,且可能造成很嚴重的胎兒傷害及母體損傷。

在正常狀態下,胎頭娩出後,胎兒之肩膀是位在母體骨盆的一個斜徑上(如圖1)。

因為產婦的用力及接生者把胎頭往骨盆後方輕拉,胎兒會進一步下降,肩膀也隨之從恥骨下滑出。

如果肩膀下降時,剛巧是在骨盆外口之前後徑而非斜位,或者胎兒相對地太大,胎兒前肩就可能卡在恥骨縫合之後,不再下降。

例如,急產、非婦科型骨盆(即男性型或類人猿型骨盆),或胎兒對地過大,這些狀況就容易導致肩難產。

然而,肩難產不僅發生在上述情況,事實上,有50%至90%之肩難產案例發生在正常大小之胎兒,出手人的意料之外。

診 斷從回溯性的分析中,許多臨床因素在統計學上與肩難產很有相關,特別是胎兒過大(macrosomia)。

其他因素包括母親肥胖、糖尿病、前胎有巨嬰及妊娠過期等等。

胎兒過大有兩種定義,一是實際出生體重,另者是預估胎兒體重。

美國婦產科學會訂定實際出生體重大於4000公克或預估胎兒體重大於4500公克才是胎兒過大。

因為胎兒過大與肩難產有很強的相關,很多研究的方向集中於用超音波確認過大的胎兒以預防肩難產。

許多超音波之指標也因而產生。

然而,這些指標只能做為了解整個病患族群的參考資料,沒有一項指標可以有效且毫無置疑地用來事先預測個別的巨嬰案例。

大部分(多達90%)肩難產的新生兒,其體重低於4000公克。

進一步而言,在回溯性分析中,雖然發現胎兒過大與肩難產有很強的相關,但是在過大的新生兒中只有1.2%至1.7%有肩難產,仍屬少見的事件。

因此,即使所有過大的胎兒均能事先肯定地確認然後予以剖腹生產,對產科醫師而言,肩難產仍是一個不可預期,說來就來的難關。

肩難產也曾被認為與產程進展不良或第二產程拖長有關。

然而肩難產可發生在毫無產程困難的個案。

Schwartz的研究中發現約有40%肩難產案例,胎頭娩出之前毫無產程異常的癥兆。

這些資料更顯示出肩難產的非可預測性。

即使有充分的評估與考慮,大部分肩難產的診斷,只有在胎頭娩出之後才能確立。

所以,負責接生者必需隨時準備以應付此種緊急狀況。

處理方式因為大多數的肩難產無預警地突發於胎頭自然娩出之後,接生的醫師必需有一套必備的方案來處理這個產科急症,而且腦海裡要定期且不斷地反覆演練。

醫學文獻上記載有許多產科的手法,可有效地解放卡住的肩膀。

然而,沒有一項或一序列手法被證明優於其他手法。

臨床醫師應選擇其個人最熟悉且用過有效的一項或一序列手法。

不管用那一序列方法,首先,產婦應停止用力,且要求兩位助手前來幫忙。

過度的胎頭拉力與宮底壓力應避免。

持續的母體用力及胎頭下拉,加上宮底壓迫,只有使胎兒前肩卡在恥骨後面更緊。

不適切的宮底壓迫也可能造成子宮破裂。

當等待助手前來之時,可應用恥骨上方壓迫;用手掌根往下壓(見圖2,Mazzanti技巧),前肩可因此被壓動而至恥骨之下。

如原來就有足夠助手,有些醫師會直接進行McRoberts手法(如下述)。

在McRoberts手法之後或試過Mazzanti技巧之後,另一種恥骨上方壓迫的技巧是Rubin技巧:指導助手從母親腹側壓迫胎兒前肩(見圖3,Rubin技巧),使胎兒肩膀在母親骨盆內成斜位。

