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商城真的靠谱吗? - 知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靠不靠谱大家自行判断,我只负责中立的评价在上面卖的美妆产品。

必要主打的大牌平替,让人有种一百块买到价值一千块钱产品的感觉。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买到的也许是 ... 网上购物必要商城真的靠谱吗?感觉网上有许多喷的,但是在那个软件商品评价全是好评。

有点奇怪。

关注者175被浏览1,593,054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好问题36​4条评论​分享​39个回答默认排序胖博士​​美容护肤话题下的优秀答主​关注711人赞同了该回答靠不靠谱大家自行判断,我只负责中立的评价在上面卖的美妆产品。

必要主打的大牌平替,让人有种一百块买到价值一千块钱产品的感觉。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买到的也许是只是更低成本的产品。

另外根据我的理解,C2M(consumertomanufactory)应该是工厂根据消费者需求共创产品,强调的是创新,而非必要强调的平替生产本身。

必要商城号称大牌平替,以美妆为例,进入频道之后,是和大牌美妆设计元素类似的包装。

在产品图下面一行金色的字以XXX同款原料制造商的方式清晰的标明了自己对标的品牌,下一行产品名称和大牌产品类似。

这样一来,消费者直接知道产品“平替”的对象。

当然,必要商城的价格是非常“良心”的,50ml的兰蔻小黑瓶“同款”,只要149,用红包可以更便宜。

而兰蔻的小黑瓶,50ml的产品,却要上千。

只要100元,就能享受一千元的兰蔻小黑瓶,你还不动心吗?但是这100块的“平替”小黑瓶真的能平替1000的小黑瓶吗?看一下这个“平替”小黑瓶的成分,除水之外,排名最高的是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硅油。

排名最高的活性物是廉价的酵母提取物,有效的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等排在保湿剂羟乙基脲后面,根据化妆品的1%线,很有可能其活性物的含量远低于1%。

另外该“平替”小黑瓶中没有小黑瓶重要的活性物水杨酰植物鞘氨醇,而是换成了神经酰胺3(含量同样极低,估计象征性添加)。

在这个产品中,还加入了众多硅氧烷,来模拟小黑瓶的肤感。

这么一个以水和硅油为主体,极低活性物添加的配方,50ml的配方成本估计也就在1-2元。

那么100元的售价真的很便宜吗?必要商城“平替”小黑瓶的成分再来看看兰蔻小黑瓶的成分,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排行第二,仅次于水,添加量非常高,再加上价格坎比黄金的水杨酰植物鞘氨醇,决定了其高昂的配方成本。

另外兰蔻的配方开发有上百科学家和配方师的参与,从配方设计,到包装风格。

从细胞测试,到消费者功效,每一步都是真金白银的投入。

才能开发出这样一款产品。

所以必要上的“小黑瓶”,用着一两块钱的配方成本,号称能做平替。

元芳,你怎么看?兰蔻小黑瓶成分再来看一款明星产品的平替,“平替”伊丽莎白雅顿金胶,109一盒,三十粒。

对标的正品伊丽莎白雅顿时空焕活胶囊精华液,相同的规格要680元。

价格同样看起来很美好。

这一款“平替”精华油和“平替”小黑瓶一样离谱,里面的活性成分只有一个可怜的神经酰胺2,排在最后,大概也是宣称性添加吧。

而且生产商大概对化妆品也是一窍不通,以为只要是神经酰胺都一样,却不知道神经酰胺2和正品金胶当中的神经酰胺136的组合差了十万八千里。

在正品的伊丽莎白雅顿金胶当中,加入了众多活性成分。

所以如果买这款所谓的“平替”,为啥不回家用炒菜的油糊一脸呢?“平替”伊丽莎白雅顿金胶成分伊丽莎白雅顿金胶成分此外,我也不认同必要商城对于C2M的理解。

它强调的其实是M2C,也就是低端工厂直连消费者。

但是我了解到的C2M其实是消费端的需求及时的传递给工厂,工厂根据消费的需求再去快速开发新的产品,核心在于创新。

下面这张图列举了传统业务模式和C2M模式的区别。

在传统的消费品生产当中,是线性的沟通。

零售商/品牌收集消费者的需求,将其传达给工厂,工厂开发产品,遇到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时候,还需要原料商的参与。

这样一来,产品开发的周期非常长,加上步骤众多,造成信息丢失,很有可能最后生产出来的并不是消费者想要的。

而C2M则是基于消费者大数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将品牌,工厂,原料商拉在一起,共同开发产品,然后再通过大数据,将产品推给消费者的过程。

所以C2M的核心不在于工厂直接把产品卖给消费者,而是通过消费端的大数据,整合工厂,品牌和原料商的资源,开发满足消费者诉求的新产品。

传统产品开发模式和C2M模式如果你看完了这篇回答,想必心里已经有答案了。

编辑于2021-01-2120:33​赞同711​​337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Vuder​资深产品,自由咨询,乐于讨论创业项目​关注39人赞同了该回答我来说一下,首先一点,大厂的制造供应商这块其实是有问题的。

因为所有品牌大厂既需要对价格负责,也需要对产品质量负责。

对于整个产品链的分包其实是非常细化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供应商是那部分的供应商。

把成品商就当作制作商实在太肤浅的,大型公司的主业是不可能只采购成品不关注原材料的。

如何把整体成本压到最低必须对生产链每一部分都进行压榨。

而这是只依托自家生产供货的厂商可能拿不到的同质量价格。

例如:对于服装,面料,染料,成衣,配饰,标签供应显然都是分开到不同采购负责,而作为必要能接触到一般也就是成品商,那么,谁来保障其他材料用的是同质量材料和同质量质检标准呢?靠企业良心么?对于美妆个护,最终的灌装厂显然不可能拥有真实的成分调料,一些核心调料会混合好后让灌装厂按比例混合进去,只能知道一些最不值钱又普遍使用的材料和实际制造工艺并不能保证做出同样成分的美妆产品。

什么,你说不能用原厂的材料么?那是人家按比例送到加工厂的,你觉得严格控制损耗的生产管理下能挤出多少给市场供应。

小家电、家居、鞋靴这块倒是中国制造强项,主要看细节质检,因为不同厂商对用料工艺的标准不一样,在用料上倒没有太大保密性,有些为了设计的工艺可能成本上会增加很多,这些成本的确可以省下来。

在制造上只要不去和一线企业比,山寨倒是没难度。

食品、生鲜这块倒是主要竞争品牌和销售能力,控制质检情况下差距不大。

但同时价格差也拉不了太大。

编辑于2020-09-2512:21​赞同39​​3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