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體現什麼哲理?謝謝? - 劇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意思是,接人待物要謙恭溫良,以禮相待,不可輕浮對人。

注重儀表得體穩重適宜,議式大方隆重而不落俗套。

君子恥其言,是言語要 ... 首頁>Club>槓會2021-01-0501:17 各位老師,“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體現什麼哲理?謝謝? 66 回覆列表 1#獼猴桃的世界 君子對說大話或者說空話做小事、不做事的行為感到羞恥,君子以說得多,做得少為恥辱。

人格修養方法即君子之道“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

做一個善良的人。

這是君子的第一個標準。

  君子的力量始自於人格與內心。

他的內心完滿、富足,先修繕了自我修養,而後表現出來一種從容不迫的風度。

2#精衛填 《論語》中的話,表面字意:君子以言過其實、誇誇其談為恥辱。

孔子最重視君子踐行言行一致。

除了上面一句還有類似的:“聽其言,觀其行”。

儒家以言行一致為美德,以言過其行為可恥,這是孔子一貫提倡的做人(君子和小人的分野)準則。

3#阿吉jxx 體現的是“君子之道”。

君子以說得多,做得少而感到恥辱。

以說大話、套話、空話;做小事、不做事更為羞恥。

此乃“偽君子”也。

君子,永遠是行動之所為,非語言之所為。

不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而是果敢決斷,雷厲風行。

當今社會,不需要誇誇其談,只說不做的人。

需要的是,言而有信,少說多做之舉。

行動是最好的號召,身教重於言傳——這其實是真正的人生價值。

4#天馬909張冰河 所謂君子,需知禮儀廉恥,謹言而慎行。

意思是,接人待物要謙恭溫良,以禮相待,不可輕浮對人。

注重儀表得體穩重適宜,議式大方隆重而不落俗套。

君子恥其言,是言語要即表示尊敬又不誇大其辭,字句推敲避免予人笑柄,免於尷尬羞恥。

只有嚴律心思,謹於言辭,慎於行為,才可避免其行之過,造成不可挽回的錯失。

體現的哲理是,面對各色人等,事物的不同,自己要本色不變,以不變迎萬變,求大同而存小異,在絕對不統一中,尋求為人之道的相對統一。

5#平心如玉的驛站 聖人孔子在《論語》第七章中講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意在表達:一個人做人做事不能言過其實,而要付諸行動。

如果常做言過其行的事情,人應該感到恥辱。

可見言行一致是多麼的重要,成家立業平天下,一個人最要緊的就是守信用,講誠信。

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別人的求助,我們能做得就是盡其所能,力所能及。

不能為了面子,說出信口開河的大話,空話,要不然誤了別人的事,還壞了自己的名聲。

人心向善,我們都想做一個好人,一個有用的人,一個正能量的人。

但我們要清楚地知道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千萬不能為了做個好人,最後變成了老好人。

什麼事情都應承,什麼問題都接受,可到了點什麼問題也沒有解決,什麼結果也沒有實現。

人只有能清醒地認識自己的能力高下,才會有羞恥感,才能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羞恥感並不是什麼缺點或錯誤,而是做人的原則,做事的底線。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貪婪與虛偽,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是責任與態度。

二者之間的差別就是羞恥感的不同! 懂得控制自己的言行,把握事情的分寸感,先小人而後君子的冷靜與穩重,都是我們所應具備的能力與膽識。

君子坦坦蕩,小人常慼慼。

只有真正懂得了“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的道理,我們每個人才有機會迎接君子之風範。

此等境界,讀書修行,坐禪修心,慢慢來。

#泛文化寫作營# 6#24K讀書記 原文:子貢問孔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譯文:君子對說大話做小事或者說空話不做事的行為感到羞恥。

一.解析: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句中“而”字,表示並列。

因此,此句也等同於““君子恥其言,君子過其行。

“,是一句並列句。

這是孔子在答覆子貢時所說的話,目的在回答子貢問題的同時也在勸誡不能光說不做,必須注重實際行動,要言行一致。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與上文說的道理類似,此句的意思是:君子說話要謹慎,做事要勤快。

