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視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目次 · 1 計算方法. 1.1 中國大陸地區收視率計算方法. 1.1.1 基礎研究; 1.1.2 抽樣和建立固定樣組; 1.1.3 測量(數據採集). 1.2 香港收視率計算方法; 1.3 台灣收視率計算 ... 收視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5月2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收視率"—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此條目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未必具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請協助補充內容以避免偏頗,或討論本文的問題。

此條目的內容疑似複製貼上自某處,可能已違反維基百科的著作權方針。

(2016年9月29日)請協助移除任何非自由著作權的內容,可使用工具檢查是否侵權。

請確定本處所指的來源並非屬於任何維基百科鏡像網站。

收視率是市場研究和社會調查的一種,用以量度有多少人收看一個電視節目。

目次 1計算方法 1.1中國大陸地區收視率計算方法 1.1.1基礎研究 1.1.2抽樣和建立固定樣組 1.1.3測量(數據採集) 1.2香港收視率計算方法 1.3台灣收視率計算方法 2優點 3缺點 4參看 5參考資料 6外部連結 計算方法[編輯] 此條目論述以華文區為主,未必具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請協助補充內容以避免偏頗,或討論本文的問題。

中國大陸地區收視率計算方法[編輯] 基礎研究[編輯] 基礎研究是為了得到被調查地區的詳細資料而進行的抽樣調查,是保證收視率數據質量的重要環節。

通常,中國大陸地區專業收視率統計機構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CSM)會在建立一個新的收視率調查固定樣本組之前及建立之後每年(個別小型日記卡城市隔年)對該地區進行基礎研究調查。

使用較大的樣本量對被調查區域內的各項人口統計學特徵(如:當地居民的性別比例、年齡分布、職業和收入情況等)及可能對收視行為產生影響的因素(如:收視設備的擁有情況、是否為有線用戶、電視頻道覆蓋率情況及被調查者的常用語言及生活習慣等)進行抽樣調查。

基礎研究的樣本是固定樣組的抽樣框,基礎研究的結果——基礎研究報告是對固定樣組進行輪換和控制的依據。

抽樣和建立固定樣組[編輯] 抽樣是收視率調查的基礎環節,對樣本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否保證收視率數據的準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收視率調查一般採用多階段、PPS、整群抽樣等抽樣方法,來抽取樣本、建立固定樣組。

所謂固定樣組連續數據是指對同一樣組的人群在不同的時間而獲得的數據,固定樣組可以更好地避免抽樣誤差對數據的影響,而獲知人們行為、態度等的實際變化。

電視收視率調查一般採用固定樣組的方式進行,除進行一定比例的樣本輪換外,樣本相對比較固定。

對電視收視率調查的合作樣本1年365天,每天24小時的收視行為進行不間斷檢測,獲得電視收視率數據。

測量(數據採集)[編輯] 日記卡法 所謂日記卡法是指由樣本戶中所有4歲及以上的家庭成員,將每天收看電視的頻道、時間段隨時記錄在日記卡上,以獲取電視觀眾收視資訊的方法。