在此兩種技巧之後,均需叫產婦用力且輕拉胎頭向下。

如恥骨上方壓迫無效,大多數產科醫師的下一步就是McRoberts手法(見圖4A):產婦之雙腿從腳蹬上放下來,然後屈曲至其腹部上面。

這可由產婦自行操作,或由兩名助手各在一腿側幫助執行。

因為高度屈曲產婦之雙腿,可引致腰薦椎角度伸直以及恥骨縫合往上提轉,因而鬆動卡住的前肩(見圖4B-C)。

如果至此地步,生產仍未成功,就要試用其他的方法。

此時,麻醉醫師與小兒科醫師之臨場助陣待命有其必要。

應用旋轉肩膀的方法可能有助於目標之達成。

但此種手法,需要較大的空間做陰道內之操作,所以必需依狀況而決定會陰切開的程度。

Woods螺絲釘式轉法在1943年即發展出來。

此法施壓於後肩之前面(胸面),把後肩往後旋轉180度,轉至恥骨下方。

當後肩往骨盆前方轉時,往往這樣就分娩出來了。

然而,這種手法實際上是使肩外翻,增加肩距之長度。

所以,很多產科醫師改用Rubin手法去旋轉肩膀。

Rubin手法又稱反向式Woods手法,因為這種手法施壓於後肩之後面(肩胛面),把後肩往前轉180度,這種手法很有效,因為肩膀可一直保持內翻並且減少肩與肩之距離。

如旋轉方法不成功,可試著先娩出後臂。

這個方法是伸一手入陰道至後肩下面,沿著上臂至肘部(見圖7),按壓內肘窩可使臂屈曲,隨之抓住肘臂,從胸前把手臂掃出來(見圖8)。

然後,壓迫恥骨上方及往下輕拉胎頭,此時前肩會滑至恥骨縫合下而不再卡住。

當把手臂往前掃出時,可能造成肱骨骨折,特別是後臂位於胎兒背後的時候。

這種傷害通常不嚴重,且癒合後無任何後遺症。

使用這幾種技巧,仍不竟全功時,就應準備剖腹生產。

此時,可用Zavanelli手法。

雖然這個手法曾在病例報告描述過,但它的有效性未曾經過比較與統計研究之證實。

此法是把胎頭轉成正枕前位(見圖9),隨之使胎頭屈曲(見圖10),然後施以穩定的壓力把胎頭向陰道裡往上推,使胎頭回復到陰道內的位置,且解除骨盆、胎兒對臍帶的壓迫。

由助手保持胎頭在陰道內之位置直到剖腹產之完成。

合併症不幸的是,即使有完善的處理以及精確地執行適宜的產科手法,胎兒的傷害仍可能發生。

新生兒之罹病率可高達42%,包括臂神經叢損傷、骨科性損傷(鎖骨與/或肱骨骨折)以及中樞神經系統之傷害。

鎖骨骨折可能傷及肺與底下之血管構造。

然而,骨科性傷害通常復原很好,沒有永久性之後遺症。

故意弄斷鎖骨以利娩出胎兒之做法以前曾採行過,但已不適用於當代的產科。

所有肩難產案例的8.4%至22.7%會造成臂神經叢的損傷,最常受影響的是第5至第6頸椎神經根,導致Erb's麻痺。

Klumpke's麻痺是第8頸椎神經根及第一胸椎神經根受損傷所引起的。

大約90%在生產時診斷的臂神經叢損傷案例,是暫時性之傷害,在6至12個月間會逐漸好轉。

當肩難產發生時,由於臍帶在胎兒身體與母親骨盆之間被擠壓,其血流可能完全被阻絕。

胎兒可以忍受幾分鐘缺血狀態而無任何不良後果。

但是臍帶血流阻斷太久,可能造成胎兒腦缺氧導致永久性神經傷害或死亡。

在肩難產後,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約為5.7%至9.7%。

母親之合併症包括子宮破裂,產道裂傷與相隨的出血。

子宮破裂很少見,但有研究指出因產道裂傷而失血超過1000cc以上的案例可高達68%。

總 結顯而易見的,絕大多數肩難產的發生無法事先預測,從回溯性的分析研究中,得知胎兒過大與肩難產有很大的相關,可是並無任何臨床或超音波的指標,可讓我們事先可靠地確認,胎兒過大的個例。

