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內容 - 臺北市法規查詢系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四、交通寧靜區:指劃定某線道路或部分路段禁止按鳴喇叭或限制車行速率,並設置 ... 四、車道橫向坡度於直線段時不得大於百分之四;最大超高於曲線段時,不得大於百分 ... 民國110年11月11日星期四13時43分 ::: 設為首頁 網站導覽 ENGLISH 都市計畫書法規命令專區 SOP專區 LOGO下載 iOS&AndroidAPP 線上教學 回首頁 回法務局首頁 . 全站查詢: . . . . . . . . :::現在位置:首頁>法規資訊 字級: 小 中 大 中央歷史法規 法規類別: 行政/內政/營建 名  稱: 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標準 制(訂)定時間: 中華民國94年12月8日 沿革: 中華民國98年4月15日內政部臺內營字第0980802542號令修正發布第二條、第五條、第六條、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十四條、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八條條文 修正內容 [修正]第二條本標準之用詞定義如下: 一、車道:指以標線或實體劃定道路之部分,及其他供車輛行駛之道路空間。

二、人行道:指專供行人通行之道路空間、人行天橋及人行地下道。

三、公共設施帶:指在人行道或分隔島範圍內設置公共設施及植栽之空間。

四、交通寧靜區:指劃定某線道路或部分路段禁止按鳴喇叭或限制車行速率,並設置車輛 減速設施之地區。

五、快速道路:指出入口施以完全或部分管制,供穿越都市之通過性交通及都市內通過性 交通之主要幹線道路。

六、主要道路:指都市內各區域間或連接鄰近市(鄉、鎮)間之主要幹線道路。

七、次要道路:指都市內各區域間或連接鄰近市(鄉、鎮)間得聯絡主要道路與服務道路 之次要幹線道路。

八、服務道路:指提供都市內社區人車出入或至次要道路之聯絡道路。

 [修正]第五條主要道路之規劃設計規定如下: 一、同一主要道路之路型配置應一致。

但通過特殊路段區間時,得視情況為必要之調整。

二、採中央分隔或快慢分隔,各方向應為二車道以上。

三、依實際需求留設人行道及公共設施帶空間。

四、依運輸特性、道路實質條件等需要,設置公車專用道、機車道、人行道或腳踏自行車 道。

五、與其他主要道路或次要道路平面交叉,應設置號誌實施管制;與服務道路平面交叉時 ,不得穿越中央分隔或快慢分隔設施。

但經該管主管機關許可者,得採平面交叉路口 ,並設置號誌實施管制。

 [修正]第六條次要道路之規劃設計規定如下: 一、各方向至少為一快車道及一慢車道。

二、依實際需求留設人行道及公共設施帶空間。

三、依運輸特性、道路實質條件等需要,設置機車道或腳踏自行車道。

 [修正]第九條市區道路設計速率,應依道路功能分類、地形分區定之,並符合下表規定。

但因現地地形 變化特殊,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可者,得為必要之調整: ┌──────────┬────┬────┬────┬────┐ │╲設計╲道路功能│││││ │╲速率╲│││││ │地形╲(公里╲分類│快速道路│主要道路│次要道路│服務道路│ │分區╲╱小時╲│││││ │╲)│││││ ├──────────┼────┼────┼────┼────┤ │平原區│六十至一│五十至八│四十至七│二十至五│ ││百│十│十│十│ ├──────────┼────┼────┼────┼────┤ │丘陵區│六十至八│五十至七│四十至六│二十至四│ ││十│十│十│十│ ├──────────┼────┼────┼────┼────┤ │山嶺區│五十至六│四十至五│三十至四│二十至三│ ││十│十│十│十│ └──────────┴────┴────┴────┴────┘  [修正]第十條市區道路線形設計規定如下: 一、平面線形設計應與發布實施之都市計畫圖說相互配合。

二、平面線形之平曲線最小半徑應依設計速率訂定。

三、車道縱向坡度應配合現地地形變化及設計速率訂定。

四、車道橫向坡度於直線段時不得大於百分之四;最大超高於曲線段時,不得大於百分之 八。

 [修正]第十一條市區道路車道寬度規定如下: 一、汽車道寬度依設計速率訂定,於快速道路者,不得小於三點二五公尺;於主要道路及 次要道路者,不得小於三公尺;於服務道路者,不得小於二點八公尺。

