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憂啟聖,多難興邦 - iFuun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人與自然是不同的,人會為自己說話,自然不會。
「多難興邦」,本以為是新詞,百度了一下,出處竟然有四個。
最早的一個出自左傳。
當前位置:首頁>最新>殷憂啟聖,多難興邦
殷憂啟聖,多難興邦
最新
01-28
人與自然是不同的,人會為自己說話,自然不會。
「多難興邦」,本以為是新詞,百度了一下,出處竟然有四個。
最早的一個出自左傳。
《左傳·昭公四年》:「鄰國之難,不可虞也。
或多難以固其國,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
」其餘三處是「殷憂啟聖,多難興邦」放在一起的。
晉劉琨《勸進表》:「或多難以固邦國,或殷憂以啟聖明。
」明英宗復辟詔書:「……多難興邦,高帝脫平城而肇漢;殷憂啟聖,文王出羑里以開周。
」李鴻章在他的遺折里這樣寫道:「竊念多難興邦,殷憂啟聖。
伏讀迭次渝旨,舉行新政,力圖自強。
」「殷憂啟聖,多難興邦」就是說,常懷憂患之心,能夠啟發人的心智,成就聖人偉業;多災多難,能錘鍊一個民族,使國家興旺。
好,百度完畢,可以開始我們的思考了。
思考的重點在於這個「難」字。
「天災」是難,「人禍」也是難,列舉的三處,「難」字似指戰亂,即人禍。
本文所說的「多難興邦」,指「天災」。
「人禍」姑且不談,「天災」應該是可以興邦的。
人類文明最早發源地不是在物質條件最好的熱帶雨林地區,而是在冬冷夏熱的溫帶地區。
熱帶雨林四季常綠,動植物資源豐富。
人們生活很愜意,餓了,伸手摘到果子;渴了,隨處都有水喝。
不愁吃喝,人不懶才怪。
溫帶地區不同,冬天冷,要住房子穿衣服;夏天熱,要解暑降溫;食物不充足,必須種莊稼,養禽畜。
為了提高效率,溫帶的人們在體力勞動的同時,不斷創造探索,變得越來越智慧,人類最早的文明因此出現在這裡。
就算是兩極附近,條件極端惡劣,其文明程度也比熱帶雨林的原始部落要高。
我們那個說不清道不明的「一衣帶水」鄰國,也是火山、地震、海嘯、滑坡、泥石流、颱風、洪澇乾旱、寒冷等災害不斷。
不要幸災樂禍,「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些災難反而塑造了他們堅忍的民族性格。
「三島之國」面積狹小,退一步確實是「海闊天空」了。
掉海里餵了鯊魚,激起個小浪花,然後風平浪靜。
所以日本人老想著侵略開拓。
哪裡像我們大中國,北方不寧,可以「衣冠南遷」,關外東三省丟了,可以躲到關內。
暖風吹得遊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話說這廣闊的地域也是我們祖先跨馬提劍披荊斬棘為我們開拓出來的。
唉,這些不肖子孫啊,只會躺在祖宗的懷裡享福,哪還有開拓進取的銳氣。
美國是公認的「世界第一帝國」,但它也是自然災害頻發。
與人禍不同的是,天災不會替自己說話,不會把自己偽裝成救世主,不會連橫合縱,不會在人類內部發展內奸,不會在失敗後為自己粉飾,更不會在戰勝後改寫歷史誣衊對手……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在與自然的鬥爭中,人類能很坦然地承認不足,很客觀地記錄經驗智慧,也願意互通有無,共享共贏。
所以人類能同仇敵愾,團結一心。
同悲共喜的經歷讓人們親密無間,甚至以前的恩恩怨怨也會煙消雲散。
與自然災害作戰,最大意義就是讓人類深刻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整體。
「多難興邦」,不像網上所說,全無意義。
問題在於我們怎麼想,怎麼做。
對聰明人來說,任何災難,都是財富。
對一個民族來說,也是如此。
相對於天災,人禍就複雜的多。
「抗日戰爭」勝利了,我們當然驕傲。
但民族真的因此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整體了嗎?如果是的話,哪還會有那三年的「解放戰爭」?「人禍」中有騎牆觀望的,火中取栗的,投降有理的,逆來順受的。
抗戰緊要關頭,汪精衛說,抗戰結果難卜,蔣先生主戰,自己主和。
勝固欣然,敗了,華夏血脈亦不至絕斷。
其言「君為其易,我任其難」,將自己塑造成大義凜然、忍辱負重模樣,竟騙了不少人跟隨。
若以汪精衛的「血脈」論,「三島之國」,區區之地難道會進化出人類來?其語言習慣,體貌特徵與華夏又何其相似?徐福渡海是傳說,但從地理上位置上說,「一衣帶水」的鄰國必與中國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難道也可以稱「華夏血脈」?