而且,超過98%從陰道生產的所謂巨嬰並無所謂肩難產之發生。

有些醫師對疑似胎兒過大之案例,採取一概剖腹生產的方式,以避免陰道生產時之困難與胎兒傷害。

然而,這種策略並未顯示對大多數的個案有利。

因為50%至90%之肩難產發生在正常大小的胎兒,剖腹生產所有疑似胎兒過大的案例,並不能預防大部分肩難產之發生,反而使許多產婦陷入剖腹產及麻醉所帶來的風險中。

處理這種複雜的問題,需要良好的臨床判斷以及對每個病患個別性的照護。

因為幾乎所有肩難產均無法預知其發生,當遭遇時,必需用上述一項或一序列的手法迅速與小心地處理。

至於先用那一項或那一序列的手法,全在臨場產科醫師的選擇,用個人最熟悉且用過有效的方法就對了。

很幸運的是,對胎兒永久性之傷害很少見。

然而,即使在適當的處理之下,國外醫學中心仍有肩難產造成永久傷害的案例報告,這是醫師、產婦及其家屬必需認知之事實。

參考資料屏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    懷孕生產---認識肩難產謝燦堂主任  肩難產,顧名思義,就是在胎兒頭部娩出之後,無法順利地娩出胎兒身體之謂。

它的發生率約占0.12%至0.21%;一般容易造成產婦的產道過度裂傷及產後出血。

胎兒的併發症則有肱骨骨折、鎖骨骨折、臂神經叢損傷:若無法及時娩出胎兒,則可能發生胎兒酸中毒、最後造成死亡。

       肩難產是屬於胎兒骨盆腔之不對稱(胎兒的頭可以,但身體無法順利通過產道),此種不對稱的關係事前既沒有可靠的方法診斷,只有在胎頭娩出之後,肩難產的診斷才得以確立,此時,醫師立即面臨嚴酷的考驗,遺憾往往就此造成。

       有人研究所謂「危險因子」,希望藉此能有效的篩檢出肩難產,避免悲劇的發生。

這些危險因子包括:經產婦、糖尿病、巨嬰、高大的孕婦、男嬰、孕婦體重低於41公斤、第二產程過長……但是,使用這些因子來預測肩難產,已被證實是無效的。

況且,多數的孕婦都可能具有其中一項或多項的所謂危險因子。

      有人以為巨嬰容易發生肩難產,事實上,肩難產有一半左右是發生在體重4000公克以下的嬰兒。

因此,就算巨嬰都可以在產前被診斷出來,而且所有的巨嬰都以剖腹生產,頂多只可以預防一半的肩難產。

     雖然以超音波評估胎兒體重的技術一直在進步當中,預測巨嬰還是常常不正確的。

超音波預測胎兒體重誤差約為12.2至19.8%(平均15%),換句話說,診斷一個重量4000公克的胎兒,它的誤差可能在488公克至792公克之間,平均600公克,即估計的體重約在3400至4600公克,其間差別有1200公克之多。

可見巨嬰的診斷在產前是十分困難的,這一點每個有經驗的婦產科醫師都有深刻的體驗。

      科學昌明,醫學也不斷地在進步;但很遺憾的是:時至今日,肩難產仍然無法事先預知。

當然,醫療人員也不是沒有努力過。

曾有人研究以核磁共振,電腦斷層掃描等先進的診斷工具,以測量胎兒肩膀的寬度、胎兒腹部的大小及母體子宮之容積,試圖找出肩難產的預測方法,然而這些努力至少到目前為止都尚未成功。

   什麼叫肩難產?可以預防嗎? 陳晟立醫師檔案:學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經歷:國立楊明大學臨床講師  「肩難產」的定義是指生產過程中,胎兒的頭出來之後,肩膀卻卡在「恥骨聯合」的下緣出不來。

臨床上,若是在胎頭產出後,需要用其他的輔助方式,才能讓肩膀娩出;或是有人定義從胎頭產出到身體產出的時間超過60秒,都可以被稱之為「肩難產」。

它的發生率約佔全部陰道生產的0.6﹪到1.4﹪。

其結果是造成胎兒缺氧,甚至死亡。

   那些孕婦容易發生肩難產呢?胎兒太大是大家最熟悉,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如果胎兒出生體重大於4,500公克的話,發生肩難產的機會可以高達19﹪。

此外,像是體型肥胖、前胎發生肩難產、過期懷孕(指的是懷孕超過42週以上)、胎兒肩膀過寬、產程遲滯(尤其是第二產程,子宮頸開全到胎頭產出這段時間)、患有糖尿病的婦女等,都算是發生肩難產的高危險群。