二、機車道寬度不得小於一點五公尺。

三、腳踏自行車道寬度不得小於一點二公尺。

四、公車專用道寬度,不得小於三點二五公尺;於站臺區者,不得小於三公尺。

 [修正]第十二條市區道路路邊停車設計規定如下: 一、依停車場法之規定辦理,並不得於行車必要空間劃設路邊停車格位。

二、道路之交通服務水準達E級以下之路段,不得劃設路邊停車格位。

三、道路縱向坡度大於百分之七時,不得劃設路邊停車格位。

四、劃設路邊停車格位時,依停車需求配置汽車、機車或腳踏自行車停車格位。

 [修正]第十四條市區道路立體交叉結構設計規定如下: 一、市區道路立體交叉結構與建築物結構外緣線間之側向淨距,在高架結構不得小於四點 五公尺,在匝道結構不得小於三公尺。

二、立體交叉處道路淨高不得小於四點六公尺;限制車種通行者,淨高不得小於最大可通 行車輛高度加零點五公尺,並應設置限高架或警告設施。

三、設置平面側車道時,車道寬度不得小於三公尺,並應留設迴轉車道空間。

 [修正]第十六條市區道路人行道設計規定如下: 一、人行道寬度依行人交通量決定,其供人行之淨寬不得小於一點五公尺。

但受限於道路 現況,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可者,其淨寬不得小於零點九公尺。

二、人行道允許腳踏自行車通行者,其設計不得有礙行人通行。

三、縱向坡度不得大於百分之十二,並應配合道路縱向坡度。

但無法配合者,得另行設計 。

橫向坡度不得大於百分之五。

四、人行道之通行空間淨高,不得小於二點一公尺。

五、人行道緣石高度不得大於零點一五公尺,如為車流導引者,不得大於零點二公尺。

與 行人穿越道銜接處或地形變化處,得採斜坡方式處理。

 [修正]第十七條市區道路人行天橋及人行地下道設計規定如下: 一、人行天橋及人行地下道通道空間及出入口寬度不得小於一點五公尺;其出入口設置於 人行道上者,設置後人行道寬度應符合前條第一款最小淨寬之規定。

二、人行天橋上方及人行地下道內部空間之淨高,不得小於二點一公尺。

三、人行天橋及人行地下道之出入口為斜坡式坡道者,其坡度不得大於百分之十二。

四、人行坡道、階梯處,應設置扶手,並施作防滑處理。

 [修正]第十八條各該主管機關為確保行人及腳踏自行車行走之安全,得視需要於服務道路通過之商業區、 住宅區、文教區及認有必要之區域,設置為交通寧靜區或行人徒步區。

 [修正]第二十三條市區道路之隧道設計規定如下: 一、隧道橫斷面淨寬,設置單車道者不得小於五公尺;設置雙車道者,不得小於七公尺; 維護步道寬度,不得小於零點七公尺。

二、隧道內車道垂直淨高,不得小於四點六公尺;限制車種通行者,淨高不得小於最大可 通行車輛高度加零點五公尺,並應設置限高架及警告設施。

三、依需要配置排水、通風、照明、交通監控及安全附屬設施。

 [修正]第二十五條市區道路交通島設計規定如下: 一、依車流導引、行車安全及保護行人之需要設計之。

二、分隔帶寬度不得小於零點五公尺;設置公共設施者,寬度不得小於零點八公尺。

三、槽化島面積不得小於五平方公尺。

 [修正]第二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市區道路得不適用本標準全部或一部之規定: 一、金門縣、連江縣所轄之市區道路。

二、既有市區道路之改善、拓寬、修護或養護,經該管地方主管機關同意者。

三、現地地形變化特殊,經中央主管機關同意者。

  ::: . 地址:11008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8樓東北區 電話:1999(非臺北市02-27208889) 傳真:02-27596695、02-27593266 單一陳情:https://hello.gov.taipei/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本局信箱係處理與系統相關之問題,其餘市政問題請至單一陳情系統反映。

政府網站資料開放宣告 本網站係提供法規之最新動態資訊及資料檢索,並不提供法規及法律諮詢之服務,如任何法律上的疑義,建議您可逕向發布法規之主管機關洽詢。

本網站之臺北市法規資料係由本府各機關所提供之電子檔或書面繕打製作,若與本府公報之公布文字有所不同,以本府公報刊載之資料為準; 有關中央法規資料係由本系統於政府公報及各主管機關網站所發布之法規資料蒐集繕打編排製作,若與政府公報或各主管機關之公布文字有所 不同,以政府公報及各主管機關刊載之資料為準。

如有文字疏漏之處,敬請告知本網站管理人員,我們會即刻修正。

本月造訪人次 13060 本月頁面瀏覽人次 457658 總造訪人次(自93.07.26起) 5619783 頁面總瀏覽人次(自105.7.15起) 53639096 本網站由臺北市政府法務局維護 更新日期:2021/11/1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