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高明《琵琶記‧糟糠自厭(饜)》演義 - Udn 部落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導讀:《琵琶記》的戲劇衝突,是圍繞著「三不從」而展開。
劇本第四齣〈強試〉是衝突的開端。
蔡伯喈考慮到父母年老,無人照顧,在面臨科擧考試的 ...
Contents...
udn網路城邦
中華經典詩文演義 (到舊版)
兩岸同胞都是炎黃子孫,同屬一個中華民族,應停止民族對抗,真誠相待,增進人民福祉。
文章相簿訪客簿
精選
171.高明《琵琶記‧糟糠自厭(饜)》演義
2015/08/1602:11
瀏覽7,727
迴響1
推薦60
引用0
高明《琵琶記‧糟糠自厭(饜)》演義2015/8/15
高明崑劇《琵琶記》,描述漢代書生蔡伯喈與趙五娘悲歡離合的故事。
《描容別墳》之場景
高明崑劇《琵琶記》:趙五娘賣掉頭髮,麻裙兜土,親手造墳埋葬了公婆。
而後她隻身背著琵琶,一路上賣唱乞討,歷盡千辛萬苦千里尋夫
主旨:在此齣戲裡,趙五娘唱道:「爹媽休疑,奴須是你孩兒的糟糠妻室」(指貧賤時同食糟糠,共度患難的妻子。
)五娘直接以糟糠之妻自謂,這句話點出了全文的主旨。
反映趙五娘性格的發展,描寫趙五娘忍苦受飢,盡心孝養公婆,自我犧牲的高貴品質和傳統美德。
作者借對趙五娘與蔡伯喈愛情故事的描寫,深刻揭露和控訴封建社會的腐朽與黑暗,憤怒鞭撻爭鬥傾軋的封建官場和自欺欺人的封建科舉制度,熱情歌頌生活在餓殍遍野的元末社會下被壓迫婦女勇於獻身,吃苦耐勞的傳統美德和高貴品格。
她「糟糠自厭」,使長者免於飢寒的品德,她獨立支撐家門,勇於犧牲自我的精神,對丈夫的怨恨以及對困難的不屈。
所有這些,並不是孝這個封建道德概念所包含得了的。
她的形象反映了封建社會廣大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也體現了古代勞動婦女的高貴品德。
導讀:《琵琶記》的戲劇衝突,是圍繞著「三不從」而展開。
劇本第四齣〈強試〉是衝突的開端。
蔡伯喈考慮到父母年老,無人照顧,在面臨科擧考試的前夕,決意暫時放棄功名,謝絕了州司的推薦。
但其父蔡公卻迫切期待兒子穫得功名,強調衝突要兒子中擧,改換門庭,他縱然死了,「一靈兒終是喜」。
甚至責備蔡伯喈以盡孝爲藉口,其實是貪戀新婚的妻子。
深受封建思想薰陶的蔡伯喈,既不能違背孝道倫理原則,又不能違抗父命,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只好離開家門,向悲劇的境地邁開了第一步。
蔡伯喈如期赴試,得中狀元,便得到牛丞相的青睞。
牛相執意招他爲婿,皇帝也玉成其事。
蔡伯喈倒不想滯留京師,他在辭婚的同時,上表辭官,希望皇帝任命他爲鄉官:「鄉郡望安置。
庶使臣,忠心孝意,得全美。
」但朝廷的答復是:「孝道雖大,終於事君;王事多艱,豈遑報父?……可曲從師相之請,以成〈桃夭〉之化。
」君命難違,蔡伯喈有苦難言,有家難歸,不得已入贅牛府。
但榮華富貴的生活,始終無法消除他的內疚和痛苦。
另一方面,蔡伯喈家鄉災禍頻仍,蔡公蔡婆衣食無著,最後家破人亡。
就這樣,一個努力按照封建倫理行事的孝子,卻因倫理綱紀的不合理以及倫理綱紀自身的矛盾,成爲可憐可悲的犧牲品。
封建倫理,是統治者賴以維護封建秩序的支柱。
儒家以血緣爲基礎,推衍出一套君臣父子的倫理綱常,以規範人的行爲準則,要求人們按倫理綱常行事,也即是要求人們通過禮教的自律,抑制個人的欲望,實現社會的和諧。
然而,倫理綱常本身是存在缺陷的。
所謂「忠孝不能兩全」,即是因爲倫理綱常本身經常出現牴牾的局面。
蔡伯喈服從了皇帝朝廷,便照顧不了父母家庭;反過來,他要做「孝子」,便做不了「忠臣」。
至於個人的意願,更遭到無情的踐踏。
這一來,努力按照倫理綱常行事的蔡伯喈,只能陷入兩難的境地之中。
《琵琶記》盡管從正面肯定了封建倫理,但通篇展示的卻是「全忠全孝」的蔡伯喈和「有貞有烈」的趙五娘的悲劇命運,從而可以引發對封建倫理合理性的懷疑。
在封建時代,恪守道德綱常的知識分子,經常陷入情感與理智,個人意願與門第、倫理的衝突之中。
《琵琶記》的悲劇意蘊,具有深刻性和普遍性,它比單純譴責負心漢的主題,更具社會價值。
分段大意:按照劇情的發展,可分四段:
首段:記敘趙五娘背著公婆吃糠。
(且自比為糠)
二段:記敘公婆發現真相。
(自責、感動)
三段:記敘婆婆死了,無錢埋葬。
四段:記敘趙五娘尋得鄰居張太公的幫忙。
原文及解析:
(商調過曲(商調:南區十三宮調之一,聲情悽愴怨慕。
過曲:即正曲,為有板有眼,節奏完整之曲牌))
【山坡羊】〔旦上,唱:〕亂荒荒、不豐稔的年歲,遠迢迢、不回來的夫婿。
急煎煎、不耐煩的二親(蔡邕的父母,即趙五娘的公婆),軟怯怯、不濟事的孤身體(一開始,作者直接將趙五娘所處的困境及其心態,展現在人們面前:三方面的困苦重壓在「軟怯怯不濟事的孤身體」上,使她感到了「難捱,實丕丕災共危」)。
芳衣盡典,寸絲不掛體(本指身上無衣,此形容衣衫破敗。
即使困難重重,身臨絕境,趙五娘仍沒忘記丈夫的囑托,悉心地盡到贍養二老的責任)。
幾番拚死了奴身己,爭奈沒主公婆,教誰看取(她深知自己死去無妨,卻「爭奈沒主公婆,教誰看取。
」這正是趙五娘的可貴處,也是她性格的閃光點。
作者真實地寫出了一個貧病交困,卻又不忘晚輩之責的勞動婦女此時此刻復雜的心理活動和傳統美德,寥寥數筆,便在觀眾的眼前勾勒出一個可敬可愛的婦女形象。
看顧,照料。
取:語助詞)?〔合〕思之,虛飄飄、命怎期?難捱,實丕丕、災共危!(開折第一支曲,唱出趙五娘在災荒年歲,面臨夫婿不歸,獨撐家門,奉養雙親的艱難困境以及她痛苦難耐的心境,使觀眾一下子對她的悲慘遭遇產生無限的同情和熱切的關注。
)
【前腔(和前一首同一曲牌)】滴溜溜、難窮盡的珠淚,亂紛紛、難寬解的愁緒。
骨崖崖(瘦骨嶙峋貌)、難扶持的病體,戰兢兢、難捱過的時和歲。
這糠(從稻、麥等穀皮上脫下的皮、殼)我待不吃你呵!教奴怎忍饑?我待吃你呵!教奴怎生吃?(介)思量起來,不如奴先死,圖得不知他親死時(淚珠、愁緒、病體和飢餓,組成了趙五娘辛酸的命運,使她不由得再度發出「虛飄飄命怎期?」的苦歎。
走投無路的她,產生了一死了之的念頭,這雖屬處於絕境中的合理之想,但更須注意這是作者將人物推置絕境來刻畫她的美德和品質的妙筆所在)。
〔合前(合唱部分的詞與前段合唱部分相同。
是由後臺的人幫腔唱出來的)〕(第二支曲寫趙五娘終日難窮盡的淚水,難寬解的愁緒,難扶持的病體,難捱的歲月。
都用排句起句,更是催人淚下;結句合唱也增強了悲苦的氣氛)
〔白:〕奴家早上安排些飯與公婆吃,豈不欲買些鮭菜(吳人對魚菜的總稱,鮭:ㄒㄧˊㄝ,魚肉),爭奈無錢可買。
不想婆婆抵死(拚死;冒死,表示堅決。
)埋怨,只道奴家背地自吃了什麼東西,不知奴家吃的是米膜(米的外皮)糠粃(穀皮,不可食)!又不敢教他知道,只得迴避。
便使他埋怨殺我,我也不敢分說。
苦!這糠粃怎的吃得下?〔吃吐介(戲曲中指示腳色表演動作的用語,亦稱科、科介)〕
(雙調過曲)【孝順歌】〔旦唱:〕嘔得我肝腸痛,珠淚垂,喉嚨尚兀自(逕自)牢嘎住(寫五娘吃糠的痛楚。
牢牢卡住,呵不出聲音來。
嗄:ㄕˋㄚ)。
糠那!你遭礱(磨碾)被舂杵(搗去米穀的皮殼),篩你簸揚你,吃盡控持(受盡控制、折磨。
賦糠以人格化,痛陳糟所遭受「礱、舂、篩、簸」的層層不幸);好似奴家身狼狽,千辛萬苦皆經歷(繼而由糠之苦,聯想到自身的悲苦、如同糠一樣。
作者以糠寫人,借糠之苦、之難咽,寓意深刻地寫出一個歷經磨難、身世淒慘的貧窮婦女的形象)。
苦人吃著苦味;兩苦相逢,可知道欲吞不去〔吐介〕。
〔外、淨(外:腳色名,用以指老年男子。
淨;用以扮演剛猛、粗鹵、多疑的人,俗稱花臉。
此為副淨、飾邕母蔡婆婆。
潛:悄悄地)潛上,探覷介〕
【前腔】〔旦唱:〕糠和米本是相倚依(從吃糠想到米),被簸揚(用箕使米起落,以除去糠粃。
作動詞用唸ㄅˇㄛ;名詞,唸簸ㄅˋㄛ箕)作兩處飛(聯想到自己與丈夫的分離);一賤與一貴。
好似奴家與夫婿(再由米貴糠賤,聯想到自己與丈夫地位懸殊不同),終無見期(引出感嘆)!丈夫,你便是米呵!米在他方沒尋處;奴家,恰便似糠呵!怎的把糠來救得人飢餒?好似兒夫(婦人對其夫之稱呼)出去,怎得叫奴供膳得公婆甘旨(充分運用聯想、對比的藝術手法,深刻而真實地寫出了趙五娘內心的酸苦與哀怨)?
