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日本的明朝体(日语:明朝体/みんちょうたい Minchōtai),是由於美國人姜別利(William Gamble)於1859年將上海美華書館所製的六種字體傳入日本,並指導日人本木昌造電鍍 ... 明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介紹的是一種廣義的漢字字體風格。

關於簡體中文版Windows附帶電腦字型「宋體」,請見「中易宋體」。

關於正體中文版Windows附帶電腦字型「細明體」,請見「新細明體」。

「明體」的各地常用別名中國大陸宋體港臺明體、宋體[1] 《齊書》一頁,明朝南京國子監版本。

漢字字體風格 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蝌蚪文) ‧ 石鼓文籀文 ‧ 鳥蟲書 ‧ 篆書(大篆 ‧ 小篆)隸書 ‧ 楷書 ‧ 行書 ‧ 草書漆書 ‧ 書法 ‧ 飛白書 印刷字體風格(雕版 ‧ 活字) 仿宋體 ‧ 明體 ‧ 黑體 字形 筆畫 ‧ 筆順 ‧ 偏旁 ‧ 六書 ‧ 部首漢字結構(合體 ‧ 獨體) ‧ 部件俗字 ‧ 異體字 ‧ 多音字 ‧ 通假字 ‧ 假借字隸變 ‧ 隸定 ‧ 古今字 ‧ 生僻字 同源字 右文說 ‧ 同形異義詞 漢字標準 本字 ‧ 石經 ‧ 舊字形新字形 ‧ 通用規範漢字表國字標準字體 ‧ 常用字字形表 漢字文化圈 陸 ‧ 港 ‧ 澳 ‧ 臺 ‧ 新 ‧ 日 ‧ 韓 ‧ 越 方言字 吳語字 ‧ 粵語字 ‧ 四川方言字 ‧ 南京官話字客家話正音正字 ‧ 台灣客家語書寫推薦用字 台閩漢字(字 ‧ 詞) 中文漢字簡化(爭論 ‧ 正簡轉換) 正體字 ‧ 簡化字漢字簡化方案 ‧ 二簡字 ‧ 簡筆字 國語國字問題 舊字體 ‧ 新字體 ‧ 擴張新字體 當用漢字 ‧ 常用漢字 ‧ 同音漢字書寫規則 日本漢字 韓國國語國字問題 韓國國字 ‧ 朝鮮漢字 ‧ 漢文教育用基礎漢字 吏讀 ‧ 鄉札 ‧ 口訣 衍生文字 合文 ‧ 女書 ‧ 則天文字 ‧ 閩南借音字 ‧ 注音符號 喃字 ‧ 岱喃字 ‧ 假名(萬葉 ‧ 平 ‧ 片) 口訣 ‧ 吏讀 ‧ 鄉札 ‧ 韓國國字 方塊侗字 ‧ 古壯字 ‧ 方塊布依字 ‧ 僰文 ‧ 傈僳竹書 ‧ 仡佬字 契丹文(大字 ‧ 小字) ‧ 女真文(大字 ‧ 小字) ‧ 西夏文 字音 音讀 ‧ 朝鮮漢字音 漢越詞 古漢越語 ‧ 喃音 ‧ 漢越音 日本漢字音 古音 ‧ 吳音 ‧ 漢音 ‧ 新漢音 ‧ 宋音 ‧ 唐音 ‧ 慣用音 ‧ 聲調 ‧ 音讀 ‧ 訓讀 ‧ 重箱讀法 ‧ 湯桶讀法 資訊科技 統一碼 ‧ 中文輸入技術 ‧ 中文輸入法 漢字詞 ‧ 錯別字 ‧ 提筆忘字 ‧ 廢除漢字論 ‧ 漢字復活 ‧ 字謎 注意:本條目可能有部分字元無法顯示,若遇此情況請參閱Wikipedia:Unicode擴展漢字。

閱論編 明體(中國大陸一般稱宋體;港澳通常稱為明體;臺灣有宋體和明體兩種說法[1],),是漢字印刷字體的風格類別。

最初是在復刻臨安書棚本時將筆劃加以直線化,呈現出硬朗表情的一種字體。

筆畫有粗細變化,而且一般是橫細豎粗,末端有裝飾部分(即「字腳」或「襯線」),點、撇、捺、鉤等筆畫有尖端,屬於白體,常用於書籍、雜誌、報紙印刷的正文排版。

目次 1名稱 2起源 3發展 4電腦字體 4.1常見的電腦字體 5參見 6參考文獻 名稱[編輯] 本文所描述的字體,是中國明代木版印刷中出現的字體[2]。

原形為宋代模仿楷書基本筆劃(如點、撇、捺),但因應當時以木板作活版印刷,為了順應木的天然紋理,而從楷體左低右高的斜橫,演變成直橫;同時也因為減低損耗,而將豎筆加粗[3]。

