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是什麼?從大師的雙眼出發 喀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蘭德堪稱世界上最偉大的平面設計師,《設計是什麼?: 保羅.蘭德給年輕人的第一堂啟蒙課》一書記錄的是他授課時思想的精華。
設計 ...
第283期
首頁
第283期
設計是什麼?從大師的雙眼出發
設計是什麼?從大師的雙眼出發
【不只是美 看見設計的力量】專題
保羅.蘭德堪稱世界上最偉大的平面設計師,《設計是什麼?:保羅.蘭德給年輕人的第一堂啟蒙課》一書記錄的是他授課時思想的精華。
設計是什麼?從大師的雙眼出發
郭庭芸文 2018/03/25
保羅.蘭德是美國傑出的設計大師。
他的作品是設計教材中的常客,我們耳熟能詳的企業,諸如IBM、美國廣播公司等等歷久彌新、辨識度極高的Logo,皆是出自於他的雙手。
蘋果已故執行長賈伯斯曾賦予其美名,將他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平面設計師。
活躍於20世紀,他的設計、思想、教育理念,奠定了當代平面設計與視覺系統的發展。
1995年,蘭德受邀到亞利桑納大學講課。
他在那段期間的上課內容,以及課外時間與高徒兼好友的對談,被學生們以語錄的方式逐字記下,編成《設計是什麼?保羅.蘭德給年輕人的第一堂啟蒙課》,將蘭德的思維,以最真實的面貌流傳於世。
以語錄體編成的設計寶典,彷彿像是設計界的論語一般。
(圖片來源/郭庭芸攝)
近幾年來,台灣報考設計相關科系的學生暴增,許多人嚮往鎂光燈下精美的藝術品,盲從入學。
人數的增加,引起大眾對於「設計」的好奇與關注,這股一頭熱的氣氛之下,催化的是華而不實、混淆價值的風氣。
這時,不論是設計師還是消費者,都應該停下來思考。
設計究竟是什麼?這本書以輕鬆直白的語言,帶領讀者回歸初衷,透過大師的眼光來看設計的意義,以及一個設計品從發想到完成,需要經過哪些思路。
保羅.蘭德的作品與理念,深深影響著設計界。
(影片來源/JeremyCox)
誤以為的高不可攀 是美術館毀了藝術設計?
翻開書本,首先迎來的是蘭德與本書主編,同為美國知名設計師的麥可.克魯格的對談紀錄。
在蘭德的觀念中,繪畫和設計都是同樣的,他們都是藝術的分支,因此在書中會看到名詞的交互使用。
性格直接的蘭德沒打算花時間琢磨配色、構圖等美學上的皮毛,很快地提出一個貫徹全書的大哉問:設計是什麼?
「真正的藝術作品是人類運用經驗所製作出來的成品。
」蘭德引用了查爾斯.范多倫教授所撰的《知識與歷史》一書,並接著說道,「但是美術館讓藝術脫離了日常經驗。
」
蘭德的見解,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請回想,你上一次進美術館、逛設計展,是為了什麼原因?學校報告?拍照打卡?繁華裝潢的場地、昂貴票價設下的門檻,漸漸地讓大眾認為,藝術是與日常無關的,是需要仰頭凝視以體現個人格調的裝飾品。
美術館的存在扼殺了大眾對於藝術設計的想像,漸漸將範疇縮小,侷限到只剩下建築、書籍、畫作與雕像。
藝術和設計是無所不在的,它可以在你的廚房,也可以是你脖子上掛的領帶,它就充斥在日常生活裡。
「每樣東西都是設計。
每樣東西!」但蘭德並未全盤否定美術館的存在,藝術設計是由經驗構成,進美術館的目的,是為了尋找那些自己沒有的經驗。
正是因為這些經驗鮮少人擁有、相對珍貴,才會被奉為「傑作」。
而我們花錢委託設計師、購買設計品,就是為了購買我們沒有的經驗。
這才是藝術設計該被看待的方式。
設計師的腦袋,到底在想什麼?
幾個點、幾條線,一幅畫作完成了,一個Logo做好了。
視覺設計看似是很輕鬆的一件事,這也是讓設計委託價碼一直爭論不休的原因。
一張圖像背後,設計師所做的處理和努力,以及構成設計師個人品味、美學的生活經驗,是不可能讓消費者看透的。
消費者一面質疑設計品的價值,同時卻又將欣賞藝術當作高尚的行為,煞是矛盾。
在試圖解釋設計的過程時,蘭德引用了《思想的方法》一書,來概括設計一項產品時,設計師的腦袋會經歷什麼樣的過程:第一階段是準備期,針對設計要解決的問題,做全面性的調查。
例如,瞭解目標客群的一切、做實地觀察等等。
然而調查得再仔細,靈感也不可能蹦一聲地跳出來,此時進入醞釀期,把問題拋到腦後等待。
「忘個一星期,或忘個一天,或隨便多久。
」蘭德用隨性的語氣解釋,閱讀至此不禁讓人會心一笑,這是擁有多年經驗的大師才會有的餘裕。
明明閱讀的是白紙黑字,卻好像真的看見一個充滿個性的人在眼前向你說話,這是語錄體最有趣的地方。
最後,等到想法終於浮上水面,便是積極測試可行性的時候,稱作豁朗期。
但是設計並不是經過這三個步驟就能簡單完成的,只要可行性和視覺效果有任何一點瑕疵,都必須打掉重來,在以為問題解決的成就感和再度發現問題的挫折感之間來來回回。
這段時間消耗的材料、需要涉及的經驗和專業知識、浪費的時間成本,便是轉化成為價值的依據。
平時設計師總是需要耗費許多心力向非設計背景的客戶解釋理念,透過大師的經驗,卻能將千言萬語濃縮在有著學術支持的三大階段。
