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實用的思考工具,分析問題、提出觀點!(SWOT - 經理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當問題同時涉及內部和外在的環境因素時,SWOT分析是最好用的工具。
... 或構成威脅的市場或環境變化又有哪些,藉此思考如何發揮優勢,以及因應威脅。
8個實用的思考工具,分析問題、提出觀點!(SWOT、4P、3C...)
8個實用的思考工具,分析問題、提出觀點!(SWOT、4P、3C...)
2020-10-05T00:09:14+0800
2016-05-05T17:49:00+0800
https://cdn.bnextmedia.com.tw/mt/images/mt-192x192.png
經理人Managertoday
吳硯文
https://3.bp.blogspot.com/-gCx6y0zuF-U/Vysa27zxUEI/AAAAAAACYbA/zTvTlOEgyC4NXJjUtJfsfRpD_jdvRsp5ACKgB/s1280/%25E6%2580%259D%25E8%2580%2583%25E5%25B7%25A5%25E5%2585%25B73.JPG
工作上,每次一遇到新問題、沒有處理過的狀況時,你會不會因為不知道該如何著手,焦慮到無法思考,只能求助於他人?
生活中,每次與人發生意見不合時,你是不是經常腦袋一片糨糊、講到一半就斷線?或是不停繞圈子
工作上,每次一遇到新問題、沒有處理過的狀況時,你會不會因為不知道該如何著手,焦慮到無法思考,只能求助於他人?
生活中,每次與人發生意見不合時,你是不是經常腦袋一片糨糊、講到一半就斷線?或是不停繞圈子、鬼打牆,就是提不出任何服人的觀點?
其實,那些很快就能形成個人觀點、精準剖析問題和有效做出決定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們「特別聰明」,而是他們「懂得思考的方法」。
當你還在手足無措、天馬行空時,他們往往已經按照腦海裡的內建、預設的架構,迅速就將問題抽絲剝繭與分門別類,進而提出好的點子或對策。
以下整理出8個常用又好用的思考工具,讓你下次一碰到問題,也能想得快、想得好。
1.問題發現卡:集思廣益,找出關鍵問題點
部門第一季業績不甚理想,主管要你提出檢討報告。
與其自己埋頭苦思、理不出頭緒,不妨試試Toyota推行已久的「問題發現卡」。
邀集部門全體同仁集思廣益,請每一個人各自從不同的角度,盡可能挖掘出最多的可能性和面向,然後將所有想得到的煩惱或困擾統統寫下來,包括客訴過多、加班太頻繁、資訊傳遞不確實等等。
如果還是不知道從何寫起,建議可以套用製造業常用的「4M觀點」:人(Man,人手夠嗎?訓練到位嗎?)、機器(Machine,APP或官網運作有無異常?)、材料(Material,蒐集到的客戶資訊是否可靠?)、方法(Method,有沒有其他更有效率的推銷做法?)
一旦找出所有可能影響業績的因素,就可以請全體成員以表決的方式,選出大多數人都認為最該優先處理的關鍵問題。
2.MECE分析法:梳理邏輯,快速形成對策
早上接到課長丟來的一大疊資料,要你製作一份「提升營業額」簡報。
你連續讀了好幾個小時,簡直要被茫茫字海給淹沒了,內心暗暗叫苦:連讀懂資料都有問題了,何況提出解決方案!