〔外、淨潛下介〕
【前腔】〔旦不吃放碗介,唱:〕思量我生無益,死又值甚的?不如忍飢死了為怨鬼(既然糟糠難解饑餓,丈夫又歸期無著,趙五娘自然而然地又產生了負面想法)。
只一件,公婆年紀老,靠奴家相依倚,只得苟活片時(侍奉公婆的重任又使她放棄了輕生的念頭,心理產生了第一次波折)。
片時苟活雖容易;到底日久也難相聚(人物的內心又出現了第二次波折,進一步道出了趙五娘不滿丈夫赴京投考,怨恨丈夫遲遲不歸的沈痛心情)。
謾(休、不要)把糠來相比:這糠呵!尚兀自有人吃,奴家的骨頭,知他埋在何處(情感希望在無所寄託的困苦中落到了她作比的糟糠上,悲嘆自己不如糟糠的淒苦身世。
三支【孝順歌】一支是趙五娘以糠自比,另兩支由糠和米的分離,聯想到自己的遭遇,連糠也不能比)?〔外、淨上探白:〕
〔淨白:〕媳婦,你在這裡吃什麼?(趙五娘正對糠訴苦時,被公婆發現了,他們懷疑趙五娘在偷吃什麽好東西,便一再責問)〔旦遮糠介〕
〔旦白:〕奴家不曾吃什麼(五娘不願讓二老知道自己在吃糠,以免傷心。
這又進一步表現了她精神的可貴和靈魂的美麗)。
〔淨搜奪介〕
〔旦白:〕婆婆,你吃不得!
〔外白:〕咳!這是什麼東西?
【前腔】〔旦唱:〕這是穀中膜,米上皮。
〔外白:〕呀!這便是糠,要他何用?〔旦唱:〕將來饆饠堪療饑。
〔淨白:〕咦!這糠只好將去餵豬狗,如何把來自吃?〔旦唱:〕嘗聞古賢書,狗彘食人食(拿餵豬狗的糧食給人吃。
《孟子‧梁惠王》:「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也強如草根樹皮。
〔外、淨白:〕恁的(如此、這般)苦澀東西,怕不噎壞了你?〔旦唱:〕囓雪吞氈,蘇卿猶健(蘇武出使匈奴被拘留後,寧死不屈,被放至北海牧羊,渴則嚼雪塊,飢則吞氈褥);餐松食柏(以松柏的子實作為糧食。
傳說仙人偓佺,好餐松實,體毛數寸,能飛行逐馬。
赤松子,好食柏實,齒落更生),倒做得神仙侶(在中國古代的傳說中,神仙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專門以松柏的籽為食)。
這糠呵!縱然吃些何慮(當二老知道她在吃糠問她「怎的吃得?」時,她還是一再寬慰老人、說糠「強如草根樹皮」且以嚙雪吞氈的蘇武等作比)?〔淨白:〕阿公(婦稱夫詞),你休聽他說謊,糠粃如何吃得?〔旦唱:〕爹媽休疑,奴須是(本是)你孩兒的糟糠妻室(指貧賤時同食糟糠,共度患難的妻子。
糟糠:指酒糟和穀皮,是貧賤人所吃的粗劣食物。
五娘進而直接以糟糠之妻自謂,這句話點出了全文的主旨:一方面表明了她決意伺奉二老至終的心願;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她甘願忍飢受苦、絕不背離丈夫的堅貞品格)!
〔外、淨看哭介〕媳婦!我原來錯埋冤了你;兀的(怎的、怎麼)不痛殺我也!(在事實和趙五娘純潔的心靈面前,二老不禁愧嘆)〔外、淨倒介〕〔旦叫哭介,唱:〕
(仙呂入雙調(由仙呂調及雙調組成))【雁過沙】〔旦唱:〕苦沉沉、向冥途(陰間之路),空教我、耳邊呼。
公公!婆婆!我不能夠盡心相奉事,反教你為我歸黃土(二老悶到在地後,趙五娘卻引以自責,哀嘆不已)!人道你死緣何故?公公!婆婆!怎生割捨得拋棄了奴?公公!婆婆!
〔外醒介,旦白:〕謝天謝地,公公醒了!公公你掙紮(掙扎、強打精神)。
【前腔】〔外唱:〕媳婦!你擔飢、事姑舅(公婆)!媳婦!你擔飢、怎生度?〔旦白:〕公公,且自寬心,不要煩惱!〔外〕媳婦!我錯埋冤(埋怨)你,你也不肯辭,到如今始信有糟糠婦。
媳婦!料應我不久歸陰府,也省的為我死的,累你生的受苦。
〔旦扶外起介〕公公且在床上安息,待我看婆婆如何。
〔叫不醒介〕呀,婆婆不濟事了(指病重無救),如何是好?
【前腔】〔旦唱:〕婆婆氣全無,教奴怎支吾(怎麼辦)?咳,丈夫呵!我千辛萬苦,為你相看顧;如今到此難回護(照顧。
她後悔的還是對不起丈夫,沒有盡到看護老人的責職。
戲至此,一個賢德善良,純潔無私、寧可犧牲自我,不願公婆受苦的封建社會下層婦女的形象活脫脫地展現在了觀眾的眼前)!我只愁母死難留父;況衣衫盡解(衣服財物已典賣精光。
解:脫下),囊篋(盛財物的袋子、箱子,此指財物)又無(一貧如洗,身無分文)!
〔外白:〕媳婦,婆婆還好麼?〔旦白:〕婆婆不好了。
【前腔】〔外唱:〕天哪!我當初、不尋思,教孩兒、往帝都;把媳婦閃(折磨)得苦又孤,把婆婆送入黃泉路(指死),算來是我相耽誤!不如我死,免把你再辜負。
〔旦白:〕公公休說這話!請自將息!
〔外白:〕媳婦,婆婆死了,衣衾棺槨(殮屍的衣被和棺材。
槨:外棺,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是件(件件、樣樣)皆無,如何是好?
〔旦白:〕公公寬心,待奴家區處(應付,對付)。
〔末上,白(末:屬男配角,此飾蔡家鄰居張廣才)〕福無雙至猶難信,禍不單行卻是真。
老夫為何道此兩句?為鄰家蔡伯喈妻房趙氏五娘。
她嫁得伯喈方才兩個月;伯喈便出去赴選(應舉、趕考)。
自去之後,連遭饑荒,公婆年紀皆在八十之上,家裡更沒個相扶持的。
甘旨之奉,虧殺這五娘子。
把些衣服首飾之類,盡皆典賣,辦些糧米,供給公婆,卻背地裡把糠粃饆饠充飢。
這般荒年饑歲,少(不少)什麼有三五個孩兒的人家供膳不得爹娘;這個小娘子,真個今人中少有,古人中難得!那公婆不知道,顛到把他埋怨。
適來(剛才)聽得他公婆知道,卻又痛心,都害了病。
如今,不免到他家裡探望則個(猶言「便了」,句末語氣詞)。
〔看介〕呀,五娘子,你為什的慌慌張張?
〔旦慌走上見末介,白:〕太公,「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奴家婆婆死了!
〔末白:〕唉,你婆婆既死了;你公公如今在哪裡?
〔旦白:〕在床上睡著。
〔末白:〕待我去看一看。
〔外白:〕太公休怪,我起來不得了。
〔末白:〕老員外(即員外郎,古代指正員以外的官員,可用錢捐買,戲曲小說中用來稱呼有錢有勢的豪紳。
這裡是對趙五娘公公的尊稱),快不要勞動。
〔旦白:〕太公,我婆婆衣衾棺槨,是件皆無,如何是好?
