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投訴新聞之「傳播權」研究-以《蘋果日報》、《自由時報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二)民眾投訴權之傳播意涵為何?(三)民眾投訴在資訊社會所扮演的積極角色為何? 根據訪談資料發現,《自由時報》、《聯合報》及《中國時報》早期處理讀者投書與讀者 ... 隨時查.隨時看,你的隨身圖書館已上線! 立即使用 DOI 是數位物件識別碼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簡稱, 為物件在網路上的唯一識別碼,可用於永久連結並引用目標物件。

使用DOI作為永久連結 每個DOI號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為永久網址。

如以DOI號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獻為例,此文獻的永久連結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後不論出版單位如何更動此文獻位置,永久連結所指向的位置皆會即時更新,不再錯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獻 有DOI的文獻在引用時皆應同時引用DOI。

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規範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連結。

DOI可強化引用精確性、增強學術圈連結,並給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經驗,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過五千萬個物件申請DOI。

如想對DOI的使用與概念有進一步了解,請參考 華藝DOI註冊中心 ( doi.airiti.com ) 。

來源資料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碩士班/2012年 民眾投訴新聞之「傳播權」研究-以《蘋果日報》、《自由時報》、《聯合報》、《中國時報》為例 教學醫院公關運作方式之個案研究 傳播學院 >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書目管理工具 書目匯出 加入收藏 E-mail給朋友 列印書目 相關連結 問題回報 館藏全文查找 目前無全文,華藝徵求您的同意授權。

我要授權 民眾投訴新聞之「傳播權」研究-以《蘋果日報》、《自由時報》、《聯合報》、《中國時報》為例 Ontherightofcommunicationandthepublic’snewscomplaints: 王鶴 ,碩士  指導教授:臧國仁   繁體中文 民眾投訴;媒介近用;傳播權;新聞;thepublic’scomplaints;accesstomedia;therightofcommunication;news 分享到 摘要 │ 參考文獻 (143) │ 文章國際計量 摘要 〈TOP〉 本研究作者為企業公關,日常實務工作須回應媒體查證「民眾投訴」因而引發研究動機民眾為何積極向媒體投訴,媒體為何門戶大開廣納民眾投訴及促成民眾投訴增多的原因為何?經整理相關研究文獻發現,多數研究聚焦媒體策略與守門理論闡釋為主,鮮少探究其對「傳播權」產生之影響。

在媒體開放與科技普及的時代背景下,本研究有意探討(一)傳播權在傳統社會與資訊社會的演變為何?(二)民眾投訴權之傳播意涵為何?(三)民眾投訴在資訊社會所扮演的積極角色為何? 根據訪談資料發現,《自由時報》、《聯合報》及《中國時報》早期處理讀者投書與讀者信箱因單向、靜態且被動,使《蘋果日報》以「讀者即客戶」出發,主動積極研發「線上投訴」工具提供即時性、便利性增強互動,不僅使民眾投訴成為各媒體追逐仿效之另類新聞,該報亦成為民眾投訴之首選。

再者,《蘋果日報》為求公信力要求民眾提供照片或影帶作為證據,續因無償提供電視媒體不需求證立即可播出之便利,間接建立影響力。

本研究定義民眾投訴之傳播權為「個人透過科技工具,經由媒介投訴管道發表言論爭取傳播基本人權,續因媒介新聞報導而完成基本人權之維護與保障」,民眾藉投訴發揮全民監督及爭取本身基本人權與早期學者建議由政府立法規範從上而下推動傳播權,已不相同。