尤其是患有糖尿病,或是妊娠型糖尿病的孕婦,胎兒會長的又胖又壯,在胎頭通過產道以後,肥厚的肩膀被卡住的機會也增加了。

   肩難產除了造成母親嚴重的裂傷、產後出血等併發症外,約有四分之一的胎兒會有合併症出現。

其中最常見的是暫時性臂神經叢麻痺,其次是鎖股骨折和肱股骨折。

所謂的「臂神經叢」,是指位於後頸部到肩膀附近交錯的神經幹,它們負責管理手臂的動作和感覺功能。

在肩難產發生的時候,產科醫師會把胎頭往下牽引,試圖讓卡住的肩膀通過產道,這時候就可能造成神經的受傷。

臂神經叢麻痺的症狀,隨著受傷的神經幹而有不同,有些人只有上臂無法動作,有的人則連下臂也受到影響。

幸運的是,約有80﹪的人會在出生十三個月以後復原。

同樣的,大部分鎖股骨折是會自然痊癒的。

    既然胎兒過大是肩難產的主要原因,我們是否可以藉超音波估計胎兒體重,來判斷會不會發生肩難產?答案是否定的。

用超音波評估胎兒體重並非十分準確,尤其是在懷孕的末期,超音波預估胎兒體重的誤差可以達20﹪。

此外,雖然胎兒過重時容易發生肩難產,但是大部分肩難產是發生在正常大小的胎兒身上。

因此,我們是否要選擇增加一千個剖腹產,增加千萬元的醫療費來預防一個肩難產的發生,到目前仍有爭議。

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的建議,若胎兒估計大於5000公克,糖尿病患者的胎兒大於4500公克,建議接受剖腹生產。

     總而言之,肩難產是一個無法在產前預測的合併症,一旦發生的話,必須靠醫師用他熟悉的方法,儘快把胎兒生出來。

母親的緊張與過度的用力都於事無補。

最好的方法,還是配合醫師的指示,做好產前的體重控制和糖尿病篩檢,減少各種危險因子,才可能減少肩難產的機會。

   分娩生產—認識剖腹產郭東明醫師 拜現代醫學發達之賜,分娩已較以前安全許多,不只陰道生產較以往安全,剖腹產亦在適當時機採用,往往因此而改變了母子一生的命運。

然而國內外剖腹產的施行率都有明顯的上升。

不過,近十年來,世界各先進國家都在為剖腹產比率的居高不下而努力,希望剖腹產不要被濫用。

各位或許要問,剖腹產不是很安全嗎?何以又希望減少剖腹產的比例呢? 對於沒有醫學上的理由而一心想要剖腹生產的孕婦,最好都能先了解剖腹產的安全性究竟如何,至少,截至目前為止,無論是母體或是嬰兒,剖腹產的罹病率及死亡率都要較陰道生產高。

統計上,美加地區的剖腹產母體死亡率約在一千分之一至五千分之一,而嬰兒的死亡率則高出陰道生產約二倍。

那麼,相較於陰道生產,剖腹產可能會多了那些危險呢? 母體的罹病主要是失血,一般剖腹產之出血多在四、五百cc之內,惟有些情況如胎兒過大而致拉出時切開傷口裂至子宮下段兩側的大血管,則不易處理,有時甚至因血管的結紮止血不易而需要切除子宮以免危及生命。

此外,雖然抗生素的進步一日千里,因細菌感染環境傷口化膿或裂開、子宮內膜炎、膀胱尿道炎甚至腹膜炎,仍偶而會發生,需要作細菌培養以選用適當的抗生素。

其他的術後併發症尚有肺泡膨脹不全、麻痺性腸阻塞及腸塞絞痛及血栓性靜脈炎等,都要作適當處理或治療,以免造成後遺症或生命危險。

至於麻醉方面,由於懷孕的婦女腹壓增加,較易引起嘔吐而致吸入性肺炎,少部份的人因潛在的心、腦血管疾病,麻醉時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風等,或由於特異體質而造成過敏性休克。