〔末白:〕五娘子,你不要愁煩,我自有區處(安排、處理)。
(仙呂入雙調)【玉包肚】〔旦唱:〕千般生受(辛苦、困難)!教奴家如何措手?終不然(難道)把他骸骨,沒棺槨送在荒坵!〔合唱:〕相看到此,不由人不淚珠流!正是不是冤家不聚頭。
【前腔】〔末唱:〕五娘子,不須多憂,資送婆婆,在我身上有。
你但小心承直(照顧)公公,莫教他又成不救。
〔合前:〕相看到此,不由人不淚珠流,正是不是冤家不聚頭。
【前腔】〔外唱:〕張公護救,我媳婦實難啟口,孩兒去後又遇饑荒,把衣衫典賣無留。
〔合前:〕〔末白:〕老員外,你請進裡面去歇息,待我一霎時(形容極短時間)叫家僮討(買)棺木來,把老安人(老夫人、老太太。
安人:原為命婦封號,後用為敬辭)殯斂了,選個吉日,送在南山安葬去。
〔外白:〕如此,多謝太公周濟(救濟)。
〔旦唱:〕只為無錢送老娘。
〔末唱:〕須知此事有商量。
〔合唱:〕歸家不敢高聲哭,惟恐猿聞也斷腸(下場詩,也稱落場詩。
在傳奇中每齣與全劇末尾都有,由戲中腳色分唸)。
〔並下〕
Kun-quOpera中國昆劇藝術團演出《琵琶記》1997年臺北演出實況錄影〈糟糠自厭〉
昆曲《琵琶記》〈糟糠自厭〉
永嘉昆劇《琵琶記》D
文化大百科《文化大百科》20130726《琵琶記》
1984年華視黃梅調電視劇-琵琶記選輯
題解:元代,南方戲劇圈既有雜劇演出,又流行以南曲爲唱腔的戲文,兩種戲曲體裁相互輝映。
戲文,是在東南沿海地區發育成熟起來的,它最早出現於浙江溫州(舊名永嘉),稱爲「溫州雜劇」、「永嘉戲曲」,亦稱南詞。
後人爲有別於北曲雜劇,簡稱之爲南戲。
在南戲作品中,《琵琶記》以其耀眼光輝,不僅影照著當時的劇壇,而且籠罩著整部戲曲的歷史。
在元代,它是戲曲創作的殿軍;對明清兩代而言,它是明清傳奇的開山之祖。
《琵琶記》是元末高明所撰寫的一本最成熟的南戲,是一部非常具有教化意義的戲曲,全劇共分四十二齣。
寫漢代書生蔡伯喈與趙五娘悲歡離合的故事,是中國古代戲曲中一部經典名著。
故事講述了一位書生蔡伯喈在與趙五娘其父蔡公不從。
伯喈被逼趕考狀元後又被要求與丞相女兒結婚,雖不允,但牛丞相不從而依之。
當官後家裡遇到饑荒,其父母雙亡,他並不知曉。
他想念父母,欲辭官回家,朝廷卻不允。
趙五娘一路行乞進京尋夫,最後終於找到,並團圓收場。
這「三不從」是高明重點刻畫蔡伯喈全忠全孝的關目。
劇情的發展是:書生蔡伯喈與趙五娘婚後本想過幸福生活,但未料新婚甫兩個月,恰逢朝廷開科取士,伯喈以父母年事已高,欲辭試留在家中服侍父母。
但蔡公不從;鄰居張大公也在旁勸說。
伯喈只好告別父母、妻子赴京應試,及第中了狀元。
牛丞相有一女未婚配,奉旨招新科狀元為婿。
伯喈以父母年邁,在家無人照顧,需回家盡孝為由,欲辭婚、辭官,但牛丞相與皇帝卻都不從,不得已只好留京做官,無法回家孝養雙親。
自伯喈離家後,陳留連年遭受旱災,妻子趙五娘在家任勞任怨,盡心服侍公婆;讓公婆吃米,自己則背著公婆私下自咽糟糠。
由於年年飢荒,公婆染病,五娘侍奉湯藥,歷盡艱苦,公婆還是不幸接續過世。
而伯喈被強贅入牛府後,終日思念家鄉父母。
寫信去陳留家中,信被拐子騙走,致音信不通。
一日,在書房彈琴抒發幽思,為牛氏聽見,得知實情,告知父親。
牛丞相為女兒說服,遂欲派人去迎取伯喈父母、妻子來京。
蔡公、蔡婆去世後,五娘剪髮賣葬,羅裙包土,自築公婆墳墓。
又親手繪公婆遺像,以便隨身攜帶,經常膜拜;身背琵琶,沿路彈唱乞食,赴京尋夫。
至京城,正遇彌陀寺大法會,便往寺中募化求食,將公婆真容供於佛前。
正逢伯喈也來寺中燒香,祈禱父母路上平安。
見到父母真容,便拿回府中掛在書房內。
五娘尋至牛府,被牛氏請至府內彈唱。
五娘見牛氏賢淑,便將自己的身世告知牛氏。
牛氏為讓五娘與伯喈團聚,又怕伯喈不認,便讓五娘來到書房,在公婆的真容上題詩暗喻:「昆山有良壁,鬱鬱璵璠姿。
嗟彼一點瑕,掩此連城瑜。
人生非孔顏,名節鮮不虧。
拙哉西河守,胡不如皋魚?宋弘既以義,黃允何其愚!風木有餘恨,連理無旁枝。
寄語青雲客,慎勿乖天彝」。
伯喈回府,見畫上所題之詩,正欲問牛氏,牛氏便帶五娘入內,夫妻遂得以團聚。
五娘告知家中事情,伯喈悲痛至極,即刻上表辭官,回鄉守孝。
得到牛相的同意,伯喈遂攜趙氏、牛氏同歸故里,廬墓守孝。
後皇帝下詔,旌表蔡氏一門。
這是一部思想內容比較複雜的作品。
它一方面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專橫自私、欺壓百姓的黑暗社會現實,告誡讀書人應試求官會帶來災難,宣揚「真樂在田園,何必當今公與侯」的避世思想;另一方面又以提倡道德風化為創作宗旨,不厭其煩地宣揚子孝、妻賢等封建倫理觀念。
在元朝統治即將滅亡,重開科舉,妄圖拉攏知識分子為其服務的時候,作品中表現的不與統治者合作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但是,在元末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背景下,這畢竟是一種消極的反抗,而作品以彰孝義、美教化作為拯救社會的靈丹妙藥,也暴露了作者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的思想局限性。
趙五娘是劇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她的不幸遭遇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裡許多婦女身受的深重苦難,體現了中國婦女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傳統美德和克己待人的犧牲精神。
蔡伯喈是一個軟弱動搖的知識分子,他被迫屈從權勢,生活在富貴之中,內心卻充滿痛苦。
他希望忠孝兩全,結果卻忠孝兩不全。
這個悲劇形象暴露了封建道德自身的矛盾及其不合理性。
劇中牛氏以賢惠著稱,但是以她為主的幾場戲充滿了令人生厭的封建說教。
張大公古道熱腸、扶危濟困,反映了中國古來民間的睦鄰風尚。
《琵琶記》連結:
第一齣:副末開場
第十五齣:金閨愁配
第二十九齣:乞丐尋夫
第二齣:高堂稱壽
第十六齣:丹陛陳情
第三十齣: 瞷詢衷情
第三齣:牛氏規奴
第十七齣:義倉賑濟
第三十一齣:幾言諫父
第四齣:蔡公逼試
第十八齣:再報佳期
第三十二齣:路途勞頓
第五齣:南浦囑別
第十九齣:強就鸞凰
第三十三齣:聽女迎親
第六齣:丞相教女
第二十齣:勉食姑嫜
第三十四齣:寺中遺像
第七齣:才俊登程
第二十一齣:糟糠自饜
第三十五齣:兩賢相遘
第八齣:文場選士
第二十二齣:琴訴荷池
第三十六齣:孝婦題真
第九齣:臨妝感歎
第二十三齣:代嘗湯藥
第三十七齣:書館悲逢
第十齣:杏園春宴
第二十四齣:宦邸憂思
第三十八齣:張公遇使
第十一齣:蔡母嗟兒
第二十五齣:祝髮買葬
第三十九齣:散發歸林
第十二齣:奉旨招婿
第二十六齣:拐兒紿誤
第四十齣: 李旺回話
第十三齣:官媒議婚
第二十七齣:感格墳成
第四十一齣:風木餘恨
第十四齣:激怒當朝
第二十八齣:中秋望月
第四十二齣:一門旌獎
《瑟琶記》第二十一折〈糟糠自厭(通「饜」,飽)〉,是趙五娘性格發展史上極其重要的一場戲,也是《瑟琵記》中非常精彩的片段。
先是吃糠的折磨,後是婆婆去世的巨大打擊。
正是通過這一系列的苦難,展現了趙五娘非同一般的性格與品格。
作品十分精彩地表現了趙五娘吃糠時的心理及自己被拋棄的命運,讀來令人感動。
形式為劇本(傳奇);內容為記敘文。
這場戲之所以重要、感人,在於劇作家在趙五娘的性格中,集中地反映了她自我犧牲、敬奉公婆的高貴品質和傳統美德。
《琵琶記》的流傳與影響
《琵琶記》劇照早期南戲大多出於市井藝人之手,藝術上比較粗糙,其文學性遠遜於北雜劇。
而《琵琶記》則借鑒和吸收了雜劇創作的文學成就,因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例如〈臨安感歎〉、〈糟糠自厭〉、〈祝髮買葬〉等大套曲文抒寫人物心理的方式,可以說是《梧桐雨》、《漢宮秋》第四摺因物起興手法的延續。