本研究亦發現全球各國因全球化帶入大量新住民基本人權問題,從下而上經由媒介投訴管道發表言論爭取人權,方能促使傳播權之落實具有廣義面向。

關鍵詞:民眾投訴、媒介近用、傳播權、新聞 並列摘要 〈TOP〉 AsaPRmanagerofacompany,Ioftenneedtorespondtoissuesconcerninghowthemediainvestigatecomplaintsmadetothembythepublic,thereforepromptingthisresearchonthereasonbehindthepublic’seagernesstoforwardtheircomplaintstothemedia,whythemediaissowillingtoacceptallthesecomplaints,andwhyisthenumberofcomplaintsmadebythepublicincreasing.Pastliteraturehavemainlyfocusedonexplainingmediastrategyandthegatekeepingtheory,yetrarelyexploredtheeffectthatthetheorieshaveontherightofcommunication.Thisstudywillexaminethefollowingissuesinamodernsocietywheremediahavebecomemoreaccessibleandtechnologymorepopular:1)theevolutionoftherightofcommunication:fromthetraditionalsocietytotheinformationsociety,2)thecommunicationmeaningoftherightofthepublic’scomplaints,and3)whatkindofactiveroledothepublic’scomplaintsplayintheinformationsociety. Accordingtointerviewsinthisstudy,theearlierapproachestakenbyLibertyTimes,UnitedDailyNewsandChinaTimestodealwithreaders’complaintsandcommentswereone-way,apatheticandpassive,providingtheopportunityforAppleDailytothrive.AppleDailyfollowstheconcept“readersarecustomers”,andactivelydevelopsandoffersimmediateandconvenientonlinecomplainthotlinestoencouragemoreinteractionbetweenthemediaandthepublic.Thismethodnotonlystartedthetrendofacquiring“news”frompubliccomplaints,AppleDailyalsobecamethefirstchoiceforthepublictovoicetheiropinionsto.Furthermore,althoughAppleDailyrequeststhepublictoprovidephotographorvideoevidenceforcredibility,itstillmanagestoindirectlyestablishmoreinfluencebyofferingtheconvenienceofbroadcastingthenewsforfree,sincematerialsontelevisioncanbebroadcastedimmediatelywithoutactualinvestigation. Inthisstudy,therightofcommunicationofthepublic’scomplaintsisdefinedas“thebasichumanrightofcommunicationforanindividualtouseinformationtechnologytoolstovoicetheiropinionsandcomplaintsthroughvariousmethodsofferedbythemedia.Thisbasichumanrightisthenfullymaintainedandprotectedthroughmedianewsbroadcasting”.Byvoicingtheircomplaints,peoplearecarryingoutpublicsupervisingduties,andfightingfortheirbasichumanright.Thisisagreatchangefromthepastinwhichscholarssuggestedgovernmentstoestablishlawsandimplementatop-bottomapproachtopromotetherightofcommunication.ThisstudyalsoobservedthatcountiesaroundtheworldfacemassamountsofnewchallengesconcerningthebasichumanrightsofNewResidentsduetoglobalization.Byvoicingtheiropinionsthoughmedia,peoplecanfightfortheirbasichumanrightsthroughabottom-upapproach,thusallowingamorecomprehensiverealizationoftherightofcommunication. keyword:thepublic’scomplaints、accesstomedia、therightofcommunication、news 參考文獻 ( 143 ) 〈TOP〉 王怡文(2007)。

〈《蘋果日報》爆料新聞之守門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結: 巴倫(2011)。

《今昔之筆:從鉛筆到像素》。

臺北:貓頭鷹。

(原書DennisBaron.﹝2009﹞ABetterPencil:Readers,Writers,andtheDigitalRevolution.OxfordUnivPr)連結: 何旭初(2007)。

〈市場導向新聞學之思維與運作:《蘋果日報》個案分析〉。

《中華傳播學刊》,第11期,頁243-273。

連結: 李韋廷(2007)。

〈審議式民主與大眾傳播媒體新角色初探〉,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結: 周原(2011)。

〈請別叫我「爪耙子」:臺灣吹哨者的故事〉,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學位論文。

連結: 文章國際計量 〈TOP〉 E-mail : 文章公開取用時,將寄通知信至您填寫的信箱地址 E-mail : 購物車中已有多篇文章,請問是否要先清除,或一併加入購物車中購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