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 维基词典,自由的多语言词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康熙字典. 《唐韻》《正韻》呼格切《集韻》《韻會》郝格切,𠀤音煂。

《說文》火赤貌。

《博雅》赤也。

《詩·邶風》赫如渥赭。

《傳》赫,赤貌。

又《詩·大雅》王赫斯怒。

赫 語言 監視 編輯 赫U+8D6B,赫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8D6B←赪[U+8D6A]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赬→[U+8D6C] 目次 1漢字 1.1字源 1.2參考 1.3編碼 2漢語 2.1讀音 2.2翻譯 2.3組詞 3日語 3.1讀音 4朝鮮語 4.1讀音 5越南語 5.1讀音 漢字 赫赤赤總筆畫:14畫 部首:赤+7畫 異體字(赫):𡎓|𠅯|𧹘|䓇|爀|焃字形拆解/相關派生漢字 系列#0223(赤): 赤|捇|哧|浾|硳|郝|赧|赦|赥|赩|赫|頳系列#0659(赫): 赫|嚇|懗 說文解字 火赤皃。

从二赤。

 ——《說文解字》 康熙字典 《唐韻》《正韻》呼格切《集韻》《韻會》郝格切,𠀤音煂。

《說文》火赤貌。

《博雅》赤也。

《詩·邶風》赫如渥赭。

《傳》赫,赤貌。

又《詩·大雅》王赫斯怒。

《箋》赫,怒意。

又《詩·大雅》赫赫炎炎。

《傳》赫赫,旱氣也。

又《詩·大雅》赫赫明明。

《傳》赫赫然盛也。

又《屈原·離騷》陟陞皇之赫戲兮。

《註》赫戲,光明貌。

又《小爾雅》赫,顯也。

《前漢·𨻰忠傳》使者所過,威權翕赫。

《張九齡詩》兹邦稱貴近,與世常重赫。

又《李白詩》烜赫耀旌旗。

又《廣韻》赫,發也。

又姓。

又赫連氏,複姓。

又《集韻》虛訝切,音罅。

與嚇同。

《詩·大雅》反予來赫。

《傳》赫,炙也。

《箋》口距人謂之赫。

《釋文》毛許白反,鄭許嫁反。

莊子所云以梁國嚇我是也。

又《韻會》施隻切,音釋。

《爾雅·釋訓》赫赫,迅也。

《釋文》赫音釋。

又《前漢·孝成趙皇后傳》赫嗁書。

《註》鄧展曰:赫音兄弟鬩牆之鬩。

應劭曰。

赫蹏,薄小紙。

晉灼曰:今謂薄小物曰鬩蹏。

《類篇》或作爀。

亦作䓇、焃。

又《韻補》叶鬩各切。

《荀勗大會行禮歌》明明天子,臨下有赫。

來格祈祈,邦家是若。

《正字通》火炙、日暴皆曰赫。

《說文》專訓火赤泥。

——《康熙字典》 字源編輯 會意,從二「赤」,會赤色熾盛之意。

本義是火紅色。

古代字體(赫) 《說文解字》(於漢朝編纂) 小篆   同聲符字(赤)(鄭張尚芳(2003))  上古 浾 *sqraː 嚇 *qʰraːɡs,*qʰraːɡ 赦 *hljaɡs 郝 *qʰljaɡ,*kʰljaɡ,*hljaɡ 赫 *qʰraːɡ 爀 *qʰraːɡ 赤 *kʰljaɡ 烾 *kʰljaɡ 螫 *qʰjaːɡ 赥 *qʰleːɡ 捇 *qʰʷreːɡ 焃 *qʰʷreːɡ 參考編輯 大字源:1682頁,第11字 漢語大字典:第5卷,3508頁,第4字 康熙字典:1214頁,第12字 宋本廣韻:511頁,第60字 辭海:1282頁,第4行,第9字 Unihan數據:U+8D6B編碼編輯 「赫」的Unihan資料 倉頡輸入法:GCGLC 四角號碼:44231 Unicode編碼: 十進制:36203 UTF-8:E8B5AB  UTF-16:8D6B UTF-32:00008D6B Big5:BBAE CCCII:215A46 CNS11643-1986:1-6B36 CNS11643-1992:1-6B36 EACC:215A46 GB2312-80:2653 GB12345-90:2653 JISX0208-1990:1950 KPS9566-97:F3B8 KSX1001:1992:9051 中文電碼: 中國大陸:6378 台灣:6378 漢語 赫 維基百科有一篇文章關於:赫 讀音編輯 上古音(白一平-沙加爾系統,2011年)  查閱自網址:Baxter-SagartOldChinesereconstruction(Version1.00,20Feb.2011),查閱日期2012-12-04。

字現代北京音(漢語拼音)中古音構擬上古音英義赫hèxæk/*qʰˁrak/red,fiery漢語拼音:hè,shì 粵拼:haak1,hak1翻譯編輯 翻譯 英語:bright,radiant,glowing組詞編輯 見:附錄:漢語詞彙索引/赫 日語赫 讀音編輯 訓讀:あかい(akai),かがやく(kagayaku) 音讀:かく(kaku) 朝鮮語 赫讀音編輯 音讀 혁(hyek) 越南語 赫讀音編輯 hách 取自「https://zh.wiktionary.org/w/index.php?title=赫&oldid=5743622」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