雜劇在元末雖然已經走向衰落,但元代的戲曲活動並未衰落,因爲以《琵琶記》爲代表的南戲繼起了。
《琵琶記》「用清麗之詞,一洗作者之陋,於是村坊小伎,進與古法部相參,卓乎不可及已」(《南詞敘錄》)。
到了明代,《琵琶記》更成爲人們仿效的典範。
就形式而言,它的雙線結構,成爲傳奇創作的固定範式;它的曲律,成爲名家曲譜選錄的主要對象,也是人們譜曲作劇的直接依據;它在長期的演出過程中積澱起來的表演藝術,還使它成爲演劇的典範,成爲每一個演員必須學習的入門戲本;而每一種新的戲曲聲腔興起,往往從成功改編《琵琶記》等作品爲開端。
所以《琵琶記》在明清時期仍活躍於舞臺,是戲曲史上傳演最廣的作品之一。
《琵琶記》多達數十種的明代刊本,還表明它同時也是人們案頭閱讀的對象。
從思想內容的影響而言,明代《五倫全備記》、《香囊記》等作品在表層意義上發展了“關風化”的口號;《浣紗記》和「臨川四夢」等則間接地從「動人」和載道的內在意蘊中吸取了《琵琶記》的精華。
整個明代戲曲,都可以看到《琵琶記》的印痕。
所以後人稱《琵琶記》爲「詞曲之祖」。
從這個意義上說,《琵琶記》實爲元代劇壇之殿軍,明代戲曲之先聲。
《琵琶記》也是具有世界影響的古典戲曲之一。
早在19世紀,就先後有英文、法文、德文和拉丁文選譯和介紹,20世紀30年代,還進入百老匯演出,頗受觀眾歡迎。
作者:高明(約1307~1371),名明,字則誠,號菜根道人,浙江永嘉郡里安人。
永嘉亦稱東嘉,故後人稱他為高東嘉。
元末明初戲曲作家。
約生於元大德年間,卒於明初。
生於一個書香門第,祖父高天錫、伯父高彥都是詩人,長輩、兄弟均能詩擅文,受家庭的薰陶,高明在青年時期就以學識淵博著稱,詩文之外,尤擅長詞曲。
曾受業於理學家黃溍,黃為官清廉,並以至孝見稱。
。
高明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師影響頗深。
元順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進士,先後任處州錄事、杭州行省丞相掾、江南行台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職。
任職期間,頗有能聲,也意欲有所作爲。
高明為官清明練達,曾審理四明冤獄,郡中稱為神明。
他能關心民間疾苦,不屈權勢,受到治下百姓愛戴,處州期滿離任時,百姓曾為他立碑。
元至正八年(1348)當方國珍在浙東起義反元時,高明被任命為浙東閫幕都事,但到任不久,因與元人主帥論事不合,兼之目睹時政日非,在對現實生活失望的同時,感悟「功名爲憂患之始」(元趙汸《東山存稿》卷二〈送高則誠歸永嘉序〉),萌生了隱遁的念頭。
後來當投降元朝做了萬戶的方國珍要留他任幕僚,他力辭不從,隱居明州(寧波)城東櫟社沈氏樓,閉門謝客,一心從事戲曲創作,《琵琶記》詩文共有四十二齣,就是在這一時期寫成的。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慕其名,遣使徵召,他「佯狂不出」(《南詞敘錄》),不久病卒。
他的詩文中有不滿黑暗政治、同情人民疾苦的內容,如《題畫虎》斥責「人間苛政」,《烏寶傳》抨擊元朝的寶鈔政策;有表現晚年厭倦塵世奔波、嚮往隱居生活的思想,如《次韻酬高應文》等。
他還借詠史抒發黍離之歎,對宋王朝的昏暗,岳飛父子的愚忠給予批判。
至於〈孝義井記〉、〈華孝子故址記〉、〈王節婦詩〉等,則是頌揚孝義、表彰貞節賢德之篇。
除作有《琵琶記》外,據徐渭《南詞敘錄》,他還作有南戲《閔子騫單衣記》,今已佚。
詩文有《柔克齋集》二十卷,亦散佚,今存五十餘篇。
《琵琶記》的人物塑造、人物心理刻劃
蔡伯喈的軟弱性格
蔡伯喈形象,體現了知識分子的軟弱性格和複雜心理;這種軟弱性格與他恪守禮教倫理觀念緊密相關。
他努力按照倫理綱常行事,但封建倫理本身難周全的矛盾卻使他無所適從。
從君從父的倫理要求,使他難以違抗;家庭的災難,又使他難辭其咎。
所以他始終處於夾縫之中,難以兩全。
另外,蔡伯喈也是有情有欲的。
入贅相府的那一刻,他情不自禁,流露出「喜書中今日,有女如玉」的喜悅;但他也確實思念前妻,牽掛父母,經常彷徨苦悶,忐忑難安。
他想過棄官而歸,又怕與炙手可熱的牛相發生衝突,招來不測,想等待三年任滿,趁牛相「不提防」,「雙雙兩個歸晝錦」。
以爲熬過一段時間,便可以既遂功名之願,又可忠孝兩全。
其實,當他苦苦做著團聚終養之夢的時候,家中早已是支離破碎。
可以說,正是優柔寡斷、委曲求全的軟弱性格,造成了蔡伯喈的人生悲劇。
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大多不敢直面人生,不敢堅持意願,不敢與不合理的現實作鬥爭,他們總是在壓力面前回避退讓,或是採取駝鳥式的方法自我安慰,或是在統治勢力與封建倫理所允許的範圍內尋找調和的辦法,結果往往陷於悲劇的境地而難以自解。
因此,蔡伯喈的形象,具有典型的意義。
趙五娘與禮教制度下的女性生活
趙五娘形象的刻劃比較成功。
她善良樸素、刻苦耐勞,在饑荒年歲,典盡衣衫,自食糟糠,獨力奉養公婆,後又營葬築墳,忍受了常人無法承愛的磨難。
在她身上,體現了古代中國婦女的優秀品德。
《琵琶記》的難得之處,還在於它揭示出趙五娘的不幸,其實也是禮教綱常所造成的。
趙五娘的初願,是「偕老夫妻,長侍奉暮年姑舅」,甘守清貧的生活。
但這位封建時代的小媳婦,無法把握自身的命運。
像丈夫赴試這樣的大事,她根本不得參與;她曾埋怨蔡公逼試,要拉伯喈去向蔡公勸說,但欲行又止,深怕被責「不賢」,被說要將丈夫「迷戀」。
伯喈被迫赴試後,照看公婆的責任全部落在她的身上,使她落到了不得不做孝賢媳婦的境地:「也不索氣苦,也不索氣苦,既受託了蘋蘩,有甚推辭?索性做個孝婦賢妻,也得名書青史,省了些閑淒楚!」禮教的薰陶,家庭的責任,使她不得不咬緊牙關,只能幹脆以做個「孝婦」自解,「索性」兩字,充分說明瞭她的無奈。
然而,她的盡心盡力、自食糟糠的行爲,如果公婆能夠理解,猶可忍受;最不堪的是還要受到婆母的猜忌。
蔡婆說:「親的到底只是親,親生孩兒不留在家,今日著這媳婦供養你呵,前番骨自有些鮭菜,這幾番只得些淡飯,教我怎的捱?更過幾日,和惚也沒有。
」並對趙五娘諸多責備,甚至懷疑她獨自在背地裏偷吃過好食。
面對內外交困的悲劇命運,趙五娘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因爲禮法規定媳婦不得與婆母頂嘴,趙五娘縱然心中不平,「便埋冤殺了,也不敢分說」。
她怨腸百結,只能對糟糠傾訴:
序言:
時代對負心漢的譴責變淡
蔡伯喈,《後漢書》有傳,真實面目明明白白。
陳世美正史無載,但近年考證風與翻案風盛行,陳世美也被考證出好幾種身世,有說他的原型是明萬曆年間進士,有說他是清順治年間進士。
身世說法雖不同,卻有個共同點:都說陳世美原本是好人,因秉性耿直得罪人,仇人為報復他,將他編成戲中的負心漢形象。
這幾種說法是否正確,現在還得不到驗證。
但聯想到蔡邕的千古奇冤,陳世美這個人若存在,很有可能是受冤枉的。
蔡中郎、陳世美現象隨著科舉制的興盛而產生,隨著科舉制的結束而慢慢消褪,前後歷時近千年。
可以想見:以前社會實行科舉制,陳世美的故事會受到民眾強烈的歡迎,無非聽膩了蔡中郎,再換上另外一個人的名字,但是故事的大致內容,不會有太大變化。
現在,人們雖還把負心漢稱作「陳世美」,但這名字所包含的譴責性已大大降低。
半個世紀以前,一個男人若被稱為「陳世美」,意味著他被完全否定。
現在一個男人若被稱為「陳世美」,只當是個不痛不癢的綽號。
隨著婦女經濟上的相對獨立,婦女對男性的依附越來越弱,現代人推崇自強自立的女性,秦香蓮的苦難已經不能引起觀眾強烈的共鳴,人們對陳世美的仇恨也隨之變淡。
現在電影、電視中也時常上演負心漢的故事,只是負心漢的身份已由「狀元郎」變為「大款」,與糟糠之妻爭奪丈夫的也由官宦小姐變為美艷二奶。