我華夏民族,向來是以「文化認同」來融合四夷,并吞八方。
天下之大,唯我獨尊,華夏民族以自信,自立,自強的豪情支撐著自己主導世界數千年!做狗求活?這不是我們的血脈傳承!汪精衛不可能不知道「文化認同」是華夏民族發展之本。
基於此,我們可以清楚的說,汪精衛的「存血脈」論,是欲在華夏民族血管中注入自甘為奴的「狗血」,就算是存下來了,也是不人不狗的「半獸人」。
雖冠以「華夏」之名,卻沒有了華夏靈魂,被邪魔奪了舍。
汪精衛為自己做漢奸找個感人的理由「存華夏血脈」,日本人也為自己的侵略找個「大東亞共榮」的名號,慈禧老佛爺要給自己過個奢華生日硬說是為了「國體尊嚴」。
哈哈,任何醜陋都可以給自己挑個美麗的外衣。
而在「天災」面前,一切陰謀詭計無法掩飾,也無須掩飾。
颶風來了,雖有英雄懦夫之分,但懦夫無法為自己辯護,更不會美化颶風來掩蓋自己。
象漢奸偽軍一樣為虎作倀,幫著颶風危害人類?想做也做不到啊!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文過飾非的小聰明輕則害己,重則害國。
德國是原則性強到迂腐的國家,可是看看人家的產品,看看人家的實力,這「迂腐」怕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曾經,我們的祖先也像德國人一樣的迂腐,他們的行為在現在的某些人眼裡就是愚蠢可笑。
宋襄公講究「仁義」,要待楚兵渡河列陣後再戰,結果大敗受傷,成為現代人的笑柄。
方孝孺因拒絕為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誅「十族」。
春秋時期,齊莊公被大臣崔杼刺殺,齊國史官寫道:「崔杼弒庄公」。
崔杼大怒,把史官殺了。
史官的弟弟接著寫「崔杼弒庄公」,又被殺了。
就這樣,崔杼從史官老大一直殺到老三。
可是,史官家的老四還是照樣寫:「崔杼弒庄公」。
比德國人怎麼樣?夠迂腐了吧!但那時,我們是全世界的「帶頭大哥」。
現在,我們一點也不「迂腐」了,買東西隨便插隊,堵車時占對方車道逆行,幹活偷工減料……終致假冒偽劣橫行,連基本的食品蔬菜都不能保證安全。
瞧,我們多「聰明」啊!為什麼大家不能像對自然災害那樣同仇敵愾呢?為什麼堅持原則的人反而淪為笑柄呢?因為所謂的聰明人眼睛只盯著眼前一丁點地方,從來不從集體的視角考慮問題。
需要「斷臂求生」時,胳臂不肯,結果是整個身體全部完蛋。
「斷臂求生」只是極端情況,更多時候只需個人為集體做一點點犧牲就足夠了。
但就是這一點點付出,有人都不肯。
也正因為很多人不願盡自己的那份責任,所以那些支撐著大廈不倒的人非常艱難,一個一個地忍受不住倒下去,剩下的更難支撐。
最終大廈塌了,無人倖免。
自私並不可恨,可恨的是那種讓別人不能「自私」的人。
歷代王朝統治者,將「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
為讓天下人永世被其奴役,不惜「愚民」、「弱民」。
宋朝以來,為防止領兵自重的「陳橋兵變」再現,把戰爭機器一分為二,兵將分離,並不斷提高文官地位以壓制武將。
統治者如願得以坐穩寶座,卻屢屢被外族欺凌侮辱。
他們是以傷害國家民族的根本為代價換取自己子孫後代的穩固統治。
他們得到的好處跟國家民族損傷相差實在太大。
就像那些憑藉權力賣學習資料的,一本書能有多少回扣啊,我們直接給你算了。
你別浪費自然資源了,別浪費老師學生的時間了,也別消耗已經不多的彼此信任了,好嗎?陸秀夫抱住少帝趙昺面對無可挽回的敗局,為了漢人皇帝的尊嚴,跳入大海之中。
軍民跟隨其後,十萬之眾壯烈殉國,華夏文明幾近滅絕!誰之過?歷代皇帝都想子孫永享富貴,但後代得善終者卻僅為普通人的三分之一。
末代皇帝一般都沒好下場,這也是封建獨裁統治者的必然結局。
