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下指紋這個黑科技為什麼說厲害?想要普及得解決這兩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在每次的廠商發布新機都帶著一個黑科技出來的,現在的指紋識別、劉海屏、以及「全面屏」等等的,這些都是科技帶來的結果,在面對全面屏即將普及的情況下,正面的這個指紋識別該何去何從呢?各位有沒有想過?話不多說,先來了解下現如今指紋識別的三種方式吧。

一:電容式指紋識別

利用指紋sensor與導電的皮下電解液形成電場,指紋的高低起伏會導致二者之間的壓差出現不同的變化,藉此可實現準確的指紋測定。

該方式適應能力強,對使用環境無特殊要求,同時,矽晶元以及相關的傳感原件對空間的占用在手機設計的可接受範圍內。

二:超聲波指紋識別

小米5s中採用的高通Sense ID 3D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

超聲波指紋識別與電容式需要檢測指紋表面不同,超聲波具有穿透性,利用指紋模組發出的特定頻率的超聲波掃描手指,利用指紋的不同對超聲波反射的不同,能夠建立3D指紋圖形,因此對手指表面的清潔程度並不用太過考慮。

三:光學指紋識別

應用比較早的一種指紋識別技術,比如之前很多的考勤機、門禁都採用的就是光學指紋識別技術。

?主要是利用光的折攝和反射原理,將手指放在光學鏡片上,手指在內置光源照射下,光從底部射向三稜鏡,並經稜鏡射出,射出的光線在手指表面指紋凹凸不平的線紋上折射的角度及反射回去的光線明暗就會不一樣。

那麼上述的這三種的指紋識別方式各位都接觸過,不過對於屏下指紋識別可能大部分就只有耳聞了,那麼它何時能夠普及呢?那麼就需要解決下述兩個問題了:

一:傳統識別方式不能繼承運用

現在成熟的指紋識別方案都是採用電容式方案,優點就是技術成熟,識別速度迅速,準確率高,缺點也很明顯,必須要求人的手指直接接觸到傳感器,否則無法進行指紋識別,如此一來,電容式指紋識別就無法隱藏到螢幕下方,所以未來屏下指紋識別方案也只能從超聲波指紋識別方案,光學指紋識別方案中二選一。

  二:對螢幕的要求嚴格

現在咱們所使用的手機螢幕大多分為兩種,LCD螢幕和OLED螢幕,其中LCD螢幕因為成本低,技術成熟而占有率更高,更普遍。

兩者孰強孰弱所長會在後續的文章中為大家講解,所長大膽預測未來的手機螢幕一定是OLED螢幕的天下,其依靠輕薄的特點正好達到屏下指紋的要求,但受成本技術等因素影響,OLED螢幕的大規模商用還正在實現。

LCD螢幕因為厚度原因肯定不能實現屏下指紋識別。

【如果手機發生有重要的數據丟失或是誤刪的情況可藉助APP「手機數據恢復精靈」將其中找回,同時記得做好數據的備份工作】

各位,對於屏下指紋識別這個怎麼看?以後是不是會普及呢?這種的解鎖方式各位認為方便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屏下指紋識別 全面屏新福利

繼vivo發布全球首款屏下指紋識別手機X20Plus之後,三星電子有限公司也有了大突破。媒體報導,近日三星集團旗下最大子公司——三星電子已經獲得了屏下光學指紋識別專利,並且有望在三星Note9上...

蘋果重拾指紋識別 屏下指紋浪潮將至?

來源:華強電子網近日,美國專利局(USPTO)通過了一項蘋果最新申請的屏下指紋識別方案,這表示蘋果最快將有可能在2019年新款iPhone旗艦上使用屏下指紋解鎖。而中國手機市場已經發布了多款帶有...

雷聲大雨點小 為何屏下指紋至今仍未普及?

屏下指紋技術,是近兩年來興起的全新生物識別方式,在非全面屏時代,指紋識別一般放置在機身Home鍵或者背部區域,而隨著全面屏的普及以及消費者對於手機一體化的追求,單獨為指紋識別挖個凹槽已經不是最佳...

vivo,螢幕指紋識別技術普及的領頭羊

今日,魅族發布了一款配備了螢幕指紋識別技術的手機魅族16,據透露,螢幕識別解鎖只需0.25s。這應該是繼vivo、HUAWEI、小米之後,發布配備螢幕指紋解鎖技術的手機的品牌了。vivo率先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