結局有兩種:一種類似於《琵琶記》,很圓滿,現實中卻不多見;一種類似於《秦香蓮》,丈夫死不悔改,可惜虎頭鍘的時代已經過去,觀眾無可奈何、莫衷一是。
負心漢的形象何時在舞台、屏幕上絕跡?依賴於女性經濟上、人格上的完全獨立。
從蔡中郎到陳世美:
今天,普通百姓知曉蔡邕的已經不多,倒是其女兒蔡文姬仍赫赫大名。
蔡邕在他的生前死後曾兩次名播九州,幾乎家喻戶曉,第一次是生活的時代東漢末年,第二次是他死後近千年的宋元時期。
如果說蔡邕第一次出名在意料之中,那他的第二次出名,恐怕是生前怎麼也想不到的。
史上的蔡中郎:
蔡邕,字伯喈,陳留圉(今河南杞縣)人,東漢末年的大學者,頭腦聰明,才華全面,學問淵博,不僅生前獨領風騷,死後數百年間都無人能超越。
他擅長書法,是位大書法家;精通音樂,是位大音樂家;精通經史,是位大學問家;善於辭賦,是位大文學家。
還精通天文數術,這樣全面的才華,讓人想起孔子、張衡,想起文藝復興時的巨匠,我們尋常人只能讚歎、仰慕,嫉妒上蒼太偏愛,鍾靈毓秀於一人。
上蒼慷慨地賜予蔡邕以聰明和才華,卻沒有讓他生活一個好時代。
蔡邕生活的時代,東漢已呈頹勢,皇帝昏庸,宦官專權,兩漢四百年積累的矛盾到達極點,社會正醞釀著一場巨大的動盪,中國即使進入一場長達近四百年的戰爭、分裂和混亂中去。
這樣的時代,是武夫、投機者和暴君的時代,文質彬彬的讀書人,注定難逃悲劇命運。
蔡邕書法中精於篆、隸兩體,以隸書造詣最深。
據說他看到粉刷牆壁的匠人用掃帚在牆上寫字,從中受到啟示,創「飛白書」,筆畫中絲絲露白,似用枯筆寫成,對後世影響甚大。
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議郎蔡邕等奏求正定六經文字,參校諸體文字的經書,親自書寫經文,歷時九年。
石匠鐫刻碑四十六塊,碑高一丈許,廣四尺。
將儒學經典《周易》、《尚書》、《魯詩》、《儀禮》、《公羊傳》、《論語》、《春秋》刻石建於洛陽城南的開陽門外太學講堂(遺址在今洛陽偃師朱家圪場村)前,隸書體,世稱「熹平石經」。
碑始立,轟動一時,每天前往觀摩者,達千餘乘,填街塞巷。
古人比現代人更崇尚學問,由此可見一斑。
梁武帝評價蔡邕的書法:「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
蔡邕精通音樂,他的著作《琴賦》、《琴操》,是琴學名著,他創作的樂曲《蔡氏五弄》,是琴中名曲。
據說他曾到柯亭,認為屋頂一根竹椽是製作笛子的好材料,取下來一試,果然音響異常。
《長笛賦》序中「柯橋之觀,以竹為椽,邕取為笛,奇聲獨絕。
」講的就是此事。
蔡邕居住吳地時,有戶人家劈桐木燒火,蔡邕聽得那塊桐木燃燒時發出的聲音清脆響亮,連忙從火中搶出這段木料,製成一琴,音質絕美,因為琴尾有燒灼的痕跡,故名「焦尾琴」。
該琴在三百年後,為齊明帝所得,珍藏於國庫之中,只能由他指定的琴師在御前彈奏,別人不得擅動。
這兩個故事中的細節可能有虛構的成份,但是足可以看出蔡邕對音樂的高深造詣,這種造詣僅靠刻苦不行,得有天賦。
蔡邕的大名最早傳入皇帝耳中,就是因為他的音樂才能。
把他的名字傳入皇帝耳中的這個人名叫徐璜,是漢桓帝時臭名昭著的「五侯」之一。
漢桓帝受外戚梁翼的欺壓,想除掉梁翼奪權,可是宮外無可依靠的大臣,宮內到處是梁翼的耳目,只得與徐璜等幾位宦官咬破手臂歃血結盟,除掉梁翼後,五位功勞最大的宦官被封為萬戶侯,人稱「五侯」,五侯心胸狹隘,家人仰仗他們的權勢胡作非為,民眾對他們恨之入骨。
徐璜聽說蔡邕善於彈琴,奏請漢桓帝,強征蔡邕入京,蔡邕不願與宦官為伍,行至偃師稱疾而歸。
漢靈帝時,蔡邕被拜為郎中,後升議郎,因直言政事,得罪了權貴,被關入獄中,幸虧有人求情,皇帝免他死罪,將他流放朔方。
仇家收買刺客,要將他在半路上殺死,不料刺客被他的忠義所感動,不忍下手。
仇家又囑咐地方官將他毒死,地方官不但沒有下手,反而囑咐蔡邕一路小心,蔡邕因為遇到兩個有良心的人,得以保全生命。
第二年,靈帝赦免蔡邕,太守王智舉行宴會為他餞行。
王智是宦官王甫的弟弟,酒酣之際,王智起舞勸酒,蔡邕不理睬他,王智感到自己很丟面子,對他懷恨在心,向朝廷打小報告,蔡邕不敢回家;因宦官當道,只得流亡江南,在吳地度過了十二年。
在蔡邕的日子漸漸安靜時,一場農民起義的烈火席捲了黃河中下游地區。
軟弱的東漢政府無力平息,州縣官吏和地方豪強招兵買馬,最終將這場烈火撲滅。
這些官吏和豪強憑借戰爭期間積累起來的實力各霸一方,東漢中央政府對他們無可奈何,東漢中央政權雖然衰落,寄生在東漢政體上的兩大毒瘤──外戚和宦官爭奪這個衰弱政權的鬥爭卻越演越烈,終於雙方發生火並,宦官們殺死了外戚的頭目何進。
這給正虎視眈眈盯著中央政權的西涼軍閥董卓提供了機會,他以討伐宦官的名義率軍殺進長安城,控制了東漢中央大權。
國家命運轉折時,個人命運豈能不隨之改變?在動盪的局勢中,蔡邕像一隻浪尖上的小舟,身不由已捲入政治漩渦,短短時間內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董卓控制中央政權後,為擴大聲望,拉攏當時已聞名天下的蔡邕到他的政權裡任職,蔡邕不答應,董卓就以滅族相威脅,蔡邕無奈,只得出山。
喜出望外的董卓為他修建豪華府第,賜他以高官,將他一日連升三級,三日周歷三台。
初平元年,蔡邕得以「拜左中郎將」、「封高陽鄉侯」,「蔡中郎」的稱呼由此而來。
蔡邕高官厚祿,在董卓身邊生活得並不開心。
董卓一介武夫,雖尊崇他,兩人卻沒有共同語言。
蔡邕跟他的從弟商議逃到兗州去,從弟說:「你的外貌、氣質與一般百姓迥然不同,每次出門,老百姓都聚過來觀看,你想逃跑,實在太難了。
」蔡邕一想也是,他儀表清朗,風度翩然,混到焦頭黧面的逃難百姓隊伍裡,傻子也可以把他認出來。
只好打消逃跑的念頭。
董卓的驕橫跋扈,引起朝臣的不滿,司徒王允等人經過密謀,將董卓除掉。
聽到董卓被殺的消息,蔡邕一聲歎息。
當時王允就坐在蔡邕的身邊,他厲聲斥責蔡邕:「董卓是國之大賊,你身為朝廷大臣,竟然感念他對你的厚遇,忘掉做臣子的大義。
」這番話就把蔡邕列入叛臣行列。
生命的最後時刻,蔡邕沒能做到視死如歸,他還有一個宏偉的願望沒有完成,他想寫一部東漢的史書。
為了用暮年的時光完成這個平生最大的願望,他乞求王允饒他死罪,他寧願受黥首和刖足之刑。
一位年過六十的老人,受那樣的肉體痛苦,還不如死了痛快,但他一旦死去,藏在他頭腦中的許多東漢的珍貴史料,將從此消失。
蔡邕死於王允之手:續寫漢書的願望,反而讓王允更找到了殺他的理由:「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於後世。
方今國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執筆在幼主左右。
」漢武帝已經夠手狠手辣,在王允看來還做得不夠,如果漢武帝把司馬遷殺死,司馬遷就不會寫《史記》,把帝王們的過失都記在書上。
他要做得比漢武帝還絕,斬草除根,不留後患。
蔡邕被殺死。
他沒有死在以兇惡殘忍而聞名的董卓刀下,卻死在同是文化人的王允手中。
那時紙張還不是廉價的書寫材料,書籍甚少,許多學問就裝在學者的腦子裡,殺死一位蔡邕那樣的大學者,不亞於燒掉一座藏著孤本秘籍的圖書館。
這樣天才的人物,有時好幾代人中才產生一個。
蔡邕死後,很多當時的文化名人都傷心落淚。
蔡邕的悲劇,與其說是性格的原因,不如說是時代所造成。
如果蔡邕生在一個清平安寧的時代,定不會是這樣的命運。
「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異縣,展轉不可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
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
」這是漢樂府中的名篇《飲馬長城窟行》,也有人認為是蔡邕所作,多麼動人的詩句啊!