以CSM使用的日記卡為例,日記卡中最重要的兩個部分是收視率調查日記卡和日記卡專用夾。

在收視率調查日記卡上有記錄樣本人員所收看電視頻道的代碼和收視時段的地方,一張日記卡可以記錄一名樣本人員一周七天的收視情況。

日記卡法的記錄時段設定為15分鐘,即以15分鐘為一個記錄單位,當樣本人員在15分鐘內收看某一頻道的累計時間超過8分鐘時才可記錄。

訪問員每周一次上門收取已填好的日記卡,並給樣本戶留下下一周的空白日記卡,以記錄下一周的收視情況。

測量儀法 測量儀法是指用測量儀來詳細記錄樣本戶中所有4歲及以上家庭成員收看電視的情況,從而獲取電視觀眾收視資訊的方法。

電視頻道變化直接通過測量儀採集,沒有任何影響。

數據可以精確到秒,可以準確反映收視變化。

前一天數據在凌晨通過電話線或GPRS傳輸回CSM伺服器進行數據處理,第二天客戶即可以看到數據。

CSM目前主要採用三種測量技術:DFM;Si-code;聲音匹配(AudioMatching)。

DFM(DirectFrequencyMeasurement):是用於類比電視訊號進行測量的技術。

收看不同頻道時,電視機高頻頭的本振頻率不同,測量儀通過測量電視機高頻頭輸入的本振頻率結合頻道對應關係掌握收看的頻道。

Si-code:是用於數位電視訊號的一種操作性較強的方法,同時,準確度也是最高的。

測量儀通過監測機上盒輸出的頻道系統資訊代碼(Si-code)結合頻道對應關係掌握收看的頻道。

由於是機上盒直接給出的工作狀態資訊,不需要其它任何的轉換或識別,因此這種方式是最準確的。

聲音匹配(AudioMatching):是同時可以用於類比電視和數位電視的測量技術。

通過記錄樣本戶家庭電視機播放的聲音訊號特徵,與伺服器記錄的播出聲音訊號特徵庫進行比對,掌握樣本戶正在收看的頻道。

另外,圖像匹配技術也可用於收視率調查,由於相比聲音匹配效果更差,CSM沒有採用此技術進行收視率調查。

數據處理 收視數據處理流程包括以下三個環節: 收視調查原始數據輸入計算機(僅限日記卡法,測量儀法不需要數據錄入)後,要進行數據的淨化,以確保原始數據的完整及合理; 淨化後的收視數據與樣本背景資料庫及節目資料庫合併形成一個更全面的「收視率資料庫」; 在「收視率資料庫」的基礎上,以性別、年齡等為加權變量,對原始數據進行各種加權計算,產生各種收視率數據。

香港收視率計算方法[編輯] 1978年起,無綫電視、麗的電視(及其後身亞洲電視)與香港市場研究公司(SRG)合作,以香港市場研究公司提供的「電視觀眾研究報告」作為收視數據的參考資料。

香港市場研究公司以「電視日記簿」形式收集資料:先挑選一班自願參加計劃的固定住戶,要求他們每15分鐘便紀錄一次數據,如收看的電視台、觀看人數等,然後定期派人上門收回日記簿進行統計及分析,以比率推算全港收視結果。

然而,此計算方法依賴調查對象自行填寫資料,誤差較大,所以1983年引入「電視收視記錄儀」收集收視數據。

住戶同樣要填寫日記,而電視收視記錄儀則自動記錄電視機的開關、收看頻道及轉台情況,並綜合兩種數據,而最終1991年,香港放棄電視日記簿,而以個人收視記錄儀記錄住戶每秒收視資料,以電話線將數據每日轉送到電腦系統分析,得出收視報告給予電視台及廣告公司。

[1] 2006年起負責香港收視調查的是市場機構「CSM媒介研究」-由無綫、亞視及廣告商會資助,研究根據全港收看電視人口的特徵按比例抽樣,在住戶的電視中安裝儀器統計,共有650住戶參加[2]。

香港大部份廣告商都會採用由市場調查公司尼爾森(nielsen)提供的電視收視調查,亦即是收視點數據。

收視點越高,代表該節目有越多人收看及越受歡迎。

不過,亦有批評指尼爾森的調查方式不全面。

尼爾森調查本港電視觀眾收視率,以隨機方法選取約2,300名來自800個家庭的人士作為樣本,再分析他們收看電視的行為及習慣。

而據TVB資料,2015年的總電視人口為646.6萬人,每一個收視點代表總電視人口的百分之一,即6.5萬人。

以TVB上半年最受歡迎的劇集《武則天》平均有27.2點計,換言之,有176萬人收看該節目。

廣告商會參考收視點,再綜合節目與廣告產品的關聯性、廣告價格等因素,競投電視廣告位置。

[3] 2018年,無綫電視、ViuTV、奇妙電視聯同香港11間廣告商會成員公司成立「香港電視觀眾收視調查創辦委員會」(FSC),並委任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CSM)為2018年至2023年的香港電視觀眾收視調查機構。