怎麼破解?分權、分利而已。
可是到手的山芋再燙手,也不捨得扔啊!「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皇帝的寶座誘惑力有多大?「……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的危險」,所以任何嚴刑酷法,都抵擋不住這寶座的誘惑,任何欺矇哄騙也不能千秋萬代。
沒能力保護既得利益的人,要麼去提高自己的能力,這太辛苦了!要麼設法削弱潛在的競爭者。
憑著既有條件,削弱潛在競爭者很好做到,所以宋以來的歷代皇帝都以愚民弱民為己任。
戰爭機器一分為二,雖然力量削弱,但自己更好掌握。
人能不能一分二呢?當然也能!腦與手分開,思與行分開,知識的本質作用與表面作用分開,這應該就是人被一分為二了!
夸夸其談,大放厥詞,所學知識只為顯擺的人;滿腦子好主意好辦法,卻連出門見人說話都害羞的人;不停地科舉科舉科舉,以考試為終極快樂的人……古代社會裡被一分為二的人太多了,反而是那些腦子不太聰明,沒機會學習深造的人,他們說干就干,倒能取得一些成就。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對學生來說,會背了,會解釋了,考試不會錯了,就覺得足夠了,從沒想過自己如何去「靜」,如何去「儉」。
彷彿,孔明先生寫這篇文章只是為了發表出來顯擺自己,或是為了賺取稿費。
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次序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會背會翻譯的不在少數,但有幾人能真正理解並身體力行!能力小做小事,能力強做大事。
身不修,何以齊家?家不齊,何以治國?國不治,何以平天下?這次序混亂了,必然禍起蕭牆!古人說「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分明是告訴我們繼承要在創新之先,創新應以繼承為基礎。
某些狂妄之徒連這句也敢批判,請問你的身體是遺傳父母的人多,還是後天變異的多?就算是孔子,就算是比爾蓋茨,把他們放到原始森林裡,剝奪他們繼承人類文化的機會,他們也創造不出什麼東西來!知識不是用來考試的,那是人類智慧的精華,不要暴殄天物啊!歷代王朝統治者都會美化自己,醜化對手。
就事論事,實話實說,誰有這樣的氣量啊。
這一過程中,人類美德被扭曲,無恥行徑反被讚美。
長時間的多形式的鼓吹宣傳,讓人們不辨良莠,結果是模糊了善惡,蒙蔽了智慧,以至禍患無窮。
李世民殺兄殺弟逼父讓位,武則天掐死親生女兒,劉二「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經過「風骨」文人的美化,更是成為「大人物」的大智慧,幾乎可以作為典範來學習了。
看春晚,有個感覺,看了去年的,想給前年的導演說聲對不起,不該罵你差勁。
看了今年的,又想給去年的導演道歉……不知看了明年的,會不會還有這想法。
同樣,這些封建統治者的成功,幾乎是以更無恥戰勝無恥的一幕幕大劇,人們看到的是成功,學來的是無恥的手段。
聽說有人提出了「超限戰」理論,某個評論家在電視上津津樂道,率性發揮,把捆綁人質保護自己,無差別的毀壞敵方的非戰爭設施甚至平民都公開來談,也真是毫無底線了。
話說這底線應該就是人類應該共同尊重的一些理念吧,不知這位專家心裡有沒有這東西。
近水者智,近山者仁,那麼近人者呢,應該是「詭」吧。
在與自然的對抗中,人類是一個整體,其勝利失敗被永遠銘記,無人有異議。
在抵抗外族時,民族是一個整體,基本也能形成民族共存的觀念,是非也還容易分清。