蔡邕死後多年,遇到了第三個賞識他的人──曹操。
曹操文韜武略,「文韜」讓他理解和尊重蔡邕,「武略」讓他打敗諸多軍閥,基本平定北方。
北方稍定,曹操想起他年輕時崇拜的恩師蔡邕。
蔡家人在戰亂中已四散凋零,曹操打聽到蔡邕有個女兒,名琰,小字文姬,聰明博學,戰亂中,她被俘虜到南匈奴,因出身名門,精通文學藝術,氣質高雅,得以嫁給匈奴左賢王,避免了被殺死或淪落為奴的命運。
曹操派使臣帶上重金和玉璧去贖蔡琰,蔡琰已在南匈奴住了十二年,與匈奴左賢王生育了兩個兒子。
經過痛苦地抉擇,蔡琰灑淚告別幼子,隨使臣回到中原,曹操將她嫁給董祀,不久董祀犯死罪,蔡琰親臨曹府,蓬頭跣足為夫求情,曹操大為動容,寬恕了董祀,讓這位孤苦零丁的女子不至於失去最後的依靠。
蔡琰憑記憶默寫出父親的四百餘卷藏書,也讓後世的人們常因為她而記起她的父親。
蔡邕死後不久,東漢滅亡,中國進入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動盪混亂中。
這時期湧現出不少文學家、藝術家。
論才華的全面,他們都不如蔡邕;但從單個方面看,已有不少人超越他。
文學上,建安七子和陶淵明超越了他;書法上,王羲之超越了他;天文算術上,出現了祖沖之;史學上,范曄著成《後漢書》,陳壽著成《三國誌》。
隨著隋唐盛世來臨,文學家、藝術家燦若群星,蔡邕漸漸失去光輝。
時代變遷與主題變換:從《趙貞女》蔡二郎,到《琵琶記》,再到《秦香蓮》陳世美
一、宋代:
書生發蹟變泰後負心棄妻的現象,與宋代科擧制度有著密切的關係。
科擧制度規定,不論門第出身,衝突要考試中式,即可爲官。
這爲寒士發蹟提供了一條捷徑。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便是這種情況的寫照。
書生初入仕途,需要尋找靠山,權門豪貴也需要拉攏新進以擴充勢力。
聯姻便成了他們利益結合的手段。
而當書生攀上高枝,拋棄糟糠之妻時,便與原來的家庭以及市民階層報恩的觀念,不可避免地發生了衝突,導致一幕幕家庭和道德的悲劇。
市民大眾厭惡書生這種薄倖的行爲,不惜口誅筆伐,這就是宋代民間伎藝產生大量譴責婚變作品的原因。
宋代婚變故事一般都把矛頭指向書生,是因爲當時他們不僅有著優渥的社會地位,而且作爲知書達禮的道德傳承者,肩負著社會的責任。
地位和行爲的反差,自然使他們成爲人民大眾特別是市民階層譴責的主要目標。
另一方面,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曲藝盛行起來。
曲藝表演成為一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謀生的手段,時常有說鼓書的藝人走村串巷地表演,深受娛樂貧乏的村民和市民的歡迎。
一度沉寂的蔡邕就在這時成為鼓書中的人物,伴隨著咚咚的鼓聲,再度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明代著名文學家徐渭在《南詞敘錄》中說:「南戲始於宋光宗朝(1190~1194),永嘉人所作《趙貞女》」。
《琵琶記》的前身是宋代戲文《趙貞女蔡二郎》。
其情節大致寫蔡二郎應擧,考中了狀元,他貪戀功名利祿,拋棄雙親和妻子,入贅相府。
其妻趙五娘在饑荒之年,獨力支撐門戶,贍養公婆,竭盡孝道。
公婆死後,她以羅裙包土,修築墳塋,然後身背琵琶,上京尋夫。
可是蔡二郎不僅不肯相認,竟還放馬踩踹趙五娘,致使神天震怒,用暴雷將他劈死。
宋代戲文所寫的蔡二郎,亦稱蔡中郎,也就是漢代著名文士蔡邕,字伯喈。
戲中所寫的情況,只是出於民間傳說。
據明弘治《溫州府志》載:「陸游,字務觀,號放翁,為瑞安簿。
」所以,陸游在任瑞安主簿期間到塘下趙宅聽溫州鼓詞是完全有可能的。
陸游罷官後村居生活組詩有一首寫聽鼓詞的詩作〈小舟游近村舍舟步歸〉:「斜陽古柳(日暮黃昏古柳樹下)趙家莊(指瑞安市塘下鎮趙宅。
因南宋時,趙宅就聚居著宋室南渡時的後裔),負鼓盲翁(溫州民間唱鼓詞先生大多是盲人)正作場(登場說唱)。
身後是非誰管得(人生前無論如何身世、如何高貴,如何有權勢,死後一切由不得自己,好壞由人家評論,誰還能自己做得了主)?滿村聽說蔡中郎(唱的對不對沒人管,反正傳的滿街都是。
東漢末年蔡邕,曾做過中郎將,後世便這樣稱呼他。
蔡邕是一個多才多藝的文學家,曾勘定六經文字,親自書寫刻石置太學門外,作為範本。
他曾被董卓強拉去做官,王允誅董卓,蔡邕下獄死。
他的經歷很曲折,後世戲劇《琵琶記》演唱他和他妻子趙五娘離合故事,其實蔡邕並沒有重婚的事。
陸遊此詩記載當時發生的一件事,並發出深深的感歎。
顯然是陸遊對當權者的投降誤國,所進行的諷刺和抨擊)」,可見該故事流傳之廣。
類似這種題材,在宋代說話、鼓詞、諸宮調、雜劇等民間伎藝中,還有《王魁負桂英》、《陳叔文三負心》、《王宗道負心》等。
這表明書生負心婚變現象在當時相當普遍,書生貪新棄舊、攀龍附鳳的行爲尤其受到市民階層的關注。
這段鼓書徹底顛覆了歷史真實。
東漢末年女才子蔡文姬的父親蔡邕不僅是一位高山仰止之的大學者,同時是載入史冊景行行止的大孝子。
蔡母曾因病臥床三年,蔡邕在母親的床側侍奉了三年。
蔡家三世同居,不分財產。
在漢代,這是讓人肅然起敬的行為。
當時的人稱讚他「文同三閭,孝齊參騫」也就是他的才華可與屈原媲美,孝行可與上古榜樣曾參、閔子騫並提。
這樣的一位有才有德的人物,在民間大鼓書裡,竟演化成棄糟糠妻的負心漢,陸游很是不屑。
蔡邕若在地下得知,不知會作何感想。
這個故事反映了宋代的社會生活與宋代民眾的心理。
忘恩負義的「蔡中郎」何以出現?
根據《後漢書‧蔡邕傳》載:「蔡邕性篤孝,……鄉黨高其義」,其人的品行是很好的。
歷史上的蔡邕究竟有什麼「行」不佳的呢?為什麼後世會對他有這樣的謠傳?