從另外一個方面而言,兩句都是注重做實事,用行動來證明。

二.延申義 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做功夫,乃有益。

意思就是要實踐,只有做了才能明白,做了才能有結果。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只有真正行動起來才能夠把事情做好,做強,做大。

正如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一句詩所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未能理解知識的真諦,要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意思,必須親身去躬行實踐。

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譯文: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

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透過實踐之後才能得到屬於自己的知識,停留在紙面上,那隻不過是”紙上談兵“。

”紙上談兵“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講述的是: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的兒子趙括,他年輕的時候,讀過很多兵書。

大家都認為他很有才能,因為只要談論起兵法,即使是父親趙奢也被他說得啞口無言。

有一次,秦國進攻趙國,皇上決定把兵權交到他手上。

結果趙括到了前線後,卻只會死搬兵書上的知識指揮作戰,完全不知變通,打亂了原本的作戰計劃,轉眼四十多萬趙軍一下子盡被殲滅。

不可思議的是趙括明明都懂,真正做的時候卻做不好。

因為他只是片面地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就像紙上談兵一樣,只會去想,而從不去做,如此下來,真正做的時候就很容易會出錯。

三.行事四注意1.訥於言而敏於行; 2.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3.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4.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四.總結 只有真正親身實踐過,自己做過,才能變成自己的東西,明白其中的含義。

無論是做什麼,想得再好,說得再多,都不如做得好。

空想很可怕,行動很重要,保持言行一致更為重要。

凡事認真做,能做到100%滿意的,就不要做到60%滿意。

一個人真正的優秀往往區別在做事的細緻認真上面,對於同一項簡單的事情,有的人只停留在完成任務的表面上,而有的人卻把事情做到好到極致。

7#嘿詩 君子對說大話或者說空話做小事、不做事的行為感到羞恥,君子以說得多,做得少為恥辱。

人格修養方法即君子之道“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

做一個善良的人。

這是君子的第一個標準。

  君子的力量始自於人格與內心。

他的內心完滿、富足,先修繕了自我修養,而後表現出來一種從容不迫的風度。

8#轉運中的幸福 謝敬!“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體現什麼哲理? 我們都知道,有這麼一句話,“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說的是君子之言,為之可貴,就是君子之人都是德高望重的人,說話都是有份量的!也是算數的!不會出爾反爾! 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他體現的是,君子從來不打狂語,不說大話,不吹牛,但凡說話都得是有根據、有條理有膽略,必有過人之處!那是相當有能力和水平的,總能秉承誠信以仁為本!思想的純淨度都得是百分百,立場堅定,愛憎分明,堅持真理與信念!是凡君子就不能說髒話,爆粗口!一旦口出狂言惡語,這不但有辱君子之人的儒雅和風度,也更有失尊嚴!所以君子說話須謹慎,口出汙穢言語是可恥的! 那麼“君子而過其行”呢?就是說一個合格的君子之人,第一,你得以身作則!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不要猥猥瑣瑣的,縮頭縮腦的,舉止文雅要得體,大方高階!但是更重要的是,君子要能做到言傳身教! 首先對自己就要言以律己專門利人的行為方式,來約束自己,從而達到最佳的君子之風範!以德服人,以己為例!才能有資格去教育別人!萬不可做有損君子形象的事情!無論是做什麼事情都要酌量的對待,公平制衡!君子做事有道之!絕對不能做過份的事情! 9#盛京楊員外 這句話是告訴人們要少說多做。

出自《論語•憲問》第27則。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少說不是不說 少說是指說話要言簡意賅,挑乾貨說,不要誇誇奇談,不說是不行的,不說沒人瞭解你,做再多也不能人前見功。

說多了不好,洋洋灑灑說一大堆,最後不知所云,或者說官話、套話、大話最後把人的期望提的很高,然後什麼也沒做到,或者做的很少,這種人話說的越多越招人煩。

多做也不是啥都做工作中做的太多,會讓人認為你做什麼都是理所當然,當你由於某種原因不做了,那這種“理所當然”就會變為埋怨。

多做的前提,首先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果對方值得幫,且求助於你,這時候再去做。