況且還有極少數的人在麻醉後會發生惡性發燒,這是一種潛在遺傳疾病,現代醫學尚無適當的事前試驗。

因為目前的婦女,一般都只生育兩、三胎,有人就以為剖腹生產好,至少小孩一定安全吧? 事實上,剖腹生產的嬰兒,由於肺部未受產道的擠壓,較易有一過性的呼吸過速,需要特別的觀察與照顧。

如果剖腹產時胎兒的成熟度不夠,則易有肺晶狀膜症、肺擴張不全,呼吸窘迫症候群等,必需治療,預防惡化。

而且,一些罕見的併發症如顱內出血、臂神經叢損傷等,正常的剖腹產都曾經發現過。

當然,有些情況是一定要剖腹產的,如骨盤過度狹窄、腫瘤阻塞產道、陰道狹窄或閉鎖、橫位胎兒、作過陰道修補術等等,除了剖腹,別無選擇。

然而,有另一些情況,如胎兒窘迫、臍帶脫垂、母體糖尿病、嬰兒過重、胎盤早剝、高齡的產婦……等,剖腹產的決定須視臨床的狀況、產程的進度、母子的安全等情況作綜合性的判斷。

譬如說,胎兒已經分娩了,忽然間破水導致臍帶脫垂,產鉗或真空吸引法自然最是迅速理想;但是如果此時子宮頸只開三、四公分,緊急剖腹產就是適當的處理方式。

事實上,純粹考慮胎兒的安全並非生產的全部,陰道分娩或是剖腹產,就像天平的兩端,剖腹產的選擇必須充分考慮其適應症、併發症及其背後可能潛藏的不可知的變數,所以,醫生與孕婦或家屬都不應存有預設的立場,總要充分溝通,尋求母親與嬰兒之間一個最佳的平衡點。

 懷孕生產---肩難產可以預防嗎?郭東明醫師   醫學是實證的科學,許多以後「想當然耳」的推斷,陸續被後來發表的文獻懷疑或推翻。

如胎兒顱內出血、硬腦膜上下腔出血,以往都認為或懷疑是生產的傷害,但目前已有數十例的文獻報告,有些出血,其實在子宮腔內就已經發生了。

其中原因可能十分複雜,包括子宮內壓、胎兒異常、子宮畸形、胎兒適應不良、孕婦產前外傷等。

如前述,在834個巨嬰當中,有212個剖腹生,其餘的613個經陰道生產。

如果為了避免這9個巨嬰的肩難產,是必要多開68次不必要的剖腹產,才可以預防一次巨嬰的肩難產。

姑且不論這樣的剖腹產是否值得,至少有一點必須事先確定:巨嬰的產前診斷要百分之百正確,這在目前已知還是辦不到的。

        肩難產也有類似的報告,1992年6月號的美國婦產科學期刊就有一篇文獻。

作者吉耐特報告了39個有後遺症的臂神經叢損傷,其中17個(54%)則是自然發生,這22例中,包含一例剖腹生產,以及一例重5427公克的巨嬰,陰道自然產、沒有肩難產。

       作者引述了神經學的文獻:「絕大多數的臂神經叢損傷都是子宮內壓、子宮異常及陰道的高壓造成的。

」吉耐特醫師並且描述一個接生的經驗:「我曾經一次被換至急診室接生一巨大嬰兒……這個小孩一直到身體生出來以前都沒有被我們的手碰到,我相信這個孩子的臂神經叢損傷是由肩難產(產道高壓)本身所引起的。

」        截至目前為止,仍然沒有可靠的方法能夠準確的估算胎兒體重,而且多數的醫師並不會單純因為懷疑巨嬰就實行剖腹產的。

在特別的情況下,如糖尿病的孕婦,當巨嬰超過4250公克被懷疑時,剖腹產是適宜的。

但在多數沒有特殊病變之下,很難在產前做適宜的診斷,多數的醫師都會讓孕婦試行陰道生產。

       在此我想再強調一次,即使有準確的方法可以診斷巨嬰而施以剖腹產,仍有一半體重在4000公克以下的肩難產是我們事前毫無辦法可想的。

   剖腹產果能一勞永逸? 謝景璋醫師 分娩是女人一生中最難捱的時刻,因為剖腹產既方便又可減少陣痛時間,有些產婦甚至對剖產有了無限憧憬,進一步自動要求剖腹產。

究竟剖腹產是否真如一般人所了解那麼安全嗎?那些孕婦真正需要剖腹生產呢? 醫學上有所謂剖腹產適應症,常見的原因有: 胎兒因素:胎位不正、胎兒窘迫、極低體重兒(早產兒<1500公克)、臍帶脫出。

