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中華民國國慶閱兵-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民國四十五年(1956年)適逢總統蔣中正七十歲大壽,閱兵是歷年規模最大的一次。
當時韓戰結束不久,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主力自朝鮮轉移到臺灣海峽。
美國政府則大力支持在臺灣的 ...
1956年中華民國國慶閱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9月8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1956年中華民國國慶閱兵"—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中華民國建國四十五年雙十節國慶閱兵典禮(代號:光復演習),大閱官由時任中華民國總統兼三軍統帥蔣中正擔任,閱兵指揮官由時任中華民國陸軍第一軍團第一軍軍長劉鼎漢中將兼任。
國軍動員兵力21,500人、182架各型軍機參加受校,是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後,歷年的國慶日在臺北市所舉行的閱兵典禮中,參與校閱之三軍部隊兵力、車輛及飛機數量最多的一次閱兵大典[1]。
3架美國空軍轟炸機亦象徵性參與。
目次
1背景
2籌備
3預演
4閱兵
4.1國軍參校部隊
4.2空中分列式
4.3徒步隊伍分列式
4.4車輛隊伍分列式
5聽訓
6犒賞
7參考文獻
8參閱
9外部連結
背景[編輯]
第二次國共內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時任總統蔣中正於民國三十九年(1950年)3月1日在臺北宣布復行視事,回任總統職務。
民國四十年(1951年)雙十節舉行慶祝建國四十週年閱兵,此後至民國五十三年(1964年)之間,幾乎每年均舉行國慶閱兵典禮。
民國四十五年(1956年)適逢總統蔣中正七十歲大壽,閱兵是歷年規模最大的一次[1]。
當時韓戰結束不久,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主力自朝鮮轉移到臺灣海峽。
美國政府則大力支持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美國海軍並派遣軍艦駐防。
民國四十三年(1954年)底中華民國更在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支持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民國四十四年(1955年)初一江山島戰役後,大陳島撤退(第一次臺灣海峽危機)。
當時臺灣海峽風雲密佈。
兩年後,民國四十七年(1958年)八二三砲戰(第二次臺灣海峽危機)即爆發。
內政方面,民國四十三年(1954年)蔣中正與陳誠兩人分別獲得國民大會選舉為第二任中華民國總統和中華民國副總統。
時任臺灣省政府主席吳國楨與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孫立人上將等留學美國的開明派,相繼在民國四十二年(1953年)與民國四十三年(1954年)去職。
民國四十四年(1955年),孫立人之中華民國總統府參軍長職務也被革除。
時任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蔣經國中將的地位獲得進一步鞏固。
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持續推動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與臺灣省地方自治與基層選舉後,同為無黨籍的吳三連和高玉樹分別於民國四十年(1951年)及民國四十三年(1954年)成為第一、二任的市民直選臺北市市長。
臺北市市長接連由非中國國民黨籍之臺灣籍人士當選,透露了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政府「層級有別」的政策與當時的民心之所向。
籌備[編輯]
閱兵行動代號是光復演習,大閱官是總統蔣中正,指揮官是陸軍第一軍團第一軍軍長劉鼎漢中將(黃埔軍校第七期)。
中華民國陸軍參校各部隊分別於臺北林口、苗栗坪林、臺中后里及彰化八卦山等處訓練,海軍和空軍參校各部隊則在高雄左營及岡山等地訓練。
預演[編輯]
九月下旬,中華民國參謀總長彭孟緝上將於陸軍第一軍團司令部(司令胡璉上將)之龍岡基地預校陸軍參校各部隊。
彭孟緝肯定陸軍參校部隊近三個月的訓練成果。
國慶籌備會與閱兵指揮部又於10月6日、8日於臺北舉行兩次預校[1]。
閱兵[編輯]
10日清晨6時,國軍校閱部隊集合就位完畢,10時整總統蔣中正及第一夫人蔣宋美齡在中華民國統帥旗引導下登上介壽路前(今凱達格蘭大道)總統府閱兵台,接受21響禮砲致敬,指揮官劉鼎漢中將站在閱兵車上向總統蔣中正敬禮[2],並報告參加閱兵受校兵力及裝備。
報告完閉後,即開始分列式,以往由大閱官乘車檢閱部隊的步驟被省略。