曾任職於麥肯錫的芭芭拉‧明托(BarbaraMinto),提出了一個便於整理外在資訊及內在思緒的思考技術:MECE(MutuallyExclusive,CollectivelyExhaustive;彼此獨立,互無遺漏),意思是在整理與問題相關的資料時,分類後的資訊必須「彼此獨立」,不能有哪一項資訊可以同時隸屬於不同的類別;「互無遺漏」則是指所有的分類項目,必須能夠完整地、窮盡地涵蓋問題的所有面向。
以前述「提升營業額」簡報為例,你可以先劃分出「增加盈利」和「降低成本」這兩個互不重複、全無遺漏的項目;再針對這兩個項目,分頭往下延伸可行的方案。
像是「降低成本」,又可以再分類為行政部門、業務部門、行銷部門、財務部門等幾個次項目,由此層層往下拆解。
使用MECE分析法時,分類的「切入點」並沒有標準答案,部門別、時間、流程都可以,目的是要思考者盡可能透過各種角度去拆解同一個主題,有助於刺激自己的想像力與分析能力。
3.分支圖:釐清因果關係,找出「為什麼?」
一想到下午又輪到自己做會議紀錄,你的心情突然變得很差,因為主管老是嫌棄紀錄不夠周延。
原本以為是自己沒有立刻在會後整理內容,有些細節遺忘或疏漏了,於是你還特地留下來加班趕工,沒想到交出去之後,還是被念不夠好,實在不知道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以色列企管大師艾利‧高德拉特(EliyahuM.Goldratt)提出一個用來思考「為什麼」的分支圖,其中包含3個要素:「方框」,填入現象,標明原因或結果;「箭頭」,表示原因和結果的邏輯關係;「香蕉」,用來表示合併一個以上的現象時,便會產生下一個現象。
分支圖有一套獨特的念法,要由下往上:念出「方框A」之前,要先加上「假如」;「香蕉」讀作「且」;連結用的「箭頭」念作「則」;最後念出箭頭終端的「方框C」,完整的句子就是「假如A且假如B則C」。
檢驗邏輯時,可以念念看分支圖,確認邏輯是否成立。
以上述問題為例,你可能嘴巴一念出「假如會後沒有立刻整理內容,會議紀錄就做不好」,覺得邏輯怪怪的,因而進一步思索「為什麼沒有立刻整理,紀錄就做不好」,才發現是自己「做筆記的技巧不好,寫的不夠清楚」。
因此,想解決問題,你必須從兩方面著手,一個是「會後立即整理」,同時還要「改善記錄技巧」。
4.SWOT分析:善用優勢,弭平劣勢與威脅
任職於IT產業的你,前幾天提交一份開拓新業務的計畫後,被主管狠狠打槍,「光是了解我們自己根本不夠,你還要分析其他公司及市場狀況啊!」
當問題同時涉及內部和外在的環境因素時,SWOT分析是最好用的工具。
這4個英文字分別代表: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威脅(Threat),依序探討:相較於同業,自家公司「優勢、劣勢」是什麼;對自家公司來說,會帶來機會或構成威脅的市場或環境變化又有哪些,藉此思考如何發揮優勢,以及因應威脅。
假設你公司的SWOT分別是「和同業相比,擁有最多的海外據點」「客戶太集中在金融與製造業」「IT設備投資增加,連帶擴大了市場」「國外其他同業也進軍國內市場」。
你就可以進一步思考,如何善用優勢(海外據點多)、彌補缺點(客戶太過集中)或化解威脅(競爭激烈),從而得出因應策略,像是請國外業務積極爭取訂單,或籌組通路部隊開拓新業務。
5.3C分析法:制訂策略3要角-顧客、企業、對手
每次提案,你都把心中覺得最有趣、最好玩的想法講出來,但是主管總是會問:「誰會想買?潛在顧客在哪裡?」每每讓你感到很沒意思,覺得創意都被抹煞了。
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認為,構思任何策略時,一定都要從客戶的觀點出發,也就是了解消費者最需要被滿足的需求是什麼。
他在《企業參謀》書中提出「3C分析法」,分別代表制定策略時的3個要角:公司顧客(Customer)、企業本身(Company)、競爭對手(Competitor)。
從這個「三角關係」出發,可以讓人們從3種角度去思考策略:
從「顧客與企業本身、顧客與競爭對手」著手,思考顧客有什麼需求?自家企業和競爭對手比較的基準是什麼?
