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下指紋已經在2018年SES上發布,預示這這項技術離我們不遠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都知道,vivo在MWC上就已經發布過一次高通的超聲波屏下指紋樣機了。

但當時的超聲波指紋識別有著一些和優點相伴相生的問題。

——————

一個典型的指紋識別流程其實就是:

指紋識別傳感器→特徵提取/匹配模塊→特徵資料庫→APP。

那麼指紋識別的具體方案作為直接與指紋接觸,進行特徵提取的一步,就尤其關鍵。

我也是後來查資料的時候才發現這裡面有多少有趣的細節的。

來源見水印

首先,超聲波指紋識別與光學和電容不同,後二者是建立一個二維的特徵模型,而超聲波是一個三維的立體指紋模型。

所以超聲波技術從根本上來說安全性更高一些,但是也因為如此,它的識別速度及識別率捉急。

藍廠在去年年中那次展示的超聲波指紋識別樣機也是一樣的有識別速度及識別率的問題。

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auto=1&vid=n0519qci4ygstatic.video.qq.com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超聲波在錄指紋的時候就比較慢,解鎖更是花了差不多1S左右的時間,在業界電容式指紋解鎖即觸即解的當下,別人的手機解鎖速度是0.1S,你的手機是1S,你能受得了嗎?

很明顯。

超聲波指紋PPT,來源見水印

藍廠一向對於這些用戶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技術體驗是很在意的,說實話,手機圈裡老說藍綠藍綠,其實藍廠一直比綠廠有理想。

綠廠還在出R9這種硬體水準的手機時,藍廠出了XPLAY6,曲面HIFI820,頂配是6+128,這個配置放到今天都是不錯的配置。

起碼藍廠是有旗艦的,HIFI一路也堅持搞下來,毋庸置疑的業界頂級水準。

所以你要讓藍廠用超聲波方案,那體驗對於用戶來說完全是開倒車,在這個情況下藍廠就需要尋找新的解決方案。

其實在2017年年底我們就可以看到,藍廠的營銷在減少,投了5G研發而不是繼續投明星,藍廠在尋找一條新的道路證明自己。

——————

那麼關於體驗問題,藍廠現在交出了這份答卷。

與新思(Synaptics)合作研發的屏下光學指紋。

【ZEALER X CES 2018】vivo 屏下指紋手機現場試玩www.iqiyi.com

看解鎖速度跳到20秒位置。

從現場體驗視頻來看,光學指紋的體驗明顯比MWC上的超聲波方案要快得多了。

基礎體驗部分我覺得還是OK的。

新思針對指紋開發的SentryPoint™安全套件

超聲波指紋的安全性卓絕,但是體驗堪憂。

電容式指紋識別破解也不是新聞了,在2017年六月份的時候,新思就搞過一次線下活動,懟過一次匯頂。

他們邀請媒體過來,然後當場五分鐘破解了媒體的指紋。

實際上看這條新聞的時候,我覺得搞到了指紋後,要偽造指紋可能甚至花不了五分鐘……

回到光學指紋,其實光學指紋不是一個新技術,資格上來說它是指紋安全領域最早的元老,很多公司指紋打卡器其實就是光學指紋。

但是當時光學指紋發光結構大,無法小型化,而且不穩定,很多打卡器到了冬天就不好使,就是因為光學指紋的發光結構受溫度的影響,到了冬天一冷,它自己變形了,就覺得你的指紋不對。

我在查光學指紋資料的時候,早一點時間的全是關於光學指紋在打卡器上的應用分析。

當時普遍認為電容式是一個更高端的技術,耐磨且穩定,我們也可以看到,現在手機的主流也是電容式指紋識別。

在打卡器上面,電容式問題不大,但是在手機上電容式現在就遇到了一些問題。

首先就是現在業界的全面屏風向,所有的手機都在追求屏占比的最大化,在追求屏占比的過程中額頭下巴和邊框都被壓縮了,但是指紋卻有很多不同的解決方案,有的選擇放在極窄的下巴上,有的選擇放在背後。

背後不說了,這是個習慣性問題,如果要把指紋放在前面的話,就要面臨一個問題。

全面屏的寬是沒有增加的,主要是把手機拉長了。

我們拿手機拿的是手機的中部,這樣手機拿在手裡才平衡。

使用全面屏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問題,就是螢幕最上和最下大拇指不太容易摸得到。

所以指紋放在前面,把位置放在下巴上,是一種為了前置指紋而前置指紋的敷衍方案,實際上體驗並不好,很彆扭,每次都要摸下去。

這就是電容式指紋識別的問題,它必須在螢幕之外的地區。

但是光學式指紋就可以放在螢幕下面,新思在2016十二月年發布的NaturalIDFS9100就可以做到1mm的穿透了(包括2.5D玻璃),尤其是現在OLED螢幕可以做到非常薄了,光學式指紋可以從螢幕的縫隙中透出去,完成指紋的採集。