蘭德相當擅長透過直白的語言化繁為簡。
這些難解的問題,即便是以語錄體逐字記下,也花不到幾頁篇幅,讓人佩服他的思維是如此簡潔、清楚。
瑕不掩瑜 躍於紙上的思想精華
透過語錄體的呈現,大師的思想和性格被文字雕塑得相當立體。
蘭德雖活在上個世紀,但一如他的主張:「好的設計沒有過時的問題」,他在書內提供的這些思想,不論放在哪個時代都能幫助解惑,且耐人尋味。
內容美中不足的地方在於,書本前半段蘭德與克魯格的對談紀錄牽涉了許多學術著作,以及一些設計專業概念,若非設計背景出身,或是未閱讀過學術著作的人來看,會稍嫌枯燥、難解,誤以為自己在讀深奧的哲學書籍。
但到後半段蘭德與大學生上課中的對話,可以感受到蘭德的用詞變得淺顯,談論的內容也較貼近基礎,同時又可以看到他活潑又毒舌的教學風格,是比較有趣的部分。
如果能將前後半內容對調,不僅有引人入勝的效果,也能降低閱讀完全書的門檻,但本書的編排並非如此,稍嫌可惜。
除了內容的編排,再來是令人覺得諷刺的部分,這本談論設計的書本身的設計。
閱讀實體書時,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紙張的磅數過高,造成翻頁不易,為了更方便閱讀而使力扳開的話,便會看到裝訂線露出,不太美觀。
視覺部分,以紅色與藍色搭配做出簡潔而強烈的視覺效果。
這兩種顏色,讓人不禁聯想到經常選擇三原色做配色的德國包浩斯風格,而蘭德大師本人就是深受包浩斯風格影響,這樣的關聯性設計得十分巧妙。
然而為了配色統一,內頁有些部份全部使用紅色,在視覺上看起來別緻,但閱讀起來稍嫌吃力。
以使用者體驗出發,我認為本書設計得並不好。
德國包浩斯的特徵之一是三原色風格,保羅.蘭德深受包浩斯風格影響。
(圖片來源/Amazon)
撇開這些缺陷,本書仍然值得一讀,只要對設計有興趣,不論是學設計的學生,或是非本科人士,都能夠透過本書,一窺大師的設計觀。
而且本書篇幅不長,還是以平易近人的口語對談組成,閒暇時刻翻閱一、兩頁,輕鬆地咀嚼這些被讚譽的思想精華,也是一大樂事。
記者郭庭芸
有一個中國人,肚子餓了好幾天
於是他就練成了
Chinese空腹
編輯凃易暄
想回芬蘭的雪倫
記者郭庭芸
編輯凃易暄
喀報
金喀獎得獎特刊
第十屆金喀獎
第九屆金喀獎
第八屆金喀獎
第七屆金喀獎
第五屆金喀獎
第六屆金喀獎
第四屆金喀獎
第三屆金喀獎
第二屆金喀獎
第一屆金喀獎
喀報
喀報客家週專題
梅竹賽
喀報辛丑梅竹特刊
喀報己亥梅竹特刊
喀報戊戌梅竹特刊
喀報丁酉梅竹特刊
喀報丙申梅竹特刊
喀報乙未梅竹特刊
喀報梅竹停賽特刊
喀報壬辰梅竹特刊
喀報辛卯梅竹特刊
喀報庚寅梅竹特刊
喀報已丑梅竹特刊
喀報戌子梅竹特刊
實習記者特刊
2019
第283期
所有期別
1台灣全圖 空拍圖的影像處理
科技新知
葉宜瑩
2電擊止痛?和惱人經痛說再見
科技新知
簡文怡
3「韓流」來襲 粉絲經濟力量大
文化現象
馮瑜庭
4一夕爆紅的溫床 社群力量大
文化現象
黃珮瑄
5罕病鬥士 吳婧瑄
人物特寫
簡嘉瑩
本期為喀報283期,稿件共計13篇。
本期頭題為《「韓流」來襲 粉絲經濟力量大》,完整、豐富的內容解析現今韓國娛樂產業中的粉絲經濟模式。
總編輯蔡翔宇
記者群
關於喀報
粉絲專頁
聯絡我們
2007-2022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AllRightsReserved.
記者群
關於喀報
粉絲專頁
聯絡我們
2007-2022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AllRightsReserved.
延伸文章資訊
- 1設計是什麼?從大師的雙眼出發 喀報
蘭德堪稱世界上最偉大的平面設計師,《設計是什麼?: 保羅.蘭德給年輕人的第一堂啟蒙課》一書記錄的是他授課時思想的精華。 設計 ...
- 2設計是什麼?藝術是什麼? - Medium
回到設計,設計預設了——在這個世界中,存在著許多「形式與內容的對應關係」。而設計師的工作,就是發現那些關係。 我特別想講文藝復興,文藝復興就是一個 ...
- 3設計是什麼?: 保羅.蘭德給年輕人的第一堂啟蒙課 - 博客來
書名:設計是什麼?: 保羅.蘭德給年輕人的第一堂啟蒙課,原文名稱:Paul Rand:Conversations with Students,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6408144...
- 4什麼是設計(Design) | LYRASOFT
設計,是藉由找出最適化的方案以解決問題。 它可能是流程改善、或是更好的溝通方式。 無論是服裝設計、建築設計、平面設計,還是網頁設計、流程設計…
- 5邢懷安/設計是什麼?與藝術之間存在哪些不同? | 沃草烙哲學
設計是一種創造計畫的活動,根據這樣的計畫,使用某物可以履行某個功能。 設計與藝術的不同. 現在,我們有了一個可行的設計概念。接著,讓我們看看它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