至明代,這種字體逐漸脫離楷書的模樣,成為一種成熟的印刷字體。

中國大陸多稱此字體為「宋體」,但由於此字體盛行於明朝,日本於19世紀製造鉛字字模時,稱此字體為「明朝體」,及至20世紀中葉,從鉛字凸字排版過渡到照相排版時,臺灣從日本引進照相排版及相關字模,連帶引進「明體」一詞,臺灣華康科技於1980年代製作電腦字型時,也以「明體」作稱呼,但在中華民國教育部官方則稱為「宋體」,因此中華民國教育部所編定的字體稱為「教育部標準宋體」[4][5]。

故雖然香港和臺灣稱之為「明體」,在中國大陸稱為「宋體」,但兩者只是名稱上的不同。

可是,Windows系統正體中文的「細明體」(到3.21版為止採用接近傳統明體的字形,新版本採用國字標準字體)和簡體中文的「中易宋體」(採用「新字形」)的風格差異則是兩套電腦字型產品的區別。

起源[編輯] 在中國宋代出現了活字印刷術,而當時的活字字體都是楷書[6]。

宋的印刷事業有三大產地,即浙江、四川、福建[6],而三地的楷書字體有各自的特點。

浙江所出版的字體大多仿製歐陽詢的楷書,四川的大多仿製顏真卿的楷書,福建的大多仿製柳公權的楷書[6]。

宋敗於金朝後,為翻印留在北宋的書籍,南宋首都臨安的棚北大街上又建立了許多出版商(時稱「書坊」),其中有陳起的陳宅書籍鋪。

陳宅書籍鋪出版的書籍有一種甚有特色的楷書字體。

這個字體,被後人仿製,就是現代所謂「仿宋體」,也是明體的基礎[6]。

有的在臨安印刷的書籍在明代翻印,而字體有所改變[6]:橫畫被直線化,有比較固定的粗細變化。

後來這種字形特徵被歸納爲「橫細豎粗撇如刀,點如瓜子捺如掃」,橫末帶有「小三角」[7]。

在公元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刊刻的《墨子》中,明體的基礎已經成型[2]。

萬曆年間,這種字體因刊本數量急速增加而普及化,成爲現在所認識的明體[6]。

雖然明體逐漸流行,但由於這種字體缺少書法上的藝術變化,被明代文人詬為「匠體字」。

明體字東傳至日本,被日本稱作明朝體。

清朝時的印刷亦以明體爲主,《康熙字典》也採用明體,不過同時康熙亦規定改稱此刻版字體作「宋體」[8][7],導致後來在中文裏,這種字體的名字有「明體」與「宋體」之爭。

有一種流傳的說法認為明體字是秦檜發明的,原名秦體字。

這種說法在1988年出版的小說《第二幅人體畫》、1991年出版的少兒百科書《萬事由來集成》和一系列自媒體都有提到,但是與事實不符。

[9] 宋陳起編、髙九萬著的《菊澗小集》終頁書影,是宋朝臨安府陳解元宅書籍鋪遞刊本。

這種字體現在稱作「仿宋體」。

明朝南京國子監版《齊書》書影。

此時已有「橫細豎粗撇如刀,點如瓜子捺如掃」,橫末帶有「小三角」[7]的明體。

清朝出版《南宋群賢小集》的一頁,翻刻南宋(寶佑四年)的榜單。

翻刻時彫刻工匠用的是明體字。

發展[編輯] 日本的明朝體(日語:明朝体/みんちょうたい Minchōtai),是由於美國人姜別利(WilliamGamble)於1859年將上海美華書館所製的六種字體傳入日本,並指導日人本木昌造電鍍字模製造法所成的字體,因為仿自明朝萬曆年間之字體,故稱為「明朝體」,日本今沿用此稱呼。

現代鉛字採用了明體印刷。

後來依據西方文字的黑體和義大利體的方式,在漢字印刷體中也創造了黑體的鉛字。

目前明體、黑體、仿宋體和楷體成為漢字印刷的主要四種字體。

「明體」是一類字體的總稱,有很多字體都屬於這個範疇。

電腦字型[編輯] Windows系統的中易宋體(宋体、新宋体,非簡體環境下顯示為SimSun、NSimSun)是由北京中易中標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製作的簡體字字型;繁體的細明體(細明體、新細明體則是華康科技製作的明體字型,非繁體環境下顯示為MingLiU、PMingLiU)。