所以,光學式指紋本身就是具有穿透性的,貼的是水凝膜無所謂,哪怕是鋼化膜,如果買的是好的鋼化膜,介質密度均勻,傳感器一樣可以收集到折射後的指紋模型。

你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光學式指紋也可以推動一次手機周邊行業的進化,把那些粗製濫造的垃圾鋼化膜驅趕出去,促進一次手機周邊行業的進化。

關於解鎖區域的困惑我覺得也可以放下了,光學式指紋用的是光來識別,肯定不是只能一小塊位置用於識別,只是目前礙於手機內部的結構以及機身厚度問題,傳感器未能覆蓋全屏,日後解鎖區域必定逐漸覆蓋全屏。

總的來說,關於解鎖率,安全性,實用性,新思和VIVO這次合作研發的光學指紋解決方案,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

————————

實際上在看VIVOX系列產品經理韓伯嘯的採訪時,他就說了:

螢幕指紋技術是挺難的,它涉及軟硬體很多的內容。

它不是一個簡單一攬子方案,這個要廠家軟硬體全部配合,它的原理是類似於更像拍照這塊東西。

我們看到拍照行業是沒有一家靠供應商的方案自己成為拍照裡面老大的,它的方案挺複雜的。

從螢幕到 傳感器 到外面的貼合,螢幕和 傳感器 的貼合過程,以及裡面堆疊的方式都要一遍遍試驗的,包括人工智慧圖像算法,這是一個整體的配套過程。

vivo產品經理韓伯嘯同時表示,早在2年前vivo就開啟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研發這項技術,物力我們下了將近二十萬材料片,冒著有可能報廢的風險。

在組裝測試方面,我們要找產線上最厲害的工人,找最好的結構製造專家、製造工程專家,迅速手工做一百來台機器兩三天做完,立馬測試,手工裝機器都裝上千台了,報廢了上千台。

從用戶體驗角度來說,正面指紋識別更優,但是行業內大部分人都在研究結構光,好像沒人在做螢幕指紋,為什麼呢?因為一旦蘋果三星做出來就有標準方案在那裡,大家都可以想辦法複製,因此大部分都在等三星出來一籃子方案。

引用來自:http://sh.qihoo.com/pc/2s21r39vieq?sign=360_e39369d1

很多時候有些手機圈的機友看到手機廠商用一個供應商的技術,就嘲諷是組裝廠,這個是很無厘頭的。

不管是拿到的什麼方案,都只是一個基礎模型和一套開發工具,具體如何實現,如何塞到產品裡面,怎樣設計適合量產,工廠這邊能不能搞定,這些都是需要大量工作去磨合解決的問題。

絕不是供應商提供了,跟玩遊戲加MOD一樣,直接塞進去就用了。

手機行業的競爭到了2018年,已經正兒八經地進入了白熱化,拿吃雞來說就是進入了決賽圈,各家廠商為了在這個殘酷的市場活下來,都使勁了渾身解數。

一直以來,藍廠都和綠廠捆綁在一起,其實是比較冤的,雖然在營銷上兩家互相學習,但是產品線上綠廠早把find系列給砍了,藍廠的xplay系列一直在做市場上名副其實的高端產品。

HIFI放眼市場,也只有VIVO在認真做。

我對藍廠產品的印象一向是不錯的。

這次藍廠和新思一起首發屏下指紋,是一次很冒險的舉動,也是值得佩服的。

手機圈的老說藍綠模仿藍綠抄襲,這次的屏下指紋我覺得完全可以讓藍廠從這個輿論中脫身出來。

只有每個廠商都積極採用新技術的手機市場,我們國內品牌才會出現一家可以和蘋果並肩的廠商。

以前這個可能性的名單裡面可能沒有vivo一席之地,今天我覺得也可以把vivo加進去了。

作者:學寫作的喪失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069229/answer/29778115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雷聲大雨點小 為何屏下指紋至今仍未普及?

屏下指紋技術,是近兩年來興起的全新生物識別方式,在非全面屏時代,指紋識別一般放置在機身Home鍵或者背部區域,而隨著全面屏的普及以及消費者對於手機一體化的追求,單獨為指紋識別挖個凹槽已經不是最佳...

手機指紋識別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這兩天在體驗vivo X21屏下指紋版,於是整理了一篇文章關於手機指紋識別的文章。近幾年來,指紋識別技術日趨成熟,應用逐步變廣,現在幾乎已經成為智慧型手機的標配功能。最近屏下指紋更是獲得了無數關...

屏下指紋識別 全面屏新福利

繼vivo發布全球首款屏下指紋識別手機X20Plus之後,三星電子有限公司也有了大突破。媒體報導,近日三星集團旗下最大子公司——三星電子已經獲得了屏下光學指紋識別專利,並且有望在三星Note9上...