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圈半年觀察 國產品牌供應鏈之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剛剛經歷了京東618戰火洗禮,國產手機品牌表現出強大的競爭力和活力讓世界為之注目。
在手機累計銷量和銷售額榜單上,中國自有品牌的手機牢牢霸占top10的八位大席位,在銷量方面,處於調整期的三星甚至都沒能進入前八,中國品牌的衝勁之猛著實令人驚嘆。
然而,光鮮的背後,卻是另一番景象。
雖說華為OV三駕馬車已在領跑國內甚至國際市場,同時伴隨著在工藝、品質和產品體驗上大幅提升,以華為為首的國產品牌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成為了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但在國產品牌崛起,國產手機空前繁榮,百花齊放的局面下,卻暗礁涌流,整個2017上半年國產手機不僅經歷著成本上漲,更要面對晶片、螢幕、攝像頭、內存等關鍵元器件短缺的問題,國產手機品牌其實正遭受著前所未有的供應鏈之痛。
今年怪相 手機被迫漲價
在中國手機市場,廠商大打價格戰,往下壓價以增加產品的競爭力,是老百姓司空見慣的事情,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手機產品會因規模化量產、研發成本攤薄、製造成本降低、更新換代等因素,在3個月或者半年會有一次降價的舉動。
但是今年年初小米、魅族、樂視等多個品牌開始輪番調價,據悉主要調價的產品是以接近成本價銷售的千元機,留出足夠利潤空間的OPPO和vivo雖然沒有出現漲價現象,但今年旗艦新品的價格卻比往年更高了。
比如OPPO新旗艦R11,其起步價比去年漲價200元,為2999元起。
小米新旗艦小米6,也打破了一直堅守的1999元定價規律,以2499元起售。
據悉,這次漲價,主要是因為手機元器件採購成本上漲和匯率波動影響。
一款國產手機,表面上是由中國生產製造,但是晶片、運存、存儲、攝像頭等關鍵元器件都是在國際大廠提供,無論是匯率波動還是原材料成本上漲,都會影響手機的成本。
1.晶片
晶片領域,高通、三星、聯發科等廠商幾乎壟斷了晶片產業,華為麒麟晶片雖然在市場上有一些知名度,但是其規模小,市占率不到6%,且僅供自家,對市場影響不大。
去年高通發布的驍龍820旗艦處理器一騎絕塵,被主流安卓廠商爭相採用,今年性能更強、品質更優的驍龍835就更受廠商關注了。
然而受先進10納米工藝影響,驍龍835初期產能非常有限,僅能滿足三星S8的需求。
所以小米6雖然搶到了國內首發,卻至今依然是供貨不足,一機難求。
為何三星能獨占驍龍835初期供貨呢?首先驍龍835是三星半導體代工,三星對驍龍835產能知根知底,同時它也有著強大品牌優勢以及S系列數千萬級別的規模優勢,跟國產廠商相比,三星顯然有更強的議價能力。
雖然OPPO去年銷量獲得了132.9%同比增長,銷量接近1億台級別,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在最新旗艦R11上選擇獨占高通的驍龍660晶片。
好消息的是,目前華為、小米已在移動晶片領域積極布局,麒麟旗艦晶片在市場上已形成一定口碑和影響力,可以跟三星、高通旗艦芯比拼;而小米剛推的松果晶片也已用在新機小米5c上,未來這將成為它們競爭的一大優勢。
2.存儲
存儲晶片市場中,三星、鎂光、海力士、東芝和閃迪5家占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三星在其中是最大的一家。
調研機構DRAMeXchange的數據顯示,2016年三季度全球移動DRAM內存市場中,三星電子的份額已達64.5%。
據悉,包括固態硬碟、內存條、優盤甚至快閃記憶體卡在內的整個內存行業從去年二季度就已經開始漲價,進入2017年後,漲價的勢頭並沒有停止,反而又掀起了新一輪的大幅漲價潮。
據中國經營報報導,手機運存、內存最近幾個月的漲幅都在20%,同比漲幅甚至超過了40%,這也給手機廠商帶來了巨大壓力。
為何會漲得如此兇猛呢?據稱是因為主要內存大廠沒有增產計劃,而是在進行製程轉換,同時移動設備對存儲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強。
之前手機還有16GB存儲的,現在起碼要32GB、64GB才行。
運存也是一樣,今年包括華碩Zenfone AR、努比亞Z17,以及最新的一加5都使用了8G超聲波大運存。
三星於去年12月推出了業界首款8GB 移動 DRAM,目前只有三星能夠供貨,海力士樣品要在Q3才能面世,而東芝還沒動靜。
隨著下半年三星Note8等搭載8GB內存的一批旗艦面世,廠商對8GB DRAM的搶奪會更顯激烈。
3.攝像頭
索尼是全球份額最大、技術也最先進的攝像頭供應商,各大廠商都以使用索尼的CMOS為傲,不過今年由於雙攝,甚至四攝手機的出現,索尼最近調整了攝像頭感光元件(CMOS)的供貨優先級。
只有蘋果、華為、OPPO、vivo等大廠才會獲得優先供貨,中小廠商想要拿到就更難了。
4.螢幕
去年一加3手機熱銷,但是許多加油反映一直買不到貨,這是因為OLED螢幕供貨出現了問題。
今年三星OLED屏依然受熱捧,同時加上5.8英寸iPhone 8也要用三星OLED屏,拿走8000 萬片訂單,OLED屏供貨問題就就更顯嚴峻了。
好消息的是,近年來隨著大屏手機、大尺寸電視的逐漸普及,加之以華為、OPPO、vivo為代表的國內品牌的迅速崛起,以京東方、天馬為代表的國內上游企業已紛紛新增產能,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終端需求,也使得中國面板終端設備零售面積迅速增長。
GfK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面板終端設備零售面積達3500萬平方米,隨著上游產能的逐步增加以及零售市場平均尺寸的不斷提升,預計2017年零售面積有望突破400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4%。
OPPO、vivo、華為、小米已確定會更多採用OLED屏。
不久之前,華為、OPPO、vivo還成立了OLED面板聯盟,並且將在2017年對柔性OLED進行新的投資。
國內供應鏈能否把握OLED發展機遇,我們拭目以待。
總結:
今年下半年隨著華為、金立、小米、OPPO、夏普等廠商大軍壓進全面屏、曲面屏,以及雙攝、四攝、8GB運存手機不斷湧現,國產品牌對於關鍵元器件的需要和依賴將進一步加劇。
同時,三星、蘋果因為對上游供應鏈資源擁有強大的控制力,這將使得其成為它們最大的核心競爭力,成為它們在2017年發起反擊的重要砝碼。
可喜的是,像華為、小米等國產品牌已在加快對產業鏈上游積極布局,以及相關技術的研發和投入。
未來只有越來越多願意下功夫投入研發,加大技術積累的「技工貿」而不是「貿工技」企業出現,才能幫助國產品牌在未來的競爭中最終得勝!
華為手機,領跑國產高端市場的喜與憂
感謝IT之家網友 埃爾南德斯Hernandez的投稿華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已經不僅僅是一家高速發展的中國民營通信技術科技公司和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更是一個代表著中國頂尖科技...
為什麼國產手機還是比不過三星蘋果 看完秒懂!
中國手機廠商是世界上最活躍的手機廠商, 而且手機廠商的數量也是最多的,這得益於中國規模龐大的實體製造業,而從目前手機市場的格局來看,三星蘋果是目前最大的兩家手機製造商,剩下的出貨量較大的手機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