新監測方式則會分成「家中電視觀看」(In-homeTVViewing)及「網上觀看」(OnlineViewing)兩種。

前者將目標抽樣家庭由800個增加至1,000個(收視樣本人數約2,700[4]),即是在該1,000個樣本家庭中安裝「個人收視記錄儀」,並監測每個家庭的樣本成員所觀看的內容,包括免費電視或收視電視節目,以至各種外接至電視的訊源如衛星電視、串流影視內容、影碟、遊戲機等,而收集的數據將會包括直播、時間平移(TimeShift)以及7天內的點播重溫內容。

另外,加入「網上觀看」(OnlineViewing)數據。

「網上觀看」收視數據將會分為3部分,包括由comScore提供的「串流標籤」(StreamingTag)統計數據、「家庭網際網路測量儀」(FocalMeter)及「虛擬測量儀」(VirtualMeter),去監測所有在線裝置觀看電視節目的情況。

所謂「串流標籤」,就是用作監測指定裝置觀看相關網站及Apps的內容種類、觀看時間等使用情況;而「家庭網際網路測量儀」則是監測家中所有在線裝置,去確定裝置是否在家中觀看節目;至於「虛擬測量儀」則是用作記錄那一位家庭成員正在使用某一裝置。

[5]研究更會每年另做兩次基礎研究,隨機抽樣地址訪問,每次面對面訪問約2000至3000樣本戶,並會將結果和現有接受收視調查的樣本戶作對照。

最終反映出來的其中之一項變化,便是每年的每點收視點包含的觀眾數目均有不同,例如在2020年每收視點便包括6.359萬名觀眾,到2021年推及計算的每點收視點會代表6.554萬名觀眾。

[6] 台灣收視率計算方法[編輯] 收視率=開機率×收視占有率 開機率=(開機總家計單位÷裝機總家計單位)×100% 收視占有率=(收視總家計單位÷開機總家計單位)×100% 收視率=[(開機總家計單位÷裝機總家計單位)×(收視總家計單位÷開機總家計單位)]×100% 經過約分,所以一頻道的收視率=(收視總家計單位÷裝機總家計單位)×100% 舉例:收視率1%計算能讓5萬戶看到(根據NCC統計,總家戶數為820萬戶,2013年收視戶為500萬戶,普及率約6成),每戶約1.5人收看,所以收視人口約7.5萬人(不是2300萬人的1%=23萬人);而根據尼爾森統計台灣觀眾節目看到廣告時就轉台的比例也很高,達八成,僅次於斯洛伐克(84%)與烏克蘭(81%)。

優點[編輯] 可以調查收視戶的收視情形,由機上盒在每天深夜把收視戶的收視情形回傳給收視率調查公司,所以節省人力。

抽樣調查,可以節省成本。

可對收視戶之家庭結構作交叉分析。

缺點[編輯] 無法反映節目品質,因為低俗節目也有可能得到高收視率。

一個節目開播之後,只要爭取不到觀眾,達不到可營利的收視率,再好的節目也會被停播。

且首播時因收視率低而下檔之節目,亦有可能有不少觀眾要求重播,之後每次重播皆有高收視率。

(但後續之情節因首播時收視率低而下檔故觀眾無從得知) 機上盒把收視戶的收視情形回傳給收視率調查公司,這侵犯了收視戶的隱私。

抽樣調查所使用的樣本數是否具有代表性,有待商榷。

業者若是接受特定媒體的委託來作收視率調查,則不容易維持收視率調查過程的公正性。

在中國大陸市場,由於缺乏監管,形成了「廣告主投放廣告時要求電視台保障收視率--電視台採購電視劇時則要求製作方購買收視率--製作方因增加收視率購買成本反過來向電視台要高價--電視台則抬高廣告價格。