(一)因為蔡邕把自己跟董卓攪在了一起:
蔡邕不是董卓的親信,卻偏偏在董卓暴屍於市,親信「見敗兆紛紛逃亡」作鳥獸散之際,去撫屍大哭。
《後漢書‧蔡邕傳》記載,蔡邕還未被定罪,卻先在獄中死了,「(王)允悔,欲止而不及」。
蔡邕為什麼去哭董卓?〈蔡邕傳〉記載他在漢靈帝朝中曾被宦黨迫害,受了「髡刑」(被剃光頭髮),戴枷鎖與家屬一起流放朔方(郡治在今內蒙古磴口北)。
董卓立獻帝把持朝綱後,很看重蔡邕,硬逼他出來做官,而且「三日之間,周歷三台」,連升三級,官拜至左中郎將,封高陽鄉侯。
蔡邕也知董卓不得人心,屢次想「遁逃山東」卻始終不能。
他會去哭董卓,多少是因為感懷「知遇之恩」吧!知識分子最大的弱點就是容易動情,按照《後漢書》上的說法叫「意氣之感,士所不能忘也」。
蔡邕是個好人,而好人卻得不到好人的賞識,偏偏要董卓這樣的惡人來「知遇」,這種悲劇又豈止發生在蔡邕一個人身上?何況,他在那種時候去哭祭董卓,更說明他是一個忠誠有信義的好人,歷史上的王允王司徒當然也是好人,但好人卻偏偏不見諒於好人。
話說回來,好人未必全好,壞人也未必全壞。
歷史上的董卓也並非如《三國演義》裡寫的那麼面目可憎、一無是處;他一上台就扭轉宦官政治的黑暗局面,為陳蕃、竇武平了反,後又擢用蔡邕、鄭泰、何顒等一批清流名士。
古人說「不以一眚掩大德」,那麼也不應以百惡掩一德吧!蔡邕不是不明是非,而是太明是非了。
在他心目中,一是即一是,一非即一非。
從某種意義上說,司馬遷當年為李陵說話也是憑這種勇氣的。
據史傳,伏屍哭祭在兩漢倒是常見之事,如田疇在公孫瓚的刀口下哭劉虞,跟了曹操後又去哭袁尚;袁氏故吏王修也哭祭過袁譚等等。
那時也並無因犯此罪可誅之律,恐怕是後來對「撫哭叛徒」者的懲罰加重了,終至與「叛徒」一樣對待。
於是,「弔客」越來越少,後世人看蔡邕也就越來越不可理解。
(二)說鼓書為了迎合觀眾的心理:
宋代皇帝鑒於前朝藩鎮割據的教訓,壓制武將重用文官,文官大都靠科舉產生,科舉制空前興旺,「進士」成為一個炫目的名詞,豪富人家都以與進士結親為榮。
有的豪富人家甚至在發榜的日子守在榜前,看見年少的進士,主動派媒人前去提親,典故「榜下捉婿」由此而來。
進士尚且如此受矚目,進士的第一名「狀元」,全國幾年才產生一人,人們對「狀元」的崇敬可想而知。
說鼓書既然是一種謀生手段,鼓書藝人就要挖空心思揣摩觀眾心理。
觀眾多是平民百姓,在封建禮教的壓制與宗法勢力的束縛中,過著單調灰黯的日子,聽鼓書不僅是為娛樂,還讓他們平日壓抑積聚的情緒能夠借書中人物得以發洩。
為了迎合觀眾的心理,鼓書中的人物身份要獨特,性格要鮮明,故事要誇張,結局要痛快。
戲劇與鼓書面對的觀眾差不多,鼓書的幾個特徵,在宋元戲劇中也同樣存在。
《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是在鼓書的基礎上創傷而成。
在人物塑造與情節的展開上,還不難看出鼓書的影子。
狀元身份這樣特殊,這樣耀眼炫目,就成為鼓書、戲劇中常選的人物。
宋代科舉制空前興旺,許多貧寒子弟憑借才華與運氣,一躍跨入官宦階層。
古代盛行早婚,在通向進士的路途上要跨越一道道門檻,待他們獲得進士的身份時,絕大多數人已經成婚。
成婚時還是尋常百姓,娶的當然是尋常百姓之女。
看到豪富人家爭搶著把女兒嫁與未婚進士,那些已婚進士難免心生羨慕。
將妻子扔在一邊任其獨守空房的,恐怕不在少數;棄妻再娶、迫害結髮妻子的,肯定也有。
忘恩負義的「蔡中郎」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
民間藝人地位低下,說書時怎敢以當朝真實的狀元為原型?若以真實的狀元為原型,讓狀元或狀元的後人知道,性命難保,唯有向歷史人物中搜尋。
蔡邕雖有才有德,生前死後賞識他的三個人──徐璜、董卓、曹操,卻沒有一個是善良之輩。
尤其後兩人,隨著鼓書業的興起,董卓和曹操作為奸臣的代表,在民間臭不可聞。
民間藝人沒文化,在他們心中,被兩個奸臣賞識的人,肯定也不是好人。
而且相距近千年,把他塑造成負心漢不會惹來麻煩。
東漢時科舉制還沒有創立,哪來的狀元?但聽眾大都是文盲,不會去計較這些。
二、元代:
元代,社會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書生的處境,從天上跌到地下。
元代科擧一度中斷達七十餘年,終元之世,考試制度時興時輟。
這使許多士人失去進身之階,社會地位急遽下降,以至出現「九儒十丐」的說法。
與此相聯繫,譴責書生負心婚變的悲劇作品,逐漸失去了現實的針對性。
地位低下的書生,反成了同情的對象。
所以元代戲曲裏的書生形象,或是平庸怯懦,或是迂闊拘謹,盡管多半缺乏光彩,但很少作爲被鞭撻的對象。
到元代後期,人們對地位得不到改善的書生愈加憐惜,正面歌頌書生志誠的作品漸漸成爲戲曲的主流。
高明的《琵琶記》,以同情寬恕的態度,刻劃蔡伯喈的形象,正體現了當時的社會情態。
《琵琶記》基本上繼承《趙貞女》故事的框架。
它保留了趙貞女的「有貞有烈」,但對蔡伯喈的形象作了全面的改造,讓他成爲「全忠全孝」的書生。
爲了終養年邁的父母,他本來並不熱衷於功名,只是辭試不從,辭官不從,辭婚不從,這「三不從」導致一連串的不幸,落得個「可惜二親饑寒死,博換得孩兒名利歸」的結局。
元末明初高則誠作《琵琶記》,為蔡邕平反:
高明創作《琵琶記》,保留了南戲《趙貞女》的部分情節,也是描寫蔡伯喈考中狀元,被牛太師招為女婿。
不同的是《琵琶記》中的牛太師要把女兒嫁與蔡伯喈,蔡伯喈不肯答應;欲辭官不做,回到家鄉,皇帝又不允許,只得入贅牛府。
蔡邕走後,家鄉遇到嚴重的災荒,他的父母先後餓死,妻子趙五娘一路行乞進京找到蔡伯喈,幸喜牛小姐賢惠,好言規勸父親牛太師,最後以一夫二妻的大團圓結局。
《琵琶記》傳唱得很快,很受上層社會歡迎,連明太祖朱元璋也很喜歡,他趕快批了個「已閱,同意,傳達到每個角落去。
」徐渭《南詞序錄》,朱元璋說:「高明《琵琶記》,如山珍、海錯,富貴家不可無。
」蓋朱元璋出身貧苦,少年青年時期的乞討生涯在他的靈魂上打下了窮人的烙印,直到他做了皇帝,也依然對地主、官吏的為富不仁深惡痛絕,每每痛下殺手。
看似娓娓而談,實則暗含對富貴之家的嚴重警告:珍惜你們的平平安安的生活吧,這比山珍、海錯都要金貴,要是貪得無厭,貪墨害民,恐怕就要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眼下的平安日子就要變成奢侈的幻想!這樣的故事內容,也滿足了百姓心中的美好願望。
就這樣,蔡邕蔡伯喈,才又成了正面典型。
由於高明對傳統歷史文化有深厚的修養,《琵琶記》又是他精心創作的作品,因此在藝術上成就很高。
這樣,《琵琶記》逐漸取代《趙貞女》的地位,成為民眾承認的作品。
《南詞敘錄》說:「相傳:則誠坐臥小樓,三年而後成。
其足按拍處,板皆為穿。
常夜坐自歌,二燭忽合而為一,交輝久之乃解。
好事者以其妙感鬼神,為創瑞光樓旌之。
」這雖然是傳說,但也說明人們對《琵琶記》推崇的程度。
《琵琶記》戲中情節並不符合歷史人物蔡伯喈的真實。
高明有意翻《趙貞女》的案,把蔡中郎寫成全忠全孝。
《琵琶記》改動後的主要關目為「三不從」,即:蔡伯喈是個孝子,本不想去應考,他父親蔡公不從;他辭婚,主考官牛丞相不從;他辭官,朝廷又不從。
高明改編《琵琶記》的意圖是宣揚封建倫理道德。
他在全戲開場的【水調歌頭】詞中說:「今來古往,其間故事幾多般。
少甚佳人才子,也有神仙幽怪,瑣碎不堪觀。
正是不關風化體,縱好也徒然。
」又說:「休論插科打諢,也不尋宮數調,只看子孝妻賢。
」
作家著作動機:主觀上是想通過「有貞有烈趙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來宣揚封建道德,挽救末世的危難。
然而,《琵琶記》的思想內容是比較複雜的。
這是由於作者在元末的動亂中,自己的思想本身就有不可克服的矛盾。
高則誠懷有憂時憂民的思想,內心充滿憤懣不平,使他塑造的蔡中郎形象,有自己的特色。
蔡中郎不是一個「背親棄婦」的負情者,而是在出仕和退隱,以及在各種社會壓力面前,陷入矛盾和苦悶之中的文人形象。
作品中趙五娘的形象,可能在南戲《趙貞女》的原有基礎上進行了加工,保留了一些動人的情節。
所以,趙五娘雖然有為了恪守封建道德,在種種困境,包括封建迫害面前,也能「逆來順受」的方面,但仍顯示了舊時代中國婦女忍辱負重,堅忍不拔的精神品質。
另外作品還暴露了地方官吏的貪汙,和帶給人民的災難。
再者是趙五娘拒絕蔡公關於再嫁的遺命。
受封建思想影響很深的蔡公經過接踵而至災難的洗禮,頓悟強使獨生子赴舉一事致使閤家不幸,尤悔致使媳婦墜入苦難深淵,並且眼看就要遭到滅頂,於是立下遺囑要五娘立即改嫁求生。
對此趙五娘斷然加以拒絕。
在丈夫榮枯不知、生死未卜、公婆死後祭奠乏人的情況下,取這種態度,既合乎性格的邏輯,也是忠貞愛情和不渝地侍奉老人這種信念的突出表現。
上述三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貫穿終始的是趙五娘傾身侍奉二老這一點。
應該認為,趙五娘這樣想,這樣做,有著現實的合理的思想基礎。
由於作者有「論傳奇,樂人易,動人難」的創作觀念,堅持把女主人公寫得真實動人,這個人物的性格就有了相當的深度。
(一)她作為熟諳儒家經典和傳統中關於侍奉舅姑之類教誨的女子,有「做個孝婦賢妻,也落得名標青史」(《臨妝感歎》)的信念。
這裡面雖不免帶有封建倫理的時代烙印,但她對什麼是孝婦賢妻有自己的理解,即真心實意地把公婆作為應該衷心敬重和熱愛,井為之承擔最大犧牲的爹娘,這中間沒有多大牽強做作的成分。
「媳婦便是親兒女」,這是趙五娘性格音符中的最強音。
她把婆媳關係與母女關係劃上了等號,生動地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家庭關係的傳統意識的合理一面,與封建倫理中森嚴僵冷的等級觀念大相逕庭。
(二)趙五娘對於父母育兒劬勞有自己的認識和體驗。
《路途勞頓》中「銷金帳」後四支曲中前三支實際上是對於蔡公蔡婆養育伯喈過程的影射,後一支呼籲伯喈一類男子學一學返哺的「慈烏」.這就說明,她對公婆的孝順,並不是盲目的行為,乃是當子女的報答父母恩情的普遍心理表現。
(三)毋庸諱言趙五娘是被作者作為孝婦來頌揚的,通篇不乏封建說教的語言,但即使對於這些描寫和議論,也應該具體的分析。
譬如有的是當時的習慣語,如「一馬一鞍,誓無他志」;有的是封建觀念與健康感情的雜揉,如「生是蔡郎妻,死是蔡郎婦」;不能全盤否定。
對於整個情節中「生事、死葬、葬祭」的模式,這是時代的反映,更不宜予以苛求。
三、清代戲曲《秦香蓮》:以陳世美取代蔡中郎,何故?