在本民族內部矛盾時,又有哪些經驗智慧值得我們深思呢?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李世民殺了兄弟,這又怎麼算?越是親近的,爭鬥的經驗智慧越是說不清道不明。
人與人還是各自獨立些,或是以品行來決定某一時期是否走在一起為好。
網上有些批評「多難興邦」這句話是傻逼,本人不以為然。
自然災害中,經濟上自然是損失的,自是不能用「興邦」二字。
但是與經濟相比,國民精神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二戰後成為廢墟並被一分為二的德國和首個品嘗核武器苦果的小日本,它們都能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起來,說是經濟底子好肯定沒人信,那就只有從民族精神上來考慮原因了。
人為的災難會被遮著掩著或別有用心的美化,以至於人們很難能從中吸取教訓獲得智慧。
與自然災害的鬥爭中,我們失去的是物質財富,得到的是民族團結、國民自強奮進的精神財富,這是更有利於國家民族長遠發展的財富,故而「多難興邦」應該是成立的。
在應對外族侵略這個災難時,我們也有共同的敵人,雖然侵略者會美化侵略,但至少本民族沒人敢公開承認自己是漢奸,敢公開叫囂中國人應該受到異族的奴役。
二零一四年紀念抗戰勝利的講話中有「殷憂啟聖,多難興邦」一句,在「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的一致對外的抗戰中,民族凝聚力增強了,也促進了人們自醒奮發,只要我們能夠吸取教訓,承認不足,虛心學習,就能夠迎頭趕上,實現民族振興。
我們畢竟是世界上唯一個文明沒有中斷過的國家,又有幾千年領先世界的歷史,自有非凡的民族智慧。
無論哪種災難,只要我們有實事求是的精神,保持清醒的頭腦,都能從中獲得智慧,這種智慧會讓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在以後的路上走得更快更平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全球大搜羅的精彩文章:
※12星座中最為強勢和霸道的三個星座
TAG:全球大搜羅|
全球趣味資訊
iFuun|最新|總覽
延伸文章資訊
- 1“殷忧启圣,多难兴邦”是什么意思? - 百度知道
出处:晋代刘琨《劝进表》:“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 译文:有的国家多灾多难却导致国家坚固强盛,有的国家遭遇不幸于忧患却引出圣贤救国。
- 2殷憂啟聖”的意思是 - 中文百科知識
公元1901年9月(光緒二十七年七月),李鴻章在他的遺折里這樣寫道:“竊念多難興邦,殷憂啟聖。伏讀迭次諭旨,舉行新政,力圖自強。慶親王等皆臣久經共事之人,此次復同 ...
- 3殷憂啟聖 - 華人百科
"殷憂啟聖"的意思是,對人而言,凡事都要作深入思考、反覆揣摩,並始終保持著 ... 公元1901年9月(光緒二十七年七月),李鴻章在他的遺折里這樣寫道:“竊念多難興邦,。
- 4殷憂啟聖,多難興邦 - iFuun
人與自然是不同的,人會為自己說話,自然不會。「多難興邦」,本以為是新詞,百度了一下,出處竟然有四個。最早的一個出自左傳。
- 5殷憂啟聖 - 基隆市武崙國小成語詞典|
殷憂啟聖 ; ㄧㄣㄧㄡㄑㄧˇ ㄕㄥˋ · yīn yōu qǐ shèng · 文選劉琨勸進表:「或多難以固邦國,或殷憂以啟聖明。」 · 殷,深刻。全句是說懷著深憂禍亂的心,能夠開啟人的聖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