國軍參校部隊[編輯]
此次國軍參校部隊包括陸軍軍官學校、海軍軍官學校、空軍軍官學校、陸軍士官學校的學生部隊,陸軍第一軍第二十七師三個團、第五十八師一個團的陸軍野戰部隊、陸軍砲兵部隊、陸軍裝甲部隊、海軍陸戰隊蛙人部隊,以及陸軍工兵輜重運輸車隊等,校閱總兵力共有21500人[1]。
空中分列式[編輯]
182架飛機於基隆外海上空,按戰鬥機、轟炸機、運輸機的次序盤旋,按序自介壽路飛越閱兵台前上空。
包括空軍F-86軍刀戰鬥機[3]及三架美軍駐關島的波音B-47同溫層噴射(Stratojet)轟炸機[1]。
徒步隊伍分列式[編輯]
陸軍軍官學校、海軍軍官學校、空軍軍官學校、陸軍士官學校所有學生部隊在軍旗引導下首先進場,然後是陸軍野戰重裝步兵師[4],皆以肩槍背背包踢正步經過閱兵台接受校閱。
不持步槍或持無法肩槍武器(例如巴祖卡火箭筒)的士兵則托槍。
車輛隊伍分列式[編輯]
陸軍炮兵部隊的105毫米榴彈砲[5]及155毫米加農炮[6],包括M18地獄貓式驅逐戰車[7]的陸軍裝甲車輛,工兵工程車[8][9],工兵起重車[10]車隊等亦通過閱兵台。
聽訓[編輯]
分列式完畢後,由閱兵指揮官劉鼎漢中將集合國軍受校部隊成聽訓隊形,上刺刀,由大閱官蔣中正訓話[11]。
犒賞[編輯]
由於這次國慶閱兵十分成功,蔣中正特別犒賞國軍參閱官兵每人新台幣10元,以資鼓勵[1]。
參考文獻[編輯]
^1.01.11.21.31.41.5劉國青.民國45年大閱兵.世界新聞網.2011-07-02[2011-07-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8).
^國家文化資料庫[失效連結]中央日報照片劉鼎漢少將
^國家文化資料庫中央日報照片F86分列式在空中過閱兵台[失效連結]
^國家文化資料庫中央日報照片步兵[失效連結]
^國家文化資料庫中央日報照片榴彈砲[失效連結]
^國家文化資料庫[失效連結]台灣新生報照片加農炮
^國家文化資料庫[失效連結]中央日報照片M18地獄貓
^國家文化資料庫中央日報照片工兵工程車1[失效連結]
^國家文化資料庫台灣新生報照片工兵工程車2[失效連結]
^國家文化資料庫台灣新生報照片工兵起重車[失效連結]
^國家文化資料庫台灣新生報照片聽訓隊形[失效連結]
參閱[編輯]
中華民國國慶日
外部連結[編輯]
YouTube上的中華民國四十五年國慶閱兵大典
閱論編 中華民國歷次閱兵式國慶閱兵政府遷臺前
1912年
1916年
1921年
1928年
1929年
1936年
1939年
1941年
1942年
1945年
政府遷臺後至1991年
1949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61年
1963年
1964年
1975年
1978年
1981年
1987年
1988年
1991年
非傳統式閱兵
2007年
2011年
2015年
2016年
元旦閱兵
1931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1944年
1946年
1950年
其他閱兵
陸軍官校校慶閱兵
海軍官校校慶閱兵
空軍官校校慶閱兵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56年中華民國國慶閱兵&oldid=68771684」
分類:中華民國國慶日中華民國閱兵台灣軍事史台北市事件1956年台灣台灣之最1956年10月隱藏分類:自2017年11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自2019年9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新增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中華民國八十年國慶閱兵大典實況轉播 - YouTube
中華民國八十年國慶閱兵華統演習National Day Military Parad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
- 2雙十國慶從民國80年後沒閱兵? 解嚴、政黨輪替成主因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106年中華民國國慶大典10日上午正式展開,主題為「更好的台灣」。回顧過去國慶典禮,於兩蔣年代幾乎是年年閱兵,但隨著解嚴後, ...
- 3【走進時光隧道】華統演習中華民國80年國慶閱兵大典 - YouTube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阅兵式群众游行特别报道》 20191001 | CCTV · 中華民國建國七十年國 ...
- 4【公視直播】中華民國110年國慶大會| 閱兵典禮升旗儀式
國慶日#雙十國慶#台灣#閱兵#升旗#蔡英文總統#賴清德副總統中華民國110年國慶大會於2021 ...
- 5影/從閱兵到反恐國慶大典風格演變一次看 - 聯合報
民國97年政黨再度輪替,馬英九上任後,許久未見的「排字」也重回凱道,國慶表演請來電影《海角七號》的「茂伯」林宗仁表演月琴,呈現多元特色。 中華民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