高則誠進士出身,文化素養較高,編寫的劇本語言優美,人物心理細膩,很快傳唱開來。
宣揚的是忠孝節義,很受上層人士的歡迎。
狀元忠孝兩全,官宦小姐知書達理,貧賤女子終得好結局。
這個故事也滿足了百姓心中的美好願望。
就這樣,蔡伯喈又成為狀元的正面典型,寄托著人們對狀元的所有美好夢想。
但現實生活中科舉制仍舊實行,忘恩負義的進士仍時常產生,人們還是期望出現一個狀元的反面典型,以發洩心中的氣憤與不滿。
這樣的情況下,陳世美又應運而生。
清代,陳世美取代蔡伯喈,成為負心漢的代名詞。
陳世美故事是蔡中郎故事的翻版,在細節上又作了改動,使故事更能合乎觀眾的胃口。
第一個改動是陳世美中狀元後,招他為婿不是牛太師,而是當朝天子,做皇帝的女婿,這可比做牛太師的女婿更有誘惑力。
第二個重大改動是在故事的結尾處,處罰負心漢的不是天公的怒雷,而是包公的虎頭鍘。
讓老天爺懲罰負心漢,這個希望未免太渺茫,讓清官懲罰負心漢,雖然希望也渺茫,畢竟現實一些。
經過這樣一改動,就把負心漢的故事與清官斷案故事巧妙地聯繫在一起,一個故事中出現眾多煽情人物:一面是高高在上的皇帝、狀元郎、駙馬、公主、太后、包青天;一面是壓在最下層有受苦受難的農家女子秦香蓮。
懸在中間的是代表無情國法的三口寒光閃閃的大鍘刀。
觀眾在短短時間裡經歷情緒的大起大落。
先被秦香蓮的悲慘經歷引得淚水漣漣,又被陳世美的狼心狗肺氣得七竅生煙,後為包青天伸張正義感動得拍掌叫好。
看完以後回到家,把同情心留給秦香蓮,把仇恨發洩給陳世美,把希望寄托給包青天。
一部戲能引得觀眾又哭又笑,又贊又罵,難怪《琵琶記》、《牡丹亭》、《桃花扇》、《漢宮秋》這些字字珠璣的名劇,都不如《秦香蓮》有親和力。
回覆
推薦引用
有誰引用
我要引用
引用網址
列印
全站分類:創作|
文學賞析
自訂分類:19.戲曲(雜劇,傳奇,崑曲)
下一則:170.馬致遠《漢宮秋》雜劇演義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240.沉穩
1樓.
【無★言】家喻戶曉的中國人2015/08/1610:04
請問這主旨是你寫的嗎?
謝謝您的回應。
在下只是想融貫統整各家之說,加上些微自身的觀點,做為備課之資材。
趙五娘唱:「爹媽休疑,奴須是你孩兒的糟糠妻室」(指貧賤時同食糟糠,共度患難的妻子。
)五娘直接以糟糠之妻自謂,這句話點出了全文的主旨。
葉慶賢岳飛詞〈滿江紅‧寫懷〉於2015/08/1614:15回覆
會員登入
+=
※請計算輸入數字
送出迴響
加入好友
推薦部落格
訂閱關注
留言給他
葉慶賢岳飛詞〈滿江紅‧寫懷〉
部落格推薦:11
等級:8
點閱人氣:4,833,872本日人氣:75
文章創作:240 相簿數:24
prev
next
最新發表
最新回應
最新推薦
熱門瀏覽
熱門回應
熱門推薦
240.沉穩
239.朕知道了
238.善待暮年
237.但念無常,心存感恩
236.回歸大自然嘗試半原始的耕隱生活
235.岳飛詞〈滿江紅‧寫懷〉(楊蔭瀏配曲)析譯葉慶賢編輯
232.簡易適度刮痧揉壓按摩(砭)拍打,不須侵入可活血化瘀通經絡
239.朕知道了
240.沉穩
211.中華地下文物發掘
44.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析譯
237.但念無常,心存感恩
97.元宵節射燈謎題庫迎春接福動動腦2001~3000
96.元宵節猜燈謎題庫迎春接福動動腦1001~2000
98.元宵節射燈謎3001~4000
99.元宵節射燈謎4001~4421
*纏綿現代與古典之間*
水羚祝好友~2018旺福迎春福來福旺,金福運轉好旺到家
2017MerryChristmas(聖誕節快樂)&2018HappyNewYear!
梅花梅花好可憐,有土地沒有它!
1061227-芝麻雙層精油皂-包裝
山谷裡的百合“鈴蘭”
和過去打照面
溪水終將流向海洋
[小說]蔡瑋〈正恩〉(2017)
106年小學同學會1
最新發表
最新回應最新推薦
熱門瀏覽熱門回應
熱門推薦
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AdobeFlashPlayer。
《社內相親》:輕鬆愛情喜劇
2021-2022菊島浮生7日.小池角水庫。
所以人類存在
雨所當然
香料之后
臉書書寫584《洛奇漫談二則》
RSS部落格聯播
▲top
本部落格刊登之內容為作者個人自行提供上傳,不代表udn立場。
刊登網站廣告︱關於我們︱常見問題︱服務條款︱著作權聲明︱隱私權聲明︱客服
Poweredbyudn.com
粉絲團
udn部落格
延伸文章資訊
- 1琵琶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趙五娘身背琵琶,一路談唱行乞,進京尋夫,最後終於找到,並團圓收場。這「三不從」是高明重點刻畫蔡伯喈全忠全孝的關目。 角色[ ...
- 2琵琶記 - 求真百科
《琵琶記》是元末戲曲作家高明(即高則誠)根據長期流傳的民間戲文《趙貞女蔡二郎》改編創作的一部南戲,是 ... 這「三不從」是高明重點刻畫蔡伯喈全忠全孝的關目。
- 3《琵琶記》的人物形象塑造與藝術特色 - 壹讀
三不從是一個整體,因為辭試不從,蔡伯喈中科登第成了狀元郎,狀元郎是官里人,自然是辭官不從,辭婚也就不得,只有「當快婿」這條路了。由於蔡伯喈身居相 ...
- 4三不從_百度百科
元代劇作家高明《琵琶記》中作者為蔡伯喈精心設計的“三不從”情節。 第一:欲在家養親,父不從,蔡伯喈被迫上京赴考;第二:考中狀元后,蔡伯喈想推辭牛丞相招婚,但牛丞相 ...
- 5三不從 - 中文百科全書
元代劇作家高明《琵琶記》中作者為蔡伯喈精心設計的“三不從”情節。第一:欲在家養親,父不從,蔡伯喈被迫上京赴考;第二:考中狀元後,蔡伯喈想推辭牛丞相招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