Mac中的襯線字體有儷宋Pro(LiSongPro)及蘋果儷細宋(LiSungLight)。

Linux發行版中使用較多的有ARPL上海宋(ARPLUming)和完全民間開發的文泉驛點陣明體。

此外網絡上還有民間開發的「華秀月明」字型[10]、保存傳承字形的一點明體(I.明體)[11]、透過Glyphwiki產生的花園明朝體[12]等。

常見的電腦字型[編輯] Windows中的各種明體字型,從上之下分別為簡體中文的新宋體、正體中文的新細明體、日文的明朝體。

Windows系統附帶的: 中易宋體(SimSun,TrueType),簡體中文 細明體('MingLight'MingLiU),正體中文 新細明體(PMingLiU),正體中文 MS明朝(MSMincho),日文 MSP明朝(MSPMincho,TrueType),日文 游明朝(YuMincho,TrueType),日文 바탕(Batang),韓文 香港政府提供的標準漢字字型: 明體(Ming_ISO10646) 一般在Linux作業系統中預裝的: ARPL上海宋(ARPLUMing)(自由字型,多個Linux發行版默認附帶) 文泉驛點陣明體 Takao明朝(TakaoMincho,TrueType),日文 TakaoP明朝(TakaoPMincho,TrueType),日文 TakaoEx明朝(TakaoExMincho,TrueType),日文 作為MicrosoftOffice一部分的: 華文中宋(STZHONGS,TrueType)[13] 華文仿宋(STFANGSO,TrueType),仿宋體[14] HG明朝B(HGMinchoB,TrueType),日文 HG明朝E(HGMinchoE,TrueType),日文 作為AdobeReader和AdobeAcrobat一部分的: Adobe宋體Std(AdobeSongStd-Light,OpenType) Adobe明體Std(AdobeMingStd-Light,OpenType) 小塚明朝Std(KozukaMinchoStd,OpenType),日文 小塚明朝Pro(KozukaMinchoPro,OpenType),日文 作為MacOS作業系統一部分的: 儷宋Pro(LiSongPro,TrueType) 蘋果儷細宋(LiSungLight,TrueType) ヒラギノ明朝ProNW3(HiraMinProN-W3,OpenType),日文 ヒラギノ明朝ProNW6(HiraMinProN-W6,OpenType),日文 游明朝體(YuMincho,OpenType),日文 常見的開源字體: 思源宋體(SourceHanSerif),是Adobe與Google所領導開發的開放原始碼字體家族,支持四種不同的東亞語言(簡體中文、正體中文、日語和韓語) 一點明體(I.明體),由一點字坊製作,透過修改IPA明體而成,以保存傳承印刷明體字形爲宗旨。

IPA明體,衍生自林隆男(TakaoHayashi)所設計的「TB明體」,由日本IPA以符合開放原始碼促進會開源定義的「IPA開放字型授權條款」發佈。

花園明朝體,透過Glyphwiki產生而成,目標是把Unicode的所有字符收錄,尤其是漢字部份。

全字庫正宋體為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所製作,若發現BUG也在一段時間後修正。

參見[編輯] 報宋 參考文獻[編輯] ^1.01.1中華民國教育部設計之字體名稱為「教育部標準宋體」,而MicrosoftWindows作業系統內建字體名稱則為新細明體及細明體,故在臺灣有宋體和明體兩種說法 ^2.02.1金田欣一:〈宋朝體與明朝體的流變——漢字字體歷史〉.[2019-11-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6).  ^([//web.archive.org/web/20191106035411/https://blog.justfont.com/2014/03/jf-dict-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Justfont:[jf小詞典]明體] ^中華民國教育部-教育部標準宋體Big-5版本檔案.[2014-06-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1).  ^中華民國教育部-教育部標準宋體Unicode版本檔案.[2014-06-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1).  ^6.06.16.26.36.46.5金欣堂字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知る,漢字書體(日語) ^7.07.17.2內木一郎:《宋體非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刊於《JustfontBlog》,2013年9月17日。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敕廷臣補刊經庵《文獻通考》的序文中,規定:「此後刻書,凡方體稱宋體字,楷書均稱軟字」。

^宋体字是秦桧所创吗?.搜狐.[2020-07-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1).  ^愛漢字字型檔與資料下載.[2012-06-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4).  ^一點字坊:一點明體(I.明體).[2019-01-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1).  ^花園明朝体:全字符收录的开源日文字体.[2019-01-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9).  ^STZhongsongfontfamily.MicrosoftTypography.[2020-05-25].  ^STFangsongfontfamily.MicrosoftTypography.[2020-05-25].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宋体&oldid=68655490」 分類:宋體漢字印刷字體隱藏分類:含有日語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DeutschEnglish日本語한국어Polski吴语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