」的怪圈。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多次表態嚴懲收視率亂象,其在2009年發起嚴查收視率買賣兩端人群,又在2013年發布22條新規重整收視率,國內首個電視收視率調查國家標準也於2014年出台。

不過,重壓之下,收視率作假市場依然存在。

[7] 參看[編輯] AC尼爾森、尼爾森NV 索福瑞媒介研究 BARB VideoResearch 千次印象費用 參考資料[編輯] ^荃話題-電視發展史-電視收視率.[2018-08-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知識點﹕慣性收視.[2019-06-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2).  ^每1收視點代表6.5萬人(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蘋果日報.2015-10-26 ^無綫公開三台收視證拋離ViuTV明報.2021-06-02 ^計TVB收視黑盒過時?2018香港收視調查法.[2018-08-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30).  ^CSM:收視調查涉港1000家庭(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明報.2021-02-16 ^揭秘操控收視率的黑勢力:房間除床外堆滿成捆現金(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17年01月09日 外部連結[編輯] 電視觀眾意見調查方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陳炳宏,〈誰讓收視率成為亂源〉,《蘋果日報》2006年7月11日〈論壇〉。

AGB尼爾森收視率調查結果(2007/07/30至今)(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翠谷風情BBS》電視板。

收視率造假的三途徑(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電視收視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閱論編社會調查方法資料蒐集(英語:Datacollection) 蒐集方法(英語:Surveydatacollection) 人口普查 調查抽樣(英語:Surveysampling) 隨機抽樣 問卷調查 訪談(英語:Interview(research)) 結構式 半結構式(英語:Semi-structuredinterview) 無結構式(英語:Unstructuredinterview) 伴侶(英語:Coupleinterview) 非介入性研究 比較研究法(英語:Comparativeresearch) 內容分析法 調查方法 人口普查 Samplingframe 樣本 Samplingforsurveys 隨機抽樣 簡單隨機抽樣 Quotasampling 分層抽樣 Nonprobabilitysampling 樣本量確定 Researchdesign 縱向研究 隊列研究 橫切面研究(英語:Cross-sectionalstudy) Cross-sequentialstudy 資料分析 類別資料(英語:Categoricalvariable) 類別資料(英語:Contingencytable) 測量尺度 描述統計學 探索式資料分析(英語:Exploratorydataanalysis) 多變量分析 心理統計學 推論統計學 機率模型 圖模式 泊松迴歸 結構(英語: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 應用應用領域 收視率調查 人口學 市場調查 輿論調查 社會統計學 研究計畫 非洲晴雨表(英語:Afrobarometer) 美國選舉研究(英語:AmericanNationalElectionStudies) 亞洲晴雨表(英語:AsianBarometerSurvey) 歐洲晴雨表 歐洲社會調查(英語:EuropeanSocialSurvey) 普通社會調查(英語:GeneralSocialSurvey) 國際社會調查計畫 拉丁美洲晴雨表(英語:Latinobarómetro) 美國家戶調查列表(英語:ListofhouseholdsurveysintheUnitedStates) 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英語:NationalHealthandNutritionExaminationSurvey) 紐西蘭社會態度與價值觀研究(英語:NewZealandAttitudesandValuesStudy) 世界價值觀調查(英語:WorldValuesSurvey) 學會 美國公共輿論研究學會 歐洲輿論與市場研究學會(英語:EuropeanSocietyforOpinionandMarketingResearch) 蓋洛普 國際統計學會 皮尤研究中心 世界民意研究學會 分類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收视率&oldid=69169230」 分類:​電視術語電視統計學隱藏分類:​自2019年5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部分地區的觀點自2016年9月內容疑似拷貝後貼上的頁面內容疑似拷貝後貼上的頁面含有多個問題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CatalàDanskDeutschEnglishEsperantoEspañolFrançaisFrysk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Magyar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NederlandsPolskiRomânăРусскийSlovenčinaSvenska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吴语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