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指示不清市民無所適從 - 報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香港政府對於產品上的塑膠回收標示,沒有特定法規要求,除了常見的三角形加上1至7號塑膠號碼的標誌,還不時見到其他國家版本:有外語的、圓形的、方形 ... 回收指示不清市民無所適從 評論‧世情 2022/04/02 分享: 分享: 有沒有試過回收日本零食包裝?當你翻到包裝袋背面,看到一個日文的、正方形的回收標誌,有時這個標誌下面還會說明包裝袋、膠托等部件分別使用不同塑膠物料。

若你不懂日文,就只能「估估下」該如何處理:應該放進回收桶?拿去「綠在區區」回收網絡?還是因為香港無法回收處理,只能扔進垃圾桶? 要推高回收率,環保部門經常忽視消費者這個關鍵持份者--一個決定購買甚麼產品、以及使用後如何處理的重要角色。

然而,消費者往往面對產品包裝上一系列令人困惑、矛盾甚或誤導性的信息,左右做人難。

香港政府對於產品上的塑膠回收標示,沒有特定法規要求,除了常見的三角形加上1至7號塑膠號碼的標誌,還不時見到其他國家版本:有外語的、圓形的、方形的、箭嘴指向中間的、數字大於7號的,花多眼亂。

兩國際組織提出5大原則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國際消費者組織,也意識到這個全球性的問題,為提高低下的塑膠回收率(全球只有9%,香港2020年有11%),對塑膠包裝的標準、標籤和聲明進行了全球規劃和評估,涉及產品材料、生產、可回收性和末端處理等信息。

該報告涵蓋全球,重點關注使用海量即棄塑膠包裝的快速消費品(FMCG)、食品和飲料產品等產業。

這兩個組織從消費者角度,提出5大原則,包括:1,提高包裝回收聲稱的透明度,包括有認證、明確易懂的回收指引;2,由政府訂立本地回收再造要求,分別出不能回收的材料;3,確保產品實際可在本地回收,才可以使用三角形的回收標誌;4,現時產品因來自不同國家,回收標誌的樣式有別,所以需要統一標示;5,執法、防止濫用情況。

總括而言,就是要有清晰的回收指示,加強消費者參與回收。

較成功的例子,是澳洲及新西蘭系統(AustralasianRecyclingLabel),除了包裝上有統一標示,釐清可回收的部件,例如是整個包裝可以回收,還是外盒可回收,內包裝不可,讓消費者正確回收,更推動生產商設計可以在地處理的包裝,而且提供網上平台,以公開透明標準,分析每個產品包裝的可回收性。

「可降解」塑膠須清晰標示 而英國的On-PackRecyclingLabel(OPRL),則要求回收指示易於理解及操作。

因為供應商必須事先搞清楚產品及包裝能否在地回收,然後清晰指示消費者應該如何處理,消費者毋須再自行上網找資料、問親戚朋友、或查詢環保團體意見。

報告還特別提及新冒起的異數:「可降解」塑膠應該如何標示。

所謂「可降解」,未必如廚餘般能於堆填區完全降解,也不像普通塑膠可以放心回收,若混雜於回收桶,可能污染其他塑膠回收物。

因此,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國際消費者組織要求,這些產品必須清晰說明能否堆肥、是否經過國際標準認證可完全降解,亦要搞清楚本地回收業是否有能力處理;報告也引用德國政府說法,對這種產品的降解表現表示質疑。

無論是傳統塑膠,還是可降解塑膠,統一、清晰易懂的標誌及回收說明,是香港回收生態中失落的拼圖。

在香港,最能掌握回收業資訊,包括收集、運輸及處理系統的,應是環保署;最能分辨塑膠產品能否在地回收的,是環保署;面對「可降解」塑膠這種新趨勢,需要設立新政策的,也是環保署。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的「管制即棄塑膠公眾參與」結果公布在即,環保署應該聯同委員會,將源頭減廢、統一回收標示及完善回收通路的把關工作及承諾,加入減少塑膠的長遠政策藍圖之內。

▲環保署應將源頭減廢、統一回收標示及完善回收通路的把關工作及承諾,加入減少塑膠的長遠政策藍圖之內。

(資料圖片) 撰文:劉兆朗綠惜地球高級項目主任 欄名:GREENFORUM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生產者責任制減廢政策配套須到位 2022/08/06 生產者責任制減廢政策配套須到位 環保政策25載是得是失? 2022/07/06 環保政策25載是得是失? 改善環評制度管制光污染 2022/06/04 改善環評制度管制光污染 可降解塑膠良莠不齊倡4招規範 2022/05/10 可降解塑膠良莠不齊倡4招規範 全球塑膠「疫情」亟待遏制 2022/03/05 全球塑膠「疫情」亟待遏制 走塑 廢物管理 環保署 借鏡「京冬奧」先進科技建智慧城市 回收指示不清市民無所適從 「另類全民檢測」助放寬防疫措施 上一篇文章 借鏡「京冬奧」先進科技建智慧城市 下一篇文章 「另類全民檢測」助放寬防疫措施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Facebook專版 分析評論 更多 黃金周防疫考驗港挑戰比內地大 黃金周防疫考驗港挑戰比內地大 專家樓論-階段式還款拉抬購買力? 階段式還款拉抬購買力? 昔日新聞 電子報 會員專區 訂閱/續訂 主頁 即時新聞 財經 理財 科技 中國 國際 商業 回歸25周年 大灣區 ESG 移民百科 博客 TV TV 財經台 地產台 家庭台 健康台 趨勢 財金猛人追蹤 財金專欄 研究報告 趨勢分析 投資 即時行情 市場拆局 新經濟 板塊攻略 大市 專訪 財金教室 行情 報章 周刊 實戰區 財智薈 報章 要聞 評‧析‧天下 金融 中國 國際 投資理財 地產 港聞 政治 評論‧世情 行政人員 工商 副刊 置業家居 投資理財周刊 昔日新聞 專欄 投資 樓市 香港 中國 國際 商貿及科技 副刊 知識 新經濟 宏觀 財金 業績 財富 消費 科技 地產站 即時樓市 新盤專頁 二手專頁 睇片揀筍盤 買賣樓攻略 家居生活 資助房屋 視頻新聞 實用工具 海外置業情報 TOPick 話題 健康 親子 娛樂 新聞 休閒消費 觀點 TOPickTV 靚太生活雜誌 Band1學堂 醫‧健 中小企 業界頭條 商管策略 數碼轉型 大灣商機 行內熱話 博客論壇 特約 iMoney智富 股樓投資 理財智慧 名人薈萃 環球政經 iMTV+ hket訂戶/會員專區 TOPick會員專區 iMoney會員專區 hket電子書書架 iMoney雜誌 RSS 其他版本: 文字版 揭頁版 集團網站 集團招聘 私隱政策 內容授權 常見問題 使用條款 訂閱條款 廣告查詢 聯絡我們 免責聲明豁免條款 香港經濟日報版權所有©2022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複製連結 {titl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