從「企業本身與競爭對手」著手,想想自家有哪些優勢是競爭者所缺乏的;
從「企業本身與公司顧客」著手,思考如何發揮自身優勢,能夠提供什麼價值給客戶。
大前認為,策略就是企業努力讓自己與競爭者有所差異,並運用企業的能力,使顧客需求得到更大的滿足。
唯有當企業目標與顧客需求一致、企業能力比競爭者更能符合市場需求時,策略才可能成功。
6.4P理論:掌握行銷要素,評估銷售策略
春夏主打的A商品上市3個禮拜以來,成績未如預期,經理要求部門同仁各自提出3個「提升銷量」的點子,在周五前提交報告。
如果你抓破頭也擠不出好想法,試著套用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的行銷4P,說不定能激發你的靈感。
4P理論是行銷學大師傑羅姆‧麥卡錫(E.JeromeMcCarthy)所提出,分別指產品(Product)、價格(Price)、通路(Place)、推廣方案(Promotion)這4個行銷關鍵要素。
回到提升A商品銷量的問題,你可以針對每一個P,思考能刺激銷售的點子:產品的功能、品質、設計或包裝有競爭力嗎?價格是否讓人覺得物超所值?該打折求售嗎?通路現有的合作夥伴足夠嗎?該調整銷售管道嗎?推廣方案有效嗎?促銷手法的回響好嗎?
7.NM法:發揮聯想力,類比發想激活創意
公司的長銷品電熱水壺,準備在明年推出第二代新產品,在內部廣招好點子,你躍躍欲試,卻不知該從何下手。
日本金澤工藝大學前教授中山正和(NakayamaMasakazu)所創的「NM法」(取其英文姓氏開頭字母縮寫),以「類比發想」的方式,開創出可能的新功能:
設定課題。
課題應盡量具體,以開發電熱水壺的新功能為例,電熱水壺就是課題;
決定關鍵字。
如果課題是某項物品,關鍵字就是物品的功能,例如從電熱水壺想到「注入水」「溫熱」等關鍵字;
找尋類比事物。
從關鍵字出發,設想可以類比的事物,像是「注入水」聯想到「消防車」、「溫熱」聯想到「岩漿」。
調查類比事物背景。
從「消防車」想到「裝水的車子能移動到現場」、從「岩漿」想到「流出後會燒光森林」;
發想意見。
將課題與類比事物「強迫結合」,像是從「岩漿燒光森林」想到「瞬間升高溫度」等想法;
統整解決方案。
最後,再將所有想法統整在新產品上。
8.優劣思考表:好壞都想過一輪,挑出最佳答案
當你在工作或生活中,面臨二選一的問題,不知如何決定時,不妨利用「優劣思考表」,將一張紙劃分成兩欄,分別列出選項的優缺點,以便自己做比較、找出最佳選擇。
填寫方法很簡單,先寫下「應該做或想做的事」,再分別寫出做這件事情的優點和缺點。
以辭職或跳槽為例,優點可能是「跟討厭的主管說掰掰」「不必再花3小時通勤」「有機會挑戰新領域」,缺點可能有「放棄還不錯的薪水福利」「捨不得同甘共苦的同事」「擔心未滿一年的資歷不好看」等。
當你將事情的好壞,從頭到尾仔細思考過一遍,最後就可以檢視優缺點的「數量」或「質量」,考量每個項目對你的影響,得出答案。
延伸閱讀/訓練「獨立思考」最好的方法是寫作,而不只是閱讀
資料來源:《用五個為什麼找出問題發生的真因》,東販出版;《三大思考工具,輕鬆徹底解決各種問題》,方智出版;《麥肯錫、史丹佛都在用的思考筆記》,大樂文化出版;《從沒想法變有辦法的思考技術》,大是文化出版;《圖解難題解決力》,商周出版
領導帶人
經營管理
行銷業務
工作術
自我管理
專題
活動
文章
最新上線
熱門文章
專家觀點
專題
一日充電
每日一句
每日單字
每日電子報
知識加值
新商業學校
新書快讀
管理知識庫
課程團票
品牌活動
100MVP經理人
近期活動
雜誌
最新出刊
訂閱優惠
主題分類
經營管理
領導帶人
行銷業務
工作術
自我管理
時事話題
產業趨勢
特色內容
商管選書
管理辭典
職場英文
八分生活
關於巨思
內容轉載規範
服務條款與隱私權政策
廣告刊登
場地租借
徵才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讀者服務專線:886-2-87716326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09:00~12:00;13:30~17:00
106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
找課程
訂雜誌
聽說書
文章
最新上線
熱門文章
專家觀點
專題
主題分類
經營管理
領導帶人
行銷業務
工作術
自我管理
時事話題
產業趨勢
特色內容
商管選書
管理辭典
職場英文
八分生活
一日充電
每日一句
每日單字
每日電子報
知識加值
新商業學校
新書快讀
管理知識庫
課程團票
品牌活動
100MVP經理人
近期活動
雜誌訂閱
最近出刊
訂閱優惠
關於巨思
內容轉載規範
服務條款與隱私權政策
廣告刊登
場地租借
徵才
客服信箱:[email protected]
讀者服務專線:886-2-87716326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09:00~12:00;13:30~17:00
106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
追蹤我們
自我管理
8個實用的思考工具,分析問題、提出觀點!(SWOT、4P、3C...)