母親因素:前次剖腹產或子宮手術、心臟病或其它內科疾病、骨盆腔狹窄、高齡初產婦、產道阻塞(骨折、腫瘤等)。

母親及胎兒因素:產程遲滯(巨嬰、枕後位等)、產前出血(前置胎盤、胎盤早期脫離)、多胞胎懷孕、嚴重子癲前症或子癲症、引產失敗。

剖腹產的即時危險性,這是一般人較可理解的,也就是來自於麻醉的危險,手術的危險性,手術後的後遺症。

麻醉的危險性:麻醉危險性,如藥物過敏反應、休克反應、乃至於吸入性肺炎等。

這些併發性,雖然很少發生,但是若一旦發生,則非同小可,甚至會造成產婦之死亡。

手術的危險性:手術的危險性從流血、靜脈炎、發炎感染,乃至膀胱、直腸、臟器、小腸等的創傷都有可能發生。

由於剖腹產的傷口比自然生產大,流血量也會隨之增加。

手術後的後遺症:手術後的後遺症,除了恢復時間較久,住院時間較長,又因剖腹產開刀前必須留置導尿管,也會增加泌尿道膀胱炎的可能性,有時候也會造成短期膀胱功能喪失或減退。

另一方面,剖腹手術之施行,日後造成腸粘黏,大網膜或腹壁粘黏都有其可能性。

剖腹產對於未來懷孕也會造成不同程度之影響,包括前置胎盤和粘黏性胎盤的發生率也會增加,這兩種併發症往往會造成產前產後出血。

另外剖腹產手術後,傷口癒合的時間比自然生產更久,而且在子宮上留下的傷口疤痕,在下次的妊娠過程中,有可能造成子宮破裂,一旦發生,產婦及胎兒之死亡率很高。

為避免這種悲劇,除了需要一段時間,讓傷口恢復,對於傷口的消毒,用的針線,及手術技術的講究,都是防止子宮破裂的方法。

總而言之,剖腹產的危險性很少見,但是並非沒有,這是我們現今剖腹產相當流行的此刻,需要予以正視的問題。

   不得已的選擇-剖腹生產羅良明醫師 很多孕婦在懷孕期間常常會煩惱,足月臨盆時要採取自然生產或剖腹生產?其實這個難題本來是應由婦產科醫師決定或建議產婦或家屬採行的。

按理生產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祇有在不立刻剖腹產會危害到孕婦或胎兒的生命健康時,才放棄自然生產。

所以要行剖腹產一定要有醫學上的理由。

什麼情況下真的需要採取剖腹生產?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難產,尤其是骨盆腔狹窄,或胎兒過大,與骨盆腔不成比例,胎兒不可能經由產道娩出。

另外胎位不正,如臀位或橫位,或胎位正常,但胎頭位置不順,造成產程過長,這些都是目前剖腹生產最常見到的原因,其他如待產期間胎兒窘迫現象,也常臨時決定採取剖腹生產,以挽救胎兒,避免造成胎死腹中。

另外,對母體或胎兒皆有危險的,如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妊娠毒血症等,也是剖腹生產的重要因素,臍帶脫出則是甚少遇到,但是十分緊急,需立即在幾分鐘內採取緊急剖腹生產。

有原因而採取剖腹生產是明智的抉擇,這也是現代醫學進步以後,減少很多產婦和胎兒死亡的措施。

但是,對於產婦一切狀況正常,祇是為了怕痛、怕陰道鬆弛,或自認為高齡無法適應產程,固然病人有選擇的權利,但以婦產科醫師立場,會勸產婦儘量以自然生產。

迷信良辰吉時的產婦,除非胎兒成熟,任意提前的剖腹分娩,會使新生兒不足月而導致呼吸窘迫、死亡,反而害了胎兒。

前一次剖腹分娩,此次生產是否要再剖腹分娩?主要與母體狀況、胎兒大小、前次剖腹的原因及手術方式有關。

比如第一胎因胎位不正剖腹分娩,此次懷孕胎位正常,胎兒也沒過大,也無其他不正常,採用陰道分娩有百分之七十五至八十成功率;但前次是因骨盆狹窄與難產而剖腹生產,則不建議自然生產。