10#原創詩詞德春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意思是:君子把說得多做得少視為可恥。

——出自《論語》憲問: 恥,本義是羞愧(慚愧),因有缺點、錯誤或未能盡責等而感到不安或羞恥。

君子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這句話極為精煉,但含義深刻。

孔子希望人們少說多做,而不要只說不做或多說少做。

在社會生活中,總有一些誇誇其談的人,他們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說盡了大話、套話、虛話,但到頭來,一件實事未做,給集體和他人造成極大的不良影響。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記錄,其中第十四篇《憲問》就是孔子的弟子原憲與孔子的對話。

原憲(前515~?),字子思,孔子弟子,今仲村鎮南屯人。

原憲出身貧寒,個性狷介,一生安貧樂道,不肯與世俗合流。

孔子為魯司寇時,曾做過孔子的家臣,孔子給他九百斛的俸祿,他推辭不要。

孔子死後,原憲隱居衛國,茅屋瓦牖,粗茶淡飯,生活極為清苦。

一次,子貢高車駟馬,拜訪原憲。

原憲衣著破爛,出來迎接。

子貢問:“夫子豈病乎?”原憲回答說:“吾聞之,無財者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

若憲,貧也,非病也。

”子貢聽後非常羞愧地走了。

原憲為孔門弟子七十二賢之一,從祀孔子於曲阜孔廟大成殿前之東廡內。

其故里因靠近南武陽城,南武陽城亦名原憲城。

原憲墓在城北武山擂鼓臺。

君子對說大話或者說空話做小事、不做事的行為感到羞恥,君子以說得多,做得少為恥辱。

人格修養方法即君子之道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

做一個善良的人。

這是君子的第一個標準。

  君子的力量始自於人格與內心。

他的內心完滿、富足,先修繕了自我修養,而後表現出來一種從容不迫的風度。

11#品牌研學社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出自《論語·憲問篇第十四》,原文為子貢問君子。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意思是:“君子認為說得多而做得少是可恥的。

”體現了孔子的君子為人處世之道。

孔子反覆強調的“慎言”,把說多做少看成是一種恥辱,把說了做不到看成是一種不誠信。

也顯示了孔子對自己的理論確實是一以貫之、始終如一的。

強調了做人一定要講誠信,即“言行一致,說到做到”,我們現代有“言過其行”之說,亦源於此。

北京清華大學禮堂前的草坪上,有一塊石碑上刻著四個字:行勝於言。

“行勝於言”,不是不言,而是言必求實,以行證言,是重視實幹的體現。

孔子的思想,幾千年以來,始終成為國家民族文化的中心,有著其千古不滅的價值。

12#關中博雅齋 以言行一致為美德,以言過其行為可恥,這是孔子一貫提倡的做人準則。

要麼不說,要麼說出就一定要做到。

如果言之鑿鑿,卻不能付諸實踐,徒有華麗的言辭,那也只是假道學罷了。

君子是行動勝過言語的。

13#烈火如歌1999 我認為“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蘊含的哲理是行為比語言更重要。

這句話來自《論語·憲問篇》。

原文是“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孔子說:君子以說得多,做得少為恥。

這句話本質上講的是語言和行為的關係,強調行為比語言更重要。

我覺得孔子之所以批評“說到做不到”的人可恥,有兩個原因:第一,“說”比“做”容易;第二,“做”比“說”,更能反映一個人的思想品性。

語言是表達思想的工具,可它卻不是檢驗思想的工具,檢驗思想的工具在於行為。

這個哲理對我們有兩個警示作用:第一,自己如何看待他人;第二,他人如何看待自己。

自己如何看待他人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容易把“說什麼話”和“是什麼人”劃上等號,不難理解,因為當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交往和信賴的時候,首選方式通常是聊天。

透過語言瞭解一個人比透過行為了解一個人更簡單,因為了解人的行為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

孔子的智慧在於用行為考察人品,而非用語言。

比如,在《論語·公治長篇》中,孔子說:“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 最初,我對人家,聽到他的話,便相信他的行為;今天,我對人家,聽到他的話,卻要考察他的行為。

不光要聽人家說什麼,還要看人家是怎麼做的。

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我們希望自己交往的朋友都是言而有信的人,自己首先就要做一個言行一致的人。

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備優秀的品質,養成良好的習慣,但往往自己都做不到,須知,言傳還須身教,身教重於言教,以身作則,才能成為孩子的榜樣。

