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琵琶行〉是中唐 ; 元和十一年,白居易被貶江州 ; 全詩共754字(加序言),若不計則有616字。

其中「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被奉為最有名之句。

詩中關於聲音的描寫 ... 琵琶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琵琶行 琵琶行圖,明郭詡作九江潯陽江畔琵琶亭的白居易石像潯陽江畔琵琶亭的潯陽宴別圖九江潯陽江畔琵琶亭毛澤東手書白居易琵琶行碑 〈琵琶行〉是中唐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樂府之一。

作於唐憲宗元和十一年,即公元816年。

目次 1簡介 2描寫聲音四大名篇之一 3影響 4名句 5參考文獻 6外部連結 簡介[編輯] 元和十一年,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已兩年,在潯陽江頭送別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藝技紅極一時,年老色衰嫁作商人妻,而今在江口獨守空船的歌女。

因兩人生命歷程相似,「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而有感而發。

全詩共754字(加序言),若不計則有616字。

其中「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被奉為最有名之句。

詩中關於聲音的描寫也有很高藝術水準。

明代書法家陳洪綬評價〈琵琶行〉:「十分情十分說出,能令有情者皆為之死。

」 描寫聲音四大名篇之一[編輯] 胡適認為描寫聲音的四大名篇為中唐白居易〈琵琶行〉、北宋歐陽脩〈秋聲賦〉、北宋蘇軾〈赤壁賦〉、晚清劉鶚《老殘遊記》中的〈明湖居聽書〉(或作〈王小玉說書〉)。

其中,胡適所指的〈琵琶行〉段落為琵琶女於〈琵琶行〉中兩次演奏的第一次,原文如下: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

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

」 描寫的是白居易和客人聽聞水上傳來的琵琶聲後,邀請琵琶女演奏一曲的精湛琴聲,運用大量譬喻手法,將抽象的聲音以具體的事物呈現,堪為狀聲中之經典。

各句分析如下: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前句狀琵琶厚重低沉聲;後句寫琵琶輕細幽微聲。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大弦小弦交錯輪流彈奏(前句),清脆悅耳,錯落有致(後句)。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

」:前句以黃鶯於花間間關鳴叫,描琵琶婉轉流暢;後句以泉水流向淺灘,摹琵琶低沉微弱。

「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以泉水因為寒冷而凍滯不通,比喻琵琶聲的凝滯暫止。

「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曲目進入休止段落。

雖然休止,但心中的憂愁闇恨逐漸浮現,顯而餘韻無窮,以此時之無聲,烘托前文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繼上句休止,琵琶聲突然高亢,宛如銀瓶乍破,水漿四濺(前句),帶出高急雄壯的弦音(後句)。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

」:演奏進入尾聲,琵琶女用撥子畫過琵琶中央(前句),發出撕裂絲帛尖銳高昂的聲音,而後戛然而止(後句)。

影響[編輯] 中國九江市潯陽江有琵琶亭。

中國上海市的東方明珠塔的建築結構就取自詩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意境[1]。

香港歌手蔣志光於1990年所創作的歌曲〈相逢何必曾相識〉當中的一句就是來自這首詩「「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 名句[編輯] 詩中名句頗多,如: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大珠小珠落玉盤 此時無聲勝有聲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春江花朝秋月夜 參考文獻[編輯]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廣播電視志專記節三.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0). 請檢查|access-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外部連結[編輯] 《琵琶行》鑑賞(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琵琶行&oldid=69168502」 分類:​白居易作品唐朝詩歌作品樂府詩敘事詩隱藏分類:​引文格式1錯誤:日期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文庫 其他語言 EnglishFrançaisNederlandsTiếngViệt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