2016/05/05
整理‧撰文
吳硯文
工作上,每次一遇到新問題、沒有處理過的狀況時,你會不會因為不知道該如何著手,焦慮到無法思考,只能求助於他人?
生活中,每次與人發生意見不合時,你是不是經常腦袋一片糨糊、講到一半就斷線?或是不停繞圈子、鬼打牆,就是提不出任何服人的觀點?
其實,那些很快就能形成個人觀點、精準剖析問題和有效做出決定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們「特別聰明」,而是他們「懂得思考的方法」。
當你還在手足無措、天馬行空時,他們往往已經按照腦海裡的內建、預設的架構,迅速就將問題抽絲剝繭與分門別類,進而提出好的點子或對策。
以下整理出8個常用又好用的思考工具,讓你下次一碰到問題,也能想得快、想得好。
1.問題發現卡:集思廣益,找出關鍵問題點
部門第一季業績不甚理想,主管要你提出檢討報告。
與其自己埋頭苦思、理不出頭緒,不妨試試Toyota推行已久的「問題發現卡」。
邀集部門全體同仁集思廣益,請每一個人各自從不同的角度,盡可能挖掘出最多的可能性和面向,然後將所有想得到的煩惱或困擾統統寫下來,包括客訴過多、加班太頻繁、資訊傳遞不確實等等。
如果還是不知道從何寫起,建議可以套用製造業常用的「4M觀點」:人(Man,人手夠嗎?訓練到位嗎?)、機器(Machine,APP或官網運作有無異常?)、材料(Material,蒐集到的客戶資訊是否可靠?)、方法(Method,有沒有其他更有效率的推銷做法?)
一旦找出所有可能影響業績的因素,就可以請全體成員以表決的方式,選出大多數人都認為最該優先處理的關鍵問題。
2.MECE分析法:梳理邏輯,快速形成對策
早上接到課長丟來的一大疊資料,要你製作一份「提升營業額」簡報。
你連續讀了好幾個小時,簡直要被茫茫字海給淹沒了,內心暗暗叫苦:連讀懂資料都有問題了,何況提出解決方案!
曾任職於麥肯錫的芭芭拉‧明托(BarbaraMinto),提出了一個便於整理外在資訊及內在思緒的思考技術:MECE(MutuallyExclusive,CollectivelyExhaustive;彼此獨立,互無遺漏),意思是在整理與問題相關的資料時,分類後的資訊必須「彼此獨立」,不能有哪一項資訊可以同時隸屬於不同的類別;「互無遺漏」則是指所有的分類項目,必須能夠完整地、窮盡地涵蓋問題的所有面向。
以前述「提升營業額」簡報為例,你可以先劃分出「增加盈利」和「降低成本」這兩個互不重複、全無遺漏的項目;再針對這兩個項目,分頭往下延伸可行的方案。
像是「降低成本」,又可以再分類為行政部門、業務部門、行銷部門、財務部門等幾個次項目,由此層層往下拆解。
使用MECE分析法時,分類的「切入點」並沒有標準答案,部門別、時間、流程都可以,目的是要思考者盡可能透過各種角度去拆解同一個主題,有助於刺激自己的想像力與分析能力。
3.分支圖:釐清因果關係,找出「為什麼?」
一想到下午又輪到自己做會議紀錄,你的心情突然變得很差,因為主管老是嫌棄紀錄不夠周延。
原本以為是自己沒有立刻在會後整理內容,有些細節遺忘或疏漏了,於是你還特地留下來加班趕工,沒想到交出去之後,還是被念不夠好,實在不知道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以色列企管大師艾利‧高德拉特(EliyahuM.Goldratt)提出一個用來思考「為什麼」的分支圖,其中包含3個要素:「方框」,填入現象,標明原因或結果;「箭頭」,表示原因和結果的邏輯關係;「香蕉」,用來表示合併一個以上的現象時,便會產生下一個現象。