許多人說大話是為了好面子,可結果不會陪你演戲,謊言終會被拆穿,當行動變成了打臉,最終傷害的還是自己。

14#下班後瑜伽 孔子希望人們誠信做人,少說多做,而不要多說少做甚至只說不做。

(一)出處及原文 1.出處 出自《論語·憲問篇第十四》——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言過其行)。

2.解釋 子貢問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 (二)解釋君子對說大話做小事或者說空話不做事的行為感到羞恥。

另外一種意思為:君子說話不能太絕,做事要留餘地。

但多采用第一種意思。

(三)故事 孔子到衛國去,途中經過一個曾經住過的旅店,正趕上它的主人死了。

孔子進屋後,那一家人哭得非常悲哀,孔子出來便叫子貢把駕車的馬拉來送給旅店,作為弔唁的禮品。

、 子貢說:“你的學生死了,都沒這樣做,現在竟為一個曾經住過的旅店的主人的死,就把馬給人家,這禮是不是太重了?” 子貢說的是顏淵的死。

顏淵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孔子曾屢屢讚揚他。

顏淵死時,孔子哭得非常悲哀,說:“唉,老天爺真是要斷送我啊!”顏路看顏淵只有內棺而無外槨。

聽孔子又說:“我不為顏淵悲哀還為哪一個悲哀?”以為孔子對顏淵的師生情誼最重,便向老師孔子要孔子出行時乘坐的車子,想用車子的木料做槨,孔子沒同意,說自己兒子孔鯉死,也沒槨,自己的車子也沒拿出來用。

自己身為大夫,按禮的規定,大夫不徒步,沒了車子怎麼出行呢?子貢基於孔子對顏淵死沒有表示,所以這樣問。

孔子回答子貢說:“我剛才進去,主人一家為了我的到來,哭得特別厲害,把我看得很重。

我亦因此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哭了一陣。

我恨那種光哭而不作表示的人,你還是照我說的辦吧!” (四)影響 不要把話講得超過了自己的表現,做不到的,絕不吹牛。

孔子希望人們誠信做人,少說多做,而不要多說少做甚至只說不做。

社會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喜歡誇誇其談,口若懸河,說盡大話,套話,虛話,但到頭來,一件實事未做。

言過其實,不僅是對自己誠信的嚴重損害,也是對你的承諾抱著希望的人自尊心的嚴重傷害。

許多時候不但會給自己和自己的企業帶來信譽上的損失,還可能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就教育來說也是如此,言而有信,少說多做,行動是最好的號召,身教更重於言教。

(五)相似名言 行勝於言。

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

15#天樹聊古文 關於這句話的解釋出處等問題各位老師已經回答的非常詳盡了。

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認為說的多做的少是可恥的。

” 體現的哲理,我想結合現實來談談我自己的認識: 1.我們都知道孔子是講學的,既然是老師,一定會給學生布置作業,那麼一定會有的學生完成,有的學生沒有完成。

沒有完成的學生一定會找各種原因來辯解,孔子就對學生說了這句話。

2.有的學生完成了一部分,然後告訴孔子說因為想要做到完美,所以沒有完全完成,孔子說了這句話,翻譯成現代說法可以說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3.行動力是萬力之本,孔子這句話可以理解為說的再多也沒有立刻去做更重要;表達力是萬力之魂,做到了再說更容易讓別人感到信服,而孔子也正是這樣一個做到說前面的聖人。

16#陶陶陪你研究事兒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君子會因為他的言語超過他的行為而覺得可恥。

是說言過其實,誇大其詞,是君子引以為恥的一種行為。

這裡體現出以下三點:第一,言過其行,很多時候恰恰是一種自卑的表現,說白了就是深怕別人看不起,就自誇自大第二是希望君子有幾分把握就說幾分話,不要讓人覺得,這個人說話要打折扣來聽第三是要言而有信,自己的信用,一旦打了折扣,就會越來越得不到別人的信任。

君子應當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17#無悔研職 這句話如果用標點符號來斷句的話,應該是“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意思就是,作為君子,不能言過其實,說的多,做的少。