嘗試自然生產中途又再接受剖腹產的原因,而發生子宮破裂的意外的機會很小,多因產婦半途退縮,臨「陣」脫逃,臨「痛」畏縮。

減少再次剖腹產,可降低剖腹產的比率,但必須有醫護人員密切監視,醫院必須有能力可在緊急狀況發生時,能迅速地於短時間之內完成剖腹分娩。

如無法達到此一基本要求,祇是刻意想降低剖腹產比率,會導致母體與胎兒的意外。

剖腹產可以說是產科醫師的一把利器,許多的產科難題(尤其是難產),可以因之迎刃而解。

尤其最近廿年來,由於麻醉、輸血、抗生素、開刀技術及新生兒學的不斷進步,剖腹產的危險性不但降低到接近自然生產,剖腹產時及產後的痛苦也幾乎可以完全控制。

總之,定期產前檢查,完善的胎兒與母體評估,醫護人員的溝通,拉梅茲訓練班,無痛分娩的使用,有耐性接受慢慢進展的產程及不要貿然訴之醫療糾紛,這些都可避免不必要的剖腹生產。

但對於有醫療需要的剖腹生產,也不要猶豫應該的剖腹產,願天下孕婦都能順利分娩,母子(女)均安。

   糟糕,肩膀卡住了!肩難產,生產時的大難題    台安醫院優生保健科主任周輝政  「順利生產」是所有產婦及其家屬共同的期望,但卻有一種「肩難產」會在無法預期的情況下發生,對產婦及新生兒造成極大的傷害。

究竟什麼是肩難產?有辦法避免嗎? 肩難產,危險又難預料 肩難產是大家熟悉的一種產科急症,在生產的過程當中,當寶寶的頭分娩出來以後,肩膀卻卡在產道,無法順利生出來,如果無法即時處理,會因為寶寶的臍帶已經受到擠壓,無法供應寶寶氧氣,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發生危險。

但是,肩難產很難找出一個明確的定義,因為許多寶寶在出生的過程中,肩膀的娩出都會有些困難,到底要怎樣的程度才算肩難產,實在很難界定。

肩難產的發生率大約在0.25~1﹪之間。

臨床上,很難去預知哪一次生產會發生肩難產,雖然越大的寶寶越容易發生肩難產,但是有一半以上的肩難產是發生在4000公克以下的寶寶。

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方法可以預測肩難產的發生。

 「肩難產」高危險群要當心! 雖然肩難產的發生無法事先預測,但是具有下列危險因子的生產,會有較高的機會發生肩難產:*以前曾經發生過肩難產:再度發生肩難產的機會大約是10﹪。

*胎兒過大:寶寶超過4000公克,發生肩難產的機會大約是1.7﹪。

*如果超過4500公克,則肩難產的發生率將高達20﹪左右。

*孕婦過重:尤其是超過80公斤。

*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容易產生巨嬰,肩難產的機會也高。

*產程過長:但是最近有些報告認為,產程過長並不代表肩難產的機會增加。

*使用中位產鉗。

 結語:就目前而言,肩難產對於產婦和婦產科醫師,都是一道無解的難題。

一旦不幸發生,必須依靠產婦本身與醫護人員共同的努力和合作,才能將肩難產所帶來的傷害降到最低的程度。

(取材自嬰兒與母親雜誌)    待下篇................   手機滴/Xuite日誌/回應(2)/引用(0)詮詮2歲生日|日誌首頁|新生兒肩難產併臂神經叢傷害~網...上一篇詮詮2歲生日下一篇新生兒肩難產併臂神經叢傷害~網路資料收集~下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frank61's新文章今天成立的小兒BPI的天空LEO自由式游泳小兒BPI的朋友可以加入LINE喔!!司法死了嗎?Leo學游泳BPI復健,物理部份開始要收錢了LEO六歲了喔~心人生放下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frank61'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