分支圖有一套獨特的念法,要由下往上:念出「方框A」之前,要先加上「假如」;「香蕉」讀作「且」;連結用的「箭頭」念作「則」;最後念出箭頭終端的「方框C」,完整的句子就是「假如A且假如B則C」。
檢驗邏輯時,可以念念看分支圖,確認邏輯是否成立。
以上述問題為例,你可能嘴巴一念出「假如會後沒有立刻整理內容,會議紀錄就做不好」,覺得邏輯怪怪的,因而進一步思索「為什麼沒有立刻整理,紀錄就做不好」,才發現是自己「做筆記的技巧不好,寫的不夠清楚」。
因此,想解決問題,你必須從兩方面著手,一個是「會後立即整理」,同時還要「改善記錄技巧」。
4.SWOT分析:善用優勢,弭平劣勢與威脅
任職於IT產業的你,前幾天提交一份開拓新業務的計畫後,被主管狠狠打槍,「光是了解我們自己根本不夠,你還要分析其他公司及市場狀況啊!」
當問題同時涉及內部和外在的環境因素時,SWOT分析是最好用的工具。
這4個英文字分別代表: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威脅(Threat),依序探討:相較於同業,自家公司「優勢、劣勢」是什麼;對自家公司來說,會帶來機會或構成威脅的市場或環境變化又有哪些,藉此思考如何發揮優勢,以及因應威脅。
假設你公司的SWOT分別是「和同業相比,擁有最多的海外據點」「客戶太集中在金融與製造業」「IT設備投資增加,連帶擴大了市場」「國外其他同業也進軍國內市場」。
你就可以進一步思考,如何善用優勢(海外據點多)、彌補缺點(客戶太過集中)或化解威脅(競爭激烈),從而得出因應策略,像是請國外業務積極爭取訂單,或籌組通路部隊開拓新業務。
5.3C分析法:制訂策略3要角-顧客、企業、對手
每次提案,你都把心中覺得最有趣、最好玩的想法講出來,但是主管總是會問:「誰會想買?潛在顧客在哪裡?」每每讓你感到很沒意思,覺得創意都被抹煞了。
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認為,構思任何策略時,一定都要從客戶的觀點出發,也就是了解消費者最需要被滿足的需求是什麼。
他在《企業參謀》書中提出「3C分析法」,分別代表制定策略時的3個要角:公司顧客(Customer)、企業本身(Company)、競爭對手(Competitor)。
從這個「三角關係」出發,可以讓人們從3種角度去思考策略:
從「顧客與企業本身、顧客與競爭對手」著手,思考顧客有什麼需求?自家企業和競爭對手比較的基準是什麼?
從「企業本身與競爭對手」著手,想想自家有哪些優勢是競爭者所缺乏的;
從「企業本身與公司顧客」著手,思考如何發揮自身優勢,能夠提供什麼價值給客戶。
大前認為,策略就是企業努力讓自己與競爭者有所差異,並運用企業的能力,使顧客需求得到更大的滿足。
唯有當企業目標與顧客需求一致、企業能力比競爭者更能符合市場需求時,策略才可能成功。
6.4P理論:掌握行銷要素,評估銷售策略
春夏主打的A商品上市3個禮拜以來,成績未如預期,經理要求部門同仁各自提出3個「提升銷量」的點子,在周五前提交報告。
如果你抓破頭也擠不出好想法,試著套用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的行銷4P,說不定能激發你的靈感。
4P理論是行銷學大師傑羅姆‧麥卡錫(E.JeromeMcCarthy)所提出,分別指產品(Product)、價格(Price)、通路(Place)、推廣方案(Promotion)這4個行銷關鍵要素。
回到提升A商品銷量的問題,你可以針對每一個P,思考能刺激銷售的點子:產品的功能、品質、設計或包裝有競爭力嗎?價格是否讓人覺得物超所值?該打折求售嗎?通路現有的合作夥伴足夠嗎?該調整銷售管道嗎?推廣方案有效嗎?促銷手法的回響好嗎?