反襯到現實的生活中,我認為可以對映三類人。

第一,只做不說的老實人。

這類人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做的多,說的少,而做的事情又往往具有一定的意義。

他們之所以不說,是因為覺得這是君子所為,是自我品德修養的一次體現,不說是對的,說了反倒是不對的。

這在古代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德行高尚的人,是被世人所傳頌,被史家所傳唱的人物。

比如介子推。

介子推為了公子重耳能夠返回國都,在重耳最困難的時候,寧願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來給他煮湯喝。

但是當重耳當上齊王后,他卻不願入朝為官,因為他認為盡忠是自己份內應做的事情。

如果入朝為官便有利益交換的意思,有違自己的本性。

可是,以現代人的觀點來看,介子推是典型的傻。

所以,才有“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說法,現在人看重的不僅僅是能做事,也要會講,會說。

第二,敢說敢做的能人。

這類人往往有抱負,有能力,而且能夠將自己的所作所為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彰顯自己的價值。

雖然他們說的多,但是做的更多。

在古代,這類人無不封王拜相,成就一代功業。

在今天,也被大家公認是為人處事和職場生存的較高境界。

比如於謙,他敢於評點帝王的不足,更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

適逢土木堡之變,他果斷推選新皇帝,拱衛京師;被罷免官職,仍然創作《石灰吟》,以表心志。

敢說更敢做,讓他名垂青史。

在今天,此次疫情,無數人支援湖北,而且其中不乏志願者。

我們為什麼要大力宣傳?就是想透過他們樹立導向,把他們做的事講出來,讓英雄不寒心,讓國人有信心,這才是能人應得的。

第三,不說也不做的人。

這類人,不求顯達,不求富貴,是普遍人中的大多數。

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做交給自己的,說與自己無關的。

因為沒有什麼成績可言,但也沒有什麼過錯可講。

但是這些人永遠都是社會的最低層,進不可能出人頭地,退也不會無法生存。

他們能做的,能說的都很有限,但卻又不能低估了這些人的力量,因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若能將這些力量加以合理利用,成就也是不可限量。

所以,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若從修身的角度看,是處事原則;從施展抱負的角度看,是至理名言。

關鍵在於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境界,就可以做怎樣的理解。

18#為一天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體現什麼哲理?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恥,意思是“以……為羞恥。

”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以口中說的超過實際做的為羞恥。

” 這句話說的是關於君子的自我修養,而且涉及到言行關係,關於言行關係的話,夫子還這樣說過。

《論語·里仁》:“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

”意思是:“古人不輕易發表自己的言論,以說後做不到為羞恥。

” 《論語·里仁》:“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說話謹慎但是行動敏捷。

” 夫子透過喋喋不休的話語告訴我們:言易行難,話輕易出口,甚至口出狂言,但實際行動卻跟不上,做不到,是一種恥辱。

以前我們都聽說過“蜀之鄙有二僧”的故事,話說四川邊境有一個窮和尚和一個富和尚,兩個人都夢想去南海旅遊,富和尚一直想著僱船沿江而下去南海,卻沒有行動;窮和尚帶著一個水瓶和一個乞討的碗出發了,一年以後,窮和尚回來告訴富和尚:“我去過南海了。

”富和尚聽了非常慚愧。

“語言的巨人太多,行動的矮子太少”,現在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我們更側重強調行動的重要性,說的天花爛墜,沒有行動,等於一切是零。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行動起來,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發表回復 ∧自媒體是一個怎麼樣的行業?∨購房的業主們有哪些權利? 熱門排行 農村父輩的人相繼離世,為什麼不能給他們同齡的朋友帶來警覺?落鴻雁李白詩句全文?為什麼有人覺得國外沒有誕生國內那樣的氪金手遊?如何看待counterpoint第一季度國內智慧手機市場下跌22%,僅華為正增長6%,小米大跌35%?為什麼有些人願意看國內小說,而不願意看國外小說?國內有才華的文藝片導演你認為是誰?順便介紹一下作品好嗎?有人說國內旅遊貴,五一帶女友去國外培養感情,花錢少還有面子,你怎麼看?什麼叫結婚?我想去日本生活,但是留在國內才能有更好的發展,我該怎麼辦?大家覺得現在哪位室內設計師比較知名,國內國外都可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