7.NM法:發揮聯想力,類比發想激活創意
公司的長銷品電熱水壺,準備在明年推出第二代新產品,在內部廣招好點子,你躍躍欲試,卻不知該從何下手。
日本金澤工藝大學前教授中山正和(NakayamaMasakazu)所創的「NM法」(取其英文姓氏開頭字母縮寫),以「類比發想」的方式,開創出可能的新功能:
設定課題。
課題應盡量具體,以開發電熱水壺的新功能為例,電熱水壺就是課題;
決定關鍵字。
如果課題是某項物品,關鍵字就是物品的功能,例如從電熱水壺想到「注入水」「溫熱」等關鍵字;
找尋類比事物。
從關鍵字出發,設想可以類比的事物,像是「注入水」聯想到「消防車」、「溫熱」聯想到「岩漿」。
調查類比事物背景。
從「消防車」想到「裝水的車子能移動到現場」、從「岩漿」想到「流出後會燒光森林」;
發想意見。
將課題與類比事物「強迫結合」,像是從「岩漿燒光森林」想到「瞬間升高溫度」等想法;
統整解決方案。
最後,再將所有想法統整在新產品上。
8.優劣思考表:好壞都想過一輪,挑出最佳答案
當你在工作或生活中,面臨二選一的問題,不知如何決定時,不妨利用「優劣思考表」,將一張紙劃分成兩欄,分別列出選項的優缺點,以便自己做比較、找出最佳選擇。
填寫方法很簡單,先寫下「應該做或想做的事」,再分別寫出做這件事情的優點和缺點。
以辭職或跳槽為例,優點可能是「跟討厭的主管說掰掰」「不必再花3小時通勤」「有機會挑戰新領域」,缺點可能有「放棄還不錯的薪水福利」「捨不得同甘共苦的同事」「擔心未滿一年的資歷不好看」等。
當你將事情的好壞,從頭到尾仔細思考過一遍,最後就可以檢視優缺點的「數量」或「質量」,考量每個項目對你的影響,得出答案。
延伸閱讀/訓練「獨立思考」最好的方法是寫作,而不只是閱讀
資料來源:《用五個為什麼找出問題發生的真因》,東販出版;《三大思考工具,輕鬆徹底解決各種問題》,方智出版;《麥肯錫、史丹佛都在用的思考筆記》,大樂文化出版;《從沒想法變有辦法的思考技術》,大是文化出版;《圖解難題解決力》,商周出版
mdi-tag-outline
思考術
獨立思考的技術解析資訊,建立自己的觀點
延伸文章資訊
- 1競爭者分析,就用這七個推薦工具 - Gremlin Works
首頁 » Online Marketing » 七個好用的競爭分析工具推薦. 競爭者分析. 在競爭激烈的行業或利基市場中,持續尋求自己的優勢是很重要的。若您希望自己在競賽當中能夠略勝 ...
- 28個實用的思考工具,分析問題、提出觀點!(SWOT - 經理人
當問題同時涉及內部和外在的環境因素時,SWOT分析是最好用的工具。 ... 或構成威脅的市場或環境變化又有哪些,藉此思考如何發揮優勢,以及因應威脅。
- 3策略分析工具
意義:. – 產品生命週期(product life cycle; PLC) 乃描述. 產品從進入到退出市場之間,所經歷的不同階. 段,而且在每個階段的銷售額和利潤都有所不. 同. 產品生命週期...
- 4行銷寶典來了!想利用行銷策略來規劃行銷流程,看這篇就對了。
行銷4P、SWOT分析、五力分析,太多行銷的專有名詞。 ... 這個策略工具也能有效的了解市場的成長或衰退、潛力與營運方向,幫助企業構思發展策略。 PEST分析發展至今,為 ...
- 5市場調查分析:12個範例(競爭者+目標客群規模+產品)
市場規模怎麼算?研究工具有哪些?以下12個範例,教你如何做市場調查。從目標客群到競爭者分析、從產品定位圖